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康复治疗对糖尿病足疗效的影响

罗爱华;潘翠环;伍丽珊;王美娜

关键词:康复, 糖尿病足溃疡, 愈合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及复发的疗效.方法:108例确诊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分为2组,均按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62例同时康复介入.治疗前后对足溃疡愈合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5-20 d的治疗,康复组患者足溃疡愈合率高于常规组(P<0.01),且溃疡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溃疡复发率、截肢率与常规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用药物及康复介入综合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降低残疾率.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残疾人职业咨询的应用方法

    职业咨询是职业康复的组成部分,它通过人际交往,主要运用说明指导、辅助等方式,使咨询者对有关职业活动问题得到指导、教育和帮助,并向其提供就业方面的服务及信息[1].本文仅就残疾人职业咨询的应用方法作一介绍.

    作者:王莲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坐姿矫正系统对脑瘫患儿卧与坐位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脑瘫患儿配备坐姿矫正系统对卧位与坐位功能的影响.方法:坐姿功能异常的脑瘫患儿34例,随机分为矫正组和对照组各17例,均采用Bobath、Vojta和Rood等神经生理学疗法,矫正组同时配备坐姿矫正系统.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GMFM)对卧位、翻身、坐位等项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GMFM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01),矫正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配备坐姿矫正系统辅以神经生理学疗法更利于提高脑瘫患儿卧位与坐位功能.

    作者:徐开寿;麦坚凝;何璐;梁惠慈;梁小娴;罗源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成年肌性斜颈术后不同康复治疗比较

    目的:观察成年肌性斜颈术后进行不同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23例成年肌性斜颈患者均行单极松解,术后分别采用传统石膏颈围外固定10例(固定组)与即刻自创功能锻炼治疗13例(锻炼组).结果:随访5个月-3年,临床疗效评定,锻炼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固定组(P<0.05).结论:成年人肌性斜颈术后采用即刻功能锻炼较传统石膏固定方法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李红军;孙华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综合性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性社会技能训练的效果.方法: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3例随机分为2组,均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综合组并行综合性社会技能训练.结果:治疗3个月,采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评定,综合组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提高;常规组除社会功能及退缩因子分外,其他各因子分亦显著提高;2组间比较,病情总估计、总积极和消极因素、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精神病表现及退缩各因子分综合组高于常规组(均P<0.05或0.001).结论:开展综合性社会技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降低致残率.

    作者:余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康复训练与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

    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50例,均经CT和/MRI证实,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男33例,女17例;年龄45-70岁;病程1-5 d,脑梗死28例,脑出血22例;均伴有偏瘫.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及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细胞、脑代谢促进剂等常规治疗,并确保卧床期的良肢位摆放,当患者病情稳定即对肢体进行按摩、被动运动及Bobath技术训练[1].电刺激组同时加用低频CVFT-010 M型脑循环功能治疗仪作低频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发病2 d,脑出血发病2周后),主电极安置于患侧乳突区,辅电极安置于患侧上肢伸侧,频率(50±1)Hz,强度以能引起病侧肌明显收缩为准,每次20 min,每天2次,20 d 1个疗程.

    作者:陈九斤;杨朝辉;梅元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生物碱对动物吗啡依赖性的戒断作用

    目的:探讨一种可食用植物提取物--生物碱对成瘾动物依赖性的戒断作用.方法:50只雄性小鼠,分为5组各10只,第1-7天,A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0μl/只,B、C、D组注射吗啡150μg/只,E组注射生物碱1.7μg/只,每日2次;第7天时各组再皮下注射纳络酮0.1 mg/只催瘾.第8-14天,A、B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0μl/只,C与D组分别注射生物碱1.7与0.85μg/只,E组注射吗啡150μg/只.第15天再用纳络酮催瘾,观察并比较各时间段各组小鼠症状和体重的变化.结果:第7天时,B、C、D组小鼠有强烈成瘾表现;A、E组无异常.第15天时,B、E组出现明显成瘾症状;D组成瘾症状较轻;A、C组无异常.结论:可食用植物生物碱无成瘾性,对动物及人体依赖性的戒断作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蒋薇;陈惠;于洁;周国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卒中的家庭康复

