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鉴;张义质;胥方元;何成松;干锦华
目的:探讨一种可食用植物提取物--生物碱对成瘾动物依赖性的戒断作用.方法:50只雄性小鼠,分为5组各10只,第1-7天,A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0μl/只,B、C、D组注射吗啡150μg/只,E组注射生物碱1.7μg/只,每日2次;第7天时各组再皮下注射纳络酮0.1 mg/只催瘾.第8-14天,A、B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0μl/只,C与D组分别注射生物碱1.7与0.85μg/只,E组注射吗啡150μg/只.第15天再用纳络酮催瘾,观察并比较各时间段各组小鼠症状和体重的变化.结果:第7天时,B、C、D组小鼠有强烈成瘾表现;A、E组无异常.第15天时,B、E组出现明显成瘾症状;D组成瘾症状较轻;A、C组无异常.结论:可食用植物生物碱无成瘾性,对动物及人体依赖性的戒断作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蒋薇;陈惠;于洁;周国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型糖尿病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5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男59例,女46例;年龄50-86岁,平均69.8岁;脑梗死病程48 h-6个月;均无神志障碍.随机分为三联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2组均实施糖尿病教育和饮食、运动、心理治疗,原用降糖药的剂量根据血糖测定结果略加调整.
作者:周旭文;杜杭根;殷利春;金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血管疾病,又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及心肾功能衰竭,引起致残、致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目前临床研究证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积极合理的非药物和药物等综合康复治疗,可使血压得到控制,显著降低脑卒中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仅就老年高血压康复治疗的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杨伟光;吕国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50例,均经CT和/MRI证实,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男33例,女17例;年龄45-70岁;病程1-5 d,脑梗死28例,脑出血22例;均伴有偏瘫.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及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细胞、脑代谢促进剂等常规治疗,并确保卧床期的良肢位摆放,当患者病情稳定即对肢体进行按摩、被动运动及Bobath技术训练[1].电刺激组同时加用低频CVFT-010 M型脑循环功能治疗仪作低频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发病2 d,脑出血发病2周后),主电极安置于患侧乳突区,辅电极安置于患侧上肢伸侧,频率(50±1)Hz,强度以能引起病侧肌明显收缩为准,每次20 min,每天2次,20 d 1个疗程.
作者:陈九斤;杨朝辉;梅元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连海滨综合疗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19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综合组101例采用规律饮食、自然疗养因子、药物、运动疗法、心理辅导和景观欣赏等综合治疗;对照组96例以膳食、药物及不规律的文体活动等治疗为主.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糖、尿糖、临床症状、用药情况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血糖、尿糖降低,自觉症状改善,用药量减少,血液粘度降低,血液高凝倾向纠正;2组间比较综合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综合疗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福金;邓亚安;韩峪;尹德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医学认为人体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外界环境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而在这种整体性的形成中,经络就是其重要的生理组织基础[1].经络学说是我国重要的中医学传统理论之一,现代经络研究的终目的就是要对经络学说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找到中西医之间的结合点,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本文仅从经络研究角度对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发展作一介绍.
作者:张雯;杨蓉;吴卫青;陈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作为我国新兴事业的康复医学,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康复需求,关键是康复医学教育,尤其是其核心内容康复治疗技术教育能否发展.1997年本院开设康复治疗专业,在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过程中对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同时,采用五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模块化并分段式教学模式培养5年制康复治疗技术高职人才,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罗治安;邹文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刺在不同时期介入对窒息脑瘫幼鼠的治疗作用及其神经生化机制.方法:7日龄新生幼鼠28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早期针刺组(A组),模型+晚期针刺组(B组),模型组(C组),假手术对照组(D组).A、B组分别于造模后24 h、8 d开始针刺;动态观察其行为学改变,于21 d时处死,测定脑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幼鼠前肢功能明显下降,至21 d时,A、B、C 3组前肢功能均显著改善,A、B组基本接近正常水平,C组差于D组.造模后21 d,D组幼鼠在皮层、纹状体、海马仅有轻微的bFGF免疫反应,C组幼鼠见稍增强的bFGF阳性表达,而A、B组均见较多量的bFGF强阳性表达,尤以A组为明显,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针刺早期介入对脑瘫的治疗有肯定作用.增强的bFGF长时程阳性表达,可能是针刺治疗窒息性脑瘫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王琴玉;孙砚辉;靳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颅内血管狭窄诊断的可靠性.方法:对确诊的12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观察颅内血管的变化情况.结果:128例中共检查血管1112条,TCD发现狭窄血管183条,其中135条与DSA诊断一致,但在TCD检查正常的血管中DSA发现血管狭窄29条,显示TCD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82.3%,特异性94.9%,阳性预测值73.7%,阴性预测值96.8%,其中对大脑中动脉的价值大,其后依次为椎动脉、大脑前后动脉.结论:TCD对诊断脑内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对大脑中动脉和椎动脉,对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诊断须慎重.
作者:罗国君;何国厚;张晓东;王云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应用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支持对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48例合并营养不良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分为3组,肠内营养组(EN组)60例采用以含膳食纤维为主的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PN组)60例行标准TPN支持;常规组28例常规输液及逐渐过渡饮食.观察临床表现,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营养和免疫指标.结果:肠功能恢复时间EN组明显短于PN组和对照组(P<0.01);各项生化指标治疗前后3组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营养及各免疫指标比较,除TP、CD8+外,EN、PN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且EN组CD4+、CD4+/CD8+高于PN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的营养和免疫状况,术后细胞免疫和肠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肠外营养.
