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包头市院前急救救治危重病人与发病时间聚集性的调查研究

王凌;陈晓聿;孟刚;张桂琴;王小瑞;洪艳霞;王月红;苏春霞;陈秀琳

关键词:院前急救, 危重病人
摘要:目的 分析包头市院前急救救治危重病人的发病时间聚集性.方法 对2011年至2013年包头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系统数据库中所有院前急救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急救出车的时间分布情况,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谱和死亡原因等.结果 2011年至2013年间,1、7、8月份是出车急救的高峰,包头市区院前急救患者81 328例,前3位疾病依次为创伤类27 879例、循环系统急症13 467例、神经系统急症11735例.结论 提高创伤院前急救的技术水平,建立绿色通道;对有猝死高危因素的患者启动快速现场急救反应,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根据呼叫出车密度和疾病谱,科学合理的安排院前急救工作.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特点及降压药物联合CPAP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OSAHS合并EH患者的血压特点及降压药物联合CPAP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60~85岁患者178例,其中合并组86例,单纯组92例.研究对象均行ABP和PSG检测.对于合并组首先药物降压,4周后行ABP检查,其中药物降压效果不理想者辅以CPAP治疗后4周再行ABP检查.单纯组行药物治疗后进行ABP检查.结果 (1)合并组与单纯组比较,合并组各个时段血压较高,且非杓形血压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合并组58例经药物降压治疗4周,血压有不同程度下降,部分患者恢复杓形血压,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3)合并组的28例经药物辅以CPAP治疗后,各时段血压明显下降,非杓形血压人数减少,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4)降压药物治疗单纯组4周,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部分患者恢复杓形血压,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OSAHS合并EH患者血压较高,并且失去昼夜节律现象,单纯药物降压疗效差,联合CPAP治疗后可显著降压并可以恢复正常杓形血压节律.

    作者:丁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99mTc-MDP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科275例全身骨显像无法确诊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的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结果.结果 将SPECT/CT显像结果与终诊断比较,SPECT/CT对骨转移病灶的诊断符合率为93.7%、灵敏度为97%、特异性为91.3%、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7.7%.结论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能够提供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充分弥补了全身骨显像的不足,增加了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白青山;秦莎娜;张海龙;奇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721例胸部创伤临床处理分析

    目的 总结胸部创伤处理和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721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本组病例行保守治疗和开胸手术治疗,治愈719例,死亡2例,死亡均为全身复合伤患者.结论 迅速准确的伤情判断、采取及时正确的处理,是胸部创伤救治的关键.

    作者:黄冬;贺钢枫;王东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蒙医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目的 为了准确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管理,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与住院患者病例调查相结合,对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实查712例患者,实查率99.53%,发生医院感染13例、15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83%、例次感染率为2.11%,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占46.67%.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是五疗康复科、血液肿瘤病、血液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6.57%.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病原送检率及重点科室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今后工作重点.

    作者:张宏英;段宇宏;高敏;索春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H型高血压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而H型高血压可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及致残率,所以全面认识及有效管理H型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依那普利叶酸片控制H型高血压,但对于高血压控制及其心脑血管疾病的远程临床效果有待于进一步大规模研究来验证.

    作者:冉玉红;高学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运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运用方式,以使手术病人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方法 将24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舒适护理方式,包括术前访视,麻醉手术中的舒适护理,手术中体位的舒适护理,手术中生理、心理舒适护理,手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搬运患者的舒适护理,术后访视等几个方面,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240例手术病人均有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改善,术后随访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运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充实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

    作者:郭建桃;李月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08年至2012年我院患者梅毒抗体阳性率回顾性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患者近5年来梅毒感染情况,为梅毒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2008年至2012年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经RPR做梅毒抗体初筛试验,经TPPA做梅毒抗体确认试验,确认为梅毒患者,共收集2 033例.结果 5年间我院患者梅毒感染率无明显变化,男性与女性比为0.69∶1,男女间无明显区别.结论 梅毒在我院发病率无明显变化,社会和医院应加强流行观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阻止梅毒的传播.