    1运动康复①床上:指导家属每2 h对患者翻身1次,患肢用防垂足夹板固定,软枕垫于患肢下;从远心至近心端,按摩、揉捏及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及关节,先轻后重,由浅而深,由慢而快,3-5 min,每日3-4次;患者健侧手拽住患侧手做上举、屈肘动作;手指攥橡胶圈反复屈伸;双腿屈曲抬起臀部反复5遍,每日2次.②坐起:开始背部垫被褥坐起,后逐渐扶床栏或独立坐起;坐于床沿边双下肢下垂,用宽绷带在踝关节处打成8字,双脚蹬在一斜面上,拽住床沿下蹲.③站立和步行:患者扶床沿或墙壁独自立起并能保持体位平衡后开始做跨步动作[1],注意姿势,步幅均匀,频率适中.

    作者:杨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血管神经性头痛,偏侧或双侧发病.病因可能多与遗传、饮食、内分泌紊乱及紧张、饥饿、睡眠不足等因素有关.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大.近年来有关针刺治疗偏头痛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即从不同角度探讨针刺治疗作用的微观变化.

    作者:訾明杰;刘志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经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68例(脂肪肝组),采用经皮给药、循经推按和口服中药治疗.治疗前后评定临床症状及血生化检测的变化,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治疗40 d后,脂肪肝组临床症状及系列生化检测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临床疗效显示脂肪肝组治愈率50%,总有效率95.6%.结论:血脂异常、血糖代谢紊乱、高粘血症为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能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安淑玲;袁玉欣;王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穴位刺激调控法合并氟西汀治疗强迫症

    目的:探讨穴位刺激调控法合并氟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同时行穴位刺激调控法.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末时分别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Y-BOCS评分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更明显.结论:穴位刺激调控法合并氟西汀治疗强迫症可以增强疗效,且临床治疗安全.

    作者:黄寅平;姚建军;季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多种康复治疗方法对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176例脑瘫患儿按不同年龄段及脑瘫类型,采用药物、高压氧、针灸按摩、运动发育疗法、心理行为指导和培训家长等方法综合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176例患儿的综合运动能力测试均有提高;疗效评定,优良率达59.1%.结论:采用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措施能促进脑瘫患儿的临床康复;早期发现、长期坚持治疗和训练则更能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潘润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低频电刺激小脑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小脑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6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为电刺激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电刺激组同时接受低频电刺激小脑治疗.治疗前后行TCD检测.结果:治疗15 d后电刺激组有效率90.1%,对照组66.7%.电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增强(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小脑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显著疗效.

    作者:熊玲;杜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周围性面瘫的综合康复

    周围性面瘫患者96例,均为单侧发病,符合<神经病学>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1],男52例,女44例;年龄5-79岁;病程1-26 d;左侧面瘫47例,右侧49例,分为综合组68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采用药物治疗;综合组并配合物理因子、运动疗法及心理疏导.①药物:强的松10 mg口服,每天3次,7 d后减量;VitB10.1 g+VitB1 20.5 mg肌肉注射,每天1次;地巴唑10 mg+ATP 20 mg口服,每天3次.②物理因子:超短波,功率60-100 W,频率27.12 MHz,直径13 cm圆形电极放置病侧耳前,无热量;2周后改电脑中频治疗,

