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荣
目的:将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考核(DOPS)引入中医护理技能培训,以探讨一种简便易行、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能的方法.方法:由中医护理专家对学员就11个方面的测评项目:相关知识、操作准备、核对确认、中医四诊、辨证施护、技术能力、沟通技巧、隐私保护、患者安全、人道素养和整体表现对中医护理操作过程进行评价.结果:将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考核用于中医护理技能培训后,技术满意度、技术依从性、辨证施护与疗效评价得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施后(P<0.05).结论: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考核能有效评价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术水平.
作者:张香云;蔡鸿敏;许敏利;陈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对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实施全面护理质量管理前收治的6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实施全面护理质量管理后收治的64名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差异.结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后,呼吸内科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历文书、病区安全管理、健康宣教、消毒隔离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配合实施PDCA管理循环,可有效提高消化护理的护理质量.
作者:陈亚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乳腺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2017年,自201 7年1月起在乳腺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制定详细的质控制度,安排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质控内容,全面构建质控体系,比较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后乳腺科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乳腺科的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护患纠纷等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乳腺科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减少乳腺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园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大力发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新医改的重要举措.建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培养住院医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结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践,研究探索构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评价体系,为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提供有力帮助.
作者:关东升;李迎霞;崔应麟;刘志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实施预警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精神科收治的2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和实行预警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每组115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精神科实施预警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人身安全,且良好护理服务更让患者及家属满意.
作者:赵亿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式”中医药健康管理在高血压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团队辖区内签约的已经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8例实施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式”中医药健康管理,对照组135例实施常规的中医健康管理,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比较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防治知识知晓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类并发症总发生率、收缩压、舒张压、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应用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式”中医药健康管理,可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及血压控制,具有增强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减少医疗经济负担及增加患者满意度等积极意义.
作者:张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杭州市中医院近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讨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液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医院2016年7~12月与2017年1~6月的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近中药注射液的用量和总金额均用所下降.结论:根据统计情况为保障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液,医院对中药注射液的安全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蔡瑞元;陈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实习生的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加强实习生带教管理工作,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和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对医院急诊科近5年的带教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合文献调研资料,总结急诊科实习生带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探讨急诊科实习生的带教管理工作.结果:通过分析讨论,对于急诊科实习护士带教的管理总结了一定的方法.结论:急诊科情况较临床复杂,实习护士的带教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难度,需要加强急诊实习生的带教管理 工作.
作者:徐玲玲;徐晓晓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由影像科质量管理小组牵头,让各个专科小组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后,设计出相对完善的各类检查配合管理模块,并将经常出现问题的模块图片在室内墙面处进行粘贴,同时对科室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共选择医院落实模块化管理前后的35例各专科手术前检查的患者,对在检查配合管理模块中的检查安全核查执行准确率、相关器械药品准备工作的准确率、仪器准备布局操作的准确率与检察管理准备的时间进行考核与比较评价.结果:通过模块化管理的应用,在安全核查执行工作中的准确率达到了100.00%,同时检查的达标率与医生的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高.结论:模块化管理模式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影像科的工作准确率.
作者:鲁鹏聪;张建丰;姚伟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肝胆科病房手术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医院肝胆科收治的手术患者78例,对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另选取2015年收治的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手术患者78例.对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发生率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肝胆科病房手术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且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严彩玉;陈炯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护患沟通技能的培训方法,以及护患沟通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30名低年资护士,全部给予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分别为培训前(2015年)和培训后(2016年),评价培训前后护患沟通能力及低年资护士对技能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患沟通能力各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士对护患沟通技能培训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护患沟通技能培训能够明显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沟通能力,提升其对技能培训的满意度.
作者:庄鸣茹;叶敏;谭红英;祝勤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0月~2017年2月47例骨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同期48例骨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无院内感染,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对消毒管理、输血管理、输液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能够控制感染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
作者:桑小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医护合作在老年高渗药物静脉渗漏的损伤预防中的应用与管理价值.方法:建立医护合作小组,按照各自的专业特点明确职责和任务,对高渗性药物输液的方式方法进行科学合作.结果:在高渗性药物的输液过程中,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选择中心静脉导管或PICC置管的比例更高(P<0.05),输液渗漏发生率在医护合作组与对照组比较中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中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等级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合作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高渗性药物输液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提高输液护理质量.
作者:邵薇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奖金二次分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期间宁海县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中心56万包诊疗手术器械,根据绩效考核管理实施时间,将分为对照组(绩效考核管理实施前,2016年1~6月,28万包)和观察组(绩效考核管理实施后,2016年7~12月,28万包),比较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包装错误、无菌物品发放错误等护理缺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绩效考核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奖金二次分配,能够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童晓娣;潘胖娥;沈敏娟;夏海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当前无创呼吸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6年医院无创呼吸机管理、使用记录,统计医护人员的反馈意见,分析医院无创呼吸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结果:无创呼吸机常见的管理问题为无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不到位,违规操作,使用、维修记录缺失等.加强培训、专人管理、定期维护、规范仪器登记等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结论:无创呼吸机在治疗各类呼吸衰竭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强管理对提高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王明霞;王静;胡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在产妇护理中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3~12月医院产科分娩的4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自理能力评估量表进行评估,根据自理能力级别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自理能力、母乳喂养技能评分,以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生活自理能力、母乳喂养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护理中应用自理能力评估量表,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产妇的自理能力和婴儿照顾能力,提高产妇对产科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沈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奉化区中医医院输液室患者200例,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品管圈护理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组100例患者,4例护理人员;比较两组护理管理后护理工作质量考评得分,记录两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考评中岗位职责、输液质量、业务技术、护士素质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品管圈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输液不良发生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方勇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改进流程管理对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作用.方法:在改进前后分别随机纳入120例手术室患者.采用JCI管理模式,考核改进前后手术工作相关指标、手术室护理质量相关指标;调查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结果:改进后平均日手术量增加,手术间隔时间缩短,第一台手术等候时间缩短;改进后手术记录及责任追索、手术患者转运交接、术前术中用药交接得分均明显提高;改进后患者手术满意率显著提高.改进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研究发现改进手术室工作流程管理十分必要,JCI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作者:严利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强化神经内科患者安全教育的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安全教育措施,护理结束后,通过发放问卷的模式,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可减少神经内科的患者投诉率,避免护理纠纷的产生,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并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慎惠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进行品管圈(QCC)管理,探讨其对质量的改进效果.方法:对宁波市第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应用品管圈管理,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分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结果:在清洗、灭菌、包装及发放不合格率及物品送达各科室所用时间方面,实施QCC后较实施QCC前均明显降低(P<0.05);在各科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满意度方面,与实施QCC前相比,实施QCC后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进行品管圈管理能够使工作质量及各科室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张一妹;郑贞晞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