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局麻-喉罩-靶控输注-BIS监测实施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的效果

解雅英;于建设;吴凡

关键词:局麻, 喉罩, 靶控输注, 术中唤醒
摘要:目的 评价局麻-喉罩-靶控输注-BIS监测实施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的效果.方法 对8例满足唤醒条件的患者,术野部位行神经阻滞,诱导置入喉罩.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调整麻醉深度维持BIS值40~ 60,神经导航定位后,在三钉头架部、切口处及硬膜行局部浸润.术中需唤醒时调整异丙酚、瑞芬靶控值,使BIS值升为70以上实施唤醒.观察能否成功实施术中唤醒及有否不良反应.结果 8例均成功实施术中唤醒,唤醒时间约10~25 min,持续20~45 min.有5例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心率增快,1例在唤醒过程中有轻微体动经安慰后好转.结论 局麻-喉罩-靶控输注-BIS监测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包头市院前急救救治危重病人与发病时间聚集性的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包头市院前急救救治危重病人的发病时间聚集性.方法 对2011年至2013年包头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系统数据库中所有院前急救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急救出车的时间分布情况,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谱和死亡原因等.结果 2011年至2013年间,1、7、8月份是出车急救的高峰,包头市区院前急救患者81 328例,前3位疾病依次为创伤类27 879例、循环系统急症13 467例、神经系统急症11735例.结论 提高创伤院前急救的技术水平,建立绿色通道;对有猝死高危因素的患者启动快速现场急救反应,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根据呼叫出车密度和疾病谱,科学合理的安排院前急救工作.

    作者:王凌;陈晓聿;孟刚;张桂琴;王小瑞;洪艳霞;王月红;苏春霞;陈秀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液标示量的制定方法

    目的 制定血液的标示量.方法 对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抽检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值应用统计学方法中的样本量估计、剔除离群值两方法计算出标示量.结果 本血站制定出的标示量为389 ml.结论 依据此方式制定血液标示量的方法可行.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的临床研究与进展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是一种基于帧到帧追踪在三维灰阶图像上的超声斑点来量化复杂心脏运动的新型技术.三维斑点追踪技术相对不依赖于角度,能测量心脏全局和局部应变、应变率、位移和纵向、径向、圆周方向的速度,还可以量化心脏的旋转运动如旋转、扭曲和心肌的扭转.本文通过对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原理以及在临床中的初步应用情况的介绍,进一步讨论这种新的超声技术主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存在的局限性和发展应用前景.

    作者:祝子祎;胡燕华;冯天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56例手外伤皮肤缺损患者腹部皮瓣修复术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手外伤皮肤缺损腹部皮瓣修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6例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术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血运观察、心理护理、断蒂前夹皮瓣训练等护理.结果 55例手外伤行腹部皮瓣修复术的患者手指皮瓣成活,8例臃肿回本科行整形(减肥)术,19例回本科行肌腱松解术,5例合并骨折、肌腱损伤功能丧失,23例患者经功能锻炼后手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者皮瓣部分成活,经植皮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密切观察手外伤患者的腹部皮瓣血运情况,解决各项护理问题,是腹部皮瓣成活的关键.

    作者:魏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CU患者文化休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CCU患者文化休克的表现及相关因素,以使临床护士更好地理解患者的言行,为今后进一步做好这一人群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CCU患者100例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0份.结果 CCU患者中文化休克现象约占73%,发生文化休克相关因素中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民族、职业、来院前居住地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休克现象在CCU患者中普遍存在,病情越重个体产生文化休克的表现就越明显.结论 文化休克现象与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与信息的缺乏、适应性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日常生活习惯、态度和信仰的改变、个体的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健康服务体系中,护士是帮助患者减轻或缓解文化休克的主要成员,也是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文化坏境的专业人员.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患者的文化需求、健康、疾病的观念、信仰和行为方式,向患者提供多层次多体系全方位高水平的护理服务,使患者以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郭凤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对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随机分3组,每组50例,其中A组经气管内滴入麻醉法,B组喷雾麻醉法,C组环甲膜穿刺麻醉法,3组麻醉效果比较起效及维持时间,平均耗氧量的差别.结果 A、B、C组优良率分别为66%,92%,96.4%,C组显著优于A组及B组(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采用环甲膜穿刺麻醉效果佳,起效快,维持时间长,麻药用量小,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但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作者:张风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99mTc-MDP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科275例全身骨显像无法确诊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的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结果.结果 将SPECT/CT显像结果与终诊断比较,SPECT/CT对骨转移病灶的诊断符合率为93.7%、灵敏度为97%、特异性为91.3%、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7.7%.结论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能够提供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充分弥补了全身骨显像的不足,增加了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白青山;秦莎娜;张海龙;奇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芪参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芪参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指定的诊断标准,中医辨症为气虚血瘀,心血瘀阻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加上芪参胶囊和只做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3.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16%.结论 芪参胶囊能够有效的缓解心绞痛次数、疼痛程度,并能有效缓解患者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对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适合广大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赵英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癌中mPGES-1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合成酶(mPGEs-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为肺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RT-PCR检测肺癌及癌旁组织中mPGEs-1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相应标本中mPGEs-1蛋白的表达.结果 肺癌组织中mPGEs-1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mPGEs-1蛋白阳性表达率肺癌组织中为66.7%(40/60),在相应癌旁组织中为10%(6/60),肺癌明显高于癌旁(x2=20.38,P<0.01).肺癌mPGE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随着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肺癌mPGE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mPGEs-1的高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可能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为开发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作者:王静媛;贾海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睾丸切除改变小鼠下丘脑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表达

