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达来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理论,对38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经提出问题、寻找循证支持、进行循证观察和循证实施的循证护理.结果 38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仅发生肺部感染1例、出血1例,皮下气肿1例、吻合口梗阻1例,无吻合口瘘发生,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并发症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循证护理方法可降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手术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吉木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诊断为前庭阵发症(VP)的17例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及药物治疗效果,了解VP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药物治疗,提高临床医师对VP的认识.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集的17例临床确诊的VP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17例VP患者的临床特点为:(1)均存在反复发作的头晕或眩晕;(2)在头位突然变动时出现短暂头晕或眩晕是突出的症状;(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脑MRI血管检查可能发现异常改变;(4)经卡马西平治疗可使发作减轻、消失.结论 PVP的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脑MRI血管检查可有明显改变对于前庭阵发症的诊断提供帮助,卡马西平治疗前庭阵发症效果显著.
作者:马琳;毛永军;仝秀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患者,女,56岁,汉族.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腹部疼痛,阵发性钝痛,尚可忍受,并伴喷射性呕吐,无发热、盗汗,无尿频、尿急、尿痛,脓血尿.当地医院超声提示左侧输尿管结石,给予体外碎石1次,未见好转,我院门诊以“左侧输尿管结石”收入院.入院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局部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尿细胞形态学报告提示细胞较少,并可见胞体较小的异形细胞,不除外小细胞癌或未分化癌.影像学检查提示左侧输尿管中下段未显影,膀胱呈外压性改变.膀胱镜检查:膀胱顶壁受压,膀胱内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左侧中腹部不均质低回声区,左肾盂积水伴近端输尿管扩张.CT:盆腔占位,来源于左附件可能性大,考虑为恶性肿瘤.
作者:其木格;张俊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将正性暗示语及细节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126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正性暗示语及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1.0%,顺利康复者为62例,远高于对照组的73.7%(56例),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正性暗示语及细节护理干预融入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恢复速度和质量,减少患者及家属负面情绪,保证治疗过程顺利,减少医患矛盾,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性别及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苗元江教授编制的《综合幸福问卷》对110名大二和大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3种不同教养方式对正性情绪维度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3种不同教养方式对总体幸福感在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结论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总体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侯清秀;黄永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产时颈部神经母细胞瘤切除手术的护理及手术配合.方法 术前做好室温调节,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做好断脐处理、眼睛护理、体位摆放及皮肤护理,认真清点各种用物,术后平稳转运.结果 内蒙古自治区首例产时颈部神经母细胞瘤切除手术,手术过程顺利,预后良好.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对于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同时避免手术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巍然;杜致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患者,女性,32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增大,伴停经自以为怀孕,6个月后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彩超诊断为肝硬化腹水,经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后来我院就诊,行腹腔穿刺术,抽出约3 000 ml腹水,腹水常规、生化回报为漏出液,行腹腔彩超检查发现下腔静脉狭窄,进一步行CTA检查证实下腔静脉狭窄,并诊断为布-加综合征.另1例患者,男性,40岁,肝区疼痛、肝脾肿大3年,3年前因上消化道出血曾就诊于我院,当时诊断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给予止血等治疗,后多处就诊,终在我院门诊检查腹部彩超提示:肝大、脾大、下腔静脉入心脏前狭窄,并行血管CTA检查,诊断为布-加综合征并住院.两病例术前血常规、生化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张苏和;张畅原;朝格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前后B细胞、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变化.方法 利妥昔单抗100mg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4周,治疗23例复发难治性ITP患者,无使用免疫抑制剂、化疗药、抗凝药及激素冲击疗法.监测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及CD3+、CD4+、CD8+、CD19+、CD20+细胞数.结果 9例完全有效,5例有效,9例无效.中位疗效持续时间8(5~23)个月,有效患者有中3例复发,其余均维持较好.有效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自身抗体均转阴.治疗前后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血清IgG、IgM、IgA无明显变化,CD3+、CD4+、CD8+细胞数无明显变化.治疗后CDI9+/CD20+细胞明显下降.多数患者耐受好.结论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ITP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刘先桃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McGRATH(R) MAC视频喉镜在气管插管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麻下经口气管插管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普通喉镜组和McGRATH(R) MAC视频喉镜组.按常规诱导,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一次成功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 McGRATH(R) MAC视频喉镜组平均插管时间短于普通喉镜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普通喉镜组,一次成功插管时间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用McGRATH(R) MAC视频喉镜气管插管操作便捷,声门显露容易清晰,相对实用于困难气道的患者.
