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强;王国斌;卢晓明;冯贤松
目的:比较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微波凝固术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28例OSAS患者分成射频组148例与微波组80例,分别行腭咽成形、双扁桃体、肥厚腭咽弓、双侧肥厚下鼻甲等的射频消融术和微波凝固术.结果:术后2个月行呼吸睡眠监测2组患者睡眠过程中暂停时间及血氧饱和度检查,结果射频组总有效率98.6%,微波组71.3%(P<0.01).随访7个月,射频组总有效率仍显著高于微波组(P<0.01).结论: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OSAS疗效显著,且局部很少残留疤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观明;肖志;崔永华;李惠琴;王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重度伸膝组织粘连患者36例,均为术后单侧继发性僵直,男23例,女13例;年龄18-68岁,平均41岁;病程10个月-3年,平均14个月;患膝伸屈均<60°;股四头肌有不同程度萎缩.36例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
作者:周章彦;周茂垣;林智勤;杨建惠;连福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血管神经性头痛,偏侧或双侧发病.病因可能多与遗传、饮食、内分泌紊乱及紧张、饥饿、睡眠不足等因素有关.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大.近年来有关针刺治疗偏头痛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即从不同角度探讨针刺治疗作用的微观变化.
作者:訾明杰;刘志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应用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支持对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48例合并营养不良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分为3组,肠内营养组(EN组)60例采用以含膳食纤维为主的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PN组)60例行标准TPN支持;常规组28例常规输液及逐渐过渡饮食.观察临床表现,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营养和免疫指标.结果:肠功能恢复时间EN组明显短于PN组和对照组(P<0.01);各项生化指标治疗前后3组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营养及各免疫指标比较,除TP、CD8+外,EN、PN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且EN组CD4+、CD4+/CD8+高于PN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的营养和免疫状况,术后细胞免疫和肠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肠外营养.
作者:童强;王国斌;卢晓明;冯贤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性社会技能训练的效果.方法: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3例随机分为2组,均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综合组并行综合性社会技能训练.结果:治疗3个月,采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评定,综合组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提高;常规组除社会功能及退缩因子分外,其他各因子分亦显著提高;2组间比较,病情总估计、总积极和消极因素、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精神病表现及退缩各因子分综合组高于常规组(均P<0.05或0.001).结论:开展综合性社会技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降低致残率.
作者:余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种可食用植物提取物--生物碱对成瘾动物依赖性的戒断作用.方法:50只雄性小鼠,分为5组各10只,第1-7天,A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0μl/只,B、C、D组注射吗啡150μg/只,E组注射生物碱1.7μg/只,每日2次;第7天时各组再皮下注射纳络酮0.1 mg/只催瘾.第8-14天,A、B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0μl/只,C与D组分别注射生物碱1.7与0.85μg/只,E组注射吗啡150μg/只.第15天再用纳络酮催瘾,观察并比较各时间段各组小鼠症状和体重的变化.结果:第7天时,B、C、D组小鼠有强烈成瘾表现;A、E组无异常.第15天时,B、E组出现明显成瘾症状;D组成瘾症状较轻;A、C组无异常.结论:可食用植物生物碱无成瘾性,对动物及人体依赖性的戒断作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蒋薇;陈惠;于洁;周国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诊断为急性结膜炎患者1例,男性,40岁,曾因双眼干涩疼痛2 d时给予0.1%润舒滴眼液和0.1%阿昔洛韦滴眼液,每日3-4次,每次3-4滴,治疗2周不见好转,遂就诊于同仁医院眼科.查体:双眼胀痛,结膜充血,泪腺稍窄,眼压正常,泪液分泌试验阳性,诊断为泪液缺乏型干眼症.
作者:王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脑瘫患儿配备坐姿矫正系统对卧位与坐位功能的影响.方法:坐姿功能异常的脑瘫患儿34例,随机分为矫正组和对照组各17例,均采用Bobath、Vojta和Rood等神经生理学疗法,矫正组同时配备坐姿矫正系统.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GMFM)对卧位、翻身、坐位等项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GMFM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01),矫正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配备坐姿矫正系统辅以神经生理学疗法更利于提高脑瘫患儿卧位与坐位功能.
作者:徐开寿;麦坚凝;何璐;梁惠慈;梁小娴;罗源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内皮素的相互关系.方法:54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A组)6只、假手术组(B组)6只和模型组(C组)42只.C组大鼠制作成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模型并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不同时间段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内皮素的含量,同时与A、B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组再灌注后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内皮素的含量均升高,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肾上腺髓质素的含量与大鼠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严重程度、梗死体积及内皮素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且高峰值出现在缺血再灌注后2 h,随后逐渐下降,约166 h又有所上升,但与A、B组比较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含量变化可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梗死灶的体积大小及病情预后.
