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

桑小兰

关键词:骨科手术, 院内感染, 手术室,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0月~2017年2月47例骨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同期48例骨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无院内感染,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对消毒管理、输血管理、输液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能够控制感染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由影像科质量管理小组牵头,让各个专科小组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后,设计出相对完善的各类检查配合管理模块,并将经常出现问题的模块图片在室内墙面处进行粘贴,同时对科室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共选择医院落实模块化管理前后的35例各专科手术前检查的患者,对在检查配合管理模块中的检查安全核查执行准确率、相关器械药品准备工作的准确率、仪器准备布局操作的准确率与检察管理准备的时间进行考核与比较评价.结果:通过模块化管理的应用,在安全核查执行工作中的准确率达到了100.00%,同时检查的达标率与医生的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高.结论:模块化管理模式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影像科的工作准确率.

    作者:鲁鹏聪;张建丰;姚伟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强化血液透析管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强化血液透析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及成效.方法:选取201 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5例患者在强化管理前进行 的血液透析治疗,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另外75例患者在强化管理后进行的血液透析治疗,将其设置为观察组.通过统计患者发生感染情况以及患者满意程度,来评估强化管理的实施成效.结果:医院血液透析室实施强化管理后,观察组患者中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血液透析室实施强化管理,能够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及临床操作技能,能够极大程度降低患者因血液透析而发生的感染概率,有效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对促进医患的和谐关系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马文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设备科的现状分析与探讨

    文章阐述了设备科在当前环境下面临的新的挑战,分别从采购、验收、维修、质控等方面做了介绍,探讨设备科的管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作者:黄剑女;吴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恶性肿瘤患者家属的认知需求调查与护理管理对策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家属的认知需求,针对性地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6~9月医院收治的7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1名主要陪护家属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家属的护理需求,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护理管理对策调整.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家属护理需求前三位分别为治疗及护理配合方法、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患者病情的判别方法;在针对家属护理需求进行护理管理方案调整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家属的认知需求,更倾向于治疗及护理配合方法、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患者病情的判别方法,针对患者家属的需求进行护理管理方案的调整,能够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汪琼;陈怡如;谢贝贝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开放性康复实训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为确保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进行足够的实践技能训练,课外开放实训室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在实训室开放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实训室的安全管理、学生的安全管理如何进行等.通过描述康复实训室课外开放的必要性、康复实训室课外开放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等,为将要进行康复实训室开放管理的学校提供参考思路.

    作者:张雅素;吴楠;张运克;冯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品管圈对老年患者采血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究品管圈管理制度对老年患者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自201 7年1~6月针对老年患者采血护理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工作调研、制定目标、管理整改等措施,实现护理工作质量改进.以2016年7~12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以2017年1~6月工作情况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采血成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技术、健康宣教、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老年患者的采血成功率,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宇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无创呼吸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分析当前无创呼吸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6年医院无创呼吸机管理、使用记录,统计医护人员的反馈意见,分析医院无创呼吸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结果:无创呼吸机常见的管理问题为无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不到位,违规操作,使用、维修记录缺失等.加强培训、专人管理、定期维护、规范仪器登记等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结论:无创呼吸机在治疗各类呼吸衰竭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强管理对提高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王明霞;王静;胡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构建医养结合照护人员培养体系探讨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不可逆转的趋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于缓解养老压力、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养老护理专业人员数量不足、职业能力较低等问题,制约了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养老、照护行业的准入标准与培训经验,为构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医养结合照护人才培训体系,提供思路与方法.

    作者:马杰;唐靖一;殷志刚;杜丽侠;龚勤慧;凤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构建“基于师生互评” 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大力发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新医改的重要举措.建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培养住院医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结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践,研究探索构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评价体系,为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提供有力帮助.

    作者:关东升;李迎霞;崔应麟;刘志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层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对门诊处方审核的效果

    目的:探讨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对提高庆元县人民医院门诊合理用药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6年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对门诊处方的警示问题,及药师调整门诊处方审核方法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医院2016年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共监测到不合理门诊处方24397条,通过药师对处方用药合理性评价,调整临床用药合理性审核方法783条,审核方法调整率3.21 %,调整后审核方法再次结合合理用系统对门诊处方进行用药干预,从而提高了门诊处方合格率.结论: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对门诊处方审核模式,可显著降低门诊处方用药不规范和不合理率.

