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济南市2009-2013年街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韩雪莹;陈秀莲;刘正敏;李华;孙秀艳;宋冬华

关键词:无偿献血, 血液检测, ALT, HBsAg, 抗-HCV, 抗-HIV, 抗-TP
摘要:目的:对济南市街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以对献血招募,减少血液报废制定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2009-2013年街头无偿献血者血液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结果统计,并分别对不同性别、年龄段群体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测街头无偿献血者标本151 105例,5项指标检测不合格者5 090例,总不合格率3.37%;2009年不合格率高(4.74%),2013年不合格率低(2.73%);各检测项目不合格率由高到低分别为:ALT(1.53%),抗-HCV(0.57%),抗-TP(0.57%),HB-sAg(0.49%),抗-HIV(0.21%);男性献血群体不合格率(3.86%)高于女性群体(2.4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9.708,P<0.01);不同年龄段比较,18~30岁不合格率低(2.91%),其次为31~40岁(3.81%),41~60岁不合格率高(5.11%),三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6.395,P<0.01).结论:ALT不合格仍然是血液淘汰的主要原因,应加强街头ALT初筛工作,不同群体淘汰原因各有差异,献血员招募过程中对不同群体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临床血液学(输血与检验版)杂志相关文献
  • 换血后标本检出Rh抗-D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1例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由于母体内存在着与其胎婴儿红细胞不配合的IgG性质的血型抗体而引起的同族血型被动免疫性疾病.本病例因Rh血型系统抗-D抗体引起的HDN,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儿,女,5d,出生12 h内即出现黄疸并逐渐加重,出生后第4天转院至我市某三甲医院.血常规检测结果:WBC8.8×109/L,RBC 1.85×1012/L,Hb 73 g/L,BPC 239×109/L,HCT 0.22;生化检测结果:ALT 10 μ/L,AST 37 μ/L,TP 54.7 g/L,Alb 42.5 g/L,Glb 12.2 g/L,A/G 3.48∶1.00,TBIL 376.6 μmol/L,NCBIL 353.1μmol/L;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O型,Rh(D)阳性,直抗和游离试验阴性,放散试验阳性,已出现胆红素脑病体征.

    作者:舒群峰;周本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京津冀一体化形势下河北省采供血机构现状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的构想.2014年初,进一步明确了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来谋划和部署.医疗卫生行业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要的保障因素.2014年4月召开的《京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对接会》作为卫生一体化启动的第一步,明确了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的总思路.河北省采供血机构在实现京津冀地区医疗服务协同发展,发挥区位优势,调动采供血资源,保障京津冀三地安全用血方面,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利用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法)对河北省采供血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王凤红;戚海;宋俊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武汉地区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研究

    目的:了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3-01-2014-08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标本1 425例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其中762例阳性标本中的799株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上呼吸道感染率为53.5%,感染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居首位,占67.2%,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低;其次为真菌,占17.4%;再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占15.3%,对万古霉素耐药性低.结论: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发生变化,临床医生应合理选用抗生素,避免盲目凭经验用药,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的产生.

    作者:梅四清;缪希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手术、分娩及输血前患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手术、分娩及输血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血液感染性指标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手术、分娩及输血前患者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结果:23 516例患者总阳性率为11.95%,HBsAg、抗-TP、抗-HCV及抗-HIV分别检出2 300例(9.78%)、322例(1.40%)、175例(0.74%)和13例(0.05%),HBsAg阳性率高于其他3项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感染性指标总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度感染性指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分娩及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作者:王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献血服务中引入内部竞争激励机制的初步探索

    面对临床用血逐年增加的现状,在献血服务管理中引入内部竞争激励机制,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采血实效和服务质量.现将笔者所在血站近2年在献血服务管理中引入内部竞争激励机制的探索介绍如下.1 在献血服务中引入内部竞争激励机制的必要性现行献血服务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着“大锅饭”、人浮于事现象;激励措施流于形式,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严重限制了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成本管理中,忽视资源利用效率等.引入内部竞争激励机制,促使人、财、物合理配置,推动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王君道;郑春玲;任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病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导致新生儿黄疸的比例,并分析新生儿溶血病的抗体性质.方法:收集新生儿黄疸标本,进行新生儿溶血病3项试验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阳性标本进行抗体鉴定.结果:5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生理性黄疸36例,占7.2%,新生儿溶血病135例,占27%,其中ABO溶血133例,占98.5%.结论:新生儿溶血病导致新生儿黄疸逐渐增多,主要为ABO溶血.

