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2例分析

王镇;包樯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 掌侧入路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本组32侧横骨远端骨折均采用掌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按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优良率91%,其中优20侧,良9侧,可3侧.结论 应用掌侧入路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使骨折断段有效的暴露,更容易铺板固定,并且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出现.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前庭阵发症临床分析与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诊断为前庭阵发症(VP)的17例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及药物治疗效果,了解VP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药物治疗,提高临床医师对VP的认识.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集的17例临床确诊的VP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17例VP患者的临床特点为:(1)均存在反复发作的头晕或眩晕;(2)在头位突然变动时出现短暂头晕或眩晕是突出的症状;(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脑MRI血管检查可能发现异常改变;(4)经卡马西平治疗可使发作减轻、消失.结论 PVP的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脑MRI血管检查可有明显改变对于前庭阵发症的诊断提供帮助,卡马西平治疗前庭阵发症效果显著.

    作者:马琳;毛永军;仝秀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小儿喘息性肺炎家庭护理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喘息性肺炎患儿家庭护理知识知晓情况并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20例喘息性肺炎患儿家长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完成有效问卷调查120人次,平均知晓率57.5%;不同文化程度患儿家长对家庭护理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结论 不同文化程度喘息型肺炎患儿家长家庭护理有关知识知晓存在一定差距,医护人员应重视小儿喘息型肺炎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帮助患儿家长增长家庭护理知识,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刘媛;贾崇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清胸苷激酶1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血清胸苷激酶1(STK1)在肿瘤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高灵敏度的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102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血清TK1水平,随访6个月,并结合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进行疗效综合评估.结果 43例患者,化疗前TK1平均水平为(3.55±2.82)pM,化疗后TK1平均水平为(2.20±1.17)pM,化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2).血清胸苷激酶1与RECIST评估治疗效果符合率为60.5%(26/43).结论 血清TK1在肿瘤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侯晓峰;范立娜;牛越;王宏;陈新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前馈控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疗效及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前馈控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的17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85)和观察组(85),对照组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不实行任何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实行了前馈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差错以及护理缺陷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65%显著高于对照组70.59%,护理缺陷发生率2.35%和护理差错发生率1.18%,明显低于对照组15.29%、8.24%,组间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之中应用前馈控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梁秀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30例复发性鼻息肉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复发性鼻息肉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复发性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再手术,术后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定期鼻内镜下检查,清理鼻腔.结果 治愈22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再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安全、有效,术后辅以药物治疗并定期鼻内镜下复查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

    作者:冯晓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前后B细胞、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变化.方法 利妥昔单抗100mg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4周,治疗23例复发难治性ITP患者,无使用免疫抑制剂、化疗药、抗凝药及激素冲击疗法.监测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及CD3+、CD4+、CD8+、CD19+、CD20+细胞数.结果 9例完全有效,5例有效,9例无效.中位疗效持续时间8(5~23)个月,有效患者有中3例复发,其余均维持较好.有效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自身抗体均转阴.治疗前后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血清IgG、IgM、IgA无明显变化,CD3+、CD4+、CD8+细胞数无明显变化.治疗后CDI9+/CD20+细胞明显下降.多数患者耐受好.结论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ITP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刘先桃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植皮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植皮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植皮术治疗29例糖尿病足患者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29例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植皮术治疗的患者均治愈,其中23例负压封闭引流5~7d,行植皮术后痊愈,5例植皮后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术后拆线仍有肉芽未满,再次行负压封闭引流术,植皮后愈合.结论 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植皮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

    作者:任改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角膜刮片法确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一例

    患者,男,37岁,左眼无明显诱因红、磨、视物模糊10 d,于2012年12月6日来我院门诊就诊.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0.5,左眼角膜中央偏鼻侧可见树枝状深达上皮下浅基质层灰白色溃疡,范围约4 mm×6 mm,其周围角膜灰白色浸润.见图1.诊断为左眼角膜炎(病毒性?),给予局部抗病毒、抗炎治疗.1周后患者自觉无明显效果,于2012年12月13日来我院住院治疗.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远0.25,结膜充血、水肿明显,角膜中央偏鼻侧可见直径约6 mm灰白色病灶,上皮缺损,荧光染色(+),表面粗糙、深达上皮下浅基质层.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眼用凝胶点眼.

    作者:乔宇;岑明辉;王智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左房增大合并房性早搏与阵发性房颤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左房增大同时合并房性早搏与阵发性房颤的关系.方法 根据心脏彩超及12导联动态心电图将120例房性早搏患者分为左房增大合房性早搏组(A组n=80例),无左房增大合并房性早搏组(B组n=40例).对比两组阵发性房颤的发生率、及发生阵发性房颤患者中触发情况的比较.结果 左房增大合并房性早搏组阵发性房颤发生显著高于无左房增大组,P<0.01(x2=20.44);左房增大患者中由房性早搏触发阵发性房颤显著高于无左房增大组,P<0.05(x2=4.083);由“P' on T”现象的房性早搏触发阵发性房颤发生显著高于非房性早搏触发的阵发性房颤.结论 左房增大同时存在“P' on T”现象的房性早搏患者更易发生阵发性房颤,应早期药物干预降低阵发性房颤的发生率.

