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对老年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与分析

胡耀萍

关键词:护理安全教育, 告知书, 老年科, 应用
摘要:目的:比较老年科应用安全教育告知书前后的资料,评价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医院老年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未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前的老年患者资料120例,及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后的老年患者资料120例,比较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前后,老年患者对安全教育知识的知晓率、老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老年科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后,老年患者对安全知识的知晓率较前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前显著降低,患者及家属对科室的服务质量满意度有所提高,投诉率有所降低.结论:在老年科应用护理安全教育告知书,可保障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绩效考核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开展绩效考核的措施和成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呼吸内科20名护士及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绩效考核实施时间段,将其分为绩效考核实施前(2014年7月~2015年7月,20名护士及160例患者)和绩效考核实施后(2015年8月~2016年8月,20名护士及160例患者),比较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护士综合绩效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绩效考核实施前相比,绩效考核实施后护士在职业道德与服务态度、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岗位价值、个人能力、临床带教、专科操作与科研附加分方面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与绩效考核实施前相比,绩效考核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绩效考核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朱晓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ICU患者心理状态与人性化护理干预管理

    目的:探究ICU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有效的护理管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医院接受的ICU患者共计80例,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随机均分为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及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析.结果:ICU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是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等不良心理状态.在护理实施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提高(P<0.05).结论: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状态,制定一系列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以积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炳娇;王叶舒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医护联合查房在骨科病房的实施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查房在骨科病房的实施效果,以改善科室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1~6月骨科病房收治的5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医护联合查房.比较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前后骨科护理质量、患者对医护工作满意度及骨科护士专科业务水平.结果:骨科病房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后,骨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总分平均分为(95.25±6.51)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3.42±5.26)分(P<0.05);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高(P<0.05);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后,护士专科业务水平的考核成绩优良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骨科病房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后,可有效提高骨科病房的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同时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业务水平.

    作者:李春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案例教学法在急诊科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基于急诊科护理带教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心得体会,重点分析案例教学法方法引入急诊科护理教学工作当中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12年10月~2015年3月)实习护士人员共70位,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位实习护士生在临床培训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观察组35位实习护士生则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方法,即CP教学法.在一个月(4周)之后分别观察两组实习护士生各项能力指标数据,进行考核评价.结果:通过此次统计分析后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过不同方法培训教学之后,包括在临床操作和理论护理知识考核方面均效果显著,但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急诊科护理带教中教学效果显著.

    作者:叶晓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对医药行业的政策影响分析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医药行业和各级药品监管部门的重大任务之一,其实施进程必将给当前整个医药行业带来强烈的政策震荡,产生诸如医药制造领域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动,国产药品质量大幅度提升,加速医药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行业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以及增强医药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等影响,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制建议.

    作者:何道慧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用人单位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专业毕业生职业胜任力评价的调查研究

    目的:为探讨用人单位对中医药人才职业胜任力的社会需求,促进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特开展本研究.方法:选择京内外85家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结果与结论:用人单位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专业毕业生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维度的职业胜任力认同度较高(P>0.05),而交流与沟通技巧、信息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三个维度较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维度相对较弱(P<0.05或P<0.01).

    作者:田润平;刘晓辉;张衍泽;赵建磊;乔庆彬;艾华;许美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从“里约蚊帐”事件谈中医预防技术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在2016年闭幕的里约奥运会上,蚊帐携手火罐在奥运村大放异彩.蚊帐因具有隔离蚊虫的作用被外媒惊叹为预防寨卡病毒的“国家法宝”.作者从蚊帐事件出发,结合公共卫生的概念、内涵,探讨传统中医预防技术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应用.提出应积极拓展中医预防技术基础研究领域,加强技术革新,推动中医预防技术的标准化和安全化建设,提高预防群体的精准化识别能力.

    作者:余葱葱;梁凡;王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药品检验中的劳动保护

    文章简要介绍了药品检验中的各项操作对人体的伤害,以提升自己的劳动保护意识,更好地做好药品检验工作,确保药品质量.

    作者:安军;夏稷子;张志红;陈贵;吴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质量与母婴健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产科近2年收治的110例住院分娩产妇,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方案的整体护理组55例和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案的常规护理组,比较应用效果.结果:整体护理组产妇对护理质量评分为(90.10±2.32)分,常规护理组产妇对护理质量评分为(65.90±2.63)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整体护理组母婴健康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各项指标如产妇保健知识掌握、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等,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缓解产妇不良情绪,避免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促使母婴健康.

