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应
医院检验科是化验各项医学指标、病理检验的科室.无论大型综合三甲医院还是县乡镇医院均设有检验科.提高各级医院检验科的检验水平、培养专门的检验人员、优化检验科操作环境是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有效办法.文章针对医院检验科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沈丹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6例医院外科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非特色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健康宣教、出院指导和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个人卫生情况、术中配合情况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2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下床时间为4.20 h和6.20 h,平均出院时间为3.40 d和6.80 d(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显著降低住院时间,解决医院床位紧张和住院费用过高现象,有效降低患者不满意度,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速度,使其早日康复.
作者:蒋雪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与增进医护关系的作用.方法:选择从2014年7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2015年7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分别为30例.观察并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沟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手术和麻醉配合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护理人员沟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别为(5.70±0.30)分、(6.20±0.50)分、(5.90±0.70)分,实施后分别为(8.50±1.60)分、(7.90±1.50)分、(8.80±1.20),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前,设备故障排除、设备器械准备准确、机械满意、麻醉配合满意分别为6例、19例、11例、20例,实施后分别为26例、28例、28例、29例,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对增加医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傅芸;徐银花;俞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骨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处理的实施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自2015年7月开始引入JCI标准,随机选取与2014年6月~2015年6月的100例患者骨科住院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的100例骨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对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而观察组则执行JCI标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跌倒/坠床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坠床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JCI标准下骨科患者的跌倒/坠床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李群;贾曼;陈欣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2010年医院工会根据全国总工会《关于推进工会改革和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提出重视基层工会建设,积极开展建设“职工小家”活动的精神,以工会小组为单位建立职工小家,以“小家”的和谐带动“大家”的和谐,以“小家”的建设带动“大家”建设.
作者:邱艳;李香琴;陈爱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设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8~11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分级护理、基础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骨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改善医护患的满意度.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防范管理对策.方法: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浙江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81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手术室护理中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管理和改进.结果:经过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由1.03%降低为0.49%,观察组职业暴露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分别由0.27%和0.25%降为0.10%和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是多方面的,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章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烧伤整形科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以及实施效果.方法:医院烧伤整形科为了提高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于2014年6月起实施烧伤整形科医疗纠纷防范措施.从实施防范措施前后收治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之后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之前(P<0.05).结论:烧伤整形科医疗纠纷的诱导因素相对较多,需要切实加强技术、制度、科室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全面提升医疗纠纷的防范力度,以期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产生.
作者:吴莹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综合医院虽不同于中医院,综合医院以西医为主体,中医药文化相对单薄,但综合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普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要在维护医院整体的前提下,展现中医药文化精神,突出中医治疗特色,加强中医文化学位点建设,培养高素质中医文化研究与传播人才,利用中医药科普为载体,以中医药疗效为核心,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实现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使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更好的发挥其临床价值.
作者:张永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房中药处方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医院自2014年9月在中药房实施调剂质量监管模式,选取2014年1~8月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调剂质量监管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中药房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降低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郑林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妇产科患者4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以品管圈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及护理整体五个方面满意率分别为95.83%、97.72%、100.00%、97.92%和97.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完全掌握率和掌握率分别为86.67%和95.42%,对照组分别为10.42%和18.75%,观察组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于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健康知识掌握,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有利于提升护士业务水平.
作者:倪淑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80例,随机分组,常规组患者9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循证组患者90例,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情况.结果:循证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等均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因护理干预措施导致重症不适合危险情况发生.结论:对于泌尿外科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更好提高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李春梅;吴琼芳;李群;苏红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肛肠外科护士血源性病原体的职业暴露因素,提出防控管理建议.方法:研究对象为肛肠外科的14名护理人员,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肛肠外科护理人员对血液传播疾病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包括护士的一般情况、血液传播疾病防护认知及行为、血源性疾病职业接触情况三方面,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控制建议.结果:肛肠外科护士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认知仍存在不足,在防护行为上明显欠缺.结论:应加强对肛肠外科护士进行血源性疾病职业防护培训,制定相关制度,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建立相关管理及培训体系,全面提高职业暴露的预防效果.
作者:陈美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五官科门诊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并给出建议.方法:选择从2012年7月~2016年6月在医院五官科门诊接受治疗的4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门诊患者健康知识需求调查表,在患者就诊的过程中,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五官科门诊患者需要的健康教育方式为口头讲解交流、提供书面宣传材料,其次为集中授课.需要的健康教育知识为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就诊指导,其次是用药指导.结论:针对五官科门诊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采用科学的健康教育方式,弥补健康知识的不足,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吴定芬;周惠芬;胡则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干预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7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高危行为影响因素.另外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浙江衢化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604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干预措施预防高危行为发生.结果:177例患者中72例出现高危行为,高危行为发生率为40.68%,不同年龄和病程的患者高危行为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伴有合并者及服用两种以上药物者发生高危行为的概率明显高于无合并症者和服用单一药物者(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高危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高危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采取适当干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高危行为的发生概率.
作者:郑云华;谈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消化内科13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在2016年3~5月实施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建立护理责任小组,并确定不同级别人员的护理职责,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并将统计结果与实施前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患者各项护理满意评分、医生对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患者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而且还可以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医生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杨海燕;周叶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随着虚拟桌面技术的发展,桌面应用的统一性、灵活性、可扩展性为医院各项医疗活动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服务,大化利用无线网络平台的所有资源,使其在医院中的应用越来越受欢迎.文章主要阐述医院虚拟桌面技术在无线网络应用过程中的探索,并就虚拟桌面技术在无线网络建设和实践应用进行研究.
作者:张朝晖;马宗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肋骨骨折漏误诊中的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提高临床诊断质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于2014~2015年选取该阶段内医院收治的肋骨骨折CT检查漏诊、误诊患者5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漏诊、误诊的原因,探讨减少CT漏诊、误诊对策,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诊断.结果:单纯漏诊25例,单纯误诊20例,漏诊合并误诊5例.导致肋骨骨折CT检查漏诊、误诊的原因主要为伪影、隐匿性骨折、扫描参数设置错误、阅片医师诊断经验不足或阅片不仔细、合并有骨质疏松,分别占38.00%、10.00%、12.00%、14.00%和26.00%.随访发现,50例漏诊、误诊患者再次诊断后均确诊.结论:临床诊断应根据出现漏误诊的原因进行积极防范,以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作者:夏琼琳;周应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房综合调剂质量管理对差错事件风险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岱山县中医院中药房于2015年7月开始实施综合调剂质量管理干预,以实施前后1年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调剂差错事件发生率和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调剂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房综合调剂质量管理实施可有效降低差错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俞岚;方菲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房风险管理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医院从2015年1月开始实施产房风险管理,选择从2015年医院收治的12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2014年医院收治的120例产妇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满意度和难产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满意度、难产率分别为(7.16±2.31)h、96.67%、19.17%,对照组分别为(19.01±5.15)h、85.83%、31.6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房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分娩时间和难产率,极大提升了产妇的分娩质量.
作者:范慧慧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