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祥华;王红娣;宫国俊;杭忠许
1 病例病例1:患者,男,64岁.主因饮食呛咳14天于2007年8月10日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收入院.患者20天前因家庭遗产纠纷,精神受到强烈刺激,于入院前14天再度与亲属发生冲突时突然出现言语困难,一时性意识障碍,抽搐,卧床不起并伴饮食呛咳,每天只勉强进少量牛奶.
作者:丁怀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27例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时其病因、旱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及术后效果进行讨论.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神经系统检查,腰骶部X线检查,MRI,并且经过显微手术行栓系松解.结果:术后随访3月~5年,症状好转者14例,无明显变化者11例,失访2例.结论:所有存在典型症状者均应该行MRI检查,可以明确显示引起脊髓栓系的原因,作出正确的诊断,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手术松解是治疗脊髓栓系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恩胜;杨世杰;赵建春;郭子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医院感染受到医院管理者高度重视.医院内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而且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及患者的经济负担,对和谐的医患关系有消极作用,有时还诱发医疗纠风,故加强医院各部门感染控制,采取有效可行控制措施,强有力地控制医院感染势在必行.
作者:卜风英;黄丽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整体护理;人性化服务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对我院整体护理病房,实施人文关怀、人性化服务措施.结果:人性化护理服务,满足了病人个性化需求,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提升了护士素质,降低了护理缺险.
作者:张艳玲;刘兰云;乌仁其木格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04年9月~2007年8月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其中43例术中一次性结石取净,17例术后经T管窦道一次性结石取净,5例多次取石.结论:纤维胆道镜具有廉价安全准确降低残石率等优点.
作者:杨玉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竞争的需求,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参与意识、法律意识、经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高效优质护理服务,越来越高,这对我们护理人员面对新形势提高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对提高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思路.具体要注意以下环节.
作者:刘美琴;孙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脑囊虫病是猪囊尾蚴寄生于脑内引起的脑病.占全身囊虫病的80%.我国东北华北地区高发.脑囊虫病又以脑实质多见.而脊髓型囊虫病临床罕见,易漏诊误诊.本人收治脊髓型囊虫病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巧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心理状态.方法:针对30例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施予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了心理状态.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老年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王利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诊疗和防治措施,提高临床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对我院妇产科近7年来16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明确DIC的早期临床表现,干预越早,疗效越好,CVVH对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特别是肾功能和肝功能衰竭者有重要的意义,结论:重视对DIC的主要诱因的防治,治疗中加强科室协作,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
作者:杨敏;李毅;徐卫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前我国有糖尿病患者4千万,位居世界第二,并以每年600万人递增且逐步趋于年轻化.故合并有糖尿病的外科手术病人逐年增多,我们采用围手术期处理,以减少手术的危险性,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吴向铭;高国儒;张林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质控管理,杜绝医院内感染.方法:建立供应室医疗用品、器械的消毒、清洗、灭菌、下收下送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对各类物品器械的消毒灭菌实施全方位质量跟踪管理.结果确保了无菌物品消毒灭菌的质量,有效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使供应室的消毒灭菌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结论:消毒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1],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和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曾杰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测定诃子提取液中鞣质含量.比较不同提取条件对诃子中鞣质含量的影响.方法:络合法.结果:从诃子中提取鞣质的佳条件是:用水作提取剂;诃子重(g):提取剂用量(m1)为1:25;在50℃左右水浴加热4小时;结论:本方法对鞣质的提取工艺具有原料来源充足,价格低廉,工艺简单,提取成本低的特点.
作者:栗世婷;何琳;周武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的复方制剂,杀菌力强,抗菌谱广,临床使用非常广泛.
作者:徐祥华;王红娣;宫国俊;杭忠许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科学管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所谓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不发达固然是重要原因,而更重要的是管理落后.因为,不能只重视丰富的经济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忽视组织生产的能力,即管理能力.
作者:杨慧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医师对结肠癌的警惕性,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自2005年6月~2007年9月收治结肠癌94例,采集病史、主诉、临床症状、诊治过程.结果:从中筛选出现临床症状就诊,大于一个月行结肠镜检查确诊者39例,误诊率达41%.结论:通过误诊分析,提高临床医师结肠镜检查在结肠癌诊断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提高结肠癌的早期诊断率、治愈率及五年生存率.
作者:付艳丽;孙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根据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受情绪影响的观察,不良情绪对静脉穿刺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逐日收集门诊输液室进行静脉输液穿剌患者人数(包括穿剌失败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运用各种方法学会调整、控制不良情绪,用良好的心态和精湛的护理技术解除患者的痛苦.
作者:冯秀英;黄燕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按病种分为脑出血组(80例)及脑梗死组(120例).通过CT片测算血肿体积或梗死体积.脑出血组按出血部位及血肿体积再分小组,其中出血位于脑叶组10例,基底节区组60例,脑干组2例,小脑组8例;血肿体积在20mL以内组42例,21~50ml组30例,50ml以上组8例.脑梗死组按梗死体积再分小组,梗死体积在6cm3以内组48例,梗死体积6~10cm3组62例,梗死体积大于10cm3组10例.比较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并通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20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中68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占34%,116例中性粒细胞增多,占58%;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相比,前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均更明显;在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各分组中,血肿体积越大、梗死体积越大则其白细胞计数越多.脑出血组及脑梗死组级别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者的预后较正常者差,病死率也相对较高.结论:对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其外周血白细咆计数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王建东;王杏妹;姚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重症肝炎由于血氨增高,氨基酸比例失调,假性神经递质取代正常的神经递质而易发肝昏迷,下面谈谈对肝昏迷前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刘秀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的原因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因胸痛怀疑冠心病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阴性的49例患者结合其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平板运动试验、左室造影等检查方法及生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确诊为高血压病28例,高血压心脏病5例,原发性心肌病5例,心脏X综合征8例,消化系统疾病3例,糖尿病8例.结论:胸痛的原因除冠心痛外,还可见于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脏X综合征、糖尿病及非典型的消化系统疾病.
作者:邱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肝炎并发低血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6例重型肝炎、65例慢性肝炎、38例急性肝炎并发低血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型肝炎患者空腹血糖显著低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患者空腹血糖,重型肝炎惠者血糖越低病死率越高.结论:低血糖是肝炎肝功能衰竭表现之一,严重低血糖可导致病死率明显升高.
作者:高桂花;张孝;陈少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