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芝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手法整复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85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分为综合组53例和对照组32例,均采用针刺治疗,综合组同时配合手法整复治疗.结果:治疗20 d后,综合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9.8%、40.6%,P<0.05).结论:针刺配合手法整复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疗效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傅;高春华;陈丽珍;辛玉凤;雷振辉;余奇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肾育阴汤加妇复春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80例,口服补肾育阴汤和妇复春胶囊;对照组60例口服更年康与谷维素.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7.5%、81.7%,P<0.01).观察组主要症状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育阴汤等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明显疗效.
作者:范淑珍;李兴洪;程道兰;曾凡芝;谢守鹏;潘云英;张秀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手外伤术后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42例手外伤患者分为2组各21例,训练组(40指)术后5 d即开始规范的康复训练,包括理疗,主被动伸指、牵引、按摩等;对照组(42指)行对症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以TAN法及Lovett法评定患者总主动活动度(TAM)及肌力(MMT).结果:治疗3个月后,训练组患指TAM优良率100%;对照组19.0%.MMT评定,训练组M4-5 29指,M311指;对照组分别为M4-5 6指,M3 36指,训练组患指的功能活动度及肌力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外伤后规范的康复训练介入愈早,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愈高.
作者:吴卫青;杨蓉;张雯;郁嫣嫣;沈尊理;林玉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60 min,成功制作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家兔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1及2组各8只.另仅开胸未结扎冠状动脉的8只为假手术组作为正常对照.电针1、2组术后30 min分别采用电针针刺内关穴与列缺穴60 min,仅1次,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4组家兔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心肌凋亡细胞数量,模型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电针1组与电针2组、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P<0.01),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细胞凋亡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电针内关穴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数量,从而达到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作者:张红星;周利;黄国付;张唐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肠外营养在肠瘘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因腹部手术后发生肠瘘患者74例,其中高位肠瘘31例,低位肠瘘43例,均于发现肠瘘48-72 h开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1-210 d,平均38 d.结果:74例患者瘘口自然闭合57例(77.0%),手术闭合13例(17.6%),死亡4例(5.4%).结论:肠外营养对于促进肠瘘自然闭合,以及为肠瘘赢得手术闭合时机,都具有不可取代的治疗作用.
作者:童强;冯丹;王国斌;卢晓明;刘科;金钦文;肖勇;陶凯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在颈椎间盘突出中的表达及其与颈肩痛的关系,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康复治疗起指导作用.方法:以3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组)手术取出的突出髓核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PAF;另7例颈椎骨折患者(对照组)手术中所取的髓核组织作为正常对照.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所导致颈肩痛以达拉斯(Dallas)疼痛调查表作评分.结果:髓核组织中PAF 2组均存在,突出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PAF的含量与颈肩痛程度有相关性.结论:PAF与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肩痛有明显相关性,使用康复措施阻止PAF等炎性因子的合成、释放、乃至清除,可能对改善颈肩痛有重要作用.
作者:田家林;黄卫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脉冲磁疗结合McKenzie法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腰腿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采用脉冲磁疗治疗,观察组同时结合McKenzie法,对照组结合传统的慢牵引治疗.结果:治疗10次后,观察组治愈38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1例;对照组分别为25、6、11及8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84%,P<0.05).结论:在理疗的基础上增加McKenzie法能显著提高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司荣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制定一套临床可行、有效的烧伤患者心理干预训练模式以提高烧伤患者自尊水平.方法:120例烧伤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并配合心理干预训练2个月.参照自尊量表36个项目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自尊水平进行评分.结果:治疗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自尊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提高,其中轻度患者自尊水平改善比中、重度患者更明显;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患者在自尊改善项目上存在差异.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能显著改善烧伤患者的心理素质,提高自尊和健康水平.
作者:何梅;杨宗城;冯正直;张大均;陈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加He-Ne激光照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3组,A组接受星状神经节药物阻滞;B组接受星状神经节激光照射;C组同时接受2种方法.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眩晕、头痛、脑血流图血供状况及基-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3组患者眩晕、头痛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减轻,脑血流图、基-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改善,C组优于A、B组(P<0.05、P<0.01).结论:星状神经阻滞结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副反应小,治疗次数少且疗效显著.
作者:宋海云;黄芳;穆敬平;张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单纯微波疗法加用扶他林乳胶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分为2组各20例,均采用微波治疗,A组同时患处涂抹扶他林乳胶剂.结果:治疗7 d后,A组显效15例(75%),好转4例(20%),无效1例(5%),总有效率95%;B组分别为7(35%)、10(50%)、3(15%)及85%(P<0.05),A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微波配合扶他林乳胶剂可产生协同作用,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作者:黄杰;曾宪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7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行带锁髓内钉术后配合红外线及CPM机治疗.结果:随访12-36个月,76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6.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内治疗方法,但要正确选择手术适应症,操作技术需熟练,配合康复训练要掌握好时机,循序渐进,并发症可以避免.