    作者:何幼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开展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管理的优势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使得社会、家庭和个人承担着沉重的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糖尿病上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此外通过中药的调理作用可有效延缓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风险.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文章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进行总结,以加强糖尿病管理.

    作者:王晓青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品管圈活动对缩短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缩短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的效果,更好的服务患者.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201 6年4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和比较两组老年手术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改进幅度超过20%.结论:在普外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莹毅;谢月华;夏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互动模式在康复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康复科患者健康教育工作应用互动模式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康复科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观察组采用互动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3% (P<0.05).结论: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互动模式,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柳丽萍;董晓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认知情况调查与建议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如何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认知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方法:选取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5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主要以试卷形式为主的安全防护的相关考试,从而考察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认知情况.并通过相关部门讨论得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认知的相关建设性建议.结果:通过对5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考核情况得出,其对尖锐器具造成损伤的处理办法、各种垃圾的分类处理办法及缓解自身心理生理状况的方法等掌握情况良好,但是对于进行自身防护以免各种染病菌侵染办法等认知薄弱.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整体对相关安全防护措施掌握并不十分扎实,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关再教育,以保证医患的基本安全.

    作者:谢卓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亲情护理在心胸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护理中应用亲情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2015年在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20例患者进行观察,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7.20±3.42)h,短于对照组的(43.20±4.11) h(P<0.05);术后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为6.36%,低于对照组的14.55%(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0.91%(P<0.05);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为11d,对照组为15 d(P<0.05).结论:将亲情模式用于心胸外科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效果,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彩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预制工作表在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制工作表在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医院内分泌科工作的护理人员32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6名护理人员.对照组护理人员按照日常工作的行为规范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人员根据制定的预制工作表进行合理安排,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患者对其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护理人员对自身的满意度,以及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患者满意度与护理人员对自身满意度都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患者满意度与护理人员对自身满意度(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优秀度都有很大的提升,分别增加了28.75%与56.25%,但对照组的提升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仍有护理患者较差的情况发生,比例为12.50%,观察组无护理较差的情况发生,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制工作表一方面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另一方面便于护士长与护士管理患者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患者住院期间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邢亚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细节管理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内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德清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内科病房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总结存在问题和隐患制定细节管理措施实行方案.2015年7月~2016年7月对内科病房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并在内科病房实施细节管理方案,比较细节管理实施前后内科病房护理质量情况.结果:细节管理实施后,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护理技能操作质量、急救物品管理质量及护理安全质量评分均高于细节管理护理前(P<0.05);实施后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有利于病房管理质量的提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控制,促进老年患者的安全保障,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宋珍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成效

    目的:探讨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措施与实施效果.方法:自2016年3月起在骨科实施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分别于实施前后每周1次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于实施前后请患者于出院前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统计实施前后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后,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文书书写、护理隔离管理、护理安全管理、引流管护理及静脉置管护理等8个方面合格率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得分明显提高;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员参与骨科护理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潘巧红;冯常强;朱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多维度考核模式在《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是以培养医学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而开设的必修课.为确保学生全程参与、全心参与,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我们对该课程的考核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本课程实际情况的科学、规范、完善多维考核体系.该考评体系的建立不但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更新,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作者:杨丽萍;李新民;侯俊林;李晓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自动发药机在我院门诊药房的应用

    目的:使自动发药机更好地应用于门诊药房.方法: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发药系统的工作流程及使用情况,总结使用自动发药机的必要性和使用经验.结果:自动发药机运行后,门诊70%以上的处方完全有自动发药机调配,月盘点效率提高200%,调剂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幅度降低,药师更多进行药学服务.结论:通过自动发药机的实践应用,提出适合医院门诊药房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作者:沈文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医疗机构护理绩效评估研究现状与展望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临床护理绩效评估方法、研究现状,对前景进行展望.方法:从护理绩效评估体系的设计、护理绩效考核方式对医疗机构临床护理绩效评估现状进行分析,在护理绩效评估方向的转变、加强多维度考评体系的建立、注重评估精度及可信度方面进行前景展望.结果:国内护理绩效考核方式从传统单一化逐渐向科学化、人性化方面转变,护理绩效评估仍处在摸索阶段,没有统一、正规培训,对护理工作认知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护理绩效评估结果.结论:应通过科学精度测量指标,增加护理绩效评估方法的可信度及效度,提高护理绩效评估工作质量,使护理人员的劳动得到回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俞蓓蓓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