作者:童强;王国斌;卢晓明;冯贤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重度伸膝组织粘连患者36例,均为术后单侧继发性僵直,男23例,女13例;年龄18-68岁,平均41岁;病程10个月-3年,平均14个月;患膝伸屈均<60°;股四头肌有不同程度萎缩.36例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
作者:周章彦;周茂垣;林智勤;杨建惠;连福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周围性面瘫患者96例,均为单侧发病,符合<神经病学>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1],男52例,女44例;年龄5-79岁;病程1-26 d;左侧面瘫47例,右侧49例,分为综合组68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采用药物治疗;综合组并配合物理因子、运动疗法及心理疏导.①药物:强的松10 mg口服,每天3次,7 d后减量;VitB10.1 g+VitB1 20.5 mg肌肉注射,每天1次;地巴唑10 mg+ATP 20 mg口服,每天3次.②物理因子:超短波,功率60-100 W,频率27.12 MHz,直径13 cm圆形电极放置病侧耳前,无热量;2周后改电脑中频治疗,
作者:胡坚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职业咨询是职业康复的组成部分,它通过人际交往,主要运用说明指导、辅助等方式,使咨询者对有关职业活动问题得到指导、教育和帮助,并向其提供就业方面的服务及信息[1].本文仅就残疾人职业咨询的应用方法作一介绍.
作者:王莲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1年2月-2004年12月本科收治急性腰扭伤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20-71岁;病程1-3 d;均有明确受寒和扭伤史;临床表现为腰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屈、伸、俯、仰及转身起坐时疼痛加重或卧床难起,X线片排除其他病变.治疗时患者取坐或仰卧位,双手半握拳状,取双手指总伸肌腱的两侧,腕背横纹下1寸处的腰痛穴,常规消毒,选用28号4 cm不锈钢毫针,快速直刺进针,深度约1.5-2.5 cm,针感以强烈的酸麻胀痛为宜,同时嘱患者前后、左右活动腰部,每隔5-10 min行针1次,留针40-60 min.有受寒史患者腰部拔罐1次,8 min.
作者:刘慧;赵晓莉;张进彤;刘静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诊断为急性结膜炎患者1例,男性,40岁,曾因双眼干涩疼痛2 d时给予0.1%润舒滴眼液和0.1%阿昔洛韦滴眼液,每日3-4次,每次3-4滴,治疗2周不见好转,遂就诊于同仁医院眼科.查体:双眼胀痛,结膜充血,泪腺稍窄,眼压正常,泪液分泌试验阳性,诊断为泪液缺乏型干眼症.
作者:王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可逃避的脚底电刺激对习得性无助大鼠海马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方法:28只大鼠分为正常组6只,余22只采用不可逃避脚底电刺激制成习得性无助大鼠(实验组2)和非习得性无助大鼠(实验组1)动物模型,用特异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组与实验组海马神经元c-FOS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2在接受脚底不可逃避电刺激后,海马齿状回区内FOS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实验组1和正常组低(P<0.05),而CA1和CA3区内FOS蛋白表达水平与实验组1和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FOS蛋白可以在基因表达水平反映神经元活性,习得性无助大鼠齿状回c-FOS蛋白表达下调提示该区域可能有细胞活性改变,此变化可能在习得性无助行为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欣;刘昌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助视器在儿童低视力门诊的应用效果.方法:143例6-14岁低视力患儿分别配戴远用和近用助视器.结果:低视力患儿配戴远用和近用助视器后,24.5%远视力≥0.5;54.5%的近视力≥0.5.结论:低视力患儿助视器的应用,不仅能提高视力,改善视功能,而且视觉康复推动了特教事业的发展.
作者:郑远远;崔彤彤;胡爱莲;陈建东;孙葆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重度脑外伤患者1例,男,29岁;外科手术后40 d入住康复理疗科治疗.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睁眼昏迷,气管、胃管及尿管插管、四肢肌张力高、呈痉挛性瘫、双足下垂.给予内科治疗、康复护理、高压氧治疗、针灸和关节被动运动.在肢体的被动活动中,由近至远分别活动肩、肘、腕、手指及髋、膝、踝关节15-20遍,20-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10次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时均无不良反应,第5个疗程中,发现患者左肘及左膝关节肿胀,但关节远端及肢体无异常.经询问后得知家属治疗心切,在每日系统治疗后,仍多次活动其肢体,活动次数、时间及强度不详,故考虑可能由于关节活动量过大、多而引起.经停止肢体被动活动并抬高患肢,3 d后肿胀有所减轻,10 d后基本消退;以后继续按规律被动活动肢体共2个疗程,患者未再出现关节肿胀.
作者:肖锋;赵力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脑外伤后抑郁患者68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与常规组各34例.2组均接受常规营养脑血管和抗抑郁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同时增加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高压氧组汉密尔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分及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P3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常规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高压氧可改善脑外伤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情感及认知功能.
作者:杨大鉴;张义质;胥方元;何成松;干锦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血管神经性头痛,偏侧或双侧发病.病因可能多与遗传、饮食、内分泌紊乱及紧张、饥饿、睡眠不足等因素有关.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大.近年来有关针刺治疗偏头痛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即从不同角度探讨针刺治疗作用的微观变化.
作者:訾明杰;刘志顺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