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玲玲;孙津津;徐秀玲
目的:探讨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对提高庆元县人民医院门诊合理用药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6年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对门诊处方的警示问题,及药师调整门诊处方审核方法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医院2016年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共监测到不合理门诊处方24397条,通过药师对处方用药合理性评价,调整临床用药合理性审核方法783条,审核方法调整率3.21 %,调整后审核方法再次结合合理用系统对门诊处方进行用药干预,从而提高了门诊处方合格率.结论: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对门诊处方审核模式,可显著降低门诊处方用药不规范和不合理率.
作者:蓝利东;李霞;吴敏姿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血脂异常患者实施综合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 6年6~1 2月在医院体检发现血脂异常且需要口服降脂药物控制血脂的患者1 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予相同的降脂方案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实施综合健康管理,6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血脂,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血脂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调脂治疗后,血清血脂水平均有所下降,而观察组血清血脂水平下降幅度更大,更加接近正常值.结论:对血脂异常患者实施综合健康管理,可以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阿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妇产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2016年3~9月金华市文荣医院妇产科963例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63例住院患者中有2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80%,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泌尿系统感染因素、呼吸道感染因素、切口感染因素、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因素.结论:妇产科住院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医院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妇产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证产妇健康和安全,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芸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和方法.方法:使急诊科护理人员深刻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和作用,通过明确并建立团队目标;加强思想建设,培养护理人才、打造人才梯队;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建立培养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积极开展各种团队活动,努力培养团队意识;建立科室规范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分工与合作相结合;推行个性化管理方法;实施护理质量分层目标管理培养护士的团队责任感;有序的竞争学习培养护士积极向上的团队进取精神;沟通理解建立相互信任的群体氛围;沟通是团队精神的直接表现形式,沟通带来理解,理解产生信任,信任促进合作;开展团队技能训练培养护士的协同合作能力,加强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结果:与急诊护理管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前相比,培养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急诊科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急诊科护理人员在医院组织的竞赛活动中取得一、二、三等奖,并被评为全院优质服务示范科室.结论:通过急诊护理中团队精神的培养,护理人员之间及与医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和加强急诊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护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急诊科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安全进一步得到提高.
作者:沈娜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加强分娩室环节管理的措施,以及其在解决医患纠纷问题上的成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564例分娩产妇为对照组,统计医患纠纷发生率,分析其发生原因,实施应对此问题的具体措施.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分娩产妇641例为观察组,将对照组的应对措施应用于观察组,比较两组医患纠纷发生情况及产妇满意情况.结果:对照组564例产妇中,31例发生医患纠纷,其原因主要包括护理服务质量差、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缺乏良好的医患沟通、出入分娩室流程不规范、助产业务技术欠缺等.观察组641例产妇中,14例发生问题,医患纠纷发生率为2.23%,低于对照组的5.67% (P<0.05).在产妇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90%,高于对照组的88.09%(P<0.05).结论:加强分娩室环节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素养、工作责任心、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加强分娩室环节管理,是降低医患关系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婵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肝胆科病房手术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医院肝胆科收治的手术患者78例,对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另选取2015年收治的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手术患者78例.对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发生率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肝胆科病房手术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且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严彩玉;陈炯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式”中医药健康管理在高血压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团队辖区内签约的已经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8例实施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式”中医药健康管理,对照组135例实施常规的中医健康管理,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比较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防治知识知晓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类并发症总发生率、收缩压、舒张压、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应用社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式”中医药健康管理,可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及血压控制,具有增强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减少医疗经济负担及增加患者满意度等积极意义.
