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首诊全责护理模式在血透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李红芍;周慧;娄丽妮

关键词:首诊全责护理模式, 护理管理, 血液透析
摘要:目的:探讨首诊全责护理模式在血透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首诊全责护理模式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自行设计问卷比较两组护理岗位质量、自我管理行为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血透护理和消毒隔离评分为(25.20±1.60)分、(38.20±2.40)分和(28.60±1.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饮食控制、治疗依从性、日常生活独立性评分(29.20±2.80)分、(38.20±2.60)分和(27.50±2.40)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80%,高于对照组的79.20%(P<0.05).结论:首诊全责护理模式能提高血透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护理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运用价值,为更好地开展急救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急诊科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种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生命体征判断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吸痰时间、吸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可提高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尽快恢复,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

    作者:赵秋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选择2015年重症医学科实施对症管理干预措施的10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干预前后医院感染率的情况.结果:年龄、住院时间、侵人性操作、长期服用抗生素和大量使用激素是导致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干预前有1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13.00%%;干预后仅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3.00% (P<0.05).结果:针对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给予对症干预,能够有效降低ICU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提高ICU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需求的调查与对策

    目的:调查分析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需求,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更好地开展患者术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013~2015年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38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术前需求调查和结果分析,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希望从医师和护士处获取健康知识,但实际获取途径较少,有40.80%的患者从医师处获取健康知识,27.10%的患者从病友处获取健康知识,26.10%的患者从报刊上获取健康知识.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心理需求以手术开始时间、手术持续时间、主刀医师资历和技术水平、手术成功率、术前有医务人员的访视和关心、术前有麻醉医师的访视和关心、术中不暴露隐私部位及希望医务人员及时告知手术进程和手术结果为主.结论: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需求明显,医护人员应加大关注力度,尽量满足患者合理的术前需求,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丽香;甘雅丽;张晓芳;叶伟娟;郑聪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优化护理管理干预对内科危重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管理干预对内科危重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自2014年9月医院对内科危重患者实施优化后的护理干预,加强患者压疮的管理.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68例压疮高危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68例压疮高危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加强风险评估,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内科危重患者采取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加强风险评估,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君君;祝红梅;程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术前访视在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开展肿瘤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价值.方法:以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240例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未进行术前访视,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访视能够有效改善肿瘤手术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霞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五常法”在加强手术室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加强手术室物品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2月手术1184台作为对照组,2016年3~6月手术1262台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物品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五常法”进行手术室物品管理,对两组手术物品管理质量进行评价.从两组手术中分别选取医生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施“五常法”对手术室物品进行管理后,观察组器械准备完好率、物品准备完好率、仪器使用完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取物品所需时间及补充物品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医生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分别由对照组的85.14%和87.61%,提升至观察组的97.53%和97.8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五常法”应用于手术室物品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物品管理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及医患满意度,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

    作者:黄天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重视护理文化建设高校医院优质护理团队的探讨

    高校医院护理对象具有特殊性,且日益紧张的护理供应和患者需求对护理团队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以人为本”成为护理文化的基础,在护理文化建设中各方面均有体现.作者结合当下高校医院护理客观环境和护理团队建设现状,分析重视护理文化建设在高校医院优质护理团队建设中的作用,并列举具体措施.文章探讨了基础护理文化的建设、护士形象及护理环境的建设、改善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方式、制度的建设和优化服务流程.