    作者:刘耀煌;周金安;方志军;周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罕见B(A)亚型的血清学特点及分子机制的探究

    目的:研究罕见B(A)血型的血清学特性和分子机制,为B(A)血型的临床输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PCR-RELP基因分型和血型第6、7外显子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B(A)血型鉴定,并分析B(A)血型的分子机制及遗传规律.结果:4例B(A)血型病例中,1号和4号病例为B(A)* 04型,B等位基因在正常B* 101基础上第7个外显子发生了640A>G突变;2和3号病例以及2号的儿子为B(A)* 02型,B等位基因发生单碱基错义突变700C>G.结论:当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或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时,可通过亚型血清学分析,采用分子诊断技术和家系调查辅助诊断,进行正确的血型鉴定,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进行输注,为临床输血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陶翠华;凃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三峡地区献血人员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率调查

    目的:调查三峡地区无偿献血员人细小病毒B19(HPVB19)的流行情况,为该地区未来的献血筛查策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934例献血员进行了HPVB19 IgG、IgM抗体筛查.结果:934例献血员中,HPVB19 IgG阳性率43.36%(405/934),HPVB19 IgM阳性率2.46%(23/934).阳性率随年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不同年龄组之间HPVB19 IgG抗体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峡地区献血员中HPVB19感染率较高,多数是曾经感染,近期感染或急性感染较低,但作为血源,仍有一定传播病毒的风险,选用适当的方法筛查病毒,保障血液制品质量十分必要.

    作者:鲍海娥;杨伯家;潘修银;聂兴教;张贤鹏;陈赛;张莉;卢建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载量及肝纤维化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载量与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和层黏连蛋白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采取酶促速率法检测血清ALT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检测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和层黏连蛋白的水平.结果:1 3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为(4.51±1.28)copies/ml,而血清ALT、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和层黏连蛋白的水平分别为32U/L,136 ng/ml,11.27 ng/ml,61 ng/ml,64 ng/ml,统计学分析显示血清HBV DNA载量与透明质酸水平正相关(r=0.915),但与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和层黏连蛋白的水平以及ALT水平没有相关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水平与肝细胞损伤程度程度无相关性,但与透明质酸呈正相关,因此慢性乙肝患者即使肝功能正常,也要定期检查血清HBV DNA载量和透明质酸水平.

    作者:梅玉峰;熊钻;刘萍;王春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应对血荒问题的策略和措施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医疗机构的不断增加,尤其是新农合政策的广泛实施,使用血量不断攀升,2011年下半年全国血站系统受“信任危机”等因素影响,致使献血人数大幅下降,造成全国范围供应困难局面,在此形势下我站虽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没有出现严重血荒,并且在近几年春节充分满足了临床用血需求.我站对突发情况积极应对,及时有效缓解,得益于近年来采取的系列举措及针对特殊事件采取的应急措施,从而平稳渡过了为严峻的“血荒”阶段,保证了我市临床用血的供应.为采供血系统开发血源,保证临床血液供应,为采供血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现将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欢欢;王国艳;胡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前后的5种疾病临床用血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实施对临床用血的影响,为更好促进科学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病案,收集某医院2011-2013年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前后,输血量外科排在前4位,内科排在第1位的病种,其输血病历共有2 562份,统计分析与输血量相关数据前后变化情况.定性访谈了医院相关科室的知情人员.结果: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过程中,输血科人员参与了输血技术及临床输血的指导.5种疾病实施前的输血率为66.1%,实施后的为58.7%.有4个病种的平均输血量分别降低了34.3%、10.9%、24.4%和52.2%,输血量标准差分别下降了0.28 U、4.13U、12.21 U和45.76 U.有1个病种的平均输血量及输血量的离散程度都是增加的.结论:实施临床路径管理,降低了输血率,总体上降低了平均输血量,减少了患者输血量的离散程度,更好地发挥了输血技术人员的指导作用.

