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徐林林

关键词:镇静肌松药物, 重型颅脑外伤, 亚低温治疗, 护理
摘要:亚低温能抑制脑组织的高代谢状态、降低脑组织的耗氧量,从而减轻脑细胞结构蛋白的破坏和弥漫性轴索损伤[1],从而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颅脑损伤神经功能预后。国内外有条件的医院已将亚低温治疗方法列为重型颅脑外伤的常规治疗[2]。亚低温是指将体温控制在轻度低温(33~35℃)和中度低温(28~32℃),低温治疗时患者容易发生寒战,寒战会增加肌肉400%氧耗,导致低氧血症、心肌缺血,并增加老年患者心肌梗死的危险,应适当的应用镇静、肌松药物预防和控制寒战。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声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SD )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以脑卒中患者3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诊断,并采集可能影响PSD的相关指标。结果①PSD发生率为37;.78%(136/360)。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月经济收入、婚姻状况、病程、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是发生PSD的危险因素。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女(O R=1.787)、婚姻离异或丧偶(O R=1.663)、病变部位左半球(O R=2.300)、神经功能缺损严重(O R=2.068)、合并基础疾病(O R=2.690)与PSD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 PSD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其相关因素,提出系统的护理对策对降低PSD的发病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红;海和平;王素琴;吴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管理方法的探讨

    注重人的内心世界,实行情感互动,可以激发护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消除每位护理工作者的消极情感,以真情感人、情感感化的人性化管理的方法激发护士长和护士进取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提高护理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及影响力,从而全面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护士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

    作者:瞿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Ilizarov 外固定支架保护套的制作与应用

    Ilizarov外固定支架是以支架螺杆在骨折端间加压以促进骨折愈合,并根据骨折愈合情况不断调节螺杆,调节骨折端用力,刺激骨折端间新骨的生成。我科将Ilizarov 外固定架用于56例复杂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及踝足部畸形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外固定支架需使用数枚骨圆针,装配后环形钢环针外缘突出针尾,可刮破床单、划伤健侧下肢、影响肢体活动范围。带外固定架的时间较长,一般4~6个月,不利于肢体的保暖,同时也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现将环形外固定支架保护套的制作与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谭玉华;谢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背“乏神经区”不同区位静脉穿刺疼痛程度观察

    目的:探讨手背“乏神经区”不同区位进行静脉穿刺的疼痛程度。方法选取门诊连续进行2天或以上静脉输液治疗,且合作、清醒、能清楚描述出疼痛程度的患者210例,第1天选Ⅰ区内穿刺为Ⅰ区组,第2天选Ⅱ区内穿刺为Ⅱ区组,比较2组患者穿刺时疼痛情况。结果Ⅱ区组疼痛程度低于Ⅰ区组。结论静脉输液穿刺部位首选Ⅱ区。

    作者:李水薇;刘纯坚;吴继营;陆今丽;黄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士模块化床旁情景模拟培训的实践与体会

    情景模拟是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或管理系统,让被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中锻炼或考察某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水平[1]。梅奥医学中心的培训理念为“差错可以在演练中发生无数次,但绝不允许在患者身上发生一次”。我们学习借鉴梅奥医学中心的培训理念,结合医院实际开创了“模块化床旁情景模拟培训”模式,此模式摒弃了以往填鸭式的护士培训方法,本着“生动的培训是有效的记忆;实用的培训是需要的内容”这一主导思想,围绕本科疾病护理,分模块设计情景,对护理人员进行情景模拟演练培训。经过8个月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芦志英;李利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二级医院护士对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现状调查及对策

    目的:调查二级医院护士对住院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方法,提高其评估的准确性,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对206名临床护士进行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内容的知晓程度、完成情况、评估的依从程度的调查。结果护士对评估内容的知晓和完成调查得分高的前3项内容是“年龄、卧床时间、手术时间”;对评估内容依从性调查得分高的前3项内容是“年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病史、肢体制动”,调查结果不理想。结论护士对住院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内容掌握和评估准确度有待提高,应加强护士相关理论知识培训,提高护士风险评估的认识水平。