    目的 探讨睾丸切除对小鼠下丘脑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huntingtin-associated protein 1,HAP1)表达的影响.方法 观察HAP1在主要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元的区域分布特点,继而应用免疫印迹技术观察去势对下丘脑HAP1表达的影响,后选择HAP1水平变化显著的时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下丘脑视前区及弓状核等部位HAP1免疫反应性变化的区域特征.结果 HAP1在雄性小鼠下丘脑广泛表达,以视前核、视交叉上核、室周核、室旁核、背内侧核、弓状核等部位免疫反应性较强,在隔外侧核、隔内侧核、斜角带核及下丘脑乳头体上核、正中隆起及下丘脑腹内侧核等部位呈低至中等水平表达.HAP1免疫反应产物在神经元胞质和神经毡内呈弥散、均匀分布,并可见强反应的stigmoid小体.下丘脑HAP1水平在睾丸切除后第2-4日显著升高,第7日接近假手术组水平,术后3周显著降低(P<0.01).小鼠睾丸切除后2d,与假手术组比较,HAP1在下丘脑腹内侧视前核及弓状核的免疫反应性增强,而下丘脑膈外侧核及背内侧核等区域HAP1免疫反应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HAP1可能与参与下丘脑视前区弓状核等部位神经元内GnRH的分泌和转运.

    作者:敖晶晶;贾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监测治疗.方法 以我院2000年5月至2013年9月发生OHSS 42例收治住院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OHSS临床特点及治疗,易患OHSS高危因素:年轻患者,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过多卵泡数目.结论 OHSS是一种医源性并发症,应积极监测并予以正确防治.

    作者:秦慧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及预后因素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分娩方式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7例患者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51例(47.6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例(21.50%),巨幼细胞性贫血15例(14.0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11例(10.28%),再生障碍性贫血者4例(3.74%),其他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者3例(2.80%).各类病因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对分娩方式的研究表明,ITP患者的剖宫产率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07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发生早产的4例(13.08%),正常组30例患者中发生早产的1例(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组发生产后出血的11例(10.28%),正常组1例(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因有多种,其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原因.血小板计数<30×109/L,同时有出血倾向者主张行剖宫产术.

    作者:肖慧英;刘晓颖;刘改文;冯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生命力护理对骨折病人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生命力护理对缓解骨折病人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前均采取常规护理,术后对照组仍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生命力护理,进行疼痛评分后,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结果 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疼痛评分,数据分析后行x2检验,术前的P值为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的P值为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生命力护理,能明显使骨折患者疼痛减轻,效果优于单纯的常规护理,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谢志伟;王卓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成本效益

    目的 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治疗费用昂贵,不仅是一个临床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方法 从治疗效果,该文探讨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花费和不同治疗阶段的成本效益.结果 AML治疗期间院内花费是大比例的治疗支出,接受干移植是白血病治疗中重要的花费.在诱导期和巩固期治疗阶段,患者个人情况不同,不同的治疗方案选择,成本效益存在明显的差异,使用集落刺激因子后有助于减少总治疗支出.结论 AML对社会造成的的经济负担十分显著.研究人员需要更多的考察AML治疗与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以便促进医疗保障体系给AML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实惠.

