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龙妹;管学妹;俞玲英;王莲芬;沈瑜
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保证患者静脉治疗安全常用的操作技术,是危重、大手术、肿瘤及慢性疾病患者进行输液、输血、化疗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有效便捷的途径之一。上臂的外周静脉留置针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已在临床广泛应用。PICC因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保留时间长和并发症少的特点[1],逐渐在各医院广泛应用于化疗、完全胃肠外营养、连续麻醉用药及大手术的患者[2]。留置导管如果护理不当,会影响导管继续使用,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损失。因此,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及预防感染等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患者静脉置管后能正常沐浴的问题,让患者安心地接受置管,保证静脉治疗安全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设计了上臂静脉置管患者的沐浴保护套,已于2012年2月获得国家专利,经临床部分患者试用,效果满意。
作者:董金莲;李娜;胡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嗜铬细胞瘤是家族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的一部分。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病例中50%为双侧肿瘤。临床上多为良性,绝大多数为单侧,以青壮年患者居多,其主要症状为高血压和基础代谢的改变。肾上腺是嗜铬细胞瘤的好发组织。
作者:常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支持性照顾在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6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支持性照顾。采用癌症生活质量问卷核心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2组各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除经济困难外,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其他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进行临床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支持性照顾,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美华;黄敏清;麦惠诚;邹秀玲;林榕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166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期进行用药前宣教、心理护理、严密心电监护等,所有患者顺利完成环磷酰胺治疗。只有严格执行用药程序,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及严密的监护,患者才能顺利完成环磷酰胺治疗,保证造血干细胞移植顺利进行。
作者:蒋和玲;李智;宾娟;周华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31例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或产后乳房下垂松弛的患者,采用水动力吸脂机吸脂行自体脂肪隆乳术。31例患者中24例一次自体脂肪注射取得满意效果,7例6个月后经过第2次自体脂肪注射取得理想效果,患者胸围增大3~5 cm ,下垂明显改善,无1例发生并发症。严格无菌操作,遵守吸脂原则,操作技术正确、熟练,可保证脂肪颗粒完好、无破坏、纯化程度高。加强术中护理配合,可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陈春莲;卜湾湾;孙葵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①文章署名及顺序以上传到网站上的修回稿为准,未经修改直接录用的文章以原稿为准。修回稿上传完毕后,作者不得擅自添减作者。论文授权书中署名必须与终上传稿件中署名一致。②凡收到版面费后作者要求撤稿的文章,版面费将不再退回。③凡有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章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如已有专利,请附专利证书复印件。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针对导管室2013年6月出现的3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运用PDCA循环方法查找问题、制定医院感染控制计划和目标、实施计划并检查实施效果。导管室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2013年7月-2014年2月导管室无医院感染病例发生,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各项管理工作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
作者:何旗群;齐辉;梁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手术中输注不同类型液体对其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取148例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试验组76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乳酸钠注射液,试验组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铑.4氯化钠注射液,比较2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尿量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13.2%)低于对照组(26.4%)。2组输液量、出血量、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采用羟乙基淀粉液补液可有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对提高手术效果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段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群发平台辅助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住院的患儿家庭成员2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6例和对照组102例。实验组家庭利用微信群发平台接受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患儿出院后2个月2组家庭满意度及儿科健康知识知晓度。结果实验组家庭平均满意度(99.8%)高于对照组(95.6%)。实验组儿科健康知识知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微信群发平台辅助健康教育效果较好。