作者:毕国荣;张辉;方秀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经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68例(脂肪肝组),采用经皮给药、循经推按和口服中药治疗.治疗前后评定临床症状及血生化检测的变化,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治疗40 d后,脂肪肝组临床症状及系列生化检测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临床疗效显示脂肪肝组治愈率50%,总有效率95.6%.结论:血脂异常、血糖代谢紊乱、高粘血症为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能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安淑玲;袁玉欣;王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survivin在T细胞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淋巴组织中及抗原刺激后T细胞的survivin表达.用抗IL-2受体抗体抑制T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25、survivin的表达;建立小鼠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模型,观察受者肝脏内T细胞浸润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淋巴组织及同种抗原、ConA刺激后培养的脾细胞可表达survivin.survivinI+细胞为T细胞,T淋巴母细胞可同时表达CD25和survivin.抗IL-2受体抗体抑制survivin表达.第4-12天,GVHR小鼠肝脏中可观察到T细胞浸润并表达survivin.结论:T细胞激活后可表达survivin,可作为激活T细胞的标志,其可将T细胞对同种抗原反应的过程分为激活和效应过程.
作者:陈必成;昌盛;郭晖;唐莉;蔡明;杜敦峰;陈忠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运动康复①床上:指导家属每2 h对患者翻身1次,患肢用防垂足夹板固定,软枕垫于患肢下;从远心至近心端,按摩、揉捏及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及关节,先轻后重,由浅而深,由慢而快,3-5 min,每日3-4次;患者健侧手拽住患侧手做上举、屈肘动作;手指攥橡胶圈反复屈伸;双腿屈曲抬起臀部反复5遍,每日2次.②坐起:开始背部垫被褥坐起,后逐渐扶床栏或独立坐起;坐于床沿边双下肢下垂,用宽绷带在踝关节处打成8字,双脚蹬在一斜面上,拽住床沿下蹲.③站立和步行:患者扶床沿或墙壁独自立起并能保持体位平衡后开始做跨步动作[1],注意姿势,步幅均匀,频率适中.
作者:杨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可逃避的脚底电刺激对习得性无助大鼠海马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方法:28只大鼠分为正常组6只,余22只采用不可逃避脚底电刺激制成习得性无助大鼠(实验组2)和非习得性无助大鼠(实验组1)动物模型,用特异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组与实验组海马神经元c-FOS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2在接受脚底不可逃避电刺激后,海马齿状回区内FOS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实验组1和正常组低(P<0.05),而CA1和CA3区内FOS蛋白表达水平与实验组1和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FOS蛋白可以在基因表达水平反映神经元活性,习得性无助大鼠齿状回c-FOS蛋白表达下调提示该区域可能有细胞活性改变,此变化可能在习得性无助行为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欣;刘昌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瘫儿童接受不同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年龄、瘫痪程度和智力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1例脑瘫患儿分为2组,综合组58例采用以Bobath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传统组23例采用针灸、按摩等传统康复技术治疗.治疗前后依据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康复训练6个月后,2组患儿综合功能均显著提高(P<0.01),综合组优于传统组(P<0.05).年龄、瘫痪程度、智力水平对疗效有负性影响.结论: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脑瘫优于传统治疗;患儿的年龄、瘫痪程度和智力对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
作者:刘蓓;范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脑外伤后抑郁患者68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与常规组各34例.2组均接受常规营养脑血管和抗抑郁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同时增加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高压氧组汉密尔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分及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P3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常规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高压氧可改善脑外伤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情感及认知功能.
作者:杨大鉴;张义质;胥方元;何成松;干锦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医学认为人体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外界环境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而在这种整体性的形成中,经络就是其重要的生理组织基础[1].经络学说是我国重要的中医学传统理论之一,现代经络研究的终目的就是要对经络学说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找到中西医之间的结合点,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本文仅从经络研究角度对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发展作一介绍.
作者:张雯;杨蓉;吴卫青;陈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及复发的疗效.方法:108例确诊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2组,均按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62例同时康复介入.治疗前后对足溃疡愈合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5-20 d的治疗,康复组患者足溃疡愈合率高于常规组(P<0.01),且溃疡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溃疡复发率、截肢率与常规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用药物及康复介入综合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降低残疾率.
作者:罗爱华;潘翠环;伍丽珊;王美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重度脑外伤患者1例,男,29岁;外科手术后40 d入住康复理疗科治疗.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睁眼昏迷,气管、胃管及尿管插管、四肢肌张力高、呈痉挛性瘫、双足下垂.给予内科治疗、康复护理、高压氧治疗、针灸和关节被动运动.在肢体的被动活动中,由近至远分别活动肩、肘、腕、手指及髋、膝、踝关节15-20遍,20-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10次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时均无不良反应,第5个疗程中,发现患者左肘及左膝关节肿胀,但关节远端及肢体无异常.经询问后得知家属治疗心切,在每日系统治疗后,仍多次活动其肢体,活动次数、时间及强度不详,故考虑可能由于关节活动量过大、多而引起.经停止肢体被动活动并抬高患肢,3 d后肿胀有所减轻,10 d后基本消退;以后继续按规律被动活动肢体共2个疗程,患者未再出现关节肿胀.
作者:肖锋;赵力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小脑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6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为电刺激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电刺激组同时接受低频电刺激小脑治疗.治疗前后行TCD检测.结果:治疗15 d后电刺激组有效率90.1%,对照组66.7%.电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增强(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小脑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显著疗效.
作者:熊玲;杜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职业咨询是职业康复的组成部分,它通过人际交往,主要运用说明指导、辅助等方式,使咨询者对有关职业活动问题得到指导、教育和帮助,并向其提供就业方面的服务及信息[1].本文仅就残疾人职业咨询的应用方法作一介绍.
作者:王莲屏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