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张娜
1 病例病例1:患者,男,64岁.主因饮食呛咳14天于2007年8月10日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收入院.患者20天前因家庭遗产纠纷,精神受到强烈刺激,于入院前14天再度与亲属发生冲突时突然出现言语困难,一时性意识障碍,抽搐,卧床不起并伴饮食呛咳,每天只勉强进少量牛奶.
作者:丁怀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医师对结肠癌的警惕性,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自2005年6月~2007年9月收治结肠癌94例,采集病史、主诉、临床症状、诊治过程.结果:从中筛选出现临床症状就诊,大于一个月行结肠镜检查确诊者39例,误诊率达41%.结论:通过误诊分析,提高临床医师结肠镜检查在结肠癌诊断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提高结肠癌的早期诊断率、治愈率及五年生存率.
作者:付艳丽;孙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科学的对扁桃体术后患者的护理,有效地减轻术后切口疼痛.方法: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性地运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结果:术后患者选用了一些物理止痛方法及化学止痛方法,既减轻患者的术后伤口疼痛,又能够促进疾病痊愈.结论:通过精心、科学地运用止痛方法,术后患者止痛效果满意.
作者:杨雪英;赵美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在1978年以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只有M受体兴备荆毛果芸香碱.目前已经开发出机制各异,疗效各有所长的各类抗青光眼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L-噻马洛尔),碳酸酐酶抑制刑(如:多左胺),前列腺素F2类似物(如拉坦前列腺素)和D-噻马洛尔(非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青先眼药物的研究,不仅应该着手于降低眼压,增加眼血流量,更应着眼于神经保护.视神经保护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提出,它类似于中枢神经保护,即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的干预,使那些尚未受到损伤或仅受到部分损伤的神经元得以存活或延长存活时间.视神经保护更适合于视网膜神经细胞缓慢丢失的疾病,其中对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意义重大.虽然神经保护目前大多处于研究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青光眼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作者:李连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管生长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C在正常胃黏膜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3例胃癌组织中VEGF-C阳性者为47例(阳性率89%),而正常对照组VEGF-C阳性者为25例(阳性率为5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癌细胞中VEGF-C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二者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另外VEGF-C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Lauren's分型有关,肠型胃癌VEGF-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有VEGF-C阳性高表达,并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杨艳;张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按病种分为脑出血组(80例)及脑梗死组(120例).通过CT片测算血肿体积或梗死体积.脑出血组按出血部位及血肿体积再分小组,其中出血位于脑叶组10例,基底节区组60例,脑干组2例,小脑组8例;血肿体积在20mL以内组42例,21~50ml组30例,50ml以上组8例.脑梗死组按梗死体积再分小组,梗死体积在6cm3以内组48例,梗死体积6~10cm3组62例,梗死体积大于10cm3组10例.比较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并通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20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中68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占34%,116例中性粒细胞增多,占58%;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相比,前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均更明显;在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各分组中,血肿体积越大、梗死体积越大则其白细胞计数越多.脑出血组及脑梗死组级别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者的预后较正常者差,病死率也相对较高.结论:对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其外周血白细咆计数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王建东;王杏妹;姚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肝炎并发低血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6例重型肝炎、65例慢性肝炎、38例急性肝炎并发低血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型肝炎患者空腹血糖显著低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患者空腹血糖,重型肝炎惠者血糖越低病死率越高.结论:低血糖是肝炎肝功能衰竭表现之一,严重低血糖可导致病死率明显升高.
作者:高桂花;张孝;陈少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环氧乙烷灭菌器在纯环氧乙烷条件下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灭菌的效果.方法:在灭菌过程中进行了灭菌效果监测,使用美国3M环氧乙烷灭菌器和纯环氧乙烷气体(用量100克),采用温度55度,作用1小时,每次灭菌处理3包,共450包.结果:合格率达100%.灭菌自动工艺监测发生8次灭菌程序自动中断,其中3次装放过于密集,2次为压缩机故障,3次为中途断电,经过纠正,继续重新灭菌程序,灭菌合格.结论:美国3M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效果可靠,灭菌过程故障可自动检出.
