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条形码的检验管理制度对检验科工作质量的影响

洪文忠

关键词:检验科, 条形码, 管理, 检验误差
摘要:目的:探讨条形码的检验管理制度对检验科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检验科自2016年1月起实施条形码的管理制度,针对工作流程、标本管理等制度进行调整,以2015年为实施前.以201 6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检验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质量检验误差率.结果:实施后检验科的检验不合格率、标志错误率、标本丢失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质量检验误差率显著低于实施前的(P<0.05).结论:条形码的应用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便利性,可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工作误差.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科医院感染的防控护理管理措施

    目的:分析血液科医院感染的防控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3月间金华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所收治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280例血液科患者的临床病历,分析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及感染引发因素.结果:所选的280例患者中,总共有9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5%.感染发生部位主要是以呼吸道为主,其占比为48.98%,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发生率.感染组患者与非感染组患者在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年龄、化疗次数及住院时间等多个单因素方面的例数及应用均存在显著差异,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科中医院感染引发因素主要有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年龄、化疗次数及住院时间等,针对上述因素,开展行之有效的感染防治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甚至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董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层级管理在呼吸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呼吸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 7年1~8月医院呼吸消化内科收治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层级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理安全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层级管理用于呼吸消化内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金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加强分娩室环节管理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究加强分娩室环节管理的措施,以及其在解决医患纠纷问题上的成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564例分娩产妇为对照组,统计医患纠纷发生率,分析其发生原因,实施应对此问题的具体措施.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分娩产妇641例为观察组,将对照组的应对措施应用于观察组,比较两组医患纠纷发生情况及产妇满意情况.结果:对照组564例产妇中,31例发生医患纠纷,其原因主要包括护理服务质量差、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缺乏良好的医患沟通、出入分娩室流程不规范、助产业务技术欠缺等.观察组641例产妇中,14例发生问题,医患纠纷发生率为2.23%,低于对照组的5.67% (P<0.05).在产妇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90%,高于对照组的88.09%(P<0.05).结论:加强分娩室环节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素养、工作责任心、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加强分娩室环节管理,是降低医患关系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婵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层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25名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层管理实施时间,2016年1~7月实施前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2月实施后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和临床医师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文书书写、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医师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分层护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升基础护理质量,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医护人员对护理管理制度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作者:狄安娜;程盈盈;张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PBL教学法在妇产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PBL在妇产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2016年于医院妇产科实习的护士80例,均为女性,根据随机数字表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对一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PBL管理方法进行带教工作.结果:观察组护生在试卷考核、病历书写、技术操作与考核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中对认为PBL利于新知识学习、可以快速适应PBL教学、提高了知识掌握能力、强化了沟通能力、培养了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提高了临床处理问题的能力.结论:PBL在妇产科带教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掌握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作者:朱翡翡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构建“基于师生互评” 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大力发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新医改的重要举措.建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培养住院医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结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践,研究探索构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评价体系,为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提供有力帮助.

    作者:关东升;李迎霞;崔应麟;刘志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PDCA管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PDCA管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自2016年7月起开始实施母婴同室护理的PDCA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母婴同室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健康宣教等项目的护理质量,统计实施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在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500名产妇,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母婴同室护理的各项工作质量均明显提高,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健康宣教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静脉渗漏、医院感染、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能够持续地改进母婴同室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冠杰;陈婷;陈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产妇剖宫产的原因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目的:探讨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对如何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出建议.方法:选择2014~2016年医院产科分娩的300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统计医院3年来剖宫产率情况,分析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结果:2015年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2014年(P <0.01),2016年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2015年(P<0.01).剖宫产的原因以胎儿和妊娠并发症为主,其次为头盆不对称和社会因素.结论:明确剖宫产指征、做好产前安全防控、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医患沟通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

    作者:林芝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低年资医院药学人员规范化培训体系初步构建

    目的:保证低年资药学人员尽快适应医院药学工作,缩小药师间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差异,加强药师队伍建设.方法:总结10年来医院药学人员继续教育的经验,结合药学人员的学习需求调查结果,制定低年资药学人员规范化培训细则,初步建立低年资药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结果:设计并完成《低年资医院药学人员规范化培训手册》,内容包括低年资药学人员规范化培训细则、阶段考核表和轮转考核表.结论:构建低年资药学人员规范化培训体系,能够提高低年资药学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促进医院药学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马天红;方瑞华;吴潍;阮伟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细化管理对护理效果与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化管理措施对护理管理的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20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细化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和反应情况、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管理后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细化管理后出现输液操作告知不到位、巡视处理不及时、输液速度不合格、便民措施欠缺、负面情绪、医疗投诉的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管理前护理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管理后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管理前,且观察组护理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护理实施细化管理,能有效避免护理过程中缺陷的出现,提高护理质量、有效率和满意度.

