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外科围术期医院感染的原因与护理对策

范丽珍

关键词:胸外科, 医院感染, 原因, 护理对策
摘要:对胸外科患者围术期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医院胸外科近5年162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可以通过疾病本身、患者自身、护理方式及其他因素四个方面对胸外科患者围术期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呼吸道疾病患者更易发生医院感染,年龄大或免疫力低下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使用抗生素或者进行过侵人性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更高,以及重症监护患者亦是胸外科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等.针对科室医院感染的高发原因,医院应对胸外科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加强重症监护室易感人群及高危人群的防护,避免抗生素等药物的滥用,规范侵入性操作,完善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制度,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等方式,对胸外科围术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控制,提高护理质量,进而保证了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安全.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构建医养结合照护人员培养体系探讨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不可逆转的趋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于缓解养老压力、提高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养老护理专业人员数量不足、职业能力较低等问题,制约了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养老、照护行业的准入标准与培训经验,为构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医养结合照护人才培训体系,提供思路与方法.

    作者:马杰;唐靖一;殷志刚;杜丽侠;龚勤慧;凤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层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对门诊处方审核的效果

    目的:探讨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对提高庆元县人民医院门诊合理用药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6年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对门诊处方的警示问题,及药师调整门诊处方审核方法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医院2016年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共监测到不合理门诊处方24397条,通过药师对处方用药合理性评价,调整临床用药合理性审核方法783条,审核方法调整率3.21 %,调整后审核方法再次结合合理用系统对门诊处方进行用药干预,从而提高了门诊处方合格率.结论: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对门诊处方审核模式,可显著降低门诊处方用药不规范和不合理率.

    作者:蓝利东;李霞;吴敏姿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微信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随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信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随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的120例在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护理结束后,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月、3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Harris功能评估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后1月、3月的Harris功能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照组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运用微信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院外延续护理,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从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齐英;杨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骨科患者中实施安全环节管理的效果

    目的:观察在骨科护理中采取安全环节管理的效果,进一步分析该管理策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骨科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策,根据不同护理管理对策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环节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安全环节管理在骨科患者护理期间的实施,能显著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且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戈勤妹;陈俊波;吴佳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干预在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提高其用药依从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社区172例高血压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干预,观察组同时给予家庭医生签约式管理,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半年与一年后的血压、血脂、BMI和腰围及生活方式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等血压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BMI指数、腰围、生活方式等,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行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并改善其生活方式.

    作者:巴观平;童晓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情景模拟式教学在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式教学在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144例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依据带教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式教学,比较分析两组实习护生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结果:统计研究发现,带教前两组实习护生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带教后,观察组基础知识掌握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践技能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情景模拟式教学应用于手术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相对于传统带教模式,能显著提高内科实习护士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周学超;张兰兰;许聪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气道护理风险管理

    目的:探讨急诊科气道护理风险管理在积极抢救气管插管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作用.方法:分析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从急诊科抢救中转运至相关科室的气管插管患者,共15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意外发生率及接收科室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意识障碍程度加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护理管理在急诊抢救、操作中有一定的作用,接受科室的满意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急诊气管插管患者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值得推广.

    作者:何燕燕;蔡玲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产科门诊危重产妇的交接管理

    目的:探讨产科门诊危重产妇的交接管理程序.方法:参照接口管理相关国际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医院产科门诊危重产妇转运流程,以及交接表进行制定,并总结应用效果.结果:实施交接管理前,产妇的安全转交率为98.44%,实施交接管理后,产妇的安全转交率为100.00%,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交接管理后,产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交接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交接管理可使产科门诊危重产妇的交接效率、以及交接质量得以有效提高,从而对产妇的转运安全进行确保,使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得以有效提高.

