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远清
手的功能有赖于手指来完成.在5个手指均大部分缺损,残手僵直,手功能基本丧失的情况下,如何恢复残手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1996年作者治疗了1例右手5个手指大部分缺损及僵直的患者,1年后手的功能恢复很好.
作者:张连玉;陆廷仁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探讨如何提高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的诊断率及生存率,对785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同时性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23例,其术前诊断率39.1%(9/23),其中食管钡透诊断率为13%(3/23),胃镜诊断率为50%(9/18),且异时性多原发性食管癌2例诊断亦由胃镜作出.残端癌2例出现于术前未能明确诊断而行胸内吻合术.提示胃镜检查与食管钡透是术前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两者缺一不可;尽可能扩大切除范围及术后标本连续切片可防止漏诊及切缘癌细胞残留.
作者:杨钟波;郭启祥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治疗越来越得到社区的重视,但在社区中缺乏家人照顾的患者则用一般方法难取得预期的目的,我院1997~1998年在协同市残联开展精神病社区防治康复工作中,采用氟奋乃静癸酸酯治疗,并与有家人照顾使用氯内嗪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易远清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进一步研究等速测试评估脑瘫运动障碍的可能性及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对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利用BIODEXⅡ AP型多关节等速测试及康复系统重复测试膝关节的峰力矩,应用差值t检验和相关系数的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次测试峰力矩慢速伸展时差异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8 75.提示可以利用等速测试,尤其是低速伸展运动时的峰力矩来作为其下肢功能障碍的评估指标,并依此来指导康复训练.
作者:成鹏;王秋根;徐伟;黄庆武;杨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国内外学者早已将使用精神药物作为精神防治康复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3].精神药物(以抗精神病药为主)主要可使精神病症状获得控制和缓解以便顺利地实现康复治疗,改善患者心理社会功能.值得探讨的是康复治疗时如何使用精神药物及怎样掌握剂量等问题.鉴于国内尚缺乏这方面的报道,故对本单位实施康复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初步调查.
作者:成祖伟;陈红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及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发病率和存活率逐年上升,由于脑卒中后约80%的幸存者遗留各种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对此类人群进行康复治疗,成为当今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3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郭晓燕;魏华;范晓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脑血管病常常引起肢体偏瘫,随着医学的发展,早期对患侧肢体的康复治疗使患肢功能得以恢复已被广大康复工作者所证明,但往往忽略健侧肢体的运动,使之功能退化并延长了患肢康复时间和影响功能恢复.自1997年以来我科对60例偏瘫患者同时进行健侧与患侧肢体的功能训练,收到满意的康复效果.
作者:郑建琴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以往对精神病发病期的自杀报道较多,而对康复期患者的自杀报道殊少,临床实践中康复期患者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心理因素影响而导致自杀已成为人们应当高度重视的一个社会现实问题.为此对本院14例精神病康复期患者自杀作一报道.
作者:沈阿珍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探讨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神经电图( ENG)与肌电图(EMG)检查的意义,对30例正常人和7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神经电图和肌电图检查对比.结果: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同时干扰型减弱.提示ENG与EMG均对周围性面瘫能定性与定量诊断 ,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作者:林敏婵;卢泽培;刘加林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我国现有脊髓损伤患者50万人,其中约1/3是四肢瘫患者,他们残疾程度重,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低下,需要家庭成员或专门护理人员的护理,使患者家庭成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作者:汪家琮;周红俊;刘根林;顾越;郑樱;唐庆玉;崔子经;蓝宁;李丹;王威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探讨甲钴胺局部封闭治疗软组织疼痛的临床疗效,对38例具有一个固定压痛点的软组织疼痛患者采用甲钴胺500 μg+利多卡因1 ml局部压痛点封闭治疗,并进行数字等级NRS测定.结果:治疗后,38例患者疼痛点NRS 评分比治疗前均提高了3 21分,总有效率为84 2%.提示甲钴胺的局部封闭治疗确有疗效 ,而且可以应用于高血压、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作者:黄晓春;李泽兵;顾莹;李文倩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颈部疾病是康复科门诊的常见病,主要包括颈椎病、颈肌纤维织炎、颈椎小关节紊乱、慢性劳损等.临床表现有颈痛、手臂麻木、颈部活动受限及头痛等.我们用手法治疗辅以热疗,结果见效快,疗效好.
作者:蒋小燕;王倩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2例,男178例,女124例.年龄<25岁4 例,25~50岁202例,>50岁96例.发病时间短1年,长20年,均经X光片或CT证实.临床表现为腰痛及坐骨神经痛,步履困难,严重者伴双下肢麻木,活动受限.
作者:贺霖;戴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腕指功能锻炼器早是为桡神经上臂段损伤所致的伸腕伸指功能障碍而设计,该器具市面上尚未见成品,多为自行设计.作者根据其设计及使用原理治疗临床上其它损伤的后期功能康复,获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徐生坤;黄明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采用非损伤性检查--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对用药物治疗>1年的17例钩体脑动脉炎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同时用影象学检查(MRI,MRA)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颅内大血管的狭窄程度并未随患者症状的缓解而改善.提示症状的改善与侧枝循环有关.
作者:施琪嘉;姜亚平;高琼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酒精对人体来说是一种有机异物,经胃肠道吸收后90%~98%在肝脏代谢, 长期过量饮酒可导致肝脏损害.血清中胆汁酸(TBA)是胆固醇在肝脏中的代谢产物,其生成和代谢与肝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TBA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重要指征,作者对58 例嗜酒患者进行了血清TBA的酶法测定,以探讨TBA测定在早期肝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薇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利用生物反馈技术对各种神经肌肉疾病进行训练已在临床上逐步开展.我们采用先进的生物反馈仪配合专门的上肢功能评定技术,观察了32例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
作者:范建中;彭楠;贺旭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例1,女64岁.右侧偏瘫1周入院,CT提示为左侧基底节腔隙性梗死.入院后静脉输入706代血浆,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尼莫地平片,同时进行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每天1次,每次1 h,剂量3.0 mW.照射到第7次患者出现烦燥,自述心慌、不能平卧,T 36.7℃,P 82次/min,R 18次/min,Bp 18/10 kPa,心电图正常,未进行处理4 h后症状缓解;再次激光照射40 min又出现上述症状,停止照射,肌注安定10 mg,症状不见减轻,肌注氯丙秦25 mg,异丙嗪25 mg,6 h后患者入睡,第2天恢复正常.
作者:李雷胜;李晓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断指再植的终目的是恢复手指的正常功能或促使手指的功能接近正常,要达到这一目的很不容易,必须制定强有力的术后治疗方案,才能大限度地显示手术效果,弥补手术的欠缺和提高再植指的存活质量.笔者于1995年10月~1998年5月对116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采用系统的运动疗法,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陈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2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男8例,女17例.年龄60~7 4岁,平均68.1岁.受伤距复位时间短2 d,长11 d,平均5 d.骨折部位为T11,1 28例,T12~L12例,L1~315例,其中单纯压缩椎体1/3 15例,约1/2 7例 ,>1/2 3例.伴有附件骨折、椎体脱位、侧方压缩4例.25例患者脊柱均有不同程度的成角畸形.
作者:罗志安;章平波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