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张春杰

关键词:新生儿,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并找出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新生儿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 220例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5.58%,新生儿医院感染顺位前4位:呼吸道感染占35.48%、皮肤黏膜感染占25.80%、泌尿道感染占16.94%、消化道感染占12.10%和血液感染占9.68%.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可能是侵入性操作、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结论 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加强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护理,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是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降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包差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利用品管圈活动降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包差错率的效果,提高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方法 由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自愿组成一个品管圈,定期举行会议和活动.主动提出、讨论并尝试解决与改善影响工作成效的各种问题.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显著提升,无菌包差错率由实施前的0.19%大幅度下降到实施后的0.017%,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菌包管理目标达成率高达92%.结论 品管圈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完善了管理与监控工作,提升了服务质量.

    作者:杜致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并找出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新生儿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 220例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5.58%,新生儿医院感染顺位前4位:呼吸道感染占35.48%、皮肤黏膜感染占25.80%、泌尿道感染占16.94%、消化道感染占12.10%和血液感染占9.68%.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可能是侵入性操作、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结论 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加强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护理,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是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作者:张春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2例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睡眠障碍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姜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早期与延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或晚期持续正压通气(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在治疗中的疗效的并发症.方法 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58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生的新生儿,所有入组患儿随机分为28例早CPAP组和30例晚CPAP组.早CPAP组患儿在出生后1min给予CPAP;晚CPAP组患儿在出生后30min给予CPAP.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患者在胎龄、体重、性别、阿普伽新生儿评分等方面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全组死亡率为15.5%,在早CPAP组为14.3%,而在晚CPAP组为16.6%,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并发症方面,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在治疗方面,在早CPAP组接受1、2、3次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患儿分别为39.3%(11/28)、7.1%(2/28)和3.6%(1/28);而在晚CPAP组接受1、2、3次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患儿分别为63.3%(19/30)、6.7%(2/30)和3.3%(1/30).在早CPAP组肺表面活性物质比晚CPAP组少,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4).结论 早期使用CPAP是治疗NRDS的安全、有效方法,可以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使用.

    作者:梅梅;孙华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饮食以及行为习惯对老年皮肤瘙痒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影响因素,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 435名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明确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老年皮肤瘙痒症患病率为17.28%,不同年龄段皮肤瘙痒症患病率不同,60~ 69岁、70~79岁、80~89岁、90~99岁老人皮肤瘙痒患病率分别为14.01%、9.76%、28.34%、29.41%.不同饮食因素中饮食油腻、辛辣和近3d食用海鲜对老年皮肤瘙痒患病具有相关性(x2=85.408,P<0.001;x2=24.319,P<0.001;x2=9.791,P<0.002).行为习惯中对老年皮肤瘙痒症有影响的因素包括吸烟(x2=7.736,P=0.005)、洗澡次数(x2=7.928,P=0.019)和内衣着装(x2=19.428,P<0.001).结论 年龄较大,老年皮肤患病率较高,且不同饮食因素、行为习惯对老年皮肤瘙痒症有影响.对老年皮肤瘙痒症的防控中要注重饮食及行为习惯的干预.

    作者:苗鸿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78例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的护理体会,更好指导临床.方法 分析78例接受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资料,采用术前心理疏导,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取得患者术中配合;加强术后各项护理和出院前指导.结果 78例患者手术后无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夹层等严重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护理时,要针对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充分护理和密切观察,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选取实际年龄大于70岁的全凭静脉麻醉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组(BIS值范围:35~45)、B组(BIS值范围:45~55)、C组(BIS值范围:55~65),针对β-内啡肽、皮质醇等进行测定,并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定POCD.结果 A组以及B组中β-内啡肽、皮质醇的血清浓度较低,MMSE评分较C组高.结论 对于非神经、非心血管手术的全凭静脉麻醉老年患者,术中BIS控制于55以下可以预防POCD的发生.

    作者:铁木尔;范惟;乌云格日勒;刘霄尧;丁海涛;赵智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及护理要点.方法观察28例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找出其易出现的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28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切口愈合好,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精心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巩固手术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晓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孕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分析评价孕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建档,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前、分娩后的心理状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心理护理有利于减少产前焦虑症的发生和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吕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心理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在甲状腺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量表分值改善情况、血压以及心率变化相比对照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轻甲状腺围手术期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脂联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尿脂联素浓度,并探讨脂联素与该病的关系.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尿脂联素浓度.结果 平均血清、尿脂联素水平在SLE肾损害组为(8.22±3.78) mg/L、(36.19±25.07)μg/L,非肾损害组(3.39±1.72)mg/L、(7.61±4.72)μ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95±0.88) mg/L及(1.92±1.11)μg/L,且肾损害组脂联素浓度明显高于非肾损害组;平均血清、尿脂联素水平在SLE活动组为(7.75±4.13)mg/L、(29.36±25.17)μg/L,稳定组为(3.87±2.13)mg/L、(7.53±3.78)μ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95±0.88)mg/L、(1.92±1.11)μg/L,且血清脂联素在SLE活动组明显高于SLE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大量研究提示脂联素是一种保护性蛋白因子,该实验结果提示脂联素浓度在SLE肾损害组及活动组明显升高,可能起到延缓疾病的进展尤其延缓狼疮性肾炎的发生.