    作者:王文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即刻种植骨缺损及其修复的研究进展

    即刻种植修复术是目前牙种植术中较常见而又热门的选择,它减少了手术的次数,缩短了疗程,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即刻种植修复术的适应证相对更为严格,特别是对牙槽骨骨量的要求.而大多数患者都存在着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骨缺损,如何修复骨缺损是如今研究的重点.故本文将从即刻种植骨缺损的类型、即刻种植引导骨组织再生和植骨材料的应用、骨缺损剩余骨壁对其修复的影响3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梦漪;屈志国;周亚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56例手外伤皮肤缺损患者腹部皮瓣修复术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手外伤皮肤缺损腹部皮瓣修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6例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术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血运观察、心理护理、断蒂前夹皮瓣训练等护理.结果 55例手外伤行腹部皮瓣修复术的患者手指皮瓣成活,8例臃肿回本科行整形(减肥)术,19例回本科行肌腱松解术,5例合并骨折、肌腱损伤功能丧失,23例患者经功能锻炼后手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者皮瓣部分成活,经植皮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密切观察手外伤患者的腹部皮瓣血运情况,解决各项护理问题,是腹部皮瓣成活的关键.

    作者:魏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液标示量的制定方法

    目的 制定血液的标示量.方法 对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抽检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值应用统计学方法中的样本量估计、剔除离群值两方法计算出标示量.结果 本血站制定出的标示量为389 ml.结论 依据此方式制定血液标示量的方法可行.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口腔四手操作在热牙胶充填根管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四手操作在热牙胶充填根管中的影响.方法 50例热牙胶充填根管传统护理组与50例热牙胶充填根管四手操作组采用相同充填方法和程序,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操作时间、操作完成后充填效果,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 四手操作的操作时间明显少于传统操作,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操作.结论 四手操作在热牙胶充填根管中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成功率.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内蒙古自治区乙肝病的空间流行性研究

    目的 分析2006年至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空间分布、空间自相关性及其流行蔓延趋势,为乙肝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内蒙古自治区2006年至2012年各市级行政单位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运用ArcGIS10.0对其年均发病率进行发病率分布图的绘制,并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乙肝的空间聚集性及自相关性.结果 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地图和局部空间统计分析发现该病不存在空间聚集,MORAN散点图显示应对阿拉善盟和兴安盟进行重点防控,以减少对周边城市的影响.结论 空间分析技术对乙肝发病空间特征的探讨结果可以为乙肝的有效防治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作者:贾跃旗;解春梅;郭卫东;孙景萍;张营;王素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成本效益

    目的 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治疗费用昂贵,不仅是一个临床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方法 从治疗效果,该文探讨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花费和不同治疗阶段的成本效益.结果 AML治疗期间院内花费是大比例的治疗支出,接受干移植是白血病治疗中重要的花费.在诱导期和巩固期治疗阶段,患者个人情况不同,不同的治疗方案选择,成本效益存在明显的差异,使用集落刺激因子后有助于减少总治疗支出.结论 AML对社会造成的的经济负担十分显著.研究人员需要更多的考察AML治疗与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以便促进医疗保障体系给AML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实惠.

    作者:赵卫红;黄彬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妇产科手术的体会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用药量小、阻滞完善等优势,提高了妇产科手术麻醉质量与安全,降低了手术与麻醉的并发症,可视为妇产科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我科应用该技术在妇产科手术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妇产科手术病人170例,年龄21~66岁,ASAⅠ~Ⅱ级.其中子宫全切除术28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19例,经腹子宫全切除术9例),次全切除术8例,输卵管部分切除术12例,卵巢囊肿摘除术12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95例,宫颈椎形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3例.

    作者:刘玉海;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影响护士建立护理临床思维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 研究影响护士建立护理临床思维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随机对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影响护理人员建立护理临床思维的相关因素.结果 护理人员能充分认识到建立护理临床思维的重要性,原意建立护理临床思维的护士比例明显高于不愿意的护士.护理人员在建立护理临床思维过程中受自身学历、职称、能级影响.结论 本院护士对建立护理临床思维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认识,希望得到相关培训.在建立护理临床思维的过程中,其除受自身学历、职称和能级影响外,N1、N2能级护理人员存在的主要障碍为知识缺乏以及思维混乱,而N3、N4能级护理人员存在的主要障碍为缺乏职业发展以及绩效分配不合理.

