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美君

关键词:多模式健康教育, 神经外科, 并发症, 家属, 满意率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纳入研究,按健康教育方式不同分为多模式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和常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预后患者家属护理知识得分、患者干预前后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表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知识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分值降低且低于对照组,SF-36分值升高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多模式健康教育能提高家属参与度,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方法:使急诊科护理人员深刻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和作用,通过明确并建立团队目标;加强思想建设,培养护理人才、打造人才梯队;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建立培养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积极开展各种团队活动,努力培养团队意识;建立科室规范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分工与合作相结合;推行个性化管理方法;实施护理质量分层目标管理培养护士的团队责任感;有序的竞争学习培养护士积极向上的团队进取精神;沟通理解建立相互信任的群体氛围;沟通是团队精神的直接表现形式,沟通带来理解,理解产生信任,信任促进合作;开展团队技能训练培养护士的协同合作能力,加强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结果:与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前相比,培养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急诊科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急诊科护理人员在医院组织的竞赛活动中取得一、二、三等奖,并被评为全院优质服务示范科室.结论:通过急诊护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护理人员之间及与医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和加强急诊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护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急诊科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安全进一步得到提高.

    作者:沈娜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品管圈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改进效果

    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进行品管圈(QCC)管理,探讨其对质量的改进效果.方法:对宁波市第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应用品管圈管理,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分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结果:在清洗、灭菌、包装及发放不合格率及物品送达各科室所用时间方面,实施QCC后较实施QCC前均明显降低(P<0.05);在各科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满意度方面,与实施QCC前相比,实施QCC后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进行品管圈管理能够使工作质量及各科室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张一妹;郑贞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构建医养结合照护人员培养体系探讨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不可逆转的趋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于缓解养老压力、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养老护理专业人员数量不足、职业能力较低等问题,制约了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养老、照护行业的准入标准与培训经验,为构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医养结合照护人才培训体系,提供思路与方法.

    作者:马杰;唐靖一;殷志刚;杜丽侠;龚勤慧;凤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品管圈对老年患者采血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究品管圈管理制度对老年患者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自201 7年1~6月针对老年患者采血护理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工作调研、制定目标、管理整改等措施,实现护理工作质量改进.以2016年7~12年工作情况为对照组,以2017年1~6月工作情况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采血成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技术、健康宣教、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老年患者的采血成功率,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宇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血液科医院感染的防控护理管理措施

    目的:分析血液科医院感染的防控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3月间金华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所收治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280例血液科患者的临床病历,分析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及感染引发因素.结果:所选的280例患者中,总共有9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5%.感染发生部位主要是以呼吸道为主,其占比为48.98%,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发生率.感染组患者与非感染组患者在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年龄、化疗次数及住院时间等多个单因素方面的例数及应用均存在显著差异,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科中医院感染引发因素主要有侵入性操作、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年龄、化疗次数及住院时间等,针对上述因素,开展行之有效的感染防治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甚至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董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精神科实施预警护理管理对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神科实施预警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精神科收治的2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和实行预警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每组115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精神科实施预警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人身安全,且良好护理服务更让患者及家属满意.

    作者:赵亿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我院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

    目的:了解杭州市中医院近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讨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液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医院2016年7~12月与2017年1~6月的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近中药注射液的用量和总金额均用所下降.结论:根据统计情况为保障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液,医院对中药注射液的安全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蔡瑞元;陈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纳入研究,按健康教育方式不同分为多模式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和常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预后患者家属护理知识得分、患者干预前后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表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知识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分值降低且低于对照组,SF-36分值升高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多模式健康教育能提高家属参与度,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美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由影像科质量管理小组牵头,让各个专科小组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后,设计出相对完善的各类检查配合管理模块,并将经常出现问题的模块图片在室内墙面处进行粘贴,同时对科室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模块化管理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共选择医院落实模块化管理前后的35例各专科手术前检查的患者,对在检查配合管理模块中的检查安全核查执行准确率、相关器械药品准备工作的准确率、仪器准备布局操作的准确率与检察管理准备的时间进行考核与比较评价.结果:通过模块化管理的应用,在安全核查执行工作中的准确率达到了100.00%,同时检查的达标率与医生的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高.结论:模块化管理模式在影像科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影像科的工作准确率.