作者:黎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27例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时其病因、旱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及术后效果进行讨论.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神经系统检查,腰骶部X线检查,MRI,并且经过显微手术行栓系松解.结果:术后随访3月~5年,症状好转者14例,无明显变化者11例,失访2例.结论:所有存在典型症状者均应该行MRI检查,可以明确显示引起脊髓栓系的原因,作出正确的诊断,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手术松解是治疗脊髓栓系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恩胜;杨世杰;赵建春;郭子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的原因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因胸痛怀疑冠心病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阴性的49例患者结合其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平板运动试验、左室造影等检查方法及生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确诊为高血压病28例,高血压心脏病5例,原发性心肌病5例,心脏X综合征8例,消化系统疾病3例,糖尿病8例.结论:胸痛的原因除冠心痛外,还可见于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脏X综合征、糖尿病及非典型的消化系统疾病.
作者:邱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早期半卧位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由于被动体位引起的腰肌酸痛的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患者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采用早期半卧位或斜坡位.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采用去枕平卧位.术后48h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发生腰酸者2例,程度轻,于手术当日发生,次晨消失.对照组术后发生腰酸者12例,程度重,有2例诉腰酸痛难忍.结论:术后早期半卧位能有效预防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腰肌酸痛.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自2000年以来,随着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政策出台,我院先后开展了医院内部全员聘用制,此项工作涉及到护理队伍的稳定和人员的流动,使部分年龄偏大的护理人员退休和转到二线工作,造成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严重不足,工作受到影响,而受编制的限制,正规卫校毕业生不能分配到我院工作.
作者:雷桂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重症肝炎由于血氨增高,氨基酸比例失调,假性神经递质取代正常的神经递质而易发肝昏迷,下面谈谈对肝昏迷前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刘秀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既能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随时保持液路通畅,抢救用药方便.且对血管刺激性小,并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便于肢体活动,还可以减轻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
作者:郝瑞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科学管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所谓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不发达固然是重要原因,而更重要的是管理落后.因为,不能只重视丰富的经济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忽视组织生产的能力,即管理能力.
作者:杨慧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前我国有糖尿病患者4千万,位居世界第二,并以每年600万人递增且逐步趋于年轻化.故合并有糖尿病的外科手术病人逐年增多,我们采用围手术期处理,以减少手术的危险性,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吴向铭;高国儒;张林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对介入性B型超声显像诊断引导经皮腹腔穿刺治疗阑尾脓肿的探讨.方法:选择10例临床症状典型的阑尾脓肿病例.采用B型超声显像诊断定位,引导用细针进行腹腔穿刺,抽出脓液,然后注入相应的抗生素药液.每隔3~5天进行1次.结果:经过2~3次的治疗,临床症状消失,10例阑尾脓肿病例均获痊愈.1个月之后经过B型超声显像诊断复查,脓腔消失.结论:阑尾脓肿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合并症.阑尾脓肿的治疗,其手术适应症很难掌握,而临床上往往倾向于保守疗法.保守治疗使患者的病程延长,而且可能导致脓肿破裂,形成弥漫性腹膜炎,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作者:张小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根据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受情绪影响的观察,不良情绪对静脉穿刺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逐日收集门诊输液室进行静脉输液穿剌患者人数(包括穿剌失败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运用各种方法学会调整、控制不良情绪,用良好的心态和精湛的护理技术解除患者的痛苦.
作者:冯秀英;黄燕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经验.方法:采用全麻,仰卧位,采用微型小切口,逐层缝合,皮肤美容缝合.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5个月,未发现切口有感染,均愈合良好,无并发症.结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疾病的人相对增多,微创术后病痕小,适合大多数患者,尤其对女性患者所接受,在外观上很受患者的接受.
作者:刘智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毫针治疗头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辨证论治,选穴施以补泻手法.结果:临床治愈21例,显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毫针治疗头痛疗效确实有效.
作者:戴景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