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桃;李月娥
目的 总结胸部创伤处理和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721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本组病例行保守治疗和开胸手术治疗,治愈719例,死亡2例,死亡均为全身复合伤患者.结论 迅速准确的伤情判断、采取及时正确的处理,是胸部创伤救治的关键.
作者:黄冬;贺钢枫;王东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性反应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多发于10~40岁,男女患病比例为10∶1,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僵硬或疼痛,脊柱病变呈进行性加重,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经物理、药物对症治疗后多数患者不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需行手术治疗.1 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农民.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双髋关节偶有疼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行药物对症及物理治疗,疼痛逐渐缓解,后逐渐出现腰背向后突出,行走及日常活动正常,一直未予特殊处理.近4年来驼背加重,无法平卧.2012年3月5日来我院就诊,行X线检查示强脊合并脊柱弯曲,胸廓、骨盆畸形.10余年前因外伤致左侧股骨颈骨折,未行手术治疗,现在左髋关节轻度活动受限.
作者:杜丽英;李月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血脂代谢异常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作为LDL-C、HDL-C的载脂蛋白,apoB和apoA1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清中apoB呈正相关,与apoA1成负相关,高apoB、apoB/apoA1,低apoA1水平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且apoB/apoA1值对冠心病风险的预测优于其它胆固醇比值,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鹏;王桂云;逯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局麻-喉罩-靶控输注-BIS监测实施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的效果.方法 对8例满足唤醒条件的患者,术野部位行神经阻滞,诱导置入喉罩.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调整麻醉深度维持BIS值40~ 60,神经导航定位后,在三钉头架部、切口处及硬膜行局部浸润.术中需唤醒时调整异丙酚、瑞芬靶控值,使BIS值升为70以上实施唤醒.观察能否成功实施术中唤醒及有否不良反应.结果 8例均成功实施术中唤醒,唤醒时间约10~25 min,持续20~45 min.有5例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心率增快,1例在唤醒过程中有轻微体动经安慰后好转.结论 局麻-喉罩-靶控输注-BIS监测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
作者:解雅英;于建设;吴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而H型高血压可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及致残率,所以全面认识及有效管理H型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依那普利叶酸片控制H型高血压,但对于高血压控制及其心脑血管疾病的远程临床效果有待于进一步大规模研究来验证.
作者:冉玉红;高学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腘窝囊肿的超声影像特征,探讨其超声成像的病理基础,并与病理组织学相比较,提高腘窝囊肿的超声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对下肢有腘窝包块的患者使用高频探头进行检查,选取45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腘窝囊肿患者,对其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囊壁厚薄、内部回声特点、后方回声有无增强、与关节腔相通与否、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有无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腘窝囊肿位于下肢腘窝及其周围,单侧多于双侧,囊肿边界不规则,囊壁较薄,部分可有分隔,囊肿显示与关节腔相通20例(占44.4%),囊肿与关节腔不相通25例(占55.6%),囊内回声呈现多样性.大致可分为4种:(1)单纯液性无回声区22例(占48.9%),后方回声偏强;(2)囊内为细密点状弱回声16例(占35.5%),呈悬浮状,可飘动,后方回声略偏强;(3)囊内除细密点状弱回声,还可见点状强回声斑,伴声影3例(占6.7%);(4)囊内可见光带分隔为多房4例(占8.9%),后方回声略偏强;所有包块彩色多普勒显示内部均无血流信号.结论 依据肿物的部位、超声影像特征判断腘窝囊肿的特点,以及其与关节腔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信息.