    作者:鲁鹏聪;张建丰;姚伟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体医结合在社区慢病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体医结合管理模式在社区慢病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 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慢病管理办法,观察组采用体医结合慢病管理办法.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较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效果明显.结论:体医结合模式的运用,能有效降低慢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慢病的管理效果较好.

    作者:徐月萍;许红芳;方仁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PBL教学法在妇产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PBL在妇产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2016年于医院妇产科实习的护士80例,均为女性,根据随机数字表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对一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PBL管理方法进行带教工作.结果:观察组护生在试卷考核、病历书写、技术操作与考核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中对认为PBL利于新知识学习、可以快速适应PBL教学、提高了知识掌握能力、强化了沟通能力、培养了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提高了临床处理问题的能力.结论:PBL在妇产科带教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掌握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作者:朱翡翡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6S管理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和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6S管理方法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6S管理方法对医院手术室进行管理,比较管理前后各150例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和护理质量.以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为标准对6S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运用6S管理方法对手术室进行管理后,实施后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和护士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注重6S管理方法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从环境、物品、设备、护理人员素养等几方面完善管理机制,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质量.

    作者:金伟伟;毛秧秧;洪霞;陆华;魏雅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PDCA管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PDCA管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自2016年7月起开始实施母婴同室护理的PDCA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母婴同室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健康宣教等项目的护理质量,统计实施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在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500名产妇,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母婴同室护理的各项工作质量均明显提高,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健康宣教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静脉渗漏、医院感染、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能够持续地改进母婴同室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冠杰;陈婷;陈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条形码的检验管理制度对检验科工作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条形码的检验管理制度对检验科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检验科自2016年1月起实施条形码的管理制度,针对工作流程、标本管理等制度进行调整,以2015年为实施前.以201 6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检验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质量检验误差率.结果:实施后检验科的检验不合格率、标志错误率、标本丢失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质量检验误差率显著低于实施前的(P<0.05).结论:条形码的应用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便利性,可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工作误差.

    作者:洪文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

    目的:对妇产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2016年3~9月金华市文荣医院妇产科963例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63例住院患者中有2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80%,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泌尿系统感染因素、呼吸道感染因素、切口感染因素、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因素.结论:妇产科住院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医院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妇产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证产妇健康和安全,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芸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层级管理在呼吸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呼吸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 7年1~8月医院呼吸消化内科收治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层级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理安全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层级管理用于呼吸消化内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金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在乳腺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乳腺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2017年,自201 7年1月起在乳腺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制定详细的质控制度,安排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质控内容,全面构建质控体系,比较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后乳腺科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乳腺科的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护患纠纷等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乳腺科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减少乳腺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园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移动医疗技术在抗凝门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移动医疗技术在抗凝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3月医院抗凝门诊患者5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抗凝治疗的51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抗凝门诊管理.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干预6个月后INR达标率、统计并比较两组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每日摄取维生素K、定时进行INR监测、遵从医嘱规范用药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饮食要求、影响华法林抗凝治疗药物及食物、抗凝过量危险信号、INR控制范围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INR达标率比对照组高(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终点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抗凝门诊应用移动医疗技术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对抗凝治疗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INR达标率,降低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薛盛龙;薛盛东;陈绍奉;颜永乐;伍晓莹;缪克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强化神经内科患者安全教育的措施与效果

    目的:探讨强化神经内科患者安全教育的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安全教育措施,护理结束后,通过发放问卷的模式,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可减少神经内科的患者投诉率,避免护理纠纷的产生,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并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慎惠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五常法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嘉兴市中医医院手术室820台手术为观察组,选择201 5年医院手术室822台手术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五常法进行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结果:两组在无菌物品、器械准备完好率,仪器使用管理完好率比较中,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无菌物品补充所需要时间、取物品所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常法是一种快捷、简单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发挥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规范工作细节,保证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的质量.

    作者:钱春燕;王玲萍;陈钰良;毛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