    作者:程应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特色护理在外科疾病中的运用思考

    目的:通过对中医特色护理与在外科疾病中的运用优势进行思考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安吉中医医院收治的300例中医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更优(P<0.05).结论:中医护理有其独特的特色,其在外科疾病中应用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韩小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医护关系的作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与增进医护关系的作用.方法:选择从2014年7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2015年7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分别为30例.观察并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沟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手术和麻醉配合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护理人员沟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别为(5.70±0.30)分、(6.20±0.50)分、(5.90±0.70)分,实施后分别为(8.50±1.60)分、(7.90±1.50)分、(8.80±1.20),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前,设备故障排除、设备器械准备准确、机械满意、麻醉配合满意分别为6例、19例、11例、20例,实施后分别为26例、28例、28例、29例,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对增加医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傅芸;徐银花;俞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预约制度在超声科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分析预约制度在超声科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5月于浙江大学国际医院超声科进行检查的226例患者为观察组,2015年12月~2016年2月的22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按一般流程接受检查,观察组在预约制度服务模式下进行.统计2016年3~5月检查人数、预约人数及预约到达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投诉率.结果:2016年3~5月超声科检查预约率和预约到达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观察组患者对等候时间、就诊环境、医师服务态度、检查时间充裕性各项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投诉率为0.00%,较对照组的2.65%显著下降(P<0.05).结论:预约制度能有效提高超声科非医疗等候时间,改善就诊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薛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层级护理管理在康复科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在康复科的实施效果.方法:医院于2015年5月开始在康复科实施层级护理管理,选取医院康复科1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调查在层级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护理入员的护理水平、自我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在层级护理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自我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有明显的提升(P<0.05).结论:在康复科实施层级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水平,提高护理效率,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林红;邬艳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诊科实施护士分层次培训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的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的护理人员64例,按高年资(工作超过10年)、中年资(工作4~10年)、低年资(工作不足4年)实施不同形式与内容的培训,对比培训前后考核成绩、护理质量、医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绩效考核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投诉率低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医生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能够改善护理质量,提高医生与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菊艳;黄赣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80例,随机分组,常规组患者9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循证组患者90例,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情况.结果:循证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等均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因护理干预措施导致重症不适合危险情况发生.结论:对于泌尿外科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更好提高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李春梅;吴琼芳;李群;苏红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助产士阶段式培养的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究培训助产士的方法,从而较大程度上提高助产士专业素质.方法:按照助产士核心能力标准和助产士层级进行分类并在2015年6月到2016年1月期间进行分级培训,然后根据各级助产士的知识情况及对他们技能的培训目标来制定相关的理论、技能和个案管理考核内容.结果:助产士接受过分层培训后的六个月内,他们的核心能力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六个月(P<0.01);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在助产士培训后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助产士进行分层培训有利于在理论和实践等各方面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应急能力,有效提高了产科的护理质量.

    作者:陈如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痴呆患者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与预防干预管理建议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干预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7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高危行为影响因素.另外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浙江衢化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604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干预措施预防高危行为发生.结果:177例患者中72例出现高危行为,高危行为发生率为40.68%,不同年龄和病程的患者高危行为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伴有合并者及服用两种以上药物者发生高危行为的概率明显高于无合并症者和服用单一药物者(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高危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高危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采取适当干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高危行为的发生概率.

    作者:郑云华;谈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分组连续排班模式在急诊科的实施效果

    目的:研究分组连续排班模式在急诊科的实施效果.方法:2015年在急诊科实行分组连续排班,与实行传统周期性排班法的2014年同期情况进行比较,主要从工作时间、当班人员安排情况、急诊科医师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质量评价情况以及急诊科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实行分组连续排班模式比传统周期性排班模式明显降低了交接班次数,减少了交班不及时的现象,人员安排清晰合理,弥补了中午和夜间当班护士人员不足的现象,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分组连续排班在急诊科的实施,有效改善了传统周期性排班的不足,提高了综合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适合现代急诊科的日常护理工作特点和要求.

    作者:周婵;麻笑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开展优生检测的价值

    通过在基层医院开展优生检测,以明确产妇是否感染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医学指导和干预,以减少出生缺陷儿数量,降低不良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

    作者:包小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超声造影的应用与前景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当前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并进行前景展望.方法:列举超声造影在临床疾病,如肝脏、肾脏、胰腺、甲状腺、腹部及妇科等疾病中的应用状况.结果:超声造影在肝脏、肾脏、胰腺、甲状腺、腹部及妇科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当前超声造影在诊断临床疾病的应用当中,具有显著的应用特点,可以服务于临床实践,并且在未来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作者:林赛锋;厉乔;许世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药理论指导的中药药理学多样化教学改革

    对中药药理学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探索性改革,以学生为本,坚持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药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作者:沈云辉;沈旭华;沈伟;马越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检验科管理的现状与建议

    医院检验科是化验各项医学指标、病理检验的科室.无论大型综合三甲医院还是县乡镇医院均设有检验科.提高各级医院检验科的检验水平、培养专门的检验人员、优化检验科操作环境是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有效办法.文章针对医院检验科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沈丹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