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芬;谭杏珍;郭丽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进行正确的产前诊断和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减少母婴的并发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巨大儿118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正常体重儿105例作为对照组,对孕产妇的产次、孕周、孕末期体重、身高、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度、妊娠合并症、胎儿性别、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的产次、孕周、孕末期体重、身高、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巨大儿男婴多于女婴,观察组分娩并发症及难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孕妇的产次、孕周、孕末期体重、身高及胎儿性别是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测量宫高、腹围及B超测量双顶径、股骨长度对诊断巨大儿有参考价值;巨大儿分娩方式以剖官产相对安全.
作者:陈慧丽;朱宏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平南县人民医院医学论文被引状况.方法:从中国知网检索2007~2011年平南县人民医院发表的医学论文被引状况分类统计.结果:该院共发表论文147篇,被引篇数为52篇,被引率为35.37%,被引频次108次,平均每篇被引频次0.73次;被引频次排名前10名被引频次44次,占全院被引频次的40.74%,单篇论文被引引频次前二篇为“非手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6例临床观察”10次,“住院分娩新生儿7821例母乳喂养现状分析”6次.结论:论文被引率是对论文质量及科研能力重要指标之一,全面培训职工论文写作水平与投稿期刊选择是提高被引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加强门诊采血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减少和降低门诊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依据门诊采血室存在护理人员和患者潜在感染易感因素(门诊抽血室为半开放式格局),制定相对应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防控措施.结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个人防护制度,规范门诊采血室感染管理工作,是杜绝门诊采血室发生院内感染的关键.结论:通过有效的控制措施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我科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
作者:李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烧伤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探讨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否能缓解患者各种情绪.方法:针对烧伤患者产生各种心理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患者克服和消除了心理障碍.结论:积极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作者:张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产后出血治疗在不断探索中,本文综述人类产后出血治疗进展动态.
作者:梁宏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妇女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状况,为妇女生殖道表原体防治措施提供资料.方法:采集宫颈分泌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衣原体感染检测.结果:对8677名妇女生殖道衣原体测定,阳性597例,阳性率6.88%.结论:加强女性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实验室检测,控制沙眼衣原体的传播和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黎秋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生育期妇女月经紊乱,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为主要特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不断改进,现综述近几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进展.
作者:庞翠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发生急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分析我院60例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因,采取处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总计进行5146次血液透析,5146中发生低血压456次(8.86%);高血压244次(4.74%);心律失常15次(0.66%);肌肉痉挛531次(10.31%);失衡综合征26次(0.5%);并发症总发生率(24.6%).结论:熟练掌握透析急性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及表现、针对发生病因、机制度时采取措施,是治疗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杜纪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同指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形状、范围大小选择6种同指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24例.结果:24例皮瓣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皮瓣血运,质地良好.结论:应用同指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是临床中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武志刚;郭爱民;乔悾;王治国;张立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妇科门诊支原体、衣原体标本检测和耐药性趋势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选取有效药物进行治疗.方法:支原体应用鉴定和药敏综合试剂盒,表原体应用单克隆抗体敏标免疫法,对妇科门诊290份患者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鉴定及药物和衣原体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uu(34.4%)、Mh(8.9%)、CT(19.3%);单项感染占31.1%,合并感染占14.5%,其中以CT+uu阳性率高为8.9%;药敏结果表明单一支原体感染对强力霉素、诺氟沙星和美满霉素的敏感率为89.7%、82.8%和72.4%,对合并感染(uu+Mh),药物感染性较差.结论:支原体和衣原体在NGU中的感染率不可忽视,需根据药敏结果选药有效药物治疗.
作者:李光庭;林湛;柯水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营养状态是决定病人愈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营养支持是病人基础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简称PN)的应用受到普遍重视和广泛采用.肠外营养制剂在应激反应和危重疾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虽然肠外营养制剂品种丰富,但不良反应及各种并发症也随之产生,因而现代医疗界更加重视肠外营养剂在临床的应用.