作者:贺军;张旭晨;刘增祥;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血清胸苷激酶1(STK1)在肿瘤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高灵敏度的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102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血清TK1水平,随访6个月,并结合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进行疗效综合评估.结果 43例患者,化疗前TK1平均水平为(3.55±2.82)pM,化疗后TK1平均水平为(2.20±1.17)pM,化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2).血清胸苷激酶1与RECIST评估治疗效果符合率为60.5%(26/43).结论 血清TK1在肿瘤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侯晓峰;范立娜;牛越;王宏;陈新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孕妇妊娠期用药安全.方法 选取2011年7月到2013年6月到我院接受治疗并在出院后怀孕的的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正常的妊娠期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治疗,追踪观察研究组孕妇至生产,对两组孕妇致畸形、流产、死胎及宫内发育异常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给予药物治疗后的安全性较差,会导致畸形、流产、死胎及宫内发育异常等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应当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妊娠期加强用药安全管理,降低对胎儿健康的危害.
作者:苏美荣;杨玉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运动追踪冻结技术(SSF)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行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图像均使用标准算法及SSF2种方法进行重建,评价SSF的应用价值.结果 使用标准算法左主干、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4±0.9、4.0±0.8、4.5±0.8、3.8±1.2)分,使用SSF左主干、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9±0.4、4.8±0.4、4.9±0.3、4.6±0.6)分,左主干、前降支、右冠状动脉评分在两种算法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支评分在两种算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F与标准算法相比能够明显提高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
作者:武轶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植皮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植皮术治疗29例糖尿病足患者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29例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植皮术治疗的患者均治愈,其中23例负压封闭引流5~7d,行植皮术后痊愈,5例植皮后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术后拆线仍有肉芽未满,再次行负压封闭引流术,植皮后愈合.结论 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植皮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
作者:任改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掌拍委中穴结合局部推拿与腰部推拿对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 将32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6例予掌拍委中穴结合局部推拿治疗;对照组16例予腰部推拿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经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掌拍委中穴结合局部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简便易行,副作用小,疗效肯定,易于推广.
作者:宝明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辛伐他汀联合硝苯地平)和对照组(硝苯地平),治疗观察时间4个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逐渐达到治疗目标;治疗4个月后,联合治疗组SBP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PP也较对照组减小(P<0.05).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硝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硝苯地平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硝苯地平组,且不增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乌云达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临床牙冠中度以上缺损,剩余牙体无足够的固位套件,直接充填后无法提供冠修复体固位力者,称为残冠.残冠残根的修复,常需要用根管桩加强牙齿的抗力形和固位形.早期使用的根管桩主要为金属桩,由于金属桩核具有透光性差,容易导致根折等缺点,使得在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纤维桩是在传统的树脂聚合基质中加入各种无机或有机纤维而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将对纤维桩的性能、适应证及其失败原因作一综述.
作者:姚丽英;缪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住院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护对策.方法 分析总结本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意外事件病例.结果 42例意外事件中摔伤12例,外伤8例,噎食7例,坠床6例,轮椅侧翻4例,烫伤3例,外走1例,自杀1例.结论 老年痴呆住院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后果非常严重,防范尤为重要.
作者:史雪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利用尿动力学检测仪检测合并急性尿潴留(AUR)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逼尿肌功能及膀胱出口情况,评价手术可行性及预测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98例经B超证实的合并急性尿潴留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均术前、术后行尿动力学检测.结果 98例患者全部存在膀胱出口梗阻(BOO),53例患者发生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DI),10例患者逼尿肌无力,6例患者膀胱顺应性增高,88例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后3个月再行尿动力学检查,进行术前术后尿动力检测结果以及患者主观感觉对比,DI幅度与逼尿肌收缩力呈正相关性.结论 存在DI和BOO的BPH患者术后疗效显著,术前DI幅度越大,逼尿肌收缩力越强,术后疗效就越满意,而膀胱顺应性增高及逼尿肌无力患者术后疗效较差.因此尿动力学检测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方式选择及对术后疗效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刘晓东;李雪洁;王延虎;常义;巩铸汉;杨连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无创序贯性辅助通气治疗肺心病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病例27例,进行序贯治疗,与常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以SIMV+ PSV方式撤机的对照组25例病例进行对比.动态观察两组病例的通气和氧合指数,记录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95.6±8.4)h和(132.6±9.2)h;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6±3.5)d和(15.6±4.8)d,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为3例和7例;住院时间分别为平均(16.2±4.1)d和(20.6±3.3)d.结论 无创与有创序贯机械通气相比,与常规机械通气可以明显缩短肺源性心脏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白立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喘息性肺炎患儿家庭护理知识知晓情况并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20例喘息性肺炎患儿家长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完成有效问卷调查120人次,平均知晓率57.5%;不同文化程度患儿家长对家庭护理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结论 不同文化程度喘息型肺炎患儿家长家庭护理有关知识知晓存在一定差距,医护人员应重视小儿喘息型肺炎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帮助患儿家长增长家庭护理知识,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刘媛;贾崇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