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玲
目的:通过抽查门诊处方,了解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查2011年1~12月门诊处方.结果:2011年1~12月共抽查10423张不合格处方208张.结论:我院就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评价,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梁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为了预防患者的眼睛和面部皮肤免受损伤.方法:用特制的紫外线防护罩罩在患者头部,以防止紫外线直接照射到面部皮肤.结果:大大减少了患者输液时的不便,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结论:保护患者安全,方便临床护理工作开展,减少了医患矛盾.
作者:樊雨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痰热清注射液冶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小儿支气管肺炎120例采取随机抽样办法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痰热清每日每公斤体重0.5~1ml静滴;对照组应用病毒唑每日每公斤体重10mg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冶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缩短疗程.
作者:王红霞;贾德军;张共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5S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急救用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保重症监护室急救用物科学管理技术和方法,使设备仪器的管理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方法:①总结3年来重症监护室急救用物管理即急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持别是急救设备如心脏起搏器,呼吸机及管道,输液泵,呼吸复苏气囊的完好.结果:引进5S管理理念后,重症监护室急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完好率100%.结论:重症监护室急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完好率100%,是确保急诊抢救工作质量和工作状态的重要因素.5S管理法能有效提高重症监护室物品德完好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淑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大主要机制,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核心,因此保护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目前发现许多西药及中药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保护修复胰岛细胞的作用.
作者:刘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宁夏宁东矿区18~55岁人群脂肪肝发生情况.方法: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灵武中心医院体检中心对1199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以自行设计的与脂肪肝有关调查表开展调查.结果:18~55岁人群脂肪肝发生率20.85%,男女患病之比10∶1,男性与女性相比脂肪肝发生率、体重指数、饮酒与脂肪肝有相关性,民族与脂肪肝无相关性.结论: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脂肪肝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云生;郭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9例原因分析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自2006年6月~2011年6月行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9例临床资料.结果: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9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很多,预防其发生尤其重要.
作者:柳利;王小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滴眼液滴鼻治疗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方法:9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1%利巴韦林滴眼液滴鼻腔,每次滴两侧鼻腔2滴,每天6~8次.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每天10~15mg/kg,每天2次,动态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50例接受利巴韦林滴眼液滴鼻治疗,有效46例,有效率为92.0%;对照组46例接受利巴韦林注射液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治疗,有效42例,有效率为91.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毒副作用出现.结论:利巴韦林滴眼液滴鼻治疗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春丽;张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哮喘患儿干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护理人员用患儿及家长易懂的语言进行强化教育,使其树立健康观念,减少住院次数.结果:健康教育在缓解儿童哮喘发作中起到重要作用.结论:对哮喘患儿进行健康指导,明显减缓哮喘患儿的发作次数,减少急诊次数,以降低住院率.
作者:庞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CEUS)中肝脏占位性病变(FLL)的不同图像特点.初步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HCC)及肝内血管瘤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肝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其中12例原发性肝癌,8例肝血管瘤,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分析两组病例常规超声图像及CEUS灌注特点,探讨两种病变的鉴别诊断特征.结果:经超声造影后,HCC多表现为动脉相快速显像,门脉相快速消退,呈“快进快出”型;肝血管瘤动脉相对无明显变化,增强方式以门静脉期周边缓慢增强,呈向心样填充,造影剂显影持续时间较长.结论:HCC及肝血管瘤在实时超声造影中能表现出不同的时相特点,可以帮助提高超声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
作者:李艳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康复指导的方法.方法:对11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的心理指导、功能锻炼指导及出院指导.结果:115例患者顺利渡过手术危险期,恢复良好,无心理疾患及术后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乳腺癌术后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患肢恢复,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小宇;王玉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西沙必利对照组,各治疗3周后进行临床疗效和胃电功率及频率变化的疗效比较.结果:电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沙必利组,在临床改善胃电频率变化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胃电功率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是治疗Ⅱ型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机理与针灸时自主神经的调节作用有关.
