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林龙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与增进医护关系的作用.方法:选择从2014年7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2015年7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分别为30例.观察并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沟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手术和麻醉配合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护理人员沟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别为(5.70±0.30)分、(6.20±0.50)分、(5.90±0.70)分,实施后分别为(8.50±1.60)分、(7.90±1.50)分、(8.80±1.20),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前,设备故障排除、设备器械准备准确、机械满意、麻醉配合满意分别为6例、19例、11例、20例,实施后分别为26例、28例、28例、29例,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对增加医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傅芸;徐银花;俞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2010年医院工会根据全国总工会《关于推进工会改革和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提出重视基层工会建设,积极开展建设“职工小家”活动的精神,以工会小组为单位建立职工小家,以“小家”的和谐带动“大家”的和谐,以“小家”的建设带动“大家”建设.
作者:邱艳;李香琴;陈爱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并探讨相应防范管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金华市中医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神经内科收治患者760例,统计其护理不良事件数量,为对照组,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于2014年制定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患者760例,统计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认真分析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大限度降低护理不良事故发生率.
作者:吕秀芸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骨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处理的实施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自2015年7月开始引入JCI标准,随机选取与2014年6月~2015年6月的100例患者骨科住院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的100例骨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对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而观察组则执行JCI标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跌倒/坠床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坠床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JCI标准下骨科患者的跌倒/坠床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李群;贾曼;陈欣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工作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稳步发展,进而有效控制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体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成立护理质量小组,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消毒灭菌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对感染的监督管理力度,完善患者护理管理等.
作者:陈林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首诊全责护理模式在血透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首诊全责护理模式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自行设计问卷比较两组护理岗位质量、自我管理行为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血透护理和消毒隔离评分为(25.20±1.60)分、(38.20±2.40)分和(28.60±1.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饮食控制、治疗依从性、日常生活独立性评分(29.20±2.80)分、(38.20±2.60)分和(27.50±2.40)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80%,高于对照组的79.20%(P<0.05).结论:首诊全责护理模式能提高血透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满意度.
作者:李红芍;周慧;娄丽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组连续排班模式在急诊科的实施效果.方法:2015年在急诊科实行分组连续排班,与实行传统周期性排班法的2014年同期情况进行比较,主要从工作时间、当班人员安排情况、急诊科医师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质量评价情况以及急诊科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实行分组连续排班模式比传统周期性排班模式明显降低了交接班次数,减少了交班不及时的现象,人员安排清晰合理,弥补了中午和夜间当班护士人员不足的现象,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分组连续排班在急诊科的实施,有效改善了传统周期性排班的不足,提高了综合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适合现代急诊科的日常护理工作特点和要求.
作者:周婵;麻笑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儿科医护人员职业压力现状.方法:采用改良后的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对儿科64名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进行评估.结果:儿科医护人员平均压力感较高,护士压力水平高于医生;以风险较大/待遇低、工作负荷重及家长要求高/期望值高为得分靠前的三大压力因素;其中儿科医生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患儿家长,护士主要来源于儿科专业压力.结论:儿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较大,适当减轻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有助于提高儿科的医疗质量.
作者:曹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分析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需求,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更好地开展患者术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013~2015年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38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术前需求调查和结果分析,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希望从医师和护士处获取健康知识,但实际获取途径较少,有40.80%的患者从医师处获取健康知识,27.10%的患者从病友处获取健康知识,26.10%的患者从报刊上获取健康知识.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心理需求以手术开始时间、手术持续时间、主刀医师资历和技术水平、手术成功率、术前有医务人员的访视和关心、术前有麻醉医师的访视和关心、术中不暴露隐私部位及希望医务人员及时告知手术进程和手术结果为主.结论: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需求明显,医护人员应加大关注力度,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术前需求,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丽香;甘雅丽;张晓芳;叶伟娟;郑聪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现代护理理念与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进.循证护理模式作为一种科学性强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带教工作中,正逐步取代传统模式,成为主导.文章就化疗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开展循证护理模式以来,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进行了相关讨论,并就化疗科引入循证护理模式的重要性、具体方法及重要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强调该模式对提高护理带教水平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作者:高思施;朱绿娟;林洁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6例医院外科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非特色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健康宣教、出院指导和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个人卫生情况、术中配合情况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2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下床时间为4.20 h和6.20 h,平均出院时间为3.40 d和6.80 d(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显著降低住院时间,解决医院床位紧张和住院费用过高现象,有效降低患者不满意度,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速度,使其早日康复.
