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亮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应用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实施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总结护理要点.结果:40例病人中仅1例因严重消化道出血而停止鼻饲,其余39例病人血清蛋白、血红蛋白、血糖在伤后2周都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用鼻饲方法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并加强护理,可促进组织修复和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作者:王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关问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3例,术后早期进行伤肢功能锻炼.结果:拳组33例,其中32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优26例(81.3%,26/32),良4例(12.5%,4/32),差2例(6.3%,2/32),差者均为A3型,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稳定性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等特点,术后能早期进行伤肢功能锻炼,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达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方法:肺结核病人入院时,责任护士采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病人及其家属做入院常规教育.结果:通过入院宣教,使患者能够了解肺结核的用药知识、注意事项、饮食生活指导及心理护理.结论:入院宣教有助于患者治疗,改善医患关系,是一种好形式,加以推广.
作者:沈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安全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完善防护措施,防止医源性感染,规范洗手,预防针刺伤,防止烦躁患者的意外伤害,合理配备人力,减轻心理压力.结果:严格执行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工作安全.结论:充分认识急诊科护士安全存在的危险因素,增强自身的防护意识,是保证工作中自身安全的前提,严格执行安全防范措施,避免职业伤害,是保证急诊科护士安全的有效方法.
作者:闫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对直肠类癌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对14例经肠镜和超声内镜及病理诊断证实的直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4例患者中12例(85.7%)直肠类癌位于距肛门8cm以内的直肠.内镜治疗6例,随访3年均无复发及转移;手术治疗8例,其中局部切除5例,局部扩大切除2例,根治性切除1例.结论:内镜和超声内镜对直肠类癌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肿瘤直径<1.0cm、浸润深度没有超出粘膜下层,可行内镜下局部切除.若肿瘤>1.5cm和浸及肌层,有淋巴结转移,应行手术治疗.
作者:张振宙;王柳英;赵永红;赵凤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对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9954例老年患者的护理,总结出适合老年患者在门诊输液时的护理措施.结果:护士不仅要单纯完成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还要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结论:密切了护惠关系,增强了护患间的信任,从而对临床治疗有增效作用.
作者:郑静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落实服务创新的各项理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通过不断推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新理念、不断落实服务创新、用心发现患者的需求,积极为患者提供超值服务.结果: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落实,患者的满意度不断得以提高.结论:不断落实服务创新,用心为患者服务,患者的满意度会逐步提高.
作者:黄燕林;朝辉;高翠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自由基是生物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因此它将给机体造成损伤,从而加快机体的衰老过程,并可诱导癌症、心血管疾病等诸多疾病的发生.为进一步合理开发新型抗氧化剂产品提供科学依据,时近20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有关研究结果提示:在目前众多的清除氧自由基的药物中,以中草药及其提取成分的活性较强,不仅在临床治疗上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化妆品及保健食品的开发上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作者:孔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通过饮食调养辅助,提高病人体能,促使其早日恢复健康.方法;注意饮食调配,根据病人的口味,做到食物的多样化,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以刺激患者的食欲,增加饮食量.结果:经过临床指导实践,病人的体能恢复大大提高,病程明显缩短,而个别进食不理想的病人则病程相对较长.结论:肺结核是慢性传染性消耗性疾病,其饮食原则是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补充矿物质和水分,并根据患者的口味注意饮食调配增加饮食量,减少抗痨药物的副作用及利于钙的吸收,帮助机体恢复健康.
作者:王丽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小儿患病后,因年龄小,不能对自己的病情进行表述,需做各种检杏来明确诊断,从而进行治疗,检查时为防止小儿不配合,需给予适当的镇静剂.一般资料:年龄<6岁患儿30例,男11例,女8例,新牛儿5例,婴幼儿6例,均无呼吸系统疾患.方法:新生儿呕吐患儿,采用水合氯醛直肠给药,婴幼儿采用水合氯醛等量稀释后口服或鲁米那片口服,用药后观察镇静效果.
