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马莉琼;郑玲芝

关键词:妊娠期, 糖尿病, 母婴结局, 系统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96 例为观察组,对其行系统管理至分娩;同期随机抽取 96例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孕妇羊水指数、孕期增加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餐后 2h 血糖、母婴结局(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感染、窒息、 缺氧性脑病、 巨大儿、低血糖及高胆红素血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孕期增加体重、BMI、餐后2h血糖、羊水指数等各项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管理可以明显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母婴结局.
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足月新生儿的妊娠期因素与并发症分析

    目的 分析早期足月分娩的妊娠期因素及新生儿并发症情况.方法 分析130例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根据胎龄划分为早期足月儿(61例)、完全足月儿(69例),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基本情况、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分析早期足月分娩的危险因素.在早期足月组中进一步分出两个亚组,胎龄37周~37周+6亚组(30例)与胎龄38周~38周+6亚组(31例),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早期足月组孕产妇的高龄状况(≥35岁)、妊娠次数>1次、瘢痕子宫、剖宫产、分娩次数>1次、胎膜早破、羊水异常、胎位异常、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胎盘异常、子宫肌瘤的比例及新生儿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完全足月组(P<0.05);早期足月组中37周~37周+6的新生儿重症病房入住率、感染性疾病、脑损伤、高胆红素血症、喂养问题、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湿肺比例均显著高于38周~38周+6组(P<0.05).结论 孕产妇高龄、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及瘢痕子宫等可能引起早期足月分娩;相比于完全足月新生儿,早期足月儿有更大几率发生并发症.

    作者:赵瑞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干预;评估2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上述3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P<0.05).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治疗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茜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胰腺疾病患者120例MSCT和MRI增强扫描资料,其中经病理诊断为胰腺癌58例、慢性胰腺炎62例;评价胰腺病变影像学特征与病变性质的关系,分析联合应用鉴别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结果 胰腺癌组患者影像学表现多为胰腺体组织增大、胰腺周围组织及大血管的侵犯、胰腺周围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不明显;慢性胰腺炎组患者多表现为病变内及病变周围囊肿、病变钙化如斑片状钙化、动脉期强化明显、胰、胆管扩张;两组各种病变类型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MSCT和MRI综合鉴别诊断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结果准确性均优于单独使用MSCT或MRI(均P<0.05).结论 联合应用MSCT和MRI综合鉴别诊断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准确性均优于单一影像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金韬;王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农村和城市中老年妇女尿失禁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温州地区农村和城市中老年妇女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 UI)患病状况及就诊情况,探讨导致中老年妇女UI城乡差异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温州市区及农村≥40岁有性生活史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按照被调查者的常住地不同,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了解城市组和农村组被调查者一般情况、3种类型UI的患病情况及就诊情况,并分析中老年妇女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高危因素.结果 城市组UI的总患病率38.3%(106/276),其中SUI的患病率25.4%(70/276);农村组UI的总患病率为46.2%(158/341),其中SUI的患病率为34.8%(119/3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咳嗽、高血压病、产次≥2次这3个因素是中老年妇女SUI高危因素.城市组和农村组的文化程度、分娩方式、产次、体重指数、便秘、高血压、慢性咳嗽及绝经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农村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高于城市妇女;慢性咳嗽、高血压病史、产次≥2次是中老年妇女SUI的独立危险因素;农村妇女较城市妇女多产、高血压发病率高、文化水平低、超重率高及绝经率高的状态可能是农村妇女UI发病率高于城市妇女的原因.

    作者:陈聪;郭敏;陈育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剥离椎旁肌后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手术指标、术后2周与6个月时的VAS疼痛评分、术后下地前及随访时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传统方法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患者恢复更快,不仅能起到较好的复位效果,还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

