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标示量的制定方法

张志强

关键词:容量值, 标示量, 无偿献血
摘要:目的 制定血液的标示量.方法 对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抽检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值应用统计学方法中的样本量估计、剔除离群值两方法计算出标示量.结果 本血站制定出的标示量为389 ml.结论 依据此方式制定血液标示量的方法可行.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欣母沛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37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欣母沛治疗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从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因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78例,其中37例患者在应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治疗无效后,加用欣母沛宫体注射或臀部深层肌肉注射,15 min后视效果可重复使用.结果 37例患者中36例有明显效果,有效率97.29%,1例无效,后并发DIC,改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杨琦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护理干预的探讨

    乳腺癌发病率每年呈上升趋势[1],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手术切除了胸部肌肉、皮肤和筋膜等,术后影响上肢功能,因此术后正确、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对提高患肢功能恢复及患者的生活、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效果,2009年5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手术的83例患者,对其中43例进行了早期渐进性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效果非常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玉莲;陈翠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及预后因素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分娩方式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7例患者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51例(47.6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例(21.50%),巨幼细胞性贫血15例(14.0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11例(10.28%),再生障碍性贫血者4例(3.74%),其他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者3例(2.80%).各类病因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对分娩方式的研究表明,ITP患者的剖宫产率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07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发生早产的4例(13.08%),正常组30例患者中发生早产的1例(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组发生产后出血的11例(10.28%),正常组1例(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因有多种,其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原因.血小板计数<30×109/L,同时有出血倾向者主张行剖宫产术.

    作者:肖慧英;刘晓颖;刘改文;冯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监测治疗.方法 以我院2000年5月至2013年9月发生OHSS 42例收治住院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OHSS临床特点及治疗,易患OHSS高危因素:年轻患者,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过多卵泡数目.结论 OHSS是一种医源性并发症,应积极监测并予以正确防治.

    作者:秦慧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例特发性强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矫形固定术的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性反应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多发于10~40岁,男女患病比例为10∶1,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僵硬或疼痛,脊柱病变呈进行性加重,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经物理、药物对症治疗后多数患者不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需行手术治疗.1 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农民.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双髋关节偶有疼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行药物对症及物理治疗,疼痛逐渐缓解,后逐渐出现腰背向后突出,行走及日常活动正常,一直未予特殊处理.近4年来驼背加重,无法平卧.2012年3月5日来我院就诊,行X线检查示强脊合并脊柱弯曲,胸廓、骨盆畸形.10余年前因外伤致左侧股骨颈骨折,未行手术治疗,现在左髋关节轻度活动受限.

    作者:杜丽英;李月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妇产科手术的体会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用药量小、阻滞完善等优势,提高了妇产科手术麻醉质量与安全,降低了手术与麻醉的并发症,可视为妇产科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我科应用该技术在妇产科手术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妇产科手术病人170例,年龄21~66岁,ASAⅠ~Ⅱ级.其中子宫全切除术28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19例,经腹子宫全切除术9例),次全切除术8例,输卵管部分切除术12例,卵巢囊肿摘除术12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95例,宫颈椎形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3例.

    作者:刘玉海;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癌中mPGES-1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合成酶(mPGEs-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为肺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RT-PCR检测肺癌及癌旁组织中mPGEs-1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相应标本中mPGEs-1蛋白的表达.结果 肺癌组织中mPGEs-1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mPGEs-1蛋白阳性表达率肺癌组织中为66.7%(40/60),在相应癌旁组织中为10%(6/60),肺癌明显高于癌旁(x2=20.38,P<0.01).肺癌mPGE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随着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肺癌mPGE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mPGEs-1的高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可能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为开发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作者:王静媛;贾海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CU患者文化休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CCU患者文化休克的表现及相关因素,以使临床护士更好地理解患者的言行,为今后进一步做好这一人群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CCU患者100例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0份.结果 CCU患者中文化休克现象约占73%,发生文化休克相关因素中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民族、职业、来院前居住地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休克现象在CCU患者中普遍存在,病情越重个体产生文化休克的表现就越明显.结论 文化休克现象与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与信息的缺乏、适应性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日常生活习惯、态度和信仰的改变、个体的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健康服务体系中,护士是帮助患者减轻或缓解文化休克的主要成员,也是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文化坏境的专业人员.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患者的文化需求、健康、疾病的观念、信仰和行为方式,向患者提供多层次多体系全方位高水平的护理服务,使患者以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郭凤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睾丸扭转的护理干预与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对睾丸扭转患者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 分析总结9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 9例患者5例双侧睾丸发育正常,4例行睾丸切除者,健侧睾丸发育正常.结论 准确地术前观察、及时的心理支持、精心的术后护理和细致的出院指导,完整的贯穿于患者的治疗过程,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婧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成本效益

