鲁鹏聪;张建丰;姚伟根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化系统下手术室药品的药师与护士合作管理的效果,保证手术室的用药安全.方法:手术室药品管理采用药师与护士合作的方式,药师负责管理和维护医院信息化系统,配合护士检查、登记手术室药品,指导护士保管及合理使用药品,加强药箱基数管理,对手术室药品采用信息化和登记表单管理方式.比较药护合作实施前后手术室药品管理的效果,统计每日药品管理相关质量问题.结果:实施药护合作管理后,每月发生药品过期、丢失、误用、失效、损坏安瓿的例数显著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药护合作管理能有效提高手术室药品管理的质量,保证了手术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史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乳腺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2017年,自201 7年1月起在乳腺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制定详细的质控制度,安排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质控内容,全面构建质控体系,比较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后乳腺科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乳腺科的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护患纠纷等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乳腺科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减少乳腺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园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血脂异常患者实施综合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 6年6~1 2月在医院体检发现血脂异常且需要口服降脂药物控制血脂的患者1 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予相同的降脂方案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实施综合健康管理,6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血脂,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血脂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调脂治疗后,血清血脂水平均有所下降,而观察组血清血脂水平下降幅度更大,更加接近正常值.结论:对血脂异常患者实施综合健康管理,可以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阿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血液科医院感染的防控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3月间金华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所收治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280例血液科患者的临床病历,分析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及感染引发因素.结果:所选的280例患者中,总共有9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5%.感染发生部位主要是以呼吸道为主,其占比为48.98%,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发生率.感染组患者与非感染组患者在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年龄、化疗次数及住院时间等多个单因素方面的例数及应用均存在显著差异,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科中医院感染引发因素主要有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年龄、化疗次数及住院时间等,针对上述因素,开展行之有效的感染防治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甚至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董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妇产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2016年3~9月金华市文荣医院妇产科963例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63例住院患者中有2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80%,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泌尿系统感染因素、呼吸道感染因素、切口感染因素、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因素.结论:妇产科住院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医院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妇产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证产妇健康和安全,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芸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在妇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中医护理干预,包括汤药护理、情志护理、穴位敷贴等,记录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7.00%.结论:中医护理技术用于妇科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孔玲玲;孙津津;徐秀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PDCA管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自2016年7月起开始实施母婴同室护理的PDCA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母婴同室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健康宣教等项目的护理质量,统计实施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在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500名产妇,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母婴同室护理的各项工作质量均明显提高,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健康宣教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静脉渗漏、医院感染、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能够持续地改进母婴同室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冠杰;陈婷;陈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方法:使急诊科护理人员深刻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和作用,通过明确并建立团队目标;加强思想建设,培养护理人才、打造人才梯队;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建立培养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积极开展各种团队活动,努力培养团队意识;建立科室规范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分工与合作相结合;推行个性化管理方法;实施护理质量分层目标管理培养护士的团队责任感;有序的竞争学习培养护士积极向上的团队进取精神;沟通理解建立相互信任的群体氛围;沟通是团队精神的直接表现形式,沟通带来理解,理解产生信任,信任促进合作;开展团队技能训练培养护士的协同合作能力,加强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结果:与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前相比,培养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急诊科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急诊科护理人员在医院组织的竞赛活动中取得一、二、三等奖,并被评为全院优质服务示范科室.结论:通过急诊护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护理人员之间及与医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和加强急诊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护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急诊科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安全进一步得到提高.
作者:沈娜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和发生原因,以及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分析2012~2016年医院发生的385起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和原因;采用调查研究法,调查295名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居前4位的依次是给药错误、跌倒/坠床、压疮和非计划性拔管;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与患者沟通不良、健康教育欠缺、对患者评估不足、护理操作不规范;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状况良好.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提高综合素质,采取菲惩罚性不良事件牛上报制度,进行根因分析并改正,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住院安全.
作者:梁英英;王芳;章瑞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对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实施全面护理质量管理前收治的6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实施全面护理质量管理后收治的64名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差异.结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后,呼吸内科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历文书、病区安全管理、健康宣教、消毒隔离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配合实施PDCA管理循环,可有效提高消化护理的护理质量.
