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秋丽
目的 分析CCU患者文化休克的表现及相关因素,以使临床护士更好地理解患者的言行,为今后进一步做好这一人群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CCU患者100例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0份.结果 CCU患者中文化休克现象约占73%,发生文化休克相关因素中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民族、职业、来院前居住地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休克现象在CCU患者中普遍存在,病情越重个体产生文化休克的表现就越明显.结论 文化休克现象与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与信息的缺乏、适应性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日常生活习惯、态度和信仰的改变、个体的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健康服务体系中,护士是帮助患者减轻或缓解文化休克的主要成员,也是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文化坏境的专业人员.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患者的文化需求、健康、疾病的观念、信仰和行为方式,向患者提供多层次多体系全方位高水平的护理服务,使患者以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郭凤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37例VD患者的血浆Hcy浓度,并与39例非痴呆脑梗死患者作为同期对照组血浆Hcy浓度进行比较,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划分VD患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20~24分),中度(10~19分),重度(10分以下).结果VD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非痴呆脑梗死组(P<0.01),不同程度VD患者血浆Hcy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VD发病密切相关,而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血管性痴呆的程度越严重.
作者:李明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生命力护理对缓解骨折病人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前均采取常规护理,术后对照组仍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生命力护理,进行疼痛评分后,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结果 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疼痛评分,数据分析后行x2检验,术前的P值为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的P值为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生命力护理,能明显使骨折患者疼痛减轻,效果优于单纯的常规护理,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谢志伟;王卓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影响护士建立护理临床思维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随机对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影响护理人员建立护理临床思维的相关因素.结果 护理人员能充分认识到建立护理临床思维的重要性,原意建立护理临床思维的护士比例明显高于不愿意的护士.护理人员在建立护理临床思维过程中受自身学历、职称、能级影响.结论 本院护士对建立护理临床思维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认识,希望得到相关培训.在建立护理临床思维的过程中,其除受自身学历、职称和能级影响外,N1、N2能级护理人员存在的主要障碍为知识缺乏以及思维混乱,而N3、N4能级护理人员存在的主要障碍为缺乏职业发展以及绩效分配不合理.
作者:张世红;朱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局麻-喉罩-靶控输注-BIS监测实施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的效果.方法 对8例满足唤醒条件的患者,术野部位行神经阻滞,诱导置入喉罩.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调整麻醉深度维持BIS值40~ 60,神经导航定位后,在三钉头架部、切口处及硬膜行局部浸润.术中需唤醒时调整异丙酚、瑞芬靶控值,使BIS值升为70以上实施唤醒.观察能否成功实施术中唤醒及有否不良反应.结果 8例均成功实施术中唤醒,唤醒时间约10~25 min,持续20~45 min.有5例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心率增快,1例在唤醒过程中有轻微体动经安慰后好转.结论 局麻-喉罩-靶控输注-BIS监测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
作者:解雅英;于建设;吴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包头市院前急救救治危重病人的发病时间聚集性.方法 对2011年至2013年包头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系统数据库中所有院前急救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急救出车的时间分布情况,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谱和死亡原因等.结果 2011年至2013年间,1、7、8月份是出车急救的高峰,包头市区院前急救患者81 328例,前3位疾病依次为创伤类27 879例、循环系统急症13 467例、神经系统急症11735例.结论 提高创伤院前急救的技术水平,建立绿色通道;对有猝死高危因素的患者启动快速现场急救反应,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根据呼叫出车密度和疾病谱,科学合理的安排院前急救工作.
作者:王凌;陈晓聿;孟刚;张桂琴;王小瑞;洪艳霞;王月红;苏春霞;陈秀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99mTc-MDP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科275例全身骨显像无法确诊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的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结果.结果 将SPECT/CT显像结果与终诊断比较,SPECT/CT对骨转移病灶的诊断符合率为93.7%、灵敏度为97%、特异性为91.3%、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7.7%.结论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能够提供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充分弥补了全身骨显像的不足,增加了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白青山;秦莎娜;张海龙;奇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腘窝囊肿的超声影像特征,探讨其超声成像的病理基础,并与病理组织学相比较,提高腘窝囊肿的超声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对下肢有腘窝包块的患者使用高频探头进行检查,选取45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腘窝囊肿患者,对其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囊壁厚薄、内部回声特点、后方回声有无增强、与关节腔相通与否、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有无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腘窝囊肿位于下肢腘窝及其周围,单侧多于双侧,囊肿边界不规则,囊壁较薄,部分可有分隔,囊肿显示与关节腔相通20例(占44.4%),囊肿与关节腔不相通25例(占55.6%),囊内回声呈现多样性.大致可分为4种:(1)单纯液性无回声区22例(占48.9%),后方回声偏强;(2)囊内为细密点状弱回声16例(占35.5%),呈悬浮状,可飘动,后方回声略偏强;(3)囊内除细密点状弱回声,还可见点状强回声斑,伴声影3例(占6.7%);(4)囊内可见光带分隔为多房4例(占8.9%),后方回声略偏强;所有包块彩色多普勒显示内部均无血流信号.结论 依据肿物的部位、超声影像特征判断腘窝囊肿的特点,以及其与关节腔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信息.
作者:任瑞芳;王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胸部创伤处理和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721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本组病例行保守治疗和开胸手术治疗,治愈719例,死亡2例,死亡均为全身复合伤患者.结论 迅速准确的伤情判断、采取及时正确的处理,是胸部创伤救治的关键.
