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

沈娜群

关键词:急诊科, 护理管理, 团队精神, 培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方法:使急诊科护理人员深刻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和作用,通过明确并建立团队目标;加强思想建设,培养护理人才、打造人才梯队;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建立培养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积极开展各种团队活动,努力培养团队意识;建立科室规范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分工与合作相结合;推行个性化管理方法;实施护理质量分层目标管理培养护士的团队责任感;有序的竞争学习培养护士积极向上的团队进取精神;沟通理解建立相互信任的群体氛围;沟通是团队精神的直接表现形式,沟通带来理解,理解产生信任,信任促进合作;开展团队技能训练培养护士的协同合作能力,加强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结果:与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前相比,培养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急诊科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急诊科护理人员在医院组织的竞赛活动中取得一、二、三等奖,并被评为全院优质服务示范科室.结论:通过急诊护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护理人员之间及与医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和加强急诊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护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急诊科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安全进一步得到提高.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条形码的检验管理制度对检验科工作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条形码的检验管理制度对检验科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检验科自2016年1月起实施条形码的管理制度,针对工作流程、标本管理等制度进行调整,以2015年为实施前.以201 6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检验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质量检验误差率.结果:实施后检验科的检验不合格率、标志错误率、标本丢失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质量检验误差率显著低于实施前的(P<0.05).结论:条形码的应用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便利性,可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工作误差.

    作者:洪文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我院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

    目的:了解杭州市中医院近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讨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液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医院2016年7~12月与2017年1~6月的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近中药注射液的用量和总金额均用所下降.结论:根据统计情况为保障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液,医院对中药注射液的安全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蔡瑞元;陈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的20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7~12月医院心内科的20名护理人员和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不采取常规干预措施,期间对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改进护理质量,比较两组心内科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服药依从性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内科护理人员的考核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为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持续改进心内科的护理质量,显著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改善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患者对于护理的配合积极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姜艳艳;余小妹;周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与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的原因和家属的态度,探讨保护性约束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值班记录,从语言、动作、行为等方面分析实施保护性约束的原因,选取180名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形式,了解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结果:保护性约束的实施与攻击性行为和拒绝治疗相关,攻击性与早晚无关(P<0.05);复诊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措施的态度好于初诊患者家属(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是一种特殊的护理手段,目的是防止自杀、伤人、毁坏物品等过激行为,避免攻击性语言和行为对其他人造成伤害.实施保护性约束前应与家属进行沟通,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晓敏;邓丽云;吴惠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综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2016年1~8月集中消毒供应室使用常规管理措施,并且随机选取18例工作人员和其他临床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2016年9月~2017年5月使用综合管理办法进行护理综合管理,随机选取18例工作人员和其他临床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对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集中消毒供应室实施综合管理后,安全意识、服务意识、防范意识均高于实施前(P<0.05);服务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收回供给及时度评分都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综合管理用于集中消毒供应室,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以及其安全、服务、防范等意识.

    作者:贺小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层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25名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层管理实施时间,2016年1~7月实施前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2月实施后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和临床医师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文书书写、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医师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分层护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升基础护理质量,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医护人员对护理管理制度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作者:狄安娜;程盈盈;张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纳入研究,按健康教育方式不同分为多模式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和常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预后患者家属护理知识得分、患者干预前后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表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知识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分值降低且低于对照组,SF-36分值升高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多模式健康教育能提高家属参与度,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美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气道护理风险管理

    目的:探讨急诊科气道护理风险管理在积极抢救气管插管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作用.方法:分析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从急诊科抢救中转运至相关科室的气管插管患者,共15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意外发生率及接收科室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意识障碍程度加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护理管理在急诊抢救、操作中有一定的作用,接受科室的满意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急诊气管插管患者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值得推广.

    作者:何燕燕;蔡玲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鲶鱼效应”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不同管理方式的比较,更加明确的肯定“鲶鱼效应”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价值,为临床的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借鉴.方法:选取新昌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所有护理人员及床位为研究资料的来源,研究的时间为201 5年6月~2016年6月,并将护理区内的1号病区和2号病区作为观察组,3号和4号病区为对照组,综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其中包括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专科护理质量评分、危重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护理文书质量评分、病房管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基础护理评分,专科护理评分,危重护理评分,护理安全评分,护理文书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综上,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调查与研究,明确地肯定了“鲶鱼效应”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笑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层级管理在呼吸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呼吸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 7年1~8月医院呼吸消化内科收治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层级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理安全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层级管理用于呼吸消化内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金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规范管理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浙江省象山县“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规范管理现状,提高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方法:成立项目管理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调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较低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实施流程管理和跟踪随访.结果:国家免费孕前检查项目知晓率为52.56%,免费孕前检查为50.00%,免费检查办理程序为22.22%,主动要求免费孕前检查为41.66 %,流动人口参检率为61.11%,能按时参加复查为33.33%,免费孕检宣传情况为66.11%.结论:针对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存在的问题,加强组织管理,提高认识,加强县、乡、村三级结合,整体推进国家免费孕前检查项目,方能提高优生优育率,降低缺陷儿出生率.

