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茹;赵子恩;马国强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射频消融术患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1(cTnI)的变化,评价射频消融术对心肌的损伤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射频消融术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9~73岁,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其中左侧旁道18例,右侧旁道5例,房室结双径路(AVNDN)16例,室速1例;对照组12例均进行普通导管检查,男10例,女2例,年龄24~62岁。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h采血测定心肌酶CK—MB及肌钙蛋白Ⅰ水平。结果:消融组术后CK—MB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阳性率占37.5%,cTnI阳性率占3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K—MB升高与消融时间、消融次数呈正相关(r=0.802632,r=0.738608),(P<0.01)。与平均功率不相关(r=-0.13808),(P>0.05)。消融左侧旁道引起的心肌损伤明显,占75%。结论:射频消融术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同时,对心脏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较轻微,并可迅速修复,其消融时间、放电次数、放电部位与RFCA所致的心肌损伤密切相关。
作者:赵瑞平;宋志军;孙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马血清、激素联合作用于实验家兔,制备典型骨坏死动物模型,进一步探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方法:选新西兰白兔60只,随机分成4组。A组:20只,经静脉2次单纯注射马血清每次10ml/kg,间隔3周;B组:15只,连续3日腹腔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每日45mg/kg;C组:20只,先静脉2次注射马血清每次10ml/kg,间隔2周。第2次注射马血清后2周,连续3日腹腔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每日45mg/kg;D组:5只,对照组。分别于后1次给药后1、2、3、5、7周处死取材。标本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动脉墨汁灌注观察。结果:在马血清和激素协同作用的C组中,股骨头内小动脉损害严重,血栓形成广泛,软骨下灌注血管数量减少明显,共有74%的标本发生骨坏死。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黄健;刘万林;郭文通;李文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片类药物芬太尼的外周镇痛作用。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的择期甲状腺手术病人44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0.2%布比卡因,B组采用含芬太尼的0.2%布比卡因作双侧颈深、浅丛阻滞,记录阻滞起效时间、完善作用时间、作用持续时间以及麻醉效果。数据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A、B两组在阻滞起效时间上无差异,B组完善作用时间明显缩短,作用持续时间明显延长,麻醉效果明显改善。结论: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能加强周围神经阻滞作用。
作者:安肖霞;金晗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为临床上治疗小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正确、合理的交替使用抗菌素,以减缓细菌对这些药物的耐药性产生,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粪便培养每种药物重复3次并与非伤寒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分析鉴别,取其平均值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同时段鼠伤寒沙门氏药耐药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高。结论:实验证实并提示:有意识地合理交替使用抗菌素,可以减缓细菌对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丽娟;谢俐萍;晏明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脉洛宁系临床治疗周围血管、脑血管闭塞性疾病的常用药物,我院发现1例脉络宁致喉头水肿患者,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7岁。因反复头晕、左侧肢体乏力活动受限1年,加重1周,于2001年6月6日入院。查体:体温36.8℃,心率:72次/min,血压:17/10kPa。神智清,全……
作者:闫永宁;刘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男性,72岁。持续性腹胀、食欲不振1月余,黏液便伴里急后重感半月,于2000年11月22日入院。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5年。体检:体温摄氏37.8度,神清,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部膨隆,无压痛。肝……
作者:郭亚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讨论颅内动脉瘤的动物模型的制做方法。方法:一类是靠破坏动脉壁结构加血流动力学改变诱发产生。另一类是在动脉壁上移植静脉袋制成。结果:两类动物模型适于不同的研究范围,但都不能完全模拟人类颅内动脉瘤,满足研究的需要。结论:颅内动脉瘤的动物模型制作还应继续探索。