    作者:贾增丽;林振平;吴植峁;胡文静;傅强;蔡旭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3 980例孕妇不规则抗体分析

    目的:分析3 980例孕妇不规刚抗体的检出率,并结合妊娠和输血次数对抗体进行分析.方法:对孕妇标本进行抗体筛选,阳性标本进行抗体鉴定,分析抗体性质.结果:3 980例孕妇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为43例(1.08%);妊娠或输血次数1、2、3、4、5次及以上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06%、0.25%、1.64%、4.02%、7.02%;其中Rh系统的抗体占81.39%.结论: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随妊娠或输血次数的增长而增长;孕妇不规则抗体主要为Rh系统抗体.

    作者:刘建全;周金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袋离心破损分析及改进措施

    目的:针对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袋离心破损现象,分析原因,找出应对措施加以改进,减少血液制备过程损耗,保护血液资源.方法:运用数据看操作分析工具,对悬浮红细胞制备过程中发生的离心破损记录进行检索并深入分析.结果:期间全血离心制备悬浮红细胞共计46 424袋,发生离心破损21袋,破损发生率为0.045%.其中热合点开裂破损4袋,导管断裂3袋,袋体突出破裂6袋,龟裂8袋.结论:装杯时要注意技巧,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热合要严实,装填离心罐要避免存在空隙,要避免血袋附属导管游离外露,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效减少血袋离心破损发生.

    作者:马闽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O型血孕妇产前检测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娩孕妇中母婴血型不合的发生率和O型血孕妇产前测定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HDN)的相关性.方法:对夫妻血型不合者2 487例O型血孕妇进行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与分析,并对出生后婴儿进行HDN检测,观察抗体效价分布情况及抗体效价与HDN发病率的关系.结果:发生HDN的母亲抗体效价检测值范围在1∶64~1∶1 024,患儿的发病率随着母亲抗体效价升高而有上升的趋势.母亲IgG抗-A(B)效价≥1∶1 024,ABO-HDN发病率为94.8%,IgG抗-A(B)效价为1∶512,1∶256,1∶128和1∶64时,ABO-HDN发病率分别为72.1%,51.8%,31.9%,和12.4%,说明各组间HDN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夫妻血型不合发生率为56.33%,夫妻血型不合将导致母婴血型不合,母婴血型不合多以ABO血型不合为主,母亲孕期抗体效价与ABO-H DN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而且随着IgG抗-A(B)效价的增高,ABO-HDN的发病率随之增加.当O型血孕妇血清中IgG抗-A(B)抗体效价≥1∶64时有罹患HDN的可能性.

    作者:宋小川;李玉娇;许洁;胡安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乙肝即时检验的探讨

    目的:评价胶体金法表面抗原试纸条和胶体金法乙肝5项检测卡作为乙肝即时检验(POCT)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过的100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样本和100例HBsAg阳性样本(其中50例的COI值<50).用同一品牌的胶体金法表面抗原试纸条和胶体金法乙肝5项检测卡同时进行检测.结果:①同一品牌的胶体金H BsAg试纸条结果和胶体金5项卡中的HBsAg结果符合率为100%.②以电化学发光的结果作为标准,2种胶体金法对乙肝检测的特性异很好,但敏感性不足.尤其是对于COI值<50的弱阳性HBsAg检出率为0%.③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策略1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5,策略2的AUC为0.885.结论:①胶体金法HBsAg试纸条因为敏感性不足不能承担乙肝POCT的检测.②胶体金法乙肝五项检测卡检测要排除:“当HBsAg阴性,同时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这2项中有1项或2项阳性时”,则乙肝的检测结果为待定,不能发出检验报告,要进一步做ELISA、电化学发光等检测.这样就能既准确快速的发出99%以上的检验报告.而且也不会漏检低浓度的HBsAg样本.