    作者:赵卫红;黄彬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例特发性强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矫形固定术的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性反应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多发于10~40岁,男女患病比例为10∶1,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僵硬或疼痛,脊柱病变呈进行性加重,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经物理、药物对症治疗后多数患者不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需行手术治疗.1 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农民.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双髋关节偶有疼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行药物对症及物理治疗,疼痛逐渐缓解,后逐渐出现腰背向后突出,行走及日常活动正常,一直未予特殊处理.近4年来驼背加重,无法平卧.2012年3月5日来我院就诊,行X线检查示强脊合并脊柱弯曲,胸廓、骨盆畸形.10余年前因外伤致左侧股骨颈骨折,未行手术治疗,现在左髋关节轻度活动受限.

    作者:杜丽英;李月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锁骨下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喉返神经的保护

    目的 探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喉返神经的保护.方法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58例患者,均行经锁骨下入路无注气内镜辅助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常规暴露喉返神经.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结论 经锁骨下入路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方式,常规暴露喉返神经不会增加损伤机率.

    作者:李英彬;黄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影像在腘窝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腘窝囊肿的超声影像特征,探讨其超声成像的病理基础,并与病理组织学相比较,提高腘窝囊肿的超声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对下肢有腘窝包块的患者使用高频探头进行检查,选取45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腘窝囊肿患者,对其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囊壁厚薄、内部回声特点、后方回声有无增强、与关节腔相通与否、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有无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腘窝囊肿位于下肢腘窝及其周围,单侧多于双侧,囊肿边界不规则,囊壁较薄,部分可有分隔,囊肿显示与关节腔相通20例(占44.4%),囊肿与关节腔不相通25例(占55.6%),囊内回声呈现多样性.大致可分为4种:(1)单纯液性无回声区22例(占48.9%),后方回声偏强;(2)囊内为细密点状弱回声16例(占35.5%),呈悬浮状,可飘动,后方回声略偏强;(3)囊内除细密点状弱回声,还可见点状强回声斑,伴声影3例(占6.7%);(4)囊内可见光带分隔为多房4例(占8.9%),后方回声略偏强;所有包块彩色多普勒显示内部均无血流信号.结论 依据肿物的部位、超声影像特征判断腘窝囊肿的特点,以及其与关节腔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信息.

    作者:任瑞芳;王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促进急性白血病化疗中血小板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观察我院4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共96次化疗,采取平均分配、对照原则,将化疗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AML、ALL病例数相同;所包含诱导治疗及巩固强化治疗病例数相同.观察组:于血小板计数≤75×109/L开始皮下注射rhIL-11Ala10 40μg/g,连续10~14 d;ANC< 1.0×109/L同时应用G-CSF 5μg(kg·d)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仅于ANC< 1.0×109/L应用G-CSF 5μg(kg·d)皮下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于血小板计数<20×109/L输注血小板、血红蛋白<60 g/L输注红细胞.结果 在第14日及21日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36.7±9.4)×109/L和(97.4±16.8)×109/L,对照组分别为(24.5±8.9)×109/L和(78.3±19.1)×109/L,同一时间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20×109/L平均天数为(7.4±2.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7±3.4)d(P<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平均天数为(15.4±2.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2.7±4.3)d(P<0.05).观察组血小板输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毒副作用方面,观察组中仅发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2例,尿素氮轻度增高1例,头痛3例,肌肉、关节疼痛4例,发热2例,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可取得较好疗效,毒副作用轻微,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莹;刘先桃;马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在妇产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在妇产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妇产科疾病的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宫腔镜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通过腹腔镜进行监测,确定病情进行镜下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进行手术的40例患者没有产生任何并发症,通过腹腔镜的监测发现8例盆腔疾病患者,均得到及时治疗;15例出现输卵管堵塞的患者经过疏通有13例输卵管恢复正常;4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0 min,出血量平均为15 ml,手术后2~3d患者身体基本恢复,经过调查寻访发现无术后并发症现象,患者对治疗结果基本满意.结论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进行妇产科手术,更加有利于进行宫腔镜手术,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利用价值.

    作者:许秋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局麻-喉罩-靶控输注-BIS监测实施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的效果

    目的 评价局麻-喉罩-靶控输注-BIS监测实施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的效果.方法 对8例满足唤醒条件的患者,术野部位行神经阻滞,诱导置入喉罩.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调整麻醉深度维持BIS值40~ 60,神经导航定位后,在三钉头架部、切口处及硬膜行局部浸润.术中需唤醒时调整异丙酚、瑞芬靶控值,使BIS值升为70以上实施唤醒.观察能否成功实施术中唤醒及有否不良反应.结果 8例均成功实施术中唤醒,唤醒时间约10~25 min,持续20~45 min.有5例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心率增快,1例在唤醒过程中有轻微体动经安慰后好转.结论 局麻-喉罩-靶控输注-BIS监测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

    作者:解雅英;于建设;吴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