作者:崔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15例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后有食管溃疡或食管瘘倾向的患者留置鼻饲管,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妥善固定好鼻胃管,加强营养,做好口腔护理及健康教育。14例患者愈合良好,1例因食管瘘转外科行胃造瘘术。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后留置鼻饲管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楚君;彭俊华;杨洁云;陈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78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院内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62例和非脑卒中组720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一般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终筛选出年龄(OR=2ǐ.120)、既往脑血管病史(OR=1.102)、高血压病(OR=1.814)、心房颤动(OR=1.231)、糖尿病(OR=2.301)、高脂血症(OR=3.450)与院内脑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尽早治疗心血管原发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可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高振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应用抗生素之前,每种抗生素均需要做药物过敏试验,以防止药物过敏反应给患者带来伤害。护理人员在执行药物过敏试验时,常规是进行皮内注射后,在皮试单上记录观察皮试结果的时间(皮试时间一般为15 m in )。然而,IC U 护理工作非常繁重,在皮试期间,护理人员会进行其他的护理工作,特别是进行抢救的时候,因繁忙错过看皮试的时间而影响皮试结果,需要重新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不仅给患者造成了再次穿刺的痛苦,容易引起医疗纠纷,护理人员也会因为担心皮试时间而影响其他工作的效率。为了避免延误观察皮试时间,我科2012年5月采用定时器报警提示护理人员观察皮试结果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夏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预防IC 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 RBS I )的影响。方法将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的重症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并对2组CRBSI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中心静脉导管带管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5汉.1%,低于对照组的20.5%;观察组IC U平均住院日及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天数低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降低CRBSI发生率,并间接缩短患者ICU平均住院日及中心静脉导管带管天数,对预防ICU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小玲;杨锋;张倩;栾丽;邹雯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78例,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2组患者在教育前、教育后分别给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自制遵医行为量表评分。结果教育前2组SAS、SDS、GSES、自制遵医行为量表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 v.05)。教育8周后2组SAS、SDS各因子分与教育前比较均降低,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2组GSES评分和遵医行为较教育前提高,实验组提高的更明
作者:李爱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局部湿热敷对提高门诊老年输液患者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9月在门诊输液室输液的老年患者1200例,按照上、下午输液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浅静脉穿刺的方法,实验组穿刺前采用局部湿热敷方法。比较2组患者穿刺疼痛程度、回血时间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穿刺疼痛感较对照组轻,回血时间短,且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结论局部湿热敷对提高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有明显作用。
作者:谢凤云;郭芬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助产法对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6月在妇产科自然分娩的产妇7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助产法,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助产法,观察2组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及会阴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锁骨骨折比例(1.43%)低于对照组(4.29%)。观察组产妇对助产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无保护会阴助产法可降低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符合自然分娩的规律。
作者:李桂友;陈彩儿;黎少萍;原绮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美皮康敷料预防骨科外固定架针孔感染的效果。方法将骨科60例四肢骨折行外固定架固定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29例。2组均采用0].5%活力碘消毒针孔,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无菌敷料覆盖于外固定针孔处,实验组使用美皮康泡沫敷料贴于患处。比较2组每天更换敷料次数及外固定架针孔处和周围皮肤红肿及渗出情况。结果实验组更换敷料频次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外固定架针孔处和周围皮肤红肿3例、渗出9例,均少于对照组。结论美皮康敷料预防骨科外固定架针孔感染有明显效果。
作者:杨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回顾性总结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患者因腹痛伴左下肢麻木1d入院,诊断为主动脉夹层Ⅲ型。诊断明确后,立即控制心率、血压,抑酸,给予止血治疗,并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后,予以精心护理,患者症状缓解,顺利出院。
作者:何细飞;张婧;谢军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IC U护理人员床头抬高30°依从性的执行现状,探讨影响护理人员抬高床头依从性的因素。方法应用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对3个班次3个不同时间点床头抬高依从性进行连续12周的调查。结果8∶00-15∶00班、15∶00-22∶00班、22∶00-8∶00班护理人员床头抬高30°依从率分别为59?.4%、61.5%、52.7%。护士的依从率为35.0%,护师为65.5%。结论 IC U护理人员对重症患者床头抬高30°的依从性普遍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是护理人员的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等,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及指导,以提高依从效果。
作者:李碧双;何秀霞;黄雅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