    作者:董彦文;牧骑;祁宏;王凯;韩旭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15例实施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并对所有患者在移植前、采集干细胞过程中以及入层流病室后进行精心的护理.结果 15例患者都恢复了造血并全部移植成功,均未发生严重的感染.结论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风险较大,通过针对患者移植前、采集干细胞过程中以及入层流病房后的精心护理,可以大大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作者:张玉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布-加综合征非体外循环下根治二例报告

    患者,女性,32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增大,伴停经自以为怀孕,6个月后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彩超诊断为肝硬化腹水,经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后来我院就诊,行腹腔穿刺术,抽出约3 000 ml腹水,腹水常规、生化回报为漏出液,行腹腔彩超检查发现下腔静脉狭窄,进一步行CTA检查证实下腔静脉狭窄,并诊断为布-加综合征.另1例患者,男性,40岁,肝区疼痛、肝脾肿大3年,3年前因上消化道出血曾就诊于我院,当时诊断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给予止血等治疗,后多处就诊,终在我院门诊检查腹部彩超提示:肝大、脾大、下腔静脉入心脏前狭窄,并行血管CTA检查,诊断为布-加综合征并住院.两病例术前血常规、生化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张苏和;张畅原;朝格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抗双链DNA抗体分泌型B淋巴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液中会出现高滴度的自身免疫性抗体并且体内会形成能够引起全身多器官、系统破坏的免疫复合物.B细胞可以产生自身抗体并促进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在SLE患者体内,B细胞可产生狼疮的标志性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该抗体可以导致患者发病以及引起病情波动.患者持续的蛋白尿、疾病的活动性及血清中高滴度的抗dsDNA抗体与患者血中抗ds-DNA抗体分泌型B细胞的出现有关.本文就抗ds-DNA抗体、抗ds-DNA抗体分泌型B细胞对于SLE的致病机制、检测方法及两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侯云霞;李鸿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茧症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茧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15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 15例中10例在肠梗阻手术中发现,3例在胃癌根治术中发现,1例在腹部刀刺伤致小肠系膜出血中发现,1例在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穿孔中发现.所有患者均于术中诊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为26.7%(4/15).结论 对于反复出现的肠梗阻,而其它原因又无法解释者,应考虑腹茧症的可能性.手术是治疗腹茧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彻底切除茧膜是手术治疗的关键.早期应用芒硝外敷及适当延长术后进食时间,合理应用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能有效改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作者:赵永奎;赵紫娟;李彦旭;卢荣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应用舒适护理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应用舒适护理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行舒适护理,即对患者的生理、心理、术后卧位、疼痛程度等进行全面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意外拔(脱)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意外拔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可有效减少胃管拔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那仁高娃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对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将正性暗示语及细节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126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正性暗示语及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1.0%,顺利康复者为62例,远高于对照组的73.7%(56例),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正性暗示语及细节护理干预融入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恢复速度和质量,减少患者及家属负面情绪,保证治疗过程顺利,减少医患矛盾,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全身麻醉前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和总结全身麻醉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900例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全身麻醉前后的特殊护理要求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并有效地进行实施,包括对患者认真做好麻醉前的心理护理,充分做好麻醉前的准备,麻醉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及时做好相应护理.结果 全身麻醉病人经过麻醉前,麻醉后的护理,平安度过苏醒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结论 通过麻醉前后的有效护理措施,病人自我感觉良好,减少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彩霞;王利伟;杨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本研究检测Survivin在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和68例胃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探讨Survivin与胃癌的关系.结果 在胃癌组织中Survivin主要表达于细胞浆,也可见于细胞核,呈棕黄色或黄褐色颗粒.68例胃癌组织中46例Survivin表达阳性;胃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在30例对照组正常胃组织中未检测到Survivin表达.结论 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在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并随淋巴转移的产生而增高.胃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均无相关性.

    作者:许天祥;胡江;刘彦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优势,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娄雅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策略,选取确诊支气管哮喘患者72例,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实验组在应用传统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照组只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进行随机教育.结果 实验组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得到证实,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功能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哮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方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辛伐他汀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辛伐他汀联合硝苯地平)和对照组(硝苯地平),治疗观察时间4个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逐渐达到治疗目标;治疗4个月后,联合治疗组SBP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PP也较对照组减小(P<0.05).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硝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硝苯地平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硝苯地平组,且不增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乌云达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