作者:庞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糖及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008年6~12月来我院就诊的256例患者(其中男192例、女64例),均在前一天禁食肉食.空腹采集血液,进行血脂分析测定、血糖测定及全血黏度的测定.结果:对所有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与计算,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在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异,血液黏度值在性别之间有差异,男性高于女性.结论:血细胞压积对血液黏度的影响非常显著,全血黏度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糖成正相关.
作者:黄庆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偏头痛为儿童期较常见疾病,一般无视觉先兆,主要表现为乏力、头晕,继而舣侧颞区疼痛,也可为一侧性头痛,疼痛可有间歇或阵发性加重,少数可伴恶心、呕吐,神经系统查体无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征,实验窜检查白细胞汁数于正常范围,血电解质无明显异常.
作者:姜黎;王俊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确保病人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健康.方法:通过护理部和医院质量管理检查,以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自查.结果:发现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结论:改进静脉输液中的不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郭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在临床工作中缺氧、呼吸衰竭的病人很常见.这些病人住院都需要不同程度的用氧.快速准确的采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能客观的反应患者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是临床判断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可靠方法.对临床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均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临床上通常选用挠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做血气分析.
作者:李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患儿,女,7个月.体重11Kg.因肛周脓肿1周入院,术前无其它病史.诊断:肛周脓肿.拟在基础麻醉下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患儿入室后生命体征监测:BP100/65mmHg,R118次/分,SPO298%.
作者:李韶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及乳腺常见疾病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98例经CT检查的乳腺资料,并时疾病的CT征象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8例乳腺CT检查中,乳腺癌22例,6例为类圆形肿块,边界规整;9例为不规则肿块,边界较清晰;5例肿块周边看见毛刺.22例乳腺癌中17例显著均匀强化,5例中度强化.三期扫描为速升缓降型.乳腺纤维腺瘤13例,10例为类圆形结节,边界规整清晰.增强后均匀中度强化.三期扫描为渐升型.乳腺增生性疾病51例,均位于双侧乳腺,正常乳腺结构紊乱,腺体轮廓正常.51例均呈轻中度强化.三期扫描强化不显著.结论:CT检查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性疾病等具有一定诊断应用价值.
作者:刘爱林;董大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全腹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临床胆囊切除的首选方法,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预后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治疗疾病,而且还要保留或不损伤某些器官,内镜微创胆取石术[1]的问世,极大满足了患者的要求.方法:30例保胆取石患者经过术前的充分准备,加强心理护理,得到患者的配合及术后对并发症的观察及精心护理,术后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出院后复查,胆囊收缩良好.结果:我院于2008年开始至今,采用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治疗胆结石,获得满意效果.结论: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保胆取石给人类带来更大的方便.
作者:张桂梅;任玉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中药及其制荆的发展,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多.中药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分别为药物本身的问题和药物使用的问题.包括药材品.种混淆而造成错用、误用,药物有效成分造成的中毒反应,药物煎煮时间和使用器具不当,药物的加工炮制不当,以及药物超剂量使用,药不对症,用药时间过长,中西药配伍禁忌,中药合用,中药与饮食禁忌等.
作者:张其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Chiafi畸形是一种颅颈交界区的发育异常,常伴有脊髓空洞.并伴有双上肢或四肢的麻木、疼痛、无力和肌肉萎缩,颈部不适感,本文旨在探索Chiari畸形伴有脊髓空洞的治疗方式.方法:我们采用枕肌下减压术,并在手术中注意枕大孔区和环椎后弓的减压、小脑扁桃的处理、脑脊液循环的再通.结果:本组1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枕肌下减压术是治疗Chiari畸形伴有脊髓空洞的有效方法,手术简单易行,可有效的治疗Chiari畸形伴有脊髓空洞,本文未涉及对齿壮突发育异常的处理.
作者:朱红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恢复生理性排尿,摆脱传统配戴尿袋的束缚.方法:回顾性总结手术切除全膀胱,用回肠或结肠做成储尿囊,在原位替代膀胱,并与尿道吻合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对策.结果:手术顺利,效果满意基本上使患者恢复生理性排尿.结论:膀胱全切用回肠或结肠做成储尿囊,在原位代替膀胱,是一种理想的尿流改道术式,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娟;姚月芳;王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