    作者:张世红;朱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局麻-喉罩-靶控输注-BIS监测实施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的效果

    目的 评价局麻-喉罩-靶控输注-BIS监测实施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的效果.方法 对8例满足唤醒条件的患者,术野部位行神经阻滞,诱导置入喉罩.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调整麻醉深度维持BIS值40~ 60,神经导航定位后,在三钉头架部、切口处及硬膜行局部浸润.术中需唤醒时调整异丙酚、瑞芬靶控值,使BIS值升为70以上实施唤醒.观察能否成功实施术中唤醒及有否不良反应.结果 8例均成功实施术中唤醒,唤醒时间约10~25 min,持续20~45 min.有5例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心率增快,1例在唤醒过程中有轻微体动经安慰后好转.结论 局麻-喉罩-靶控输注-BIS监测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

    作者:解雅英;于建设;吴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CU患者文化休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CCU患者文化休克的表现及相关因素,以使临床护士更好地理解患者的言行,为今后进一步做好这一人群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CCU患者100例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0份.结果 CCU患者中文化休克现象约占73%,发生文化休克相关因素中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民族、职业、来院前居住地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休克现象在CCU患者中普遍存在,病情越重个体产生文化休克的表现就越明显.结论 文化休克现象与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与信息的缺乏、适应性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日常生活习惯、态度和信仰的改变、个体的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健康服务体系中,护士是帮助患者减轻或缓解文化休克的主要成员,也是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文化坏境的专业人员.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患者的文化需求、健康、疾病的观念、信仰和行为方式,向患者提供多层次多体系全方位高水平的护理服务,使患者以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郭凤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睾丸切除改变小鼠下丘脑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表达

    目的 探讨睾丸切除对小鼠下丘脑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huntingtin-associated protein 1,HAP1)表达的影响.方法 观察HAP1在主要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元的区域分布特点,继而应用免疫印迹技术观察去势对下丘脑HAP1表达的影响,后选择HAP1水平变化显著的时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下丘脑视前区及弓状核等部位HAP1免疫反应性变化的区域特征.结果 HAP1在雄性小鼠下丘脑广泛表达,以视前核、视交叉上核、室周核、室旁核、背内侧核、弓状核等部位免疫反应性较强,在隔外侧核、隔内侧核、斜角带核及下丘脑乳头体上核、正中隆起及下丘脑腹内侧核等部位呈低至中等水平表达.HAP1免疫反应产物在神经元胞质和神经毡内呈弥散、均匀分布,并可见强反应的stigmoid小体.下丘脑HAP1水平在睾丸切除后第2-4日显著升高,第7日接近假手术组水平,术后3周显著降低(P<0.01).小鼠睾丸切除后2d,与假手术组比较,HAP1在下丘脑腹内侧视前核及弓状核的免疫反应性增强,而下丘脑膈外侧核及背内侧核等区域HAP1免疫反应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HAP1可能与参与下丘脑视前区弓状核等部位神经元内GnRH的分泌和转运.

    作者:敖晶晶;贾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例特发性强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矫形固定术的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性反应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多发于10~40岁,男女患病比例为10∶1,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僵硬或疼痛,脊柱病变呈进行性加重,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经物理、药物对症治疗后多数患者不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需行手术治疗.1 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农民.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双髋关节偶有疼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行药物对症及物理治疗,疼痛逐渐缓解,后逐渐出现腰背向后突出,行走及日常活动正常,一直未予特殊处理.近4年来驼背加重,无法平卧.2012年3月5日来我院就诊,行X线检查示强脊合并脊柱弯曲,胸廓、骨盆畸形.10余年前因外伤致左侧股骨颈骨折,未行手术治疗,现在左髋关节轻度活动受限.

    作者:杜丽英;李月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包头市院前急救救治危重病人与发病时间聚集性的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包头市院前急救救治危重病人的发病时间聚集性.方法 对2011年至2013年包头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系统数据库中所有院前急救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急救出车的时间分布情况,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谱和死亡原因等.结果 2011年至2013年间,1、7、8月份是出车急救的高峰,包头市区院前急救患者81 328例,前3位疾病依次为创伤类27 879例、循环系统急症13 467例、神经系统急症11735例.结论 提高创伤院前急救的技术水平,建立绿色通道;对有猝死高危因素的患者启动快速现场急救反应,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根据呼叫出车密度和疾病谱,科学合理的安排院前急救工作.

    作者:王凌;陈晓聿;孟刚;张桂琴;王小瑞;洪艳霞;王月红;苏春霞;陈秀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