作者:陈亚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科病房中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1054例新生儿病房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按人院时间顺序排序,将2016年7~12月入院的527例患儿为对照组,将201 7年1~6月入院的527例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投诉率及患儿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更能有效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作者:邵可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6S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所有护理人员实施6S管理模式,并对手术室的相关行为规范规定、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态度及手术室的环境等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观察使用6S管理模式前后手术室的质量情况,并比较分析.结果:使用6S管理模式后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使用前(P<0.05);使用6S管理模式后,手术室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使用前(P<0.05);使用6S管理模式后,手术室的护士服务态度评分明显高于使用前(P<0.05),手术室的护士仪表评分明显高于使用前(P<0.05),手术室的环境评分明显高于使用前(P<0.05).结论:使用6S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质量,提高了患者的安全保障.
作者:马迪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实施预警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精神科收治的2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和实行预警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每组115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精神科实施预警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人身安全,且良好护理服务更让患者及家属满意.
作者:赵亿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浙江省象山县“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规范管理现状,提高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方法:成立项目管理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调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较低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实施流程管理和跟踪随访.结果:国家免费孕前检查项目知晓率为52.56%,免费孕前检查为50.00%,免费检查办理程序为22.22%,主动要求免费孕前检查为41.66 %,流动人口参检率为61.11%,能按时参加复查为33.33%,免费孕检宣传情况为66.11%.结论:针对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存在的问题,加强组织管理,提高认识,加强县、乡、村三级结合,整体推进国家免费孕前检查项目,方能提高优生优育率,降低缺陷儿出生率.
作者:于赛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16家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体检的5岁以下儿童进行研究,211 50名儿童抽取静脉血液进行血红蛋白水平检测,评价和记录贫血人数,分析贫血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结果:贫血743人,贫血率3.51%.1岁以下贫血率较其他年龄段发病率高,随着年龄增长,贫血率明显下降(P<0.05).出生时低体重儿的贫血发生率较正常体重者高(P<0.05);喂养方式、母亲贫血、饮食习惯、是否经常吃蛋黄、父母文化程度、添加辅食时间为5岁以下儿童贫血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 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这些均为5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病高危因素(P<0.05).结论: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与家庭对儿童的重视和家属育儿知识提高有关.5岁以下儿童贫血与较多因素有关,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管理,指导家属合理喂养,进一步改善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状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盛丽华;徐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式教学在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144例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依据带教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式教学,比较分析两组实习护生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结果:统计研究发现,带教前两组实习护生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带教后,观察组基础知识掌握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践技能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情景模拟式教学应用于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相对于传统带教模式,能显著提高内科实习护士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周学超;张兰兰;许聪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科门诊危重产妇的交接管理程序.方法:参照接口管理相关国际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医院产科门诊危重产妇转运流程,以及交接表进行制定,并总结应用效果.结果:实施交接管理前,产妇的安全转交率为98.44%,实施交接管理后,产妇的安全转交率为100.00%,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交接管理后,产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交接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交接管理可使产科门诊危重产妇的交接效率、以及交接质量得以有效提高,从而对产妇的转运安全进行确保,使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得以有效提高.
作者:陈婷;陈冠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条形码的检验管理制度对检验科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检验科自2016年1月起实施条形码的管理制度,针对工作流程、标本管理等制度进行调整,以2015年为实施前.以201 6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检验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质量检验误差率.结果:实施后检验科的检验不合格率、标志错误率、标本丢失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质量检验误差率显著低于实施前的(P<0.05).结论:条形码的应用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便利性,可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工作误差.
作者:洪文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体医结合管理模式在社区慢病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 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慢病管理办法,观察组采用体医结合慢病管理办法.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较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效果明显.结论:体医结合模式的运用,能有效降低慢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慢病的管理效果较好.
作者:徐月萍;许红芳;方仁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在骨科护理中采取安全环节管理的效果,进一步分析该管理策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骨科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策,根据不同护理管理对策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环节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安全环节管理在骨科患者护理期间的实施,能显著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且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戈勤妹;陈俊波;吴佳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