    作者:王小燕;项玲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规范管理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浙江省象山县“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规范管理现状,提高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方法:成立项目管理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调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较低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实施流程管理和跟踪随访.结果:国家免费孕前检查项目知晓率为52.56%,免费孕前检查为50.00%,免费检查办理程序为22.22%,主动要求免费孕前检查为41.66 %,流动人口参检率为61.11%,能按时参加复查为33.33%,免费孕检宣传情况为66.11%.结论:针对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存在的问题,加强组织管理,提高认识,加强县、乡、村三级结合,整体推进国家免费孕前检查项目,方能提高优生优育率,降低缺陷儿出生率.

    作者:于赛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式” 中医药健康管理在高血压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式”中医药健康管理在高血压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团队辖区内签约的已经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8例实施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式”中医药健康管理,对照组135例实施常规的中医健康管理,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比较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防治知识知晓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类并发症总发生率、收缩压、舒张压、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应用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式”中医药健康管理,可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及血压控制,具有增强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减少医疗经济负担及增加患者满意度等积极意义.

    作者:张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情景模拟式教学在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式教学在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144例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依据带教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式教学,比较分析两组实习护生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结果:统计研究发现,带教前两组实习护生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带教后,观察组基础知识掌握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践技能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情景模拟式教学应用于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相对于传统带教模式,能显著提高内科实习护士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周学超;张兰兰;许聪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危急值报告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分析危急值报告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ICU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按病历号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号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安全护理,双号为观察组给予危急值报告制度,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评分.结果:在实施之前,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急值报告制度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取得了很好效果,安全可靠,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做出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增加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杨时奇;项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目的:根据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管理对策的探讨.方法:选取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超声科进行诊疗的7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0例,分为作为措施防控组和对照组,对措施防控组进行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比较分析措施防控组与对照组感染的发生率及满意率.结果:对采用措施防控组对照组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措施防控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对采用措施防控组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措施防控组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超声科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对医生的服务意识和患者满意度有所提升,对感染的发生率有所降低.因此应当构建科学有效的超声科管理方法能够提升质量控制水平,从而高效和准确地做出超声诊断.

    作者:贺芬宜;司徒明珠;严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肝胆科病房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肝胆科病房手术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医院肝胆科收治的手术患者78例,对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另选取2015年收治的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手术患者78例.对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发生率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肝胆科病房手术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且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严彩玉;陈炯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由影像科质量管理小组牵头,让各个专科小组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后,设计出相对完善的各类检查配合管理模块,并将经常出现问题的模块图片在室内墙面处进行粘贴,同时对科室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共选择医院落实模块化管理前后的35例各专科手术前检查的患者,对在检查配合管理模块中的检查安全核查执行准确率、相关器械药品准备工作的准确率、仪器准备布局操作的准确率与检察管理准备的时间进行考核与比较评价.结果:通过模块化管理的应用,在安全核查执行工作中的准确率达到了100.00%,同时检查的达标率与医生的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高.结论:模块化管理模式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影像科的工作准确率.

    作者:鲁鹏聪;张建丰;姚伟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和并发症情况,对患者的SAS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低,疼痛程度更低.结论:小儿泌尿外科护理加入个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提高SAS评分,降低患儿的心理焦虑程度,促进科室和医院的和谐发展.

    作者:王瑞英;钟菊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80名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促进妇科产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作者:徐琴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医院信息化系统下手术室药品的药护合作管理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化系统下手术室药品的药师与护士合作管理的效果,保证手术室的用药安全.方法:手术室药品管理采用药师与护士合作的方式,药师负责管理和维护医院信息化系统,配合护士检查、登记手术室药品,指导护士保管及合理使用药品,加强药箱基数管理,对手术室药品采用信息化和登记表单管理方式.比较药护合作实施前后手术室药品管理的效果,统计每日药品管理相关质量问题.结果:实施药护合作管理后,每月发生药品过期、丢失、误用、失效、损坏安瓿的例数显著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药护合作管理能有效提高手术室药品管理的质量,保证了手术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史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