作者:任瑞芳;王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制定血液的标示量.方法 对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抽检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值应用统计学方法中的样本量估计、剔除离群值两方法计算出标示量.结果 本血站制定出的标示量为389 ml.结论 依据此方式制定血液标示量的方法可行.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报告60例高龄开胸手术患者呼吸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术前通过心理护理、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积极治疗合并症,改善心肺功能,使患者以佳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防止并发症.结果 本组4例患者术后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5例,发生消化道并发症2例,死亡1例,并发症发生率13.3%,治愈率98.3%.结论 加强对高龄开胸患者呼吸系统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促进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贾秉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芪参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指定的诊断标准,中医辨症为气虚血瘀,心血瘀阻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加上芪参胶囊和只做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3.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16%.结论 芪参胶囊能够有效的缓解心绞痛次数、疼痛程度,并能有效缓解患者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对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适合广大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赵英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CCU患者文化休克的表现及相关因素,以使临床护士更好地理解患者的言行,为今后进一步做好这一人群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CCU患者100例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0份.结果 CCU患者中文化休克现象约占73%,发生文化休克相关因素中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民族、职业、来院前居住地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休克现象在CCU患者中普遍存在,病情越重个体产生文化休克的表现就越明显.结论 文化休克现象与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与信息的缺乏、适应性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日常生活习惯、态度和信仰的改变、个体的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健康服务体系中,护士是帮助患者减轻或缓解文化休克的主要成员,也是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文化坏境的专业人员.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患者的文化需求、健康、疾病的观念、信仰和行为方式,向患者提供多层次多体系全方位高水平的护理服务,使患者以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郭凤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老年女性下尿路泌尿系感染在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观察清心莲子饮加减治疗老年女性下尿路泌尿系感染的疗效.方法 60例辨证属热淋的老年女性下尿路泌尿系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清心莲子饮加减治疗组与左氧氟沙星对照组,两组均口服给药7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尿白细胞计数及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痊愈率与显效率的比较,用x2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1个疗程后,治疗组尿白细胞(46.8±7.3)个/ul,对照组尿白细胞(82.4±12.3)个/ul,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4 335±266) cfu/ml,对照组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4 652±245)个/HP,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以清心莲子饮为基础组方,治疗老年女性下尿路泌尿系感染中医辨证为淋证的患者,临床观察在症状缓解、尿白细胞及尿细菌培养转阴方面效果显著,是比较适合老年女性下尿路淋证的有效方剂,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宫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生命力护理对缓解骨折病人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前均采取常规护理,术后对照组仍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生命力护理,进行疼痛评分后,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结果 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疼痛评分,数据分析后行x2检验,术前的P值为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的P值为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生命力护理,能明显使骨折患者疼痛减轻,效果优于单纯的常规护理,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谢志伟;王卓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包头市院前急救救治危重病人的发病时间聚集性.方法 对2011年至2013年包头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系统数据库中所有院前急救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急救出车的时间分布情况,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谱和死亡原因等.结果 2011年至2013年间,1、7、8月份是出车急救的高峰,包头市区院前急救患者81 328例,前3位疾病依次为创伤类27 879例、循环系统急症13 467例、神经系统急症11735例.结论 提高创伤院前急救的技术水平,建立绿色通道;对有猝死高危因素的患者启动快速现场急救反应,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根据呼叫出车密度和疾病谱,科学合理的安排院前急救工作.
作者:王凌;陈晓聿;孟刚;张桂琴;王小瑞;洪艳霞;王月红;苏春霞;陈秀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青年人(<45岁)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0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青年组,同期收治的中老年(≥4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老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青年组以男性居多,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肥胖,精神压力大,大量饮酒及冠心病家族史,临床预后较好.结论 青年人应该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作者:郭蕴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由于门诊病人流动性大、素质高低不齐、在医院停留时间短,与医护人员交流沟通时间有限,极容易出现纠纷和投诉,严重影响医患关系和就诊满意度.门诊健康教育是一科病人在门诊治疗过程中有着对疾病预防干预、疾病康复、医护知识、自我保健等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及指导作用[1].我院门诊部2012年1月开始,采用门诊综合健康教育,患者就诊满意度大幅度提高,且有效缓解了医患矛盾,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监测治疗.方法 以我院2000年5月至2013年9月发生OHSS 42例收治住院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OHSS临床特点及治疗,易患OHSS高危因素:年轻患者,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过多卵泡数目.结论 OHSS是一种医源性并发症,应积极监测并予以正确防治.
作者:秦慧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是一种基于帧到帧追踪在三维灰阶图像上的超声斑点来量化复杂心脏运动的新型技术.三维斑点追踪技术相对不依赖于角度,能测量心脏全局和局部应变、应变率、位移和纵向、径向、圆周方向的速度,还可以量化心脏的旋转运动如旋转、扭曲和心肌的扭转.本文通过对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原理以及在临床中的初步应用情况的介绍,进一步讨论这种新的超声技术主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存在的局限性和发展应用前景.
作者:祝子祎;胡燕华;冯天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欣母沛治疗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从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因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78例,其中37例患者在应用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治疗无效后,加用欣母沛宫体注射或臀部深层肌肉注射,15 min后视效果可重复使用.结果 37例患者中36例有明显效果,有效率97.29%,1例无效,后并发DIC,改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杨琦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06年至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空间分布、空间自相关性及其流行蔓延趋势,为乙肝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内蒙古自治区2006年至2012年各市级行政单位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运用ArcGIS10.0对其年均发病率进行发病率分布图的绘制,并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乙肝的空间聚集性及自相关性.结果 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地图和局部空间统计分析发现该病不存在空间聚集,MORAN散点图显示应对阿拉善盟和兴安盟进行重点防控,以减少对周边城市的影响.结论 空间分析技术对乙肝发病空间特征的探讨结果可以为乙肝的有效防治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作者:贾跃旗;解春梅;郭卫东;孙景萍;张营;王素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喉返神经的保护.方法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58例患者,均行经锁骨下入路无注气内镜辅助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常规暴露喉返神经.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结论 经锁骨下入路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方式,常规暴露喉返神经不会增加损伤机率.
作者:李英彬;黄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