作者:蒋雪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麻醉科麻醉药品是医院手术麻醉及晚期癌症患者疾病治疗的常用药品,尽管其镇痛作用较为良好,但其误用和滥用后给患者带来的药物依赖性也是医学难题.部分药品从非法市场流入后成为毒品,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加之在医院麻醉科部门,关于麻醉药物的管理还存在有很多的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加强麻醉科麻醉药品的安全管理,针对麻醉科现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建议.方法:从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患者中抽取115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比较发生院内感染患者和未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差异.结果:共134例发生院内感染,其中102例临床表现明显,22例临床表现不明显.比较发生感染和未发生感染的情况,结果显示,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合并多种疾病、有创诊治措施、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住院时间长(P<0.05).结论: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大且危险因素多,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其院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李杰;陈挺;蒋悦;楼坚;马登扬;吴小芬;朱庆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预警性干预对痴呆患者走失的防范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评估痴呆患者走失危险因素,制定预警性干预.选取医院2016年1~6月收治的87例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识别并评估有走失高风险的患者,实施预警性干预.比较实施前后痴呆患者走失率及走失后2h获寻率.结果:实施预警性干预后,有效减少了患者的走失率,由11.20%降至1.32% (P<0.05);且走失后2h获寻率也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通过对痴呆患者进行评估,并识别有走失高风险的患者,对高危患者实施预警性干预,有助于减少走失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获寻率,提高患者住院安全.
作者:贺群球;邱佩红;陈雪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烧伤整形科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以及实施效果.方法:医院烧伤整形科为了提高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于2014年6月起实施烧伤整形科医疗纠纷防范措施.从实施防范措施前后收治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之后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之前(P<0.05).结论:烧伤整形科医疗纠纷的诱导因素相对较多,需要切实加强技术、制度、科室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全面提升医疗纠纷的防范力度,以期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产生.
作者:吴莹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成效.方法: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自2014年7月将安全防护图标应用到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选取2014年1~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7~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采用安全防护图标前后两组医护患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医护患等各方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将安全防护图标应用到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各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医护患等各方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可吟;陈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浙江省台州医院在能耗压力的背景下,通过节能降耗管理的实践和措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建设性地总结了医院节能降耗管理的成果经验.
作者:陈学超;胡伟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肛肠外科护士血源性病原体的职业暴露因素,提出防控管理建议.方法:研究对象为肛肠外科的14名护理人员,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肛肠外科护理人员对血液传播疾病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包括护士的一般情况、血液传播疾病防护认知及行为、血源性疾病职业接触情况三方面,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控制建议.结果:肛肠外科护士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认知仍存在不足,在防护行为上明显欠缺.结论:应加强对肛肠外科护士进行血源性疾病职业防护培训,制定相关制度,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建立相关管理及培训体系,全面提高职业暴露的预防效果.
作者:陈美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在心内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48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头宣教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用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开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及出院后的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8.86%,对照组为78.3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合理饮食、合理用药、戒烟戒酒、适当运动方面的遵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内的总复发率为6.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7% (P<0.05).结论: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具有设计简单、可操作性强、教育效果好等优点,用于心内科护理工作,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王春惠;晁鸽;任丽;郑优群;戎如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2016年于舟山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手术患者共120例,以2014~2015年于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6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以2015~2016年治疗的6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肢体功能锻炼、认知功能锻炼及日常生活康复训练等,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护理对于提高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积极的作用与意义,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及提高生活质量,以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任翰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