    作者:侯水珍;付海英;张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护理岗位分级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随着护理服务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岗位分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岗位设置科学、岗位职责明确、岗位培训细化、岗位考核量化,使护理人员付出与薪酬待遇相匹配,通过岗位管理更好地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因此,卫生部于2011年10月发布“关于确定22家岗位管理试点医院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我院作为护理岗位管理试点医院之一,结合我院已开展的绩效考评工作,基于护理岗位分级,进一步完善了绩效分配体系。

    作者:刘于;曾瑞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肠内营养液在老年患者行结肠镜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

    目的:观察80岁以上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前行肠道准备时口服肠内营养制剂对肠道清洁度、肠道准备的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组,每组各28例,肠道准备时分别给予磷酸钠盐(A组),磷酸钠盐+肠内营养液(B组),硫酸镁(C组),硫酸镁+肠内营养液(D组),记录肠道清洁度、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4种肠道准备方法清洁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D组体质量指数、心率、血压及空腹血糖变化幅度小于A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C组。结论8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结肠镜肠道准备时加服肠内营养液,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不影响肠道清洁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姚丽琴;苏冰莲;谢月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中大出血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的护理配合

    妊娠28周以后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称中央型前置胎盘,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妇分娩的主要方式是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生大出血概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剖宫产术,及时和正确处理术中出血,保留产妇子宫愈发显得重要[1]。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是以阻断宫体供血达到止血目的,可保留生育能力,止血效果肯定,不增加任何设备,易被产妇和医务人员所接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是控制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2]。而熟练的手术配合对确保手术顺利完成、保障母婴安全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此类手术的配合特点及体会,旨在提高此类手术配合质量。

    作者:黎湘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度研究

    目的:研究社会支持度对不孕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妇产科门诊就诊的不孕女性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相同时间段在妇产科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育龄女性45例作为对照组。2组女性均进行社会支持量表(SSAS )的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不孕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度较低,临床上应重视患者的心理干预,提高其社会支持度。

    作者:夏爱玲;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化疗联合 CIK 细胞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

    对28例肺癌患者进行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同时加强整体护理。5例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6例好转,3例表现稳定,2例无效果。CIK细胞回输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做好患者的整体护理,可保证整个疗程的顺利进行,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柏则蓉;王新星;季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研究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后给予不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以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内容,对比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吞咽功能分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可以进食普食的患者多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改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而改善患者饮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综合社会支持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社会支持干预对改善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 )患者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早期A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综合社会支持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阿尔茨海默病生活质量测评量表评估并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2组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干预组患者量表评分降低幅度更大;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更佳。结论积极为AD患者寻求社会支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就医环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谭焕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职《母婴护理》教学实践

    《母婴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整体思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等问题,是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向。

    作者:熊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静脉留置针留置长度对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外套管留置长度对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浅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后在皮肤外留0 K.2 cm ,对照组则全部送入皮肤。观察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观察组为16.33%,对照组为44.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6, P<0.05)。结论浅静脉留置针外套管穿刺时皮肤外留0.2 cm ,安全性高,舒适度好,有效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尚喜晓;翟凤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质量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在手术器械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为探讨消毒供应可追溯管理系统在手术器械中的应用效果,规范手术器械管理流程,为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疗成本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扫描条码的形式,追踪器械在供应室从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到发放以及在手术室使用的整个过程。应用质量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后,手术器械灭菌合格率99种.9%,不合格物品追回率100%。通过质量全程追溯管理保证了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有效地避免了器械包下落不明难以查找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麦小娟;邓永青;蒋松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国临床护理》稿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总结45例应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措施。为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建立档案,专人负责,随时与患者保持联系,及时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通过为患者提供全面、完善、细致、周到的护理后,患者全部完成干扰素治疗的整个疗程,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汉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沙袋包扎带的制作与应用

    心血管内科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术后为防囊袋渗血,均需用约0.75 kg 沙袋压迫6~8 h。早期采用沙袋手按压,后用自制四头带包扎沙袋压迫,由于交叉打结,致使局部高耸不平整,影响患者颈部活动。针对伤口沙袋压迫容易移位、传统的人工压迫费时费力和简易四头带包扎致局部不平整影响患者颈部活动的问题,2013年1月,我们设计制作了一款新型沙袋包扎带,经过52例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王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

中国临床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武汉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