    作者:彭英兰;高锦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对脑梗死模式的影响

    目的 探索颈内动脉病变程度、部位、数量及斑块形态与脑梗死模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份收住伴有颈内动脉≥70%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狭窄组和闭塞组,颅外病变组和颅内病变组,单侧病变和双侧病变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比较各组间梗死模式构成比差异性.结果 共105名患者入组,颈内动脉狭窄重度狭窄患者75人(71.4%),闭塞患者30人(28.6%);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患者80人(76.2%),颅内病变25人(23.8%);单侧颈动脉病变患者65人(61.9%),双侧病变患者40人(38.1%),稳定斑块患者22人(29.3%),不稳定斑块55人(70.7%).颈内动脉闭塞与狭窄患者间、颅内病变与颅外病变患者间以及稳定斑块患者与不稳定斑块患者间梗死模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颈内动脉病变与单侧病变患者间梗死模式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时,颈动脉病变程度及部位、病变处斑块稳定性对于脑梗死模式有着明显影响,颈动脉病变数量对于梗死模式的影响不明显.

    作者:张晶晶;刘丽;董志军;白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52例的临床研究

    胆汁淤积性肝病以黄疸持续时间长、住院费用高、预后差为特征,少数患者因长期淤胆可转化为肝硬化或重型肝炎.加强对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对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指导临床医师用药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常规保肝治疗效果差,加用糖皮质激素而取得满意疗效的52例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产前超声筛查进展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 简称先心病)是常见的胎儿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占活产婴儿的3‰~8‰[1].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与健康.由于胎儿心脏畸形的复杂性及超声技术的局限性,使得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成为产前超声检查中的难点和重点[2],选择适宜孕周,应用有效筛查方法及联合多种超声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张银燕;刘国辉;刘志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讨度洛西汀对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应用度洛西汀进行治疗后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女性抑郁症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度洛西汀治疗,随机抽取50例并以回顾性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度洛西汀对患者疗效及睡眠质量影响.结果 完成治疗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8周分别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相对于治疗前,患者睡眠质量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度洛西汀不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可改善其睡眠质量,保障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水平,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张玉莲;周宝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补佳乐的雌-孕激素联合治疗不全流产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补佳乐的雌-孕激素联合用药治疗不全流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4年1至12月接诊的不全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配为口服大剂量补佳乐雌孕激素组50例(A组)和口服小剂量补佳乐雌孕激素组50例(B组).观察两组宫腔组织物排出情况及月经恢复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对未治愈者行清宫术.结果 A组治愈率96.0%,B组治愈率76.0%.均未见明显副作用发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剂量补佳乐组雌-孕激素治疗不全流产优于小剂量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黎春梅;江雪芳;龚艳红;胡庆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复发脑胶质瘤的影像诊断与治疗进展

    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0% ~60%,有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的三高一低等特点.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率可达50%以上,复发后的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侵袭力更强.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提高,显微技术、神经导航等神经外科技术的普及,间质内放化疗等新技术、新疗法手段的应用,使复发脑胶质瘤的诊断与治疗取得显著进步.因此,复发脑胶质瘤的早期确诊与综合治疗对其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对复发脑胶质瘤的影像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田敏;张国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前葡萄膜炎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前葡萄膜炎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G)前房穿刺联合瞳孔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0例(42只眼)前葡萄膜炎继发ACG早期行前房穿刺联合瞳孔成形术治疗,分析术后不同时间段瞳孔阻滞程度、前房反应、眼压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42只眼术后1、24 h及1周复查时均未再发生瞳孔阻滞,前房反应在术后1h与术前比无明显改善,在术后24 h到1周内逐渐减轻;眼压在术后1h迅速下降到正常值以下,术后24 h复查,26只眼<21 mmHg,16只眼21~30 mmHg,眼压复升率为38%,局部及全身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可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后1周复查眼压,34只眼< 21 mmHg,8只眼21~35mmHg,药物控制不良,炎症进入静止期后行滤过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无晶状体损伤,1只眼前房内少量出血,1周内全部吸收.结论 前房穿刺联合瞳孔成形术是治疗前葡萄膜炎继发ACG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迅速降低眼压,促进炎症吸收、为其他手术创造条件.

    作者:乔俊丽;何晓光;孙励;马茹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捏脊辅助治疗婴幼儿积滞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捏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住院0~3岁积滞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依入院奇偶数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相同的西药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辅助捏脊疗法,以非参数法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秩均值50.51,而对照组秩均值3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示治疗组疗效优与对照组.结论 捏脊辅助治疗婴幼儿积滞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殷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退行性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退行性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90例腰椎退行性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由品管圈小组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规范化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出院时及出院3月后的ODI评分,并在出院时做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ODI评分情况在手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ODI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以品管圈的形式对腰椎退行性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并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莉;王妙珍;冀云涛;高丽霞;杜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