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芝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流程单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医院肿瘤内科2016年11月~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1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常规用药管理基础上,应用护理流程单进行用药安全管理.统计两组用药期间用药差错和用药缺陷情况及药物过期状况;采用医院自制问卷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用药差错率和用药缺陷率及药物过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流程单,可避免用药差错和缺陷的发生,降低药物过期发生事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程卫珍;王晓培;俞莹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对提高中医护理技能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7年医院的9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为两组,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和采用多种方法提高中医护理技能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在管理前后沟通能力的变化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结果.结果: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基本语言沟通能力、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运用沟通技巧能力、沟通指南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综合满意度、护理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纠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提高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技能,使得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得到明显加强,护理投诉纠纷案例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综合满意度显著提高,综合护理质量明显改善.
作者:陈燕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策略,以确保手术室患者的安全.方法: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可从组织、文化、制度、预警等方面下手,同时规范应用于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结果:相比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应用前而言,应用后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而护理安全质量评分则明显提高.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策略地应用,能更好地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同时改善护理安全质量.
作者:俞惠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的医疗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的5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探讨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选取2017年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妇产科对两组患者的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探讨,发现在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通过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了科室的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论:通过临床的实践找出医疗质量管理的问题,通过质量改进,能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静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应用共情护理对高危患儿家属开展心理干预的价值,以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选取入住医院新生儿科的100名高危患儿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取共情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早期干预的依从性和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早期干预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情护理模式更好地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可以提高患儿对早期护理干预的依从性,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提升整体医疗质量.
作者:黄夏莺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中医研究生是新时代中医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提高中医药研究生的临床水平是中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多数中医研究生由于培养方式原因临床水平欠佳.中医经典作为临床的活水源头是临床疗效的重要保障,对中医研究生临床水平提高意义重大,然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文章从分析中医经典教育与临床关系出发,深度剖析中医经典对中医研究生临床水平的促进作用,寻找目前中医经典教学的症结,探寻可供尝试的解决方法.
作者:林敏;柴可夫;朴春燕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危机管理理论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接收的160例老年患者进行安全管理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危机管理模式.结果:将危机管理理论应用到泌尿外科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中,其老年患者的危机事件发生率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两组发生的危机事件数量比较可知,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医疗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危机管理理论应用于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可以有效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文章结合实际工作,以基层党支部为依托进行“基层党支部立项活动”模式研究,着眼于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新动态,探索出将日常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有效调动广大师生党员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探索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新模式进行了有益尝试.
作者:蒋时红;苏峰;王献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是个连续渐进的过程,中医学干预、调理亚健康状态方法多样,疗效显著,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医院治未病中心近年来广泛运用膏方调理亚健康人群,以养脏腑、补气血、扶正驱邪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增强体质,防患于未然.文章对2017年医院治未病中心的膏方处方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组方用药特点,为亚健康状态人群的膏方调理提供参考.
作者:丁红生;陆树萍;戴建锋;钱静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儿科护理临床带教是将专业理论的丰富知识和灵活多变的临床实践相结合,带领护生独自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经阶段,文章分析了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并提出对策.
作者:杨松萍;蒋新苗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液内科病区基数药品管理状况,并提出相关管理对策.方法:对医院血液内科病区基数药品实施管理前后情况进行比较,观察实施管理前后血液内科病区基数药品有效期管理、药品账物管理、特殊药品管理、药品贮藏条件及基数药品积压存在的问题.结果:实施管理后,医院血液内科病区基数药品有效期管理、药品账物管理、特殊药品管理、药品贮藏条件及基数药品积压存在的问题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及时查找医院血液内科基数药品管理状况,并就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管理对策可有效降低各问题的发生.
作者:方小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全面流程改造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自2017年1月起我们对骨科护理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对骨科病区进行全面流程改造,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流程,并实现各部门的无缝对接,管理制度策略也进行相应调整,从接诊、住院、抢救、记录4个方面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改造,以实施前的2016年情况作为对照,比较流程改造前后骨科护理质量;问卷调查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骨科环境管理、服务态度、宣教告知、护理技术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达到98.14%,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0.46% (P<0.05).结论:对骨科护理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改造,有利于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改善患者满意度.
