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对策

郭晓燕

关键词:静脉输液, 不足, 对策
摘要:目的:确保病人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健康.方法:通过护理部和医院质量管理检查,以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自查.结果:发现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结论:改进静脉输液中的不足,提高治疗效果.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枕肌下减压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

    目的:Chiafi畸形是一种颅颈交界区的发育异常,常伴有脊髓空洞.并伴有双上肢或四肢的麻木、疼痛、无力和肌肉萎缩,颈部不适感,本文旨在探索Chiari畸形伴有脊髓空洞的治疗方式.方法:我们采用枕肌下减压术,并在手术中注意枕大孔区和环椎后弓的减压、小脑扁桃的处理、脑脊液循环的再通.结果:本组1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枕肌下减压术是治疗Chiari畸形伴有脊髓空洞的有效方法,手术简单易行,可有效的治疗Chiari畸形伴有脊髓空洞,本文未涉及对齿壮突发育异常的处理.

    作者:朱红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液流变学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血糖及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008年6~12月来我院就诊的256例患者(其中男192例、女64例),均在前一天禁食肉食.空腹采集血液,进行血脂分析测定、血糖测定及全血黏度的测定.结果:对所有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与计算,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在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异,血液黏度值在性别之间有差异,男性高于女性.结论:血细胞压积对血液黏度的影响非常显著,全血黏度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糖成正相关.

    作者:黄庆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淡社区开展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社区因脑卒中致残的群体在逐年增多,康复的需求也就增加,开展费用低、服务面广、简单易行的社区脑卒中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健康教育是指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人们自觉地选择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因素.目前,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又是可以改变的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干预不良行为,使其认识到坚持治疗,运动控制血压是必要的.

    作者:薛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家庭护理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方法:其病程长、预后差,并且患者非常痛苦,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结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缓解期患者家庭护理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结论:通过对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必要的家庭护理知识的普及,使患者了解疾病发生的规律及防治措施,减少急性发作的出现,改善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作者:张云英;伊丽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关问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3例,术后早期进行伤肢功能锻炼.结果:拳组33例,其中32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优26例(81.3%,26/32),良4例(12.5%,4/32),差2例(6.3%,2/32),差者均为A3型,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稳定性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等特点,术后能早期进行伤肢功能锻炼,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达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挠动脉穿刺新方法

    在临床工作中缺氧、呼吸衰竭的病人很常见.这些病人住院都需要不同程度的用氧.快速准确的采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能客观的反应患者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是临床判断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可靠方法.对临床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均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临床上通常选用挠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做血气分析.

    作者:李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异丙酚联合氯胺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氯胺酮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6月~2006年2月观察560例患者在异丙酚配伍氯胺酮下实施人工流产术的情况.结果:镇痛效果确切,有效率100%,人流综合征无一例发生,效果满意.结论:异丙酚联合氯胺酮用于无痛人流安全有效,应广泛开展.

    作者:建平;刘惠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对策

    目的:确保病人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健康.方法:通过护理部和医院质量管理检查,以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自查.结果:发现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结论:改进静脉输液中的不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郭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析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随着中药及其制荆的发展,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多.中药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分别为药物本身的问题和药物使用的问题.包括药材品.种混淆而造成错用、误用,药物有效成分造成的中毒反应,药物煎煮时间和使用器具不当,药物的加工炮制不当,以及药物超剂量使用,药不对症,用药时间过长,中西药配伍禁忌,中药合用,中药与饮食禁忌等.

    作者:张其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乳腺癌及乳腺常见疾病的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及乳腺常见疾病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98例经CT检查的乳腺资料,并时疾病的CT征象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8例乳腺CT检查中,乳腺癌22例,6例为类圆形肿块,边界规整;9例为不规则肿块,边界较清晰;5例肿块周边看见毛刺.22例乳腺癌中17例显著均匀强化,5例中度强化.三期扫描为速升缓降型.乳腺纤维腺瘤13例,10例为类圆形结节,边界规整清晰.增强后均匀中度强化.三期扫描为渐升型.乳腺增生性疾病51例,均位于双侧乳腺,正常乳腺结构紊乱,腺体轮廓正常.51例均呈轻中度强化.三期扫描强化不显著.结论:CT检查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性疾病等具有一定诊断应用价值.

