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勤妹;陈俊波;吴佳艳
目的:探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16家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体检的5岁以下儿童进行研究,211 50名儿童抽取静脉血液进行血红蛋白水平检测,评价和记录贫血人数,分析贫血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结果:贫血743人,贫血率3.51%.1岁以下贫血率较其他年龄段发病率高,随着年龄增长,贫血率明显下降(P<0.05).出生时低体重儿的贫血发生率较正常体重者高(P<0.05);喂养方式、母亲贫血、饮食习惯、是否经常吃蛋黄、父母文化程度、添加辅食时间为5岁以下儿童贫血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 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这些均为5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病高危因素(P<0.05).结论: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与家庭对儿童的重视和家属育儿知识提高有关.5岁以下儿童贫血与较多因素有关,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管理,指导家属合理喂养,进一步改善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状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盛丽华;徐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层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9月,自2017年1月起在妇产科实施层级管理模式,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进行分层,根据层级不同安排不同的护理任务,以201 6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前,以2017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前后妇产科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后,妇产科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理安全、护理记录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柳水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在骨科护理中采取安全环节管理的效果,进一步分析该管理策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骨科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策,根据不同护理管理对策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环节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安全环节管理在骨科患者护理期间的实施,能显著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且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戈勤妹;陈俊波;吴佳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妇女孕产期对保健服务的利用状况,调查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848名流动和常住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产后访视、产前检查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年龄、生育保险、家庭收入等均为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因素.总体而言,自然分娩者多于剖宫产者,但城市自然分娩者少于剖宫产者,农村自然分娩者多于剖宫产者,其中剖宫产大多来自医生建议.学历较高者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次数明显高于学历较低者(P<0.05),家庭月收入较高者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次数明显高于家庭月收入较低者(P<0.05);参加生育保险者,做产前检查的占85.94%;未参加生育保险这,做过产前检查的占77.42%;随着年龄的增长,做产前检查的比例逐渐提高(P<0.05).结论:年龄、生育保险和家庭收入均为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对此多加关注,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
作者:张亚尔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护患沟通技能的培训方法,以及护患沟通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30名低年资护士,全部给予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分别为培训前(2015年)和培训后(2016年),评价培训前后护患沟通能力及低年资护士对技能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患沟通能力各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士对护患沟通技能培训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护患沟通技能培训能够明显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沟通能力,提升其对技能培训的满意度.
作者:庄鸣茹;叶敏;谭红英;祝勤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杭州市中医院近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讨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液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医院2016年7~12月与2017年1~6月的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近中药注射液的用量和总金额均用所下降.结论:根据统计情况为保障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液,医院对中药注射液的安全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蔡瑞元;陈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血脂异常患者实施综合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 6年6~1 2月在医院体检发现血脂异常且需要口服降脂药物控制血脂的患者1 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予相同的降脂方案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实施综合健康管理,6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血脂,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血脂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调脂治疗后,血清血脂水平均有所下降,而观察组血清血脂水平下降幅度更大,更加接近正常值.结论:对血脂异常患者实施综合健康管理,可以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阿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分析危急值报告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ICU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按病历号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号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安全护理,双号为观察组给予危急值报告制度,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评分.结果:在实施之前,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急值报告制度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取得了很好效果,安全可靠,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做出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增加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杨时奇;项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1+3”模式在肿瘤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 6年1月~2017年10月,自2017年1月起在肿瘤科病区实施“1+3”护理管理模式,患者按时期进行分组,2016年收治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收治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质量的评分及护理缺陷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理记录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差错、护理投诉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1+3”模式应用于肿瘤科的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章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80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患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在750例患者中,有180例患者在医院受到了感染,比例为24.00%.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静脉置管.统计结果表明,年龄偏大、住院时间过长、抗生素持续使用、插管等均是危险的因素.结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较大、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患者受到较多的抗生素治疗、有开放性伤口等,为了减少细菌感染,医护人员应该根据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管理,加强护理干预,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技能,从每一个方面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胡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80名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促进妇科产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作者:徐琴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细化管理措施对护理管理的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20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细化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和反应情况、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管理后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细化管理后出现输液操作告知不到位、巡视处理不及时、输液速度不合格、便民措施欠缺、负面情绪、医疗投诉的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管理前护理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管理前,且观察组护理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护理实施细化管理,能有效避免护理过程中缺陷的出现,提高护理质量、有效率和满意度.
作者:王小燕;项玲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式教学在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144例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依据带教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式教学,比较分析两组实习护生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结果:统计研究发现,带教前两组实习护生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带教后,观察组基础知识掌握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践技能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情景模拟式教学应用于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相对于传统带教模式,能显著提高内科实习护士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周学超;张兰兰;许聪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医医院与西医医院相比,门诊具有季节性强、复诊率高、治疗时间较长、物理治疗较多等特点.实际工作中存在就诊时间分配不合理,门诊及取药等候时间过长,针灸、推拿、康复、骨伤科器具消毒不规范,漏诊误诊,以及长期服用中药引起慢性肝肾损害等不良事件.因此,加强中医医院门诊管理十分必要,文章旨在探讨更适合中医医院的门诊管理制度,以期提升患者就诊体验,提高中医医院门诊满意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胡晓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方法:使急诊科护理人员深刻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和作用,通过明确并建立团队目标;加强思想建设,培养护理人才、打造人才梯队;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建立培养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积极开展各种团队活动,努力培养团队意识;建立科室规范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分工与合作相结合;推行个性化管理方法;实施护理质量分层目标管理培养护士的团队责任感;有序的竞争学习培养护士积极向上的团队进取精神;沟通理解建立相互信任的群体氛围;沟通是团队精神的直接表现形式,沟通带来理解,理解产生信任,信任促进合作;开展团队技能训练培养护士的协同合作能力,加强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结果:与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前相比,培养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急诊科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急诊科护理人员在医院组织的竞赛活动中取得一、二、三等奖,并被评为全院优质服务示范科室.结论:通过急诊护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护理人员之间及与医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和加强急诊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护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急诊科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安全进一步得到提高.
作者:沈娜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25名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层管理实施时间,2016年1~7月实施前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2月实施后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和临床医师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文书书写、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医师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分层护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升基础护理质量,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医护人员对护理管理制度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作者:狄安娜;程盈盈;张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将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考核(DOPS)引入中医护理技能培训,以探讨一种简便易行、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能的方法.方法:由中医护理专家对学员就11个方面的测评项目:相关知识、操作准备、核对确认、中医四诊、辨证施护、技术能力、沟通技巧、隐私保护、患者安全、人道素养和整体表现对中医护理操作过程进行评价.结果:将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考核用于中医护理技能培训后,技术满意度、技术依从性、辨证施护与疗效评价得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施后(P<0.05).结论: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考核能有效评价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术水平.
作者:张香云;蔡鸿敏;许敏利;陈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奉化区中医医院输液室患者200例,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品管圈护理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组100例患者,4例护理人员;比较两组护理管理后护理工作质量考评得分,记录两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考评中岗位职责、输液质量、业务技术、护士素质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品管圈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输液不良发生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方勇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肿瘤患者临终护理中的人文关怀措施与成效.方法:选取在绍兴第二医院治疗的100例临终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肿瘤患者临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服务满意度和情绪功能的评分皆高于未实施人文关怀措施的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临终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袁雪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资源优化与成本管理.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新人职的8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结果:经过协调人事招聘和调动,使护理团队得到稳步增长.结论:护理人员多,管理难度大,按需设岗,保障护理工作正常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加强培训,能够促进人才成长,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结构优化.
作者:施益女;叶艳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