    作者:蓝利东;李霞;吴敏姿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骨科患者中实施安全环节管理的效果

    目的:观察在骨科护理中采取安全环节管理的效果,进一步分析该管理策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骨科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策,根据不同护理管理对策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环节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安全环节管理在骨科患者护理期间的实施,能显著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且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戈勤妹;陈俊波;吴佳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层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25名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层管理实施时间,2016年1~7月实施前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2月实施后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和临床医师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文书书写、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医师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分层护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升基础护理质量,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医护人员对护理管理制度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作者:狄安娜;程盈盈;张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条形码的检验管理制度对检验科工作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条形码的检验管理制度对检验科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检验科自2016年1月起实施条形码的管理制度,针对工作流程、标本管理等制度进行调整,以2015年为实施前.以201 6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检验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质量检验误差率.结果:实施后检验科的检验不合格率、标志错误率、标本丢失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质量检验误差率显著低于实施前的(P<0.05).结论:条形码的应用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便利性,可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工作误差.

    作者:洪文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目的:根据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管理对策的探讨.方法:选取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超声科进行诊疗的7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0例,分为作为措施防控组和对照组,对措施防控组进行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比较分析措施防控组与对照组感染的发生率及满意率.结果:对采用措施防控组对照组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措施防控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对采用措施防控组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措施防控组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超声科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对医生的服务意识和患者满意度有所提升,对感染的发生率有所降低.因此应当构建科学有效的超声科管理方法能够提升质量控制水平,从而高效和准确地做出超声诊断.

    作者:贺芬宜;司徒明珠;严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强化神经内科患者安全教育的措施与效果

    目的:探讨强化神经内科患者安全教育的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安全教育措施,护理结束后,通过发放问卷的模式,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可减少神经内科的患者投诉率,避免护理纠纷的产生,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并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慎惠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血液科医院感染的防控护理管理措施

    目的:分析血液科医院感染的防控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3月间金华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所收治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280例血液科患者的临床病历,分析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及感染引发因素.结果:所选的280例患者中,总共有9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5%.感染发生部位主要是以呼吸道为主,其占比为48.98%,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发生率.感染组患者与非感染组患者在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年龄、化疗次数及住院时间等多个单因素方面的例数及应用均存在显著差异,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科中医院感染引发因素主要有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年龄、化疗次数及住院时间等,针对上述因素,开展行之有效的感染防治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甚至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董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医院护理管理人力资源成本规划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资源优化与成本管理.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新人职的8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结果:经过协调人事招聘和调动,使护理团队得到稳步增长.结论:护理人员多,管理难度大,按需设岗,保障护理工作正常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加强培训,能够促进人才成长,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结构优化.

    作者:施益女;叶艳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医医院门诊管理初探

    中医医院与西医医院相比,门诊具有季节性强、复诊率高、治疗时间较长、物理治疗较多等特点.实际工作中存在就诊时间分配不合理,门诊及取药等候时间过长,针灸、推拿、康复、骨伤科器具消毒不规范,漏诊误诊,以及长期服用中药引起慢性肝肾损害等不良事件.因此,加强中医医院门诊管理十分必要,文章旨在探讨更适合中医医院的门诊管理制度,以期提升患者就诊体验,提高中医医院门诊满意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胡晓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医院收治的100 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成立护理干预小组,加强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的培训,从专业技能和交流沟通技巧等多方面人手,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结合骨科的特点,为患者提供有特色的护理服务,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HAMA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的心理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骨科患者的心理状态,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章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16家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体检的5岁以下儿童进行研究,211 50名儿童抽取静脉血液进行血红蛋白水平检测,评价和记录贫血人数,分析贫血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结果:贫血743人,贫血率3.51%.1岁以下贫血率较其他年龄段发病率高,随着年龄增长,贫血率明显下降(P<0.05).出生时低体重儿的贫血发生率较正常体重者高(P<0.05);喂养方式、母亲贫血、饮食习惯、是否经常吃蛋黄、父母文化程度、添加辅食时间为5岁以下儿童贫血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 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这些均为5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病高危因素(P<0.05).结论: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与家庭对儿童的重视和家属育儿知识提高有关.5岁以下儿童贫血与较多因素有关,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管理,指导家属合理喂养,进一步改善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状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盛丽华;徐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