    目的 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治疗费用昂贵,不仅是一个临床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方法 从治疗效果,该文探讨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花费和不同治疗阶段的成本效益.结果 AML治疗期间院内花费是大比例的治疗支出,接受干移植是白血病治疗中重要的花费.在诱导期和巩固期治疗阶段,患者个人情况不同,不同的治疗方案选择,成本效益存在明显的差异,使用集落刺激因子后有助于减少总治疗支出.结论 AML对社会造成的的经济负担十分显著.研究人员需要更多的考察AML治疗与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以便促进医疗保障体系给AML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实惠.

    作者:赵卫红;黄彬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影像在腘窝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腘窝囊肿的超声影像特征,探讨其超声成像的病理基础,并与病理组织学相比较,提高腘窝囊肿的超声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对下肢有腘窝包块的患者使用高频探头进行检查,选取45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腘窝囊肿患者,对其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囊壁厚薄、内部回声特点、后方回声有无增强、与关节腔相通与否、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有无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腘窝囊肿位于下肢腘窝及其周围,单侧多于双侧,囊肿边界不规则,囊壁较薄,部分可有分隔,囊肿显示与关节腔相通20例(占44.4%),囊肿与关节腔不相通25例(占55.6%),囊内回声呈现多样性.大致可分为4种:(1)单纯液性无回声区22例(占48.9%),后方回声偏强;(2)囊内为细密点状弱回声16例(占35.5%),呈悬浮状,可飘动,后方回声略偏强;(3)囊内除细密点状弱回声,还可见点状强回声斑,伴声影3例(占6.7%);(4)囊内可见光带分隔为多房4例(占8.9%),后方回声略偏强;所有包块彩色多普勒显示内部均无血流信号.结论 依据肿物的部位、超声影像特征判断腘窝囊肿的特点,以及其与关节腔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信息.

    作者:任瑞芳;王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局麻-喉罩-靶控输注-BIS监测实施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的效果

    目的 评价局麻-喉罩-靶控输注-BIS监测实施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的效果.方法 对8例满足唤醒条件的患者,术野部位行神经阻滞,诱导置入喉罩.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调整麻醉深度维持BIS值40~ 60,神经导航定位后,在三钉头架部、切口处及硬膜行局部浸润.术中需唤醒时调整异丙酚、瑞芬靶控值,使BIS值升为70以上实施唤醒.观察能否成功实施术中唤醒及有否不良反应.结果 8例均成功实施术中唤醒,唤醒时间约10~25 min,持续20~45 min.有5例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心率增快,1例在唤醒过程中有轻微体动经安慰后好转.结论 局麻-喉罩-靶控输注-BIS监测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

    作者:解雅英;于建设;吴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眼球穿通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眼球穿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 对2013年1~12月在我院经临床诊断为眼球穿通伤患者14例(14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8例患者行二期手术治疗.结论 眼球穿通伤患者视力差,球内异物应尽可能取出.

    作者:郭凯;朱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管性痴呆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37例VD患者的血浆Hcy浓度,并与39例非痴呆脑梗死患者作为同期对照组血浆Hcy浓度进行比较,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划分VD患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20~24分),中度(10~19分),重度(10分以下).结果VD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非痴呆脑梗死组(P<0.01),不同程度VD患者血浆Hcy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VD发病密切相关,而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血管性痴呆的程度越严重.