    作者:胡坚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不同时窗针刺对窒息脑瘫幼鼠脑组织bF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在不同时期介入对窒息脑瘫幼鼠的治疗作用及其神经生化机制.方法:7日龄新生幼鼠28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早期针刺组(A组),模型+晚期针刺组(B组),模型组(C组),假手术对照组(D组).A、B组分别于造模后24 h、8 d开始针刺;动态观察其行为学改变,于21 d时处死,测定脑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幼鼠前肢功能明显下降,至21 d时,A、B、C 3组前肢功能均显著改善,A、B组基本接近正常水平,C组差于D组.造模后21 d,D组幼鼠在皮层、纹状体、海马仅有轻微的bFGF免疫反应,C组幼鼠见稍增强的bFGF阳性表达,而A、B组均见较多量的bFGF强阳性表达,尤以A组为明显,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针刺早期介入对脑瘫的治疗有肯定作用.增强的bFGF长时程阳性表达,可能是针刺治疗窒息性脑瘫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王琴玉;孙砚辉;靳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注射疗法和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注射疗法与牵引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5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8例,注射组采用椎管外封闭和硬膜外阻滞治疗;牵引组常规腰椎牵引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连续治疗4周后优良率比较,注射组明显高于牵引组(P<0.01).结论:椎管外封闭和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较快缓解疼痛、缩短病程,且疗效高于常规腰椎牵引.

    作者:王德强;杨廷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

    2001年2月-2004年12月本科收治急性腰扭伤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20-71岁;病程1-3 d;均有明确受寒和扭伤史;临床表现为腰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屈、伸、俯、仰及转身起坐时疼痛加重或卧床难起,X线片排除其他病变.治疗时患者取坐或仰卧位,双手半握拳状,取双手指总伸肌腱的两侧,腕背横纹下1寸处的腰痛穴,常规消毒,选用28号4 cm不锈钢毫针,快速直刺进针,深度约1.5-2.5 cm,针感以强烈的酸麻胀痛为宜,同时嘱患者前后、左右活动腰部,每隔5-10 min行针1次,留针40-60 min.有受寒史患者腰部拔罐1次,8 min.

    作者:刘慧;赵晓莉;张进彤;刘静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三联法治疗糖尿病脑梗死恢复期105例

    2型糖尿病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5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男59例,女46例;年龄50-86岁,平均69.8岁;脑梗死病程48 h-6个月;均无神志障碍.随机分为三联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2组均实施糖尿病教育和饮食、运动、心理治疗,原用降糖药的剂量根据血糖测定结果略加调整.

    作者:周旭文;杜杭根;殷利春;金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等离子射频与微波治疗对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微波凝固术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28例OSAS患者分成射频组148例与微波组80例,分别行腭咽成形、双扁桃体、肥厚腭咽弓、双侧肥厚下鼻甲等的射频消融术和微波凝固术.结果:术后2个月行呼吸睡眠监测2组患者睡眠过程中暂停时间及血氧饱和度检查,结果射频组总有效率98.6%,微波组71.3%(P<0.01).随访7个月,射频组总有效率仍显著高于微波组(P<0.01).结论: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OSAS疗效显著,且局部很少残留疤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观明;肖志;崔永华;李惠琴;王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

    目的:探讨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效果及优点.方法:采用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治疗1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并进行随访.结果:10例Ⅰ-Ⅱ度患者在完成2-3个月的治疗后,可感知的漏尿事件均消失;2例Ⅲ度患者延长治疗时间至6个月,每日仅使用尿垫1-2块或不用.治疗前患者的腹腔漏尿点压力(77.50±18.89)cmH2O,治疗后升高至(110.83±11.39)cmH2O(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尿失禁安全、有效.

    作者:蔡丹;王涛;刘继红;杜广辉;陈忠;杨为民;叶章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海滨综合疗养治疗老年糖尿病

    目的:探讨大连海滨综合疗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19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综合组101例采用规律饮食、自然疗养因子、药物、运动疗法、心理辅导和景观欣赏等综合治疗;对照组96例以膳食、药物及不规律的文体活动等治疗为主.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糖、尿糖、临床症状、用药情况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血糖、尿糖降低,自觉症状改善,用药量减少,血液粘度降低,血液高凝倾向纠正;2组间比较综合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综合疗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福金;邓亚安;韩峪;尹德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