作者:宋贵忠;康伟民;焦德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紫杉醇作为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一类广谱抗肿瘤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因紫杉醇的输注,配制与其它化疗药不同,并有过敏反应发生,所以用药期间的护理重点也与一般化疗有所不同。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歌平;杜欣;朱艳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于1993年9月开始应用深低温微流量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行动脉导管闭合术,治疗11例病人,包括重症单纯动脉导管未闭(PDA)9例,PD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2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认为安全、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洪林;叶广华;王丕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重型电击伤指触电所致的昏迷、抽搐、大面积烧伤,心律失常,休克,呼吸不规则,心跳骤停或当时症状较轻,尔后突然加重的迟发反应等。1992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共抢救重型电击伤45例,死亡4例,成植物状态1例,抢救成功率比过去提高……
作者:孙文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脉络丛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肿瘤。我院收治了1例成人左小脑脉络丛乳头状癌,尚属罕见,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1岁。因头痛、恶心、呕吐1个月,……
作者:郑利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和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MMP—9、TIMP—1在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旨在探寻它们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浸润、转移中的作用。结果:MMP—9在TCCB中高表达,41/68例阳性,阳性率为60%。MMP—9的表达阳性率随肿瘤分级、分期的升高而增加(P<0.05)。TIMP—1在TCCB中高表达,31/68例阳性,阳性率为45.5%。TIMP—1的表达随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0.05)。MMP—9在TCCB的表达与TIMP—1的表达经统计学分析有相关性。MMP—9(+)/TIMP—1(-)表达在浸润性或高分级肿瘤中则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和TIMP—1与TCCB的分级和分期相关,MMP—9及TIMP—1的差异表达对于TCCB的侵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杜广;牧荣;云志中;顾剑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几年来我院在实行全面护理质量管理中,制定了较完善的管理措施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通过质量控制管理,逐步地解决了……
作者:李丽;敬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溶血是由于在标本采集、运送、分离过程中各种原因造成标本中红细胞破坏,红细胞内成份进入血清,从而使血清呈红色。为了探讨溶血标本对酶类的影响,我们对常用的血清8种酶类进行了溶血前后的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谭艳;侯巍;杜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男性,48岁。因腹胀、乏力10年,双下肢无力,僵硬2周收入院。患者于1990年始出现腹胀、乏力、纳差。当时住我院经系统检查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1995年始出现双下肢浮肿,少尿。曾多次住……
作者:李淑敏;刘玉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显微外科微血管吻合动物实验需完善的麻醉,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能很好观察试验结果。我们采用氯胺酮、戎巴比妥钠给实验动物进行腹腔注射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黎明;格日勒图;刘新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的认识。方法:复习国内外有关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的文献,作一初步总结、综述。结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种通过免疫反应导致的疾病,其治疗应积极寻找病因,溶血性贫血可望纠正,早期足量的皮质激素是首选方法。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对激素、人血丙种球蛋白和切脾无效病例可获完全缓解。结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
作者:包萃华;任晓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为选择临床应用有效安全的溶栓剂。方法:筛选了5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按治疗时间先后,随机分两组,分别应用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和合资华泰尿激酶(UK)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根据临床冠脉再通间接指征判断再通率。结果:再通率r-SK组为72.4%(21/29),UK组为51.9t%(14/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副作用,r-SK发热寒战率10.3%,低血压发生率3.5%,上消化道出血10.3%;UK无寒战发热和低血压,上消化道出血7.4%。两组均未发生脑出血及其他部位严重出血。结论:r-SK静脉溶栓治疗AMI效果优于UK。
作者:李臻;邸晓鹿;李香枝;张登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原发性非特异性输尿管炎极少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节段性或局限性非特异性输尿管炎症,我院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例1,男,29岁。因血尿2周,伴有左侧腰部胀痛于1998年4月20日入院。无尿痛及尿频症状,体检:体温36.7℃,……
作者:李根东;越恩宇;李国锋;乔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97年2月~1999年8月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对32例结核及化脓性疾病进行治疗,效果较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志勇;吴超;何池泉;刘志;冯雪冬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