    作者:于赛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PBL教学法在妇产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PBL在妇产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2016年于医院妇产科实习的护士80例,均为女性,根据随机数字表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对一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PBL管理方法进行带教工作.结果:观察组护生在试卷考核、病历书写、技术操作与考核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中对认为PBL利于新知识学习、可以快速适应PBL教学、提高了知识掌握能力、强化了沟通能力、培养了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提高了临床处理问题的能力.结论:PBL在妇产科带教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掌握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作者:朱翡翡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目的:根据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管理对策的探讨.方法:选取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超声科进行诊疗的7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0例,分为作为措施防控组和对照组,对措施防控组进行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比较分析措施防控组与对照组感染的发生率及满意率.结果:对采用措施防控组对照组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措施防控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对采用措施防控组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措施防控组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超声科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对医生的服务意识和患者满意度有所提升,对感染的发生率有所降低.因此应当构建科学有效的超声科管理方法能够提升质量控制水平,从而高效和准确地做出超声诊断.

    作者:贺芬宜;司徒明珠;严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移动端的临床问题式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移动端的临床问题式教学模式是在无线网络支持下,以问题为中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时随地针对同一问题共同讨论交流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理解、掌握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文章旨在探讨医院科教部门如何利用移动端推进临床问题式继续医学教育.

    作者:林娅;杨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深圳市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近4年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研究

    目的:探讨基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效果,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深圳市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的环境、人员、设备配置和培训等情况,分析2014~2017年度财务报表、信息统计报表、人事报表和接受中医药服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等.结果: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总诊疗人次逐年增加,增长率约5.00%;中医药使用人次年增长率约6.00%;中医药处方占总处方的比例和中医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均逐年增加.中药内服、灸法、针法、外治和手法,这五大类中医适宜技术中,使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药内服、灸法、针法、外治法和手法,其中前三类占82.33%.受群众欢迎的6种中医药治疗方法分别是火罐、艾灸、针灸、中药敷贴、中药雾化吸入和手法推拿.结论: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的知晓率在逐年上升,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以及首诊和再诊选择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比例逐年提高,说明基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提供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深受社区居民欢迎,效果明显.

    作者:唐文辉;廖海彬;曾运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干预在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提高其用药依从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社区172例高血压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干预,观察组同时给予家庭医生签约式管理,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半年与一年后的血压、血脂、BMI和腰围及生活方式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等血压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BMI指数、腰围、生活方式等,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行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并改善其生活方式.

    作者:巴观平;童晓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开放性康复实训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为确保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进行足够的实践技能训练,课外开放实训室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在实训室开放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实训室的安全管理、学生的安全管理如何进行等.通过描述康复实训室课外开放的必要性、康复实训室课外开放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等,为将要进行康复实训室开放管理的学校提供参考思路.

    作者:张雅素;吴楠;张运克;冯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低年资护士护患沟通技能的培训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护患沟通技能的培训方法,以及护患沟通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30名低年资护士,全部给予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分别为培训前(2015年)和培训后(2016年),评价培训前后护患沟通能力及低年资护士对技能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患沟通能力各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士对护患沟通技能培训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护患沟通技能培训能够明显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沟通能力,提升其对技能培训的满意度.

    作者:庄鸣茹;叶敏;谭红英;祝勤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危急值报告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分析危急值报告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ICU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按病历号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号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安全护理,双号为观察组给予危急值报告制度,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评分.结果:在实施之前,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急值报告制度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取得了很好效果,安全可靠,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做出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增加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杨时奇;项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构建医养结合照护人员培养体系探讨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不可逆转的趋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于缓解养老压力、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养老护理专业人员数量不足、职业能力较低等问题,制约了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养老、照护行业的准入标准与培训经验,为构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医养结合照护人才培训体系,提供思路与方法.

    作者:马杰;唐靖一;殷志刚;杜丽侠;龚勤慧;凤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