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腹腔穿刺治疗阑尾脓肿

张小兵

关键词:阑尾脓肿, 超声引导, 穿刺
摘要:目的:对介入性B型超声显像诊断引导经皮腹腔穿刺治疗阑尾脓肿的探讨.方法:选择10例临床症状典型的阑尾脓肿病例.采用B型超声显像诊断定位,引导用细针进行腹腔穿刺,抽出脓液,然后注入相应的抗生素药液.每隔3~5天进行1次.结果:经过2~3次的治疗,临床症状消失,10例阑尾脓肿病例均获痊愈.1个月之后经过B型超声显像诊断复查,脓腔消失.结论:阑尾脓肿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合并症.阑尾脓肿的治疗,其手术适应症很难掌握,而临床上往往倾向于保守疗法.保守治疗使患者的病程延长,而且可能导致脓肿破裂,形成弥漫性腹膜炎,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现代化病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病案管理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指对病案的物理性质的管理,即对病案资料的回收、整理、装订、编码、归档和提供使用等工作程序;广义的病案管理指对卫生信息的管理,即不仅是对病案的物理性质的机械管理,而且要建立完善的索引系统,对病案中的有关资料分类加以分析统计,对收集的资料质量进行监控,向医务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及其它信息的使用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信息服务.

    作者:董翠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VEGF-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转移的关系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管生长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C在正常胃黏膜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3例胃癌组织中VEGF-C阳性者为47例(阳性率89%),而正常对照组VEGF-C阳性者为25例(阳性率为5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癌细胞中VEGF-C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二者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另外VEGF-C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Lauren's分型有关,肠型胃癌VEGF-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有VEGF-C阳性高表达,并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杨艳;张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浅谈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既能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随时保持液路通畅,抢救用药方便.且对血管刺激性小,并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便于肢体活动,还可以减轻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

    作者:郝瑞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质控管理,杜绝医院内感染.方法:建立供应室医疗用品、器械的消毒、清洗、灭菌、下收下送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对各类物品器械的消毒灭菌实施全方位质量跟踪管理.结果确保了无菌物品消毒灭菌的质量,有效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使供应室的消毒灭菌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结论:消毒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1],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和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曾杰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初探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肾科常见病之一,做好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对于控制疾病病程的发展、减少和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我科2005年10月~2006年6月共收治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68例,对他们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

    目的:总结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经验.方法:采用全麻,仰卧位,采用微型小切口,逐层缝合,皮肤美容缝合.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5个月,未发现切口有感染,均愈合良好,无并发症.结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疾病的人相对增多,微创术后病痕小,适合大多数患者,尤其对女性患者所接受,在外观上很受患者的接受.

    作者:刘智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超声根管预备技术应用于弯曲、细小和堵塞根管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弯曲、细小和堵塞根管的处理方法和疗效作出评价.方法:应用超声根管预备技术对52例弯曲、细小和堵塞根管的处理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根管扩大并完成根管充填49例,成功率94.2%,未出现牙折、侧穿、断锉等情况;失败3例,均为堵塞根管.结论:证实了超声根管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但在处理弯曲根管方面由于其成形作用较差,故尚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贾文祥;王彦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04年9月~2007年8月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其中43例术中一次性结石取净,17例术后经T管窦道一次性结石取净,5例多次取石.结论:纤维胆道镜具有廉价安全准确降低残石率等优点.

    作者:杨玉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02年10月至2004年6月,我们对1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侧膝关节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术中经多入路切除全关节滑膜,同时清理关节腔.结果:17例患者在术后平均24个月时接受随访.Lyrsholm评分术前平均36.2分,术后平均69.7分;HAQ评分术前平均13.4分,术后平均10.8分.血沉术前平均36.9mm/1h,术后平均23.6mm/1h;C反应蛋白术前平均135.2mg/L,术后平均71.9mg/L;改良sharp评分术前平均18.8分,术后平均20.8分.术前与术后各指标比较显示,Lyrsholm评分、HAQ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均有显著性差异,而改良sharp评分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镜手术可以改善膝关节的局部功能,并部分改善全身症状.

