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宇;黄仙红;王小合;刘知辉;朱雅琴;曹承建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急性百草枯中重度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中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处理及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强化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环磷酰胺静脉滴注,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强化治疗组中重度百草枯中毒后7、14、21天及6个月的死亡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合计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强化治疗组ICU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肺部纤维化的发生率等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环磷酰胺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法治疗急性百草枯中重度中毒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义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三七皂苷Rg1对阿尔茨海默病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元内突触素(synaptophysin,SY)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阿尔兹海默病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三七皂苷Rg1,100mg/kg,每日一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4周后观察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同时检测其海马神经元内SY含量水平.结果 实验组小鼠的学习能力以及海马神经元内SY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三七皂苷Rg1可提高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延缓小鼠体内海马神经元SY含量减少有关.
作者:李中春;江霞;钱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提高对巨大胸膜肿瘤手术治疗方式的认识.方法 分析总结23例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为巨大胸膜肿瘤.1例复发性巨大肿瘤因严重侵犯周围器官,为完整彻底切除肿瘤而采用了正中切口+侧胸后外侧切口,术中出血量大,约达8000 mL.其余22例均采取肿瘤所在侧胸腔侧胸后外侧切口.结果 23例胸膜肿瘤均予手术完整切除,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6天.术后随访3个月~3年,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类较罕见的肿瘤,主要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确诊;根治性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手段.对巨大胸膜肿瘤手术时需高度关注切口选择、出血量及循环变化,术中及术后需麻醉科、ICU及血库密切配合.
作者:赵鲁峰;黄利坚;李文善;柴(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发生原因与孕妇难产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86例胎膜早破产妇发生胎膜早破的原因,并与同期无胎膜早破的86例产妇对比分析早产、难产、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等.结果 发生胎膜早破的原因主要为生殖道炎症、胎位异常以及性生活等创伤;观察组产妇难产率、产褥感染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胎膜早破的发生使得难产的概率增加,同时增加了产后母婴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素金;王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克拉霉素口服,观察组加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前后,评估所有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及白细胞数,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 (P <0.05).结论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ⅢA前列腺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正丰;朱慧华;万少华;夏耘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胸水及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检测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64例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与血清中的CEA、CA153、CA125、CA199浓度;绘制ROC曲线判断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佳临界值,对胸水、血清中四种肿瘤标记物的单项或联合检测进行平行试验及序列试验分析.结果 恶性组胸水、血清中四种肿瘤标记物浓度均大于良性组(P <0.05或P<0.01);CEA、CA153、CA199单项检测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特异度高、敏感度偏差,CA125单项检测正好相反;以单项检测的临界值为标准,胸水、血清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论 四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胸腔积液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可起到良好的互补作用,比单一指标检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高.
作者:詹忆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文章对比分析开展针对老年人群综合护理前后,患者的住院总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例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
作者:温婧吉;汤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文章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效果.快速康复护理有利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谢颖锦;付欢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文章对耳鼻喉内窥镜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比较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的改变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优质护理对于耳鼻喉内窥镜手术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金淑均;陈小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文章采用路径化健康教育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教育管理,探讨路径化健康教育管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结果显示,在健康教育管理中融合路径化管理,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降低再入院率.
作者:范惠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419例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9例)和对照组(190例),病情稳定出院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遵医行为.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质量量表总分为(6.58 ±0.27)分,遵医行为完全依从率为72.9%(167/229),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依从性,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沈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糖尿病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方法 将735例孕妇按血糖监测结果分为正常组(632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11 itus,GDM)组(92例)、糖尿病(Diabetes me11 itus,DM)组(11例),再根据是否接受胰岛素治疗分为治疗组31例(GDM20例,DM11例)、非治疗组72例,比较各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正常组、非治疗组、治疗组新生儿血糖值、低血糖发生率逐渐升高,治疗组新生儿血糖值、低血糖发生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血糖值与孕妇产前血糖值无明显相关性(r =0.013,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危险性增加,即使经过系统治疗,产后也应加强对新生儿的血糖监测,及早发现并治疗新生儿低血糖.
作者:周树荫;任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护士有效的沟通能增加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文章对2012年6月开始医院实施情景模拟训练后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探讨情景模拟训练方法对输液中心护士沟通能力培训效果.
作者:李舒霞;吕旺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采用人工关节置换(Hip arthroplasty,HA)与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52例中24例行HA手术,28例采用PFNA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以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A组术后负重时间、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PFNA组,术后7d、30 d 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PFNA组(均P<0.05);HA组治疗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PFNA组(x2=5.357,P<0.05),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73,P>0.05).结论 与PFNA比较,HA治疗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更适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
作者:朱建富;郑海荣;叶明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在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86例ICU压疮高危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250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所有患者护理14 d后压疮的发生率、时间、严重程度和压疮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期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ICU压疮的发生率,推延疾病发生时间.
作者:叶芸;潘利飞;陈新美;周宝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社交障碍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交往带来极大困扰.近许多研究表明,催产素在社会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催产素与社交障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催产素调节社交障碍的神经心理机制,为孤独症、社交焦虑症等社交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等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吴华波;张德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兔VX2肝癌模型中肝动脉化疗栓塞后肝癌微环境中CD3+、CD4+T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 56只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兔经包块埋植法制作成VX2兔肝癌模型成功2周后,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动脉注射中等剂量干扰素-α,术后1周处死动物,分别选取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制成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微环境中CD3+、CD4+T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50只模型兔在术后1周成功获得标本,病理观察提示肿瘤边缘形成包膜,包膜内和肿瘤间质未见明显血管.免疫组化提示CD3+、CD4+T细胞在三种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以癌旁组织高,其次是癌组织.结论 CD3+、CD4+ T细胞通过改变肝癌免疫微环境,在调节肿瘤免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吴发宗;纪建松;涂建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患者疗效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外加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变化总体评价量表(CGI)得分等.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为82.50% (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HAMA以及CGI、认知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均P <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以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BDNF水平,对患者性功能不会产生影响.
作者:刘家洪;陈远岭;唐伟;陈大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文章对比观察酮替芬单独治疗及联合小儿咳喘灵药物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的临床疗效.酮替芬联合小儿咳喘灵药物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酮替芬,无显著不良并发症,有效规避感染,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姚燕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文章对比观察早期下床活动应用于大隐静脉术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大隐静脉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月红;蒋关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