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海燕
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疾病离不开感染管理科的支持,感染管理科在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手卫生、医疗废物处理和院内感染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工作经验,对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旨在加大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力度,促进医院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
作者:毛筱俊;吴红卫;叶丽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和发生原因,以及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分析2012~2016年医院发生的385起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和原因;采用调查研究法,调查295名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居前4位的依次是给药错误、跌倒/坠床、压疮和非计划性拔管;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与患者沟通不良、健康教育欠缺、对患者评估不足、护理操作不规范;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状况良好.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提高综合素质,采取菲惩罚性不良事件牛上报制度,进行根因分析并改正,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住院安全.
作者:梁英英;王芳;章瑞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通过不同管理方式的比较,更加明确的肯定“鲶鱼效应”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价值,为临床的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借鉴.方法:选取新昌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所有护理人员及床位为研究资料的来源,研究的时间为201 5年6月~2016年6月,并将护理区内的1号病区和2号病区作为观察组,3号和4号病区为对照组,综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其中包括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专科护理质量评分、危重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护理文书质量评分、病房管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基础护理评分,专科护理评分,危重护理评分,护理安全评分,护理文书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综上,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调查与研究,明确地肯定了“鲶鱼效应”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笑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实施预警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精神科收治的2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和实行预警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每组115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精神科实施预警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人身安全,且良好护理服务更让患者及家属满意.
作者:赵亿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将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考核(DOPS)引入中医护理技能培训,以探讨一种简便易行、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能的方法.方法:由中医护理专家对学员就11个方面的测评项目:相关知识、操作准备、核对确认、中医四诊、辨证施护、技术能力、沟通技巧、隐私保护、患者安全、人道素养和整体表现对中医护理操作过程进行评价.结果:将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考核用于中医护理技能培训后,技术满意度、技术依从性、辨证施护与疗效评价得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施后(P<0.05).结论: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考核能有效评价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术水平.
作者:张香云;蔡鸿敏;许敏利;陈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根据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管理对策的探讨.方法:选取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超声科进行诊疗的7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0例,分为作为措施防控组和对照组,对措施防控组进行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比较分析措施防控组与对照组感染的发生率及满意率.结果:对采用措施防控组对照组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措施防控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对采用措施防控组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措施防控组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超声科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对医生的服务意识和患者满意度有所提升,对感染的发生率有所降低.因此应当构建科学有效的超声科管理方法能够提升质量控制水平,从而高效和准确地做出超声诊断.
作者:贺芬宜;司徒明珠;严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对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实施全面护理质量管理前收治的6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实施全面护理质量管理后收治的64名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差异.结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后,呼吸内科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历文书、病区安全管理、健康宣教、消毒隔离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配合实施PDCA管理循环,可有效提高消化护理的护理质量.
作者:陈亚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条形码的检验管理制度对检验科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检验科自2016年1月起实施条形码的管理制度,针对工作流程、标本管理等制度进行调整,以2015年为实施前.以201 6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检验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质量检验误差率.结果:实施后检验科的检验不合格率、标志错误率、标本丢失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质量检验误差率显著低于实施前的(P<0.05).结论:条形码的应用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便利性,可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工作误差.
作者:洪文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和并发症情况,对患者的SAS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低,疼痛程度更低.结论:小儿泌尿外科护理加入个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提高SAS评分,降低患儿的心理焦虑程度,促进科室和医院的和谐发展.
作者:王瑞英;钟菊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麻醉专科护理中医护协同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拟行外科手术且手术麻醉方式相同的56例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协同管理模式,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协同管理模式用于麻醉专科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手术开展实施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作者:何雄;潘宏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产科护士需要面对处于特殊时期的正常人群,产妇和家属对护士的要求较高,再加上工作压力较大,医患关系容易紧张,导致产科护士较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不良情绪的产生将会对产科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产生影响,可能导致护理事故和护士自身的伤害发生.因此,产科护士需要对自身的负面情绪进行管理,使自己能更好工作和生活.
作者:舒小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式教学在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144例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依据带教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式教学,比较分析两组实习护生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结果:统计研究发现,带教前两组实习护生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带教后,观察组基础知识掌握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践技能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情景模拟式教学应用于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相对于传统带教模式,能显著提高内科实习护士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周学超;张兰兰;许聪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血脂异常患者实施综合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 6年6~1 2月在医院体检发现血脂异常且需要口服降脂药物控制血脂的患者1 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予相同的降脂方案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实施综合健康管理,6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血脂,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血脂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调脂治疗后,血清血脂水平均有所下降,而观察组血清血脂水平下降幅度更大,更加接近正常值.结论:对血脂异常患者实施综合健康管理,可以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阿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的原因和家属的态度,探讨保护性约束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值班记录,从语言、动作、行为等方面分析实施保护性约束的原因,选取180名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形式,了解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结果:保护性约束的实施与攻击性行为和拒绝治疗相关,攻击性与早晚无关(P<0.05);复诊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措施的态度好于初诊患者家属(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是一种特殊的护理手段,目的是防止自杀、伤人、毁坏物品等过激行为,避免攻击性语言和行为对其他人造成伤害.实施保护性约束前应与家属进行沟通,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晓敏;邓丽云;吴惠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2名工作人员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2名工作人员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消毒供应中心运作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建设.结果:观察组在回收、供应、打包、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工作人员对信息系统掌握逐月提高,且终全部掌握.结论:PDCA循环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建设效果显著.
作者:叶雪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干预在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提高其用药依从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社区172例高血压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干预,观察组同时给予家庭医生签约式管理,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半年与一年后的血压、血脂、BMI和腰围及生活方式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等血压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BMI指数、腰围、生活方式等,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行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并改善其生活方式.
作者:巴观平;童晓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护患沟通技能的培训方法,以及护患沟通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30名低年资护士,全部给予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分别为培训前(2015年)和培训后(2016年),评价培训前后护患沟通能力及低年资护士对技能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患沟通能力各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士对护患沟通技能培训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护患沟通技能培训能够明显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沟通能力,提升其对技能培训的满意度.
作者:庄鸣茹;叶敏;谭红英;祝勤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对如何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出建议.方法:选择2014~2016年医院产科分娩的300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统计医院3年来剖宫产率情况,分析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结果:2015年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2014年(P <0.01),2016年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2015年(P<0.01).剖宫产的原因以胎儿和妊娠并发症为主,其次为头盆不对称和社会因素.结论:明确剖宫产指征、做好产前安全防控、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医患沟通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
作者:林芝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奉化区中医医院输液室患者200例,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品管圈护理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组100例患者,4例护理人员;比较两组护理管理后护理工作质量考评得分,记录两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考评中岗位职责、输液质量、业务技术、护士素质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品管圈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输液不良发生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方勇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16家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体检的5岁以下儿童进行研究,211 50名儿童抽取静脉血液进行血红蛋白水平检测,评价和记录贫血人数,分析贫血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结果:贫血743人,贫血率3.51%.1岁以下贫血率较其他年龄段发病率高,随着年龄增长,贫血率明显下降(P<0.05).出生时低体重儿的贫血发生率较正常体重者高(P<0.05);喂养方式、母亲贫血、饮食习惯、是否经常吃蛋黄、父母文化程度、添加辅食时间为5岁以下儿童贫血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 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这些均为5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病高危因素(P<0.05).结论: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与家庭对儿童的重视和家属育儿知识提高有关.5岁以下儿童贫血与较多因素有关,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管理,指导家属合理喂养,进一步改善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状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盛丽华;徐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