    作者:袁晓华;杨春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济南市2009-2013年街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济南市街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以对献血招募,减少血液报废制定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2009-2013年街头无偿献血者血液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结果统计,并分别对不同性别、年龄段群体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测街头无偿献血者标本151 105例,5项指标检测不合格者5 090例,总不合格率3.37%;2009年不合格率高(4.74%),2013年不合格率低(2.73%);各检测项目不合格率由高到低分别为:ALT(1.53%),抗-HCV(0.57%),抗-TP(0.57%),HB-sAg(0.49%),抗-HIV(0.21%);男性献血群体不合格率(3.86%)高于女性群体(2.4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9.708,P<0.01);不同年龄段比较,18~30岁不合格率低(2.91%),其次为31~40岁(3.81%),41~60岁不合格率高(5.11%),三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6.395,P<0.01).结论:ALT不合格仍然是血液淘汰的主要原因,应加强街头ALT初筛工作,不同群体淘汰原因各有差异,献血员招募过程中对不同群体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作者:韩雪莹;陈秀莲;刘正敏;李华;孙秀艳;宋冬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HSI全自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分析仪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通过与盐水试管法的比较,探讨HAMILTON STARLET IVD (HSI)全自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分析仪在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D血型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HSI全自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分析仪对1 002例样本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D血型鉴定,并与盐水试管法进行比较.结果:1 002份血标本中,HSI全自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分析仪对ABO血型正反定型判读成功率为99.5%(997/1 002),盐水试管法为99.6%(998/1 002),2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5例标本正反定型不符,系统无法判定结果,结合盐水试管法离心3次后再检测血型,正反定型相合;系统对RhD血型检测一次性判读成功率别为99.9%(1 001/1 002),盐水试管法一次性判读成功率为1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I全自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分析仪每小时可检测ABO正反定型及RhD血型标本60份,手工法平均为45份.结论:HSI全自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分析仪鉴定血型结果快速、准确可靠,且结果图像可长时间保存,可替代盐水试管法应用于临床,如遇疑难血型时结合盐水试管法检测,效果会更好.

    作者:梅方超;黄飞;吴丽娜;刘更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稀有血型临床配合型输血2例

    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于Rh 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现将2例稀有血型患者的临床用血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1,女,49岁;患者2,男,70岁.2例患者均患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Ⅳ级,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入院,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为AB,Rh D阴性,未检出不规则抗体.

    作者:陆贤吉;马幼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院合理用血管理经验介绍

    近几年,各地医院的工作量都在大幅度增加,而无偿献血的采血量远远不能成比例地相应增长,严重限制了医院手术工作的开展.我院作为一家心外科手术量居全国第3(占湖北省心外科手术例数近50%)的医院受到的影响更大(连续6年临床用血量位居武汉市第5位).为了保证外科手术能如期进行,让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和精神负担,我们科学管理、“开源、节流”,多管齐下.

    作者:徐茹;赵耿生;张真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患者中的检出情况分析

    目的:观察不规则抗体在临床输血患者中的检出比率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周口市12家医疗机构41 000例拟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对阳性患者做进一步抗体类别鉴定.结果:41 000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152例(0.37%),其中男45例(29.61%),女107例(70.39%),不同性别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有输血史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输血史患者(P<0.05);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Rh血型系统58例,MNS血型系统33例,Lewis血型系统18例,冷抗体10例,自身抗体29例,药物抗体4例.结论:输血前对患者尤其是有输血史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对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及减少迟发性溶血不良反应尤为重要.

    作者:朱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血液学(输血与检验版)杂志

临床血液学(输血与检验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