作者:徐厚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1],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身体的大、中型动脉,如主动脉、冠状动脉等.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动脉内膜脂质浸润沉积,局部形成粥样或纤维斑块,造成管腔狭窄,严重时可引起血管管腔阻塞或血栓形成,使其该血管所供血的器官和组织发生严重的缺血甚至坏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就会缺血坏死,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作者:弓素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侧隐窝径路和椎间孔径路针刀椎管内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穿刺成功率.方法:本科研项目组将10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双盲编号,按穿刺经路分成3组:侧隐窝径路(A组);椎间孔径路(B组);侧隐窝+椎间孔径路(C组).患者在CT监测下行针刀椎管内软组织松解术后1周时,统计患者的疗效与穿刺成功率.结果:疗效有效率:A组69.70%,B组72.73%,C组80.00%,3组疗效有效率有显著差异.穿刺成功率:L4~5为A组80.77%,B组96.30%,差异有显著性;L5~S1为A组94.74%,B组76.47%,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刀椎管内软组织松解术穿刺径路的主要选择标准:按照突出物与椎管横断面的位置关系来决定穿刺径路.次要选择标准:L4~5选择椎间孔径路,L5~S1选择侧隐窝径路.
作者:黎新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党的政策在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的文字材料,它记录着干部个人成长的“轨迹”,是客观、全面、真实的反映每个人成长的历史凭证和依据.建章立制,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加强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是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中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本前提.让干部人事档案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才能更好地为党组织、人事部门工作和服务.
作者:侯跃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弥漫性恶性增生,以及在治疗中使用化疗药物的毒性刺激,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丧失了清洁和滋润作用.方法:pH值降低,酸性增强,减弱了口腔防卫功能,加之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引起口腔菌群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细胞营养不足,卫气不固,外邪易侵入,导致口腔感染,常合并败血症而死亡.结果:加强白血病患者口腔护理在治疗上占有重要位置.从2011年3月~2012年3月曾为23名重症白血病患者各种口腔感染进行治疗和护理,其中22例经治疗、护理痊愈出院,另一例因全身感染死亡.结论:白血病患者口腔护理,不仅可以除去口腔异味,使患者感到舒适、增进食欲、增强抗病能力,还可预防和减少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栾金英;刘润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方法:随机收录符合上呼吸道感染,白细胞<10×109/L,且体温为38.5℃~39.5℃学龄前儿童10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5例,对照组52例.研究组55例均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2倒,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两组同时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总有效率92.72%(51/55),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78.85%(4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叶泽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要点以及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2010年1月~2012年5月期间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13例,探讨此术式的优点、安全性、手术适应证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其中1例术后发生不完全肠梗阻,及时给予相应治疗痊愈,术后长随访2年,未发现穿刺孔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与开腹手术效果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英起;王文贵;赵臣;陈志东;孙宏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讨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诊断,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7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易患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呼吸困难及气促、胸痛、咯血、晕厥等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早期表现,而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者同时出现占8%.辅助检查情况: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78%)、心电图出现SⅠQmTm(8%)、血浆D2聚体阳性(100%)、心脏彩超:右心室扩大(26%)、下肢深静脉彩超阳性(21%)、肺血管CT肺动脉造影(CTPA):肺栓塞征象(85%).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漏诊,血气分析和血浆D2聚体检测可作为初筛手段,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可提供早期早期诊断依据,CTPA可作为确诊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诊断肺栓塞者,应尽早给予抗凝溶栓治疗,降低死亡率.
作者:徐慧芬;谭杏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状况.方法:对2009~2011年住院分娩产后出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住院分娩产妇14923例,产后出血208例,产后出血率为1.39%.其中,2009年住院分娩产妇3939例,产后出血43例,产后出血率为1.08%.2010年住院分娩产妇5129例,产后出血53例,产后出血率为1.03%.2011年住院分娩产妇5827例,产后出血112例,产后出血率为1.92%.年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9,P<0.05).结论:注意高危筛查,强化预防治疗措施和助产人员业务培训是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作者:黎秋波;秦小莲;赵璐;张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