    作者:孙建光;于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00例分析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按病种分为脑出血组(80例)及脑梗死组(120例).通过CT片测算血肿体积或梗死体积.脑出血组按出血部位及血肿体积再分小组,其中出血位于脑叶组10例,基底节区组60例,脑干组2例,小脑组8例;血肿体积在20mL以内组42例,21~50ml组30例,50ml以上组8例.脑梗死组按梗死体积再分小组,梗死体积在6cm3以内组48例,梗死体积6~10cm3组62例,梗死体积大于10cm3组10例.比较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并通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20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中68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占34%,116例中性粒细胞增多,占58%;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相比,前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均更明显;在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各分组中,血肿体积越大、梗死体积越大则其白细胞计数越多.脑出血组及脑梗死组级别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者的预后较正常者差,病死率也相对较高.结论:对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其外周血白细咆计数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王建东;王杏妹;姚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早期半卧位可以减轻腹部术后腰肌疼痛

    目的:观察早期半卧位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由于被动体位引起的腰肌酸痛的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患者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采用早期半卧位或斜坡位.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采用去枕平卧位.术后48h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发生腰酸者2例,程度轻,于手术当日发生,次晨消失.对照组术后发生腰酸者12例,程度重,有2例诉腰酸痛难忍.结论:术后早期半卧位能有效预防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腰肌酸痛.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一例护理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的复方制剂,杀菌力强,抗菌谱广,临床使用非常广泛.

    作者:徐祥华;王红娣;宫国俊;杭忠许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毫针治疗头痛

    目的:探讨用毫针治疗头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辨证论治,选穴施以补泻手法.结果:临床治愈21例,显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毫针治疗头痛疗效确实有效.

    作者:戴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鼻咽癌的CT分析

    目的:通过本科近年来CT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49例鼻咽癌的CT分析,体现CT检查对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分期有着重要作用.方法:采用Siemens Somatom AR Star螺旋CT扫描机,患者取仰卧位,以OM线为基线,从硬腭水平往上扫描,层厚5mm或2mm,间距5mm,扫完颅底.其中30例平扫,19例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49例鼻咽癌中,鳞状上皮癌22例,腺癌12例,泡状核细胞癌10例,未分化癌5例.结论:CT检查,特别是薄层CT扫描,已成为对鼻咽癌诊断、分期、放疗野设计及放疗后复查的主要检查手段.尤其对早期发现鼻咽癌及其侵犯周围组织的情况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张志龙;尹剑;海燕;爱勇;何智勇;王爱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提高患者满意度应注意的环节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竞争的需求,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参与意识、法律意识、经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高效优质护理服务,越来越高,这对我们护理人员面对新形势提高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对提高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思路.具体要注意以下环节.

    作者:刘美琴;孙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脊髓型囊虫病一例临床分析

    脑囊虫病是猪囊尾蚴寄生于脑内引起的脑病.占全身囊虫病的80%.我国东北华北地区高发.脑囊虫病又以脑实质多见.而脊髓型囊虫病临床罕见,易漏诊误诊.本人收治脊髓型囊虫病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巧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谈谈对聘用合同制护士的管理使用

    自2000年以来,随着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政策出台,我院先后开展了医院内部全员聘用制,此项工作涉及到护理队伍的稳定和人员的流动,使部分年龄偏大的护理人员退休和转到二线工作,造成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严重不足,工作受到影响,而受编制的限制,正规卫校毕业生不能分配到我院工作.

    作者:雷桂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环氧乙烷灭菌器的应用与管理

    目的:观察环氧乙烷灭菌器在纯环氧乙烷条件下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灭菌的效果.方法:在灭菌过程中进行了灭菌效果监测,使用美国3M环氧乙烷灭菌器和纯环氧乙烷气体(用量100克),采用温度55度,作用1小时,每次灭菌处理3包,共450包.结果:合格率达100%.灭菌自动工艺监测发生8次灭菌程序自动中断,其中3次装放过于密集,2次为压缩机故障,3次为中途断电,经过纠正,继续重新灭菌程序,灭菌合格.结论:美国3M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效果可靠,灭菌过程故障可自动检出.

    作者:黎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青光眼药物治疗的回顾和展望

    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在1978年以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只有M受体兴备荆毛果芸香碱.目前已经开发出机制各异,疗效各有所长的各类抗青光眼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L-噻马洛尔),碳酸酐酶抑制刑(如:多左胺),前列腺素F2类似物(如拉坦前列腺素)和D-噻马洛尔(非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青先眼药物的研究,不仅应该着手于降低眼压,增加眼血流量,更应着眼于神经保护.视神经保护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提出,它类似于中枢神经保护,即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的干预,使那些尚未受到损伤或仅受到部分损伤的神经元得以存活或延长存活时间.视神经保护更适合于视网膜神经细胞缓慢丢失的疾病,其中对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意义重大.虽然神经保护目前大多处于研究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青光眼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作者:李连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尿潴留治疗方法的经验与革新

    针刺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从70年代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传统针灸疗法,在几千年前则已形成专著专论.针灸学这一完整理论体系形成之前.

    作者:邓荣华;王小婷;尚翠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