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晖;马宗庆
医院检验科是化验各项医学指标、病理检验的科室.无论大型综合三甲医院还是县乡镇医院均设有检验科.提高各级医院检验科的检验水平、培养专门的检验人员、优化检验科操作环境是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有效办法.文章针对医院检验科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沈丹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晚期肿瘤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案而将其分为临终关怀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各30例,并且均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临终关怀组的患者给予临终关怀护理.结果:临终关怀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改善和满意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春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加强安全管理对于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2月期间住院患者2103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3~6月神经内科因脑卒中住院患者2114例作为观察组,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结果:加强安全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安全管理对于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梁艳;陈晒晒;陈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脑卒中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常导致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吸人性肺炎是其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发病原因包括高龄、吞咽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包括一般护理、康复护理和辨证护理在内的中医护理在应对此病时注重发挥中西医各自特长,能够提高人体正气及抗病能力,有效预防治疗吸人性肺炎.
作者:李莹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预警性干预对痴呆患者走失的防范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评估痴呆患者走失危险因素,制定预警性干预.选取医院2016年1~6月收治的87例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识别并评估有走失高风险的患者,实施预警性干预.比较实施前后痴呆患者走失率及走失后2h获寻率.结果:实施预警性干预后,有效减少了患者的走失率,由11.20%降至1.32% (P<0.05);且走失后2h获寻率也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通过对痴呆患者进行评估,并识别有走失高风险的患者,对高危患者实施预警性干预,有助于减少走失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获寻率,提高患者住院安全.
作者:贺群球;邱佩红;陈雪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妇产科患者4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以品管圈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及护理整体五个方面满意率分别为95.83%、97.72%、100.00%、97.92%和97.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完全掌握率和掌握率分别为86.67%和95.42%,对照组分别为10.42%和18.75%,观察组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于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健康知识掌握,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有利于提升护士业务水平.
作者:倪淑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标识化管理在综合病房药物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2015宁波市第九医院综合病房的19例护士药物管理相关资料,2014年未实行标识化管理,2015年实行标识化管理,比较标识化管理前后检查药物时间、药物检查落实情况、药物混放情况及药品应用效率.结果:标识化管理后较标识化管理前检查药物时间显著缩短,对药物检查落实率显著提高,对药物的混放率显著降低(P<0.05).标识化管理后6个月及标识化管理后1年药品应用优良率均显著高于标识化管理前(P<0.05);且标识化管理后1年药品应用优良率显著高于标识化管理后6个月(P<0.05).结论:标识化管理在综合病房药物护理管理中可缩短药物检查时间,提高药物检查落实率,降低药物混放率,提高药品应用优良率.
作者:邱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五官科门诊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并给出建议.方法:选择从2012年7月~2016年6月在医院五官科门诊接受治疗的4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门诊患者健康知识需求调查表,在患者就诊的过程中,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五官科门诊患者需要的健康教育方式为口头讲解交流、提供书面宣传材料,其次为集中授课.需要的健康教育知识为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就诊指导,其次是用药指导.结论:针对五官科门诊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采用科学的健康教育方式,弥补健康知识的不足,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吴定芬;周惠芬;胡则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对中药药理学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探索性改革,以学生为本,坚持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药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作者:沈云辉;沈旭华;沈伟;马越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骨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处理的实施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自2015年7月开始引入JCI标准,随机选取与2014年6月~2015年6月的100例患者骨科住院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的100例骨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对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而观察组则执行JCI标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跌倒/坠床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坠床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JCI标准下骨科患者的跌倒/坠床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李群;贾曼;陈欣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并探讨相应防范管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金华市中医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神经内科收治患者760例,统计其护理不良事件数量,为对照组,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于2014年制定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患者760例,统计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认真分析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大限度降低护理不良事故发生率.
作者:吕秀芸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医院收治的40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建立临床护理路径,要求护士按照路径表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输液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输液知识评分为(24.46±3.9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47±4.50)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00%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急诊静脉输液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输液知识知晓率,提高整体急诊输液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芝;林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防范管理对策.方法: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浙江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81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手术室护理中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管理和改进.结果:经过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由1.03%降低为0.49%,观察组职业暴露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分别由0.27%和0.25%降为0.10%和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是多方面的,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章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进行展望.方法:医院自2014年2月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康复医学,从实施前后医院康复科收治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康复效果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医学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春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的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的护理人员64例,按高年资(工作超过10年)、中年资(工作4~10年)、低年资(工作不足4年)实施不同形式与内容的培训,对比培训前后考核成绩、护理质量、医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绩效考核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投诉率低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医生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能够改善护理质量,提高医生与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菊艳;黄赣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对精神科女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后的效果.方法: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14年8月开始对精神科女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措施,从实施前后收治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19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实施前后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之后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之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之前(P<0.05).结论:对精神科女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叶慧娟;沈云梅;周瑜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运用价值,为更好地开展急救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急诊科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种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生命体征判断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吸痰时间、吸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可提高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尽快恢复,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
作者:赵秋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当前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并进行前景展望.方法:列举超声造影在临床疾病,如肝脏、肾脏、胰腺、甲状腺、腹部及妇科等疾病中的应用状况.结果:超声造影在肝脏、肾脏、胰腺、甲状腺、腹部及妇科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当前超声造影在诊断临床疾病的应用当中,具有显著的应用特点,可以服务于临床实践,并且在未来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作者:林赛锋;厉乔;许世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预约制度在超声科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5月于浙江大学国际医院超声科进行检查的226例患者为观察组,2015年12月~2016年2月的22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按一般流程接受检查,观察组在预约制度服务模式下进行.统计2016年3~5月检查人数、预约人数及预约到达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投诉率.结果:2016年3~5月超声科检查预约率和预约到达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观察组患者对等候时间、就诊环境、医师服务态度、检查时间充裕性各项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投诉率为0.00%,较对照组的2.65%显著下降(P<0.05).结论:预约制度能有效提高超声科非医疗等候时间,改善就诊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薛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在心内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48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头宣教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用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开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及出院后的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8.86%,对照组为78.3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合理饮食、合理用药、戒烟戒酒、适当运动方面的遵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内的总复发率为6.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7% (P<0.05).结论:图表式健康教育指导流程具有设计简单、可操作性强、教育效果好等优点,用于心内科护理工作,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王春惠;晁鸽;任丽;郑优群;戎如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