作者:吴爱玲;陈建平;王海贺;王艳杰;杜艳青;郭慧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加强规范对备案申请药品的合理使用和管理,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方法:依据相关的法规和制度结合工作实际,肿瘤药房制定并实施对备案申请药品使用流程管理,并对每个环节进行细化,量化.结果:通过对药房备案申请药品使用流程的细化管理,不仅符合了政策规定,而且较好的满足了临床肿瘤患者的用药需求,也提高了药师的工作效率.结论:药房加强对备案申请药品使用的细化管理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及简捷性,能够提高药房工作质量.
作者:白瑛;魏蓓杰;郝图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8月疑为细菌感染患者共75例,健康体检人员25例.根据ACCP/SCCM共识会议及临床相关表现将入选病例分为脓毒血症组、细菌感染性SIRS组、局部细菌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各25例,对其进行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比较;全部病例于入院治疗前,使用抗茵药物24h、4d、7d分别测定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在抗茵药物治疗前,血清PCT在局部细菌感染组不升高,为(<0.05)ng/ml,在细菌感染性SIRS组中轻度升高,为(4.05±0.65)ng/ml,在脓毒血症组中显著升高,为(48.02±11.28)ng/ml;脓毒血症组中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细菌感染性SIRS组和局部细菌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监测脓毒血症组发现,在抗茵药物有效治疗后血清PCT可迅速下降,由(40.51±6.42)ng/ml降至(1.11±0.53)ng/ml,而CRP在细菌感染被控制后仍维持一个较高水平,呈缓慢下降趋势;PCT在判断细菌性感染方面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均高于CRP.结论:血清PCT的检测即可反映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还可反映抗茵药物治疗的疗效,并为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抗茵药物和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优于CRP.
作者:李丽丽;叶加建;叶桦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早期糖尿病患者的分组饮食教育,总结饮食健康教育在早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46例早期糖尿病患者在常规应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饮食健康教育,4个月后复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胆固醇等指标.结果:早期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健康教育后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饮食教育前.结论:对早期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饮食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制约糖尿病的发展进程,并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糖尿病.
作者:巴丽聪;于金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治疗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呼吸科老年人吸入性肺炎95例,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结果:治愈46例(48%),好转15例(16%),转诊15(16%),死亡或放弃治疗19例(2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3.16%.结论:重视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合理应用抗菌素,可降低细菌耐药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大大改善老年吸入性肺炎治疗效果.
作者:徐慧芬;谭杏珍;郭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对护理人员的损害.方法:具体到每一台手术都要认真了解术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避免.结果:只要认真执行规范的防护措施,就能避免许多手术室的危险因素.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室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学习和掌握手术室的危险因素,及时预防.
作者:杨桂萍;徐春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运用蒙医对流感的神奇方法,达到防治流感的目的.方法:运用蒙医温医学中的8种方法,对流感进行预防和记录.结果: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用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治疗流感,经实践证实其疗效是可靠的.结论:蒙医药应对发挥防治流感方面的优势,积极地投身到防治流感的工作当中去.
作者:斯日古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我科于2009年12月5日~2012年5月14日共收治的588例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管察和护理.结果:本组588例,580例治愈和好转出院,5例自动出院,3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结论:临床护理在乙型肝炎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提高疗效,防止发展成重型已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控制或延缓发展成肝硬化,肝癌,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的生活质量.
作者:毛爱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参加护理继教积极性不高的因素与对策探讨.方法:走访临床护士200名.结果:200名护士均有不同因素致参加继教积极性不高的原因.结论:通过对参加继教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大大的提高了继教积极性.
作者:陶菊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常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急尿频、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焦虑并非实际威胁所引起,其紧张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焦虑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焦虑的情绪体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运动性不安.患者,女,44岁.主诉无任何诱因突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呼吸困难、浑身发抖、手心脚心出冷汗并伴有惊恐感.接诊后嘱患者精神放松不要紧张,立即给予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示窦性节律,心率75次/分,正常心电图.查体:测血压120/80mmHg,脉搏75次/分,呼吸20次/分,约10分钟后上述症状好转.追问病史,患者诉1个多月以来,经常会突然出现上述症状,持续约10多分钟后,自行缓解,曾去医院就诊,未查出心脏及其它脏器疾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平时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血压基本平稳.
作者:彭淑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