作者:张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的原因和家属的态度,探讨保护性约束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值班记录,从语言、动作、行为等方面分析实施保护性约束的原因,选取180名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形式,了解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结果:保护性约束的实施与攻击性行为和拒绝治疗相关,攻击性与早晚无关(P<0.05);复诊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措施的态度好于初诊患者家属(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是一种特殊的护理手段,目的是防止自杀、伤人、毁坏物品等过激行为,避免攻击性语言和行为对其他人造成伤害.实施保护性约束前应与家属进行沟通,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晓敏;邓丽云;吴惠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对如何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出建议.方法:选择2014~2016年医院产科分娩的300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统计医院3年来剖宫产率情况,分析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结果:2015年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2014年(P <0.01),2016年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2015年(P<0.01).剖宫产的原因以胎儿和妊娠并发症为主,其次为头盆不对称和社会因素.结论:明确剖宫产指征、做好产前安全防控、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医患沟通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
作者:林芝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2名工作人员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2名工作人员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消毒供应中心运作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建设.结果:观察组在回收、供应、打包、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工作人员对信息系统掌握逐月提高,且终全部掌握.结论:PDCA循环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建设效果显著.
作者:叶雪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文章阐述了设备科在当前环境下面临的新的挑战,分别从采购、验收、维修、质控等方面做了介绍,探讨设备科的管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作者:黄剑女;吴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浙江省象山县“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规范管理现状,提高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方法:成立项目管理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调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较低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实施流程管理和跟踪随访.结果:国家免费孕前检查项目知晓率为52.56%,免费孕前检查为50.00%,免费检查办理程序为22.22%,主动要求免费孕前检查为41.66 %,流动人口参检率为61.11%,能按时参加复查为33.33%,免费孕检宣传情况为66.11%.结论:针对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存在的问题,加强组织管理,提高认识,加强县、乡、村三级结合,整体推进国家免费孕前检查项目,方能提高优生优育率,降低缺陷儿出生率.
作者:于赛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省级中医医疗机构.通过临床带教,使实习学生学习中医正骨临床技能,传承平乐正骨学术思想,系统地培养了大批从事骨科临床的学生.文章结合作者的带教工作,总结了相关的带教方法.
作者:赵志强;李沛;阎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在肝胆外科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肝胆外科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0例给予全程护理措施,对这两种护理服务在肝胆外科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相关疾病知识、日常预防知识、合理用药知识、自我护理知识等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高(P<0.05).结论:全程护理在肝胆外科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春芬;吴建芬;王西西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25名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层管理实施时间,2016年1~7月实施前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2月实施后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人员和临床医师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文书书写、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医师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分层护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升基础护理质量,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医护人员对护理管理制度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作者:狄安娜;程盈盈;张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科门诊危重产妇的交接管理程序.方法:参照接口管理相关国际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医院产科门诊危重产妇转运流程,以及交接表进行制定,并总结应用效果.结果:实施交接管理前,产妇的安全转交率为98.44%,实施交接管理后,产妇的安全转交率为100.00%,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交接管理后,产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交接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交接管理可使产科门诊危重产妇的交接效率、以及交接质量得以有效提高,从而对产妇的转运安全进行确保,使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得以有效提高.
作者:陈婷;陈冠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乳腺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2017年,自201 7年1月起在乳腺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制定详细的质控制度,安排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质控内容,全面构建质控体系,比较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后乳腺科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乳腺科的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护患纠纷等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乳腺科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减少乳腺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医师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吴园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根据超声科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管理对策的探讨.方法:选取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超声科进行诊疗的7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0例,分为作为措施防控组和对照组,对措施防控组进行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比较分析措施防控组与对照组感染的发生率及满意率.结果:对采用措施防控组对照组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措施防控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对采用措施防控组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措施防控组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超声科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对医生的服务意识和患者满意度有所提升,对感染的发生率有所降低.因此应当构建科学有效的超声科管理方法能够提升质量控制水平,从而高效和准确地做出超声诊断.
作者:贺芬宜;司徒明珠;严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杭州市中医院近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讨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液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医院2016年7~12月与2017年1~6月的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近中药注射液的用量和总金额均用所下降.结论:根据统计情况为保障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液,医院对中药注射液的安全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蔡瑞元;陈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纳入研究,按健康教育方式不同分为多模式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和常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预后患者家属护理知识得分、患者干预前后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表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知识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分值降低且低于对照组,SF-36分值升高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多模式健康教育能提高家属参与度,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美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