    作者:沈伟东;王金法;纪敏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180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循证护理(观察组)各90例,统计患者术后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术后SAS评分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金淑均;陈卓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杭州市拱墅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杭州市拱墅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1000名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运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调查对象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杭州市拱墅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为83.3%.X2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生活状况、体育锻炼情况、自身健康满意度、吸烟情况、中医药方法保健情况、中医药治疗次数和自评医疗技术水平的居民的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天锻炼、不吸烟、总是进行中医药保健、中医药治疗次数大于等于5次、自评医疗技术水平很好、对中医药持正面看法的居民对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较高(均P<0.05).结论 杭州市拱墅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较高,体育锻炼情况、吸烟情况、中医药方法保健情况、中医药治疗次数、自评医疗技术水平和对中医药的看法是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吕星杰;刘新功;金爱军;牛虹懿;周心驰;周洁;朱晨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估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8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研究组给予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评估临床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48h的血气指标,观察患者预后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氧分压(PaO2)和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效率为80.49%(33/41),对照组为70.73%(29/41);研究组改用有创通气和死亡总发生率为7.32%(3/41),对照组为17.07%(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气状况,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0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中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作者:吴蓉蓉;施方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缺铁性贫血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亚铁口服液,观察组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铁水平三项实验室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实验室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优于葡萄糖酸亚铁口服液,且安全性更好.

    作者:何惠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集束化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效果

    文章对血液透析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探讨行集束化护理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显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行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概率.

    作者:郑秀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和厄贝沙坦联合应用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应用胺碘酮和厄贝沙坦进行治疗;3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律失常效果,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评估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1月和3月基本治愈率和心律失常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3月后,2组的APACHEⅡ、SV、LVEF、LVESD和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和三个月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胺碘酮和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心律失常得到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心功能明显提高,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潘宏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在手足口病患儿早期病情判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在临床早期病情病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与同期120例健康体检儿童(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作对比.结果 手足口病组重症型患儿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的例数均显著高于普通型(P<0.05).入院时,重症型患儿的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普通型,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患儿的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入院时,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在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判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汪芳华;胡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杭州市拱墅区社区居民中医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杭州市拱墅区社区居民对中医认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社区中医健康教育在其他地区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拱墅区5个社区的1700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合格问卷1566份,有效率为92.1%;社区居民中医适宜技术认知总体合格率为86.2%(1350/1566),不同特征社区居民比较,性别、健康满意度、中医药知识主要获取途径不同的社区居民,中医认知合格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主要通过讲座获取中医药知识的社区居民,其中医认知合格率较高(OR=1.554、4.504).结论 杭州市拱墅区社区居民中医健康知识知晓率较高,性别、中医药知识主要获取途径是社区居民中医健康认知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冯雨;刘新功;金爱军;周心驰;牛虹懿;朱晨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用于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用于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增生性瘢痕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O2点阵激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标度法(Vancouwer scar scale VSS)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O2点阵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增生性瘢痕,能改善患者VSS评分,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可靠.

    作者:伍金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伏立康唑在脓毒症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 研究伏立康唑在脓毒症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与差异,为脓毒症患者的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单次静脉给予脓毒症组和对照组注射用伏立康唑200 mg,抽取两组患者的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药浓度,使用DAS2.0软件处理,得到伏立康唑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两组间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 脓毒症组单次静脉给药的平均峰浓度Cmax=4.04 mg·L-1,平均表观分布容积Vd=124.23 L,平均消除速率CL=21.56 L·h-1,平均血浆半衰期t1/2=8.81 h;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伏立康唑在脓毒症患者体内有其明显的特征,表现为峰浓度增加,表观分布容积减小,药物清除速率减慢,半衰期延长.

    作者:陈佩雷;陈朴;邵传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甘氨双唑钠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及不良反应

    目的 观察甘氨双唑钠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 86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化疗组(观察组)和单纯放化疗组(对照组)各43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达到CR或PR时的照射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7%(39/43),对照组81.4%(35/4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达到CR或PR时的照射剂量均少于对照组,Ⅰ级恶心呕吐、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Ⅱ级恶心呕吐、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氨双唑钠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具有增敏作用,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在极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贡强君;李卫玉;傅真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效果

    文章对照观察单用糖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熊去氧胆酸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有效降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效果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

    作者:孟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金天保宁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金天保宁对恢复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 qn,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金天保宁1# tid.收集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数据.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月后、3月后、6月后的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6%、98%、98%,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84%、85.7%;治疗组3月内疗效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金天保宁有助于降低NIHSS评分,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苏小玲;裘昊;张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骨科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骨科手术后耐甲氧耐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骨科手术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分别予以万古霉素(对照组)和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观察组)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80.00%)、细菌清除率(88.57%)高于对照组(6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后的炎性因子IL-1β、IL-6 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 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骨科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金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健康研究杂志

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杭州市教育局

主办:杭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