作者:龚维明;刘志功;宋宏亮;石学锋;刘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五线二剥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颈性眩晕患者以椎体后缘线、双侧横突线及乳肩线即五线及手法拨离松解和小针刀剥切铲割压痛点即二剥法治疗.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126例患者中治愈106例(84.1%),好转17例(13.5%),无效3例(2.4%),总有效率97.6%.结论:五线二剥法治疗能显著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效果显著.
作者:童利民;郭杰;余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反向牵拉指压法定位下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对痉挛性斜颈的疗效.方法:26例痉挛性斜颈患者采用反向牵拉指压法定位患肌,并根据痉挛肌肉情况进行BTX-A多点局部肌肉注射.结果:注射1-2次后,26例患者均获较好疗效,其中完全缓解7例,明显缓解13例,部分缓解6例.结论:反向牵拉指压法定位有助于患肌BTX-A的准确注射,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聂梅;查天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糖尿病(DM)足部病变(diabeticfoot,DF)是DM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残、能力丧失和致死的重要原因.本文就DF的预防及健康教育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作者:王翠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的应用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14的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3组各24例,在按脑卒中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10-30 mg/d帕罗西汀治疗,B组50-150 mg/d阿米替林治疗,C组为空白对照.治疗6及12周后采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与治疗前及C组比较,A、B组治疗6及12周后HAMD总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A组优于B组(P<0.05);TESS总分,A组明显低于B组(P<0.001).结论:帕罗西汀及阿米替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且帕罗西汀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及减少药物副作用等方面优于阿米替林.
作者:吴越;王群松;季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106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A组54例和B组52例,均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A组同时于脑卒中48 h内给以口服尼莫地平片40 mg,每天3次,共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A组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未出现不良反应;而B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尼莫地平能有效改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郭莉莉;闫明华;张保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保健按摩是中医推拿学中的一种,功法上以摩擦类和挤压类手法为主,分别对机体产生温热效应和得气效应[1].关节松动术是康复治疗师在患者关节周围的可动范围内完成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2].本文采用保健按摩和关节松动术之原理,改以主动运动康复的形式,经反复实践、修改,编集一套颈椎康复操,临床应用于颈椎防治,减少其发病率和复发率,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蒋松鹤;张丹迎;庄进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瑜伽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分为3组,A组28例采用针灸、推拿牵引及超短波等传统治疗;B组26例采用瑜伽治疗;C组26例采用传统方法结合瑜伽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B、C组的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瑜伽是颈椎病的有效康复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余慧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移植入脑出血大鼠脑内后的存活与分化.方法:将小鼠胚胎干细胞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经G418筛选1个月使其稳定表达,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脑出血组),3 d后移植GFP+小鼠胚胎干细胞至出血灶对侧侧脑室内及健康大鼠(对照组)侧脑室内;4周后处死大鼠,免疫荧光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生长分化情况.结果:小鼠胚胎干细胞脑内移植至大鼠侧脑室后能有效穿透脑室壁进入脑组织,向病灶方向迁徙,脑出血组移植入侧脑室的小鼠胚胎干细胞进入脑实质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移植细胞向神经元与胶质细胞分化.结论:小鼠胚胎干细胞无论在健康大鼠或脑出血大鼠脑内都能存活,且能穿越脑室壁,进入脑实质内;同时细胞有能力向神经细胞(包括神经元与胶质细胞)分化,具有治疗脑卒中乃至脑变性疾病的巨大前景.
作者:鲁文果;王东;陈红;张苏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因长期卧床致压疮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65-93岁,平均79岁;患有糖尿病并发症9例,股骨颈骨折3例,癌症晚期2例,老年痴呆症2例,其它疾病4例;压疮均位于尾骶部、大粗隆部及踝部,范围直径2-8 cm,Ⅱ-Ⅲ度.20例患者均定时翻身、常规清洁护理、加强营养、清创换药,并配合超短波和甲壳质治疗.①超短波:采用CDB-1型超短波治疗机,电极板14-20 cm2 2块,患处对置,前3 d为无热量15 min,每天2次,中间间隔>6 h;第4天给以微热量,15 min,每天1次.②甲壳质:患处清创后将甲壳质粉直接洒在患处或将2-3粒甲壳质胶囊内粉剂加几滴白醋直接调成糊状抹于患处,也可甲壳质口服外抹并用.
作者:孙培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