    作者:刘爱林;董大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门诊老年患者输液及健康宣教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9954例老年患者的护理,总结出适合老年患者在门诊输液时的护理措施.结果:护士不仅要单纯完成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还要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结论:密切了护惠关系,增强了护患间的信任,从而对临床治疗有增效作用.

    作者:郑静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C-FOS在断肢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表达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离断大鼠前肢损伤后C-FOS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表达来研究断肢后大鼠神经通路发生的变化.方法:取Wistar大鼠56只,建立大鼠断肢模型,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疼痛刺激后2小时将大鼠处死,取丘脑、脑干作连续切片后,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进行定位.用C-FOS免疫组化染色,对照图谱在显微镜下观察C-FOS于不同刺激情况下在脊神经节、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三又神经脊束核、三又神经节中的阳性细胞数.结果:对照组C-FOS在脊神经节、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节中,表达极低;Ⅰ组、Ⅲ组C-FOS在脊神经节、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表达较高;Ⅱ组、Ⅳ组C-FOS在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又神经节表达较高;Ⅴ组C-FOS在脊神经节、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表达较高;Ⅵ组C-FOS在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节表达较高.结论:验证了正常大鼠在上肢端刺激和面部刺激后的痛觉传导通路;揭示断肢后,上肢痛觉传导通路和面部痛觉传导通路之间存在联系.

    作者:白生宾;陈红香;钟近洁;玛依拉;秦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恢复生理性排尿,摆脱传统配戴尿袋的束缚.方法:回顾性总结手术切除全膀胱,用回肠或结肠做成储尿囊,在原位替代膀胱,并与尿道吻合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对策.结果:手术顺利,效果满意基本上使患者恢复生理性排尿.结论:膀胱全切用回肠或结肠做成储尿囊,在原位代替膀胱,是一种理想的尿流改道术式,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娟;姚月芳;王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UAP和NsTEMI,是由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导致的急性心脏疾病,本文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华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肺结核病人的入院宣教

    目的: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方法:肺结核病人入院时,责任护士采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病人及其家属做入院常规教育.结果:通过入院宣教,使患者能够了解肺结核的用药知识、注意事项、饮食生活指导及心理护理.结论:入院宣教有助于患者治疗,改善医患关系,是一种好形式,加以推广.

    作者:沈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1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脑干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脑千梗死早期诊断,部位、原因对疾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脑干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55~79,CT未发现梗死灶,MRI阳性率100%.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房纤颤、颈动脉斑块、狭窄.梗死部位均于桥脑,属于小脑前下动脉供血.结论:以眩晕主要症状的脑干梗死常见于小脑前下动脉供血区,对于老年眩晕患者无论持续发作,是否伴随后组颅神经损害定位体征,均应完善早期MRI检查明确有无梗死.

    作者:付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实际疗效.方法:将发病48 h内的大面积脑梗死的病人67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注射荆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21d,同时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除应用依达拉奉外尚应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2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21d.发病72h和治疗后定期对患者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以治疗21dESS的评分和第90d的ADL评分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21d后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ESS评分分别为(68.12±17.58)、(51.29±15.36),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90d后治疗组、对照组ADL(改良Banhel指数)评分分别为(74.75~23.52)、(54.85±33.93),两组相比有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依迭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明显.

    作者:李志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小儿肛周脓肿引流术中喉痉挛一例

    患儿,女,7个月.体重11Kg.因肛周脓肿1周入院,术前无其它病史.诊断:肛周脓肿.拟在基础麻醉下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患儿入室后生命体征监测:BP100/65mmHg,R118次/分,SPO298%.

    作者:李韶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病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产业革命的发展,超声心动图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具有实时采集和同步显示心脏动态三维立体图像等优点,在临床中发挥着二维超声心动图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作者:李金燕;李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