作者:钟丽红;卢玫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在社区护理和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0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干预的200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题为导向的奥马哈系统与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较差映射方法探讨奥马哈系统和访视护理记录之间的概念符合程度.结果:访视记录中,患者症状与体征的描述共413份,其中316份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中的症状、体征完全符合,88份部分符合,9份不符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描述共3451份,其中2796份与奥马哈干预系统的干预方向内容概念完全符合,549份部分符合,106份不符合.结论:奥马哈系统在社区护理和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具备一定价值,其能够描述护理中存在的大多数症状、体征、护理干预措施,在不断完善和优化之后,可以作为我国社区护理的标准化系统.
作者:吴红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六西格玛作为一个全新的管理方法,自诞生起迅速在全世界推行.随着该理论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的从全面的质量管理方法发展成以顾客为主体的管理办法.与此同时,六西格玛理论扩展渗透到生产和商业的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医院管理领域.文章针对六西格玛原理的基本属性,阐述了六西格玛原理的基本理论,探讨其在老年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业科;包晓萍;朱雪琴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提高GCP相关知识在精神科医院临床研究者中的知晓率,从而提升药物临床试验水平.方法:应用PD-CA循环进行药物临床试验知识培训,实施措施包括强化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途径.检查GCP知识掌握程度及培训落实情况,发现培训不到位问题,存在培训盲区,知晓率低,需扩大培训人员,加强培训力度.结果:应用PDCA循环后,培训人次增加明显(P<0.01),研究人员对GCP知识知晓率大大提高(P<0.01),通过调查进行前后比较发现PDCA干预成效显著.结论:PDCA循环在药物临床试验培训中效果显著,确保药物临床试验培训效果,从而利于提升药物临床试验水平.
作者:黄敏芳;詹亚旁;宋伟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超声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与此同时,超声科室在质量控制方面出现问题,包括工作量重且多、重复检查、专科设置混乱、职责不清、技术水平难以满足需要等.因此,医院应制定专科设置的标准、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完善超声科的医疗制度等途径、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强超声科室的管理与质量控制.
作者:郭惠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护理活动评分表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1月在医院外科运用护理活动评分表对50名护理人员的护理量进行调整,另选取符合标准的100例外科患者.结果:外科患者201 7年11月、2017年12月、2018年1月的NAS分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其创伤、感染、肿瘤、畸形、功能障碍各病种间NAS分值存在差异,其中畸形NAS分值低,创伤NAS分值高,且创伤NAS分值较畸形、功能障碍的NAS分值有显著差异(P<0.05);进行护理班次调整后,2017年10月、2017年11月的白班与夜班NAS分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护理活动评分表对外科不同病种护理工作量进行调查,可以精准掌握各病种所需护理工作量,进而为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提供有效的调整依据.
作者:邵伟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索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绩效考核体系,探究绩效考核体系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精神科住院医师两个培训班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班级编号将两个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人.对照组班级临床带教老师采用传统考核体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融入带教老师绩效考核培训体系.通过对两组住院医师理论考试成绩、带教老师职业倦怠感和职业认同感的比较,对绩效考核体系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临床带教老师施行绩效考核培训体系后,观察组住院医师的理论考试成绩、带教老师职业认同感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带教老师这也倦怠感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无倦怠感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积极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绩效考核体系,明确考核目标,提升带教质量.
作者:颜蓉;金明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不同养老模式与老年人中医体质分布对应特点.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及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省宁波市6个社区、两所养老院的480例老年人,采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和对应分析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同的养老模式其体质构成存在差异;对应分析显示,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分别解释了总信息量的91.80%和8.20%.居家养老模式与阴虚体质和气郁体质关联较强,社区养老模式与痰湿质、湿热质和特禀质关联较强,机构养老模式与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关联较强.结论: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中医体质分布不同,建议有针对性地推进中医体质干预措施.
作者:陈芙蓉;周建平;钱学群;周建扬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的100例急诊危重患者,根据在转运过程中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措施处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诊危重患者转运处理,对两组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死亡情况、意外情况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并调查患者的满意率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接收科室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诊为重患者来说,其转运过程需要较为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其能够更好的降低转运死亡率,且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更低.
作者:缪琰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