    作者:陈婷;陈冠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0月~2017年2月47例骨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同期48例骨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无院内感染,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对消毒管理、输血管理、输液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能够控制感染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

    作者:桑小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品管圈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改进效果

    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进行品管圈(QCC)管理,探讨其对质量的改进效果.方法:对宁波市第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应用品管圈管理,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分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结果:在清洗、灭菌、包装及发放不合格率及物品送达各科室所用时间方面,实施QCC后较实施QCC前均明显降低(P<0.05);在各科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满意度方面,与实施QCC前相比,实施QCC后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进行品管圈管理能够使工作质量及各科室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张一妹;郑贞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16家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体检的5岁以下儿童进行研究,211 50名儿童抽取静脉血液进行血红蛋白水平检测,评价和记录贫血人数,分析贫血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结果:贫血743人,贫血率3.51%.1岁以下贫血率较其他年龄段发病率高,随着年龄增长,贫血率明显下降(P<0.05).出生时低体重儿的贫血发生率较正常体重者高(P<0.05);喂养方式、母亲贫血、饮食习惯、是否经常吃蛋黄、父母文化程度、添加辅食时间为5岁以下儿童贫血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 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这些均为5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病高危因素(P<0.05).结论: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与家庭对儿童的重视和家属育儿知识提高有关.5岁以下儿童贫血与较多因素有关,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管理,指导家属合理喂养,进一步改善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5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状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盛丽华;徐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来杭州市老年病医院就医的1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14年1月~2017年1月)作为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1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65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65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研究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且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合理饮食、控制烟酒、适度锻炼、作息规律、按时服药比较(P>0.05);随访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合理饮食、控制烟酒、适度锻炼、作息规律、按时服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能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项晶晶;杨时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我院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

    目的:了解杭州市中医院近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讨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液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医院2016年7~12月与2017年1~6月的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近中药注射液的用量和总金额均用所下降.结论:根据统计情况为保障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液,医院对中药注射液的安全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蔡瑞元;陈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产妇剖宫产的原因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目的:探讨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对如何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出建议.方法:选择2014~2016年医院产科分娩的300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统计医院3年来剖宫产率情况,分析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原因.结果:2015年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2014年(P <0.01),2016年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2015年(P<0.01).剖宫产的原因以胎儿和妊娠并发症为主,其次为头盆不对称和社会因素.结论:明确剖宫产指征、做好产前安全防控、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医患沟通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

    作者:林芝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PDCA循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2名工作人员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2名工作人员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消毒供应中心运作模式,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建设.结果:观察组在回收、供应、打包、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工作人员对信息系统掌握逐月提高,且终全部掌握.结论:PDCA循环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建设效果显著.

    作者:叶雪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层级管理在呼吸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呼吸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 7年1~8月医院呼吸消化内科收治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层级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理安全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层级管理用于呼吸消化内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金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

    目的:对妇产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2016年3~9月金华市文荣医院妇产科963例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63例住院患者中有2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80%,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泌尿系统感染因素、呼吸道感染因素、切口感染因素、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因素.结论:妇产科住院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较高,医院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妇产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证产妇健康和安全,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芸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PDCA管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PDCA管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自2016年7月起开始实施母婴同室护理的PDCA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母婴同室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健康宣教等项目的护理质量,统计实施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在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500名产妇,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母婴同室护理的各项工作质量均明显提高,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健康宣教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静脉渗漏、医院感染、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能够持续地改进母婴同室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冠杰;陈婷;陈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80名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促进妇科产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作者:徐琴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强化血液透析管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强化血液透析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及成效.方法:选取201 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5例患者在强化管理前进行 的血液透析治疗,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另外75例患者在强化管理后进行的血液透析治疗,将其设置为观察组.通过统计患者发生感染情况以及患者满意程度,来评估强化管理的实施成效.结果:医院血液透析室实施强化管理后,观察组患者中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血液透析室实施强化管理,能够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及临床操作技能,能够极大程度降低患者因血液透析而发生的感染概率,有效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对促进医患的和谐关系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马文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