    作者:李明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在慢性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胸膜肺切除术、胸廓成形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及带蒂大网膜填充术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83.3%、100.0%、98.1%和100.0%,总治愈率为97.5%,治愈效果良好.结论 对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特点及降压药物联合CPAP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OSAHS合并EH患者的血压特点及降压药物联合CPAP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60~85岁患者178例,其中合并组86例,单纯组92例.研究对象均行ABP和PSG检测.对于合并组首先药物降压,4周后行ABP检查,其中药物降压效果不理想者辅以CPAP治疗后4周再行ABP检查.单纯组行药物治疗后进行ABP检查.结果 (1)合并组与单纯组比较,合并组各个时段血压较高,且非杓形血压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合并组58例经药物降压治疗4周,血压有不同程度下降,部分患者恢复杓形血压,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3)合并组的28例经药物辅以CPAP治疗后,各时段血压明显下降,非杓形血压人数减少,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4)降压药物治疗单纯组4周,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部分患者恢复杓形血压,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OSAHS合并EH患者血压较高,并且失去昼夜节律现象,单纯药物降压疗效差,联合CPAP治疗后可显著降压并可以恢复正常杓形血压节律.

    作者:丁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口腔四手操作在热牙胶充填根管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四手操作在热牙胶充填根管中的影响.方法 50例热牙胶充填根管传统护理组与50例热牙胶充填根管四手操作组采用相同充填方法和程序,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操作时间、操作完成后充填效果,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 四手操作的操作时间明显少于传统操作,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操作.结论 四手操作在热牙胶充填根管中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成功率.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56例手外伤皮肤缺损患者腹部皮瓣修复术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手外伤皮肤缺损腹部皮瓣修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6例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术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血运观察、心理护理、断蒂前夹皮瓣训练等护理.结果 55例手外伤行腹部皮瓣修复术的患者手指皮瓣成活,8例臃肿回本科行整形(减肥)术,19例回本科行肌腱松解术,5例合并骨折、肌腱损伤功能丧失,23例患者经功能锻炼后手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者皮瓣部分成活,经植皮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密切观察手外伤患者的腹部皮瓣血运情况,解决各项护理问题,是腹部皮瓣成活的关键.

    作者:魏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08年至2012年我院患者梅毒抗体阳性率回顾性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患者近5年来梅毒感染情况,为梅毒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2008年至2012年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经RPR做梅毒抗体初筛试验,经TPPA做梅毒抗体确认试验,确认为梅毒患者,共收集2 033例.结果 5年间我院患者梅毒感染率无明显变化,男性与女性比为0.69∶1,男女间无明显区别.结论 梅毒在我院发病率无明显变化,社会和医院应加强流行观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阻止梅毒的传播.

    作者:王文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睾丸切除改变小鼠下丘脑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表达

    目的 探讨睾丸切除对小鼠下丘脑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huntingtin-associated protein 1,HAP1)表达的影响.方法 观察HAP1在主要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元的区域分布特点,继而应用免疫印迹技术观察去势对下丘脑HAP1表达的影响,后选择HAP1水平变化显著的时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下丘脑视前区及弓状核等部位HAP1免疫反应性变化的区域特征.结果 HAP1在雄性小鼠下丘脑广泛表达,以视前核、视交叉上核、室周核、室旁核、背内侧核、弓状核等部位免疫反应性较强,在隔外侧核、隔内侧核、斜角带核及下丘脑乳头体上核、正中隆起及下丘脑腹内侧核等部位呈低至中等水平表达.HAP1免疫反应产物在神经元胞质和神经毡内呈弥散、均匀分布,并可见强反应的stigmoid小体.下丘脑HAP1水平在睾丸切除后第2-4日显著升高,第7日接近假手术组水平,术后3周显著降低(P<0.01).小鼠睾丸切除后2d,与假手术组比较,HAP1在下丘脑腹内侧视前核及弓状核的免疫反应性增强,而下丘脑膈外侧核及背内侧核等区域HAP1免疫反应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HAP1可能与参与下丘脑视前区弓状核等部位神经元内GnRH的分泌和转运.

    作者:敖晶晶;贾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