作者:黄冬;贺钢枫;王东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老年OSAHS合并EH患者的血压特点及降压药物联合CPAP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60~85岁患者178例,其中合并组86例,单纯组92例.研究对象均行ABP和PSG检测.对于合并组首先药物降压,4周后行ABP检查,其中药物降压效果不理想者辅以CPAP治疗后4周再行ABP检查.单纯组行药物治疗后进行ABP检查.结果 (1)合并组与单纯组比较,合并组各个时段血压较高,且非杓形血压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合并组58例经药物降压治疗4周,血压有不同程度下降,部分患者恢复杓形血压,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3)合并组的28例经药物辅以CPAP治疗后,各时段血压明显下降,非杓形血压人数减少,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4)降压药物治疗单纯组4周,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部分患者恢复杓形血压,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OSAHS合并EH患者血压较高,并且失去昼夜节律现象,单纯药物降压疗效差,联合CPAP治疗后可显著降压并可以恢复正常杓形血压节律.
作者:丁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喉返神经的保护.方法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58例患者,均行经锁骨下入路无注气内镜辅助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常规暴露喉返神经.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结论 经锁骨下入路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方式,常规暴露喉返神经不会增加损伤机率.
作者:李英彬;黄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06年至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空间分布、空间自相关性及其流行蔓延趋势,为乙肝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内蒙古自治区2006年至2012年各市级行政单位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运用ArcGIS10.0对其年均发病率进行发病率分布图的绘制,并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乙肝的空间聚集性及自相关性.结果 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地图和局部空间统计分析发现该病不存在空间聚集,MORAN散点图显示应对阿拉善盟和兴安盟进行重点防控,以减少对周边城市的影响.结论 空间分析技术对乙肝发病空间特征的探讨结果可以为乙肝的有效防治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
作者:贾跃旗;解春梅;郭卫东;孙景萍;张营;王素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即刻种植修复术是目前牙种植术中较常见而又热门的选择,它减少了手术的次数,缩短了疗程,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即刻种植修复术的适应证相对更为严格,特别是对牙槽骨骨量的要求.而大多数患者都存在着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骨缺损,如何修复骨缺损是如今研究的重点.故本文将从即刻种植骨缺损的类型、即刻种植引导骨组织再生和植骨材料的应用、骨缺损剩余骨壁对其修复的影响3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梦漪;屈志国;周亚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性反应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多发于10~40岁,男女患病比例为10∶1,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僵硬或疼痛,脊柱病变呈进行性加重,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经物理、药物对症治疗后多数患者不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需行手术治疗.1 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农民.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双髋关节偶有疼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行药物对症及物理治疗,疼痛逐渐缓解,后逐渐出现腰背向后突出,行走及日常活动正常,一直未予特殊处理.近4年来驼背加重,无法平卧.2012年3月5日来我院就诊,行X线检查示强脊合并脊柱弯曲,胸廓、骨盆畸形.10余年前因外伤致左侧股骨颈骨折,未行手术治疗,现在左髋关节轻度活动受限.
作者:杜丽英;李月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准确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管理,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与住院患者病例调查相结合,对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实查712例患者,实查率99.53%,发生医院感染13例、15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83%、例次感染率为2.11%,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占46.67%.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是五疗康复科、血液肿瘤病、血液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6.57%.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病原送检率及重点科室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今后工作重点.
作者:张宏英;段宇宏;高敏;索春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血脂代谢异常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作为LDL-C、HDL-C的载脂蛋白,apoB和apoA1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清中apoB呈正相关,与apoA1成负相关,高apoB、apoB/apoA1,低apoA1水平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且apoB/apoA1值对冠心病风险的预测优于其它胆固醇比值,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鹏;王桂云;逯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观察我院4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共96次化疗,采取平均分配、对照原则,将化疗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AML、ALL病例数相同;所包含诱导治疗及巩固强化治疗病例数相同.观察组:于血小板计数≤75×109/L开始皮下注射rhIL-11Ala10 40μg/g,连续10~14 d;ANC< 1.0×109/L同时应用G-CSF 5μg(kg·d)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仅于ANC< 1.0×109/L应用G-CSF 5μg(kg·d)皮下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于血小板计数<20×109/L输注血小板、血红蛋白<60 g/L输注红细胞.结果 在第14日及21日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36.7±9.4)×109/L和(97.4±16.8)×109/L,对照组分别为(24.5±8.9)×109/L和(78.3±19.1)×109/L,同一时间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20×109/L平均天数为(7.4±2.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7±3.4)d(P<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恢复至正常平均天数为(15.4±2.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2.7±4.3)d(P<0.05).观察组血小板输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毒副作用方面,观察组中仅发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2例,尿素氮轻度增高1例,头痛3例,肌肉、关节疼痛4例,发热2例,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可取得较好疗效,毒副作用轻微,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莹;刘先桃;马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制定血液的标示量.方法 对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抽检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值应用统计学方法中的样本量估计、剔除离群值两方法计算出标示量.结果 本血站制定出的标示量为389 ml.结论 依据此方式制定血液标示量的方法可行.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手外伤皮肤缺损腹部皮瓣修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6例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术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血运观察、心理护理、断蒂前夹皮瓣训练等护理.结果 55例手外伤行腹部皮瓣修复术的患者手指皮瓣成活,8例臃肿回本科行整形(减肥)术,19例回本科行肌腱松解术,5例合并骨折、肌腱损伤功能丧失,23例患者经功能锻炼后手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者皮瓣部分成活,经植皮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密切观察手外伤患者的腹部皮瓣血运情况,解决各项护理问题,是腹部皮瓣成活的关键.
作者:魏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在慢性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胸膜肺切除术、胸廓成形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及带蒂大网膜填充术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83.3%、100.0%、98.1%和100.0%,总治愈率为97.5%,治愈效果良好.结论 对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志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