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格日勒图;刘新民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是一组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常反复发作,并以大量含铁血黄素积累于肺内为特征,多见于儿童。……
作者:高霞;崔秀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97年2月~1999年8月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对32例结核及化脓性疾病进行治疗,效果较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志勇;吴超;何池泉;刘志;冯雪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作因素除感染等外部因素,免疫功能低下是重要内因之一。我们把系统心理教育应用于慢支的临床治疗,观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本娥;刘文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腹外伤时,单纯结肠破裂临床并不多见,多见有腹部其它脏器的损伤,发病率为4%~6%。现将我院1988~1998年收治的22例外伤性结肠破裂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家宏;史慧英;高岩;高锡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男,86岁,工人。主因右足外侧缘肿物,渐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62年,而于1999年10月18日来我科就诊。62年前可能因蚊虫叮咬,右足外侧缘起一个米粒大暗红色肿物,触之易出血,未予在意,肿物62年间渐增大至蚕豆大。患者继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及家族性遗传病史。……
作者:王晓彦;王晓玲;路广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男性,48岁。因腹胀、乏力10年,双下肢无力,僵硬2周收入院。患者于1990年始出现腹胀、乏力、纳差。当时住我院经系统检查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1995年始出现双下肢浮肿,少尿。曾多次住……
作者:李淑敏;刘玉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显微外科微血管吻合动物实验需完善的麻醉,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能很好观察试验结果。我们采用氯胺酮、戎巴比妥钠给实验动物进行腹腔注射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黎明;格日勒图;刘新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复习有关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文献,作一总结。结果:使用人工合成三肽序列(RGD)的多肽、生长因子、心房利钠因子和人工肾小管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这些新的治疗可望改善急性肾衰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
作者:袁亚光;樊文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本文着重介绍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产酸克雷伯氏菌的初步筛选试验和表型确认试验。方法:应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初步筛选试验,对怀疑产酶的菌株用表型确认试验进行确认。结果:从临床上分离出125株大肠埃希氏菌,8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50株产酸克雷伯氏菌,初步筛选试验筛出95株怀疑产ESBLs的细菌,其中大肠埃希氏菌45株,肺炎克雷伯氏菌33株,产酸克雷伯氏菌17株。95株怀疑产ESBLs的细菌经表型确认试验测出产酶株共39株,其中大肠埃希氏菌17株,肺炎克雷伯氏菌14株,产酸克雷伯氏菌8株。在这些细菌中,大肠埃希氏菌的产酶株占13.6%,肺炎克雷伯氏菌的产酶株占17.1%,产酸克雷伯氏茵的产酶株占16.0%。结论:肺炎克雷伯氏菌和产酸克雷伯氏菌比大肠埃希氏菌较易产生ESBLs,ESBLs的初筛试验和表型确认试验,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栗方;王清涛;杜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105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的护理。方法:术前CT定位、床旁钻孔引流,正确使用尿激酶.保持引流管通畅和插管部位清洁等。结果:105例脑出血患者均采用钻孔引流都无并发症的出现。结论:脑出血术前CT定位、床旁钻孔引流,插管部位的正确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是减少后遗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春梅;李敏;郭建荣;邢凤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对心电图(ECG)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用体表心电图12导联测65例AMI患者溶栓前,溶栓后3h的QTcd,并对出现与未出现心律失常者的QTcd进行比较。选取30例正常人做对照组,取其QTcd作为参考值。结果:AMI组溶栓前与对照组QTcd差异显著(P<0.01),溶栓后再通组QTcd时限缩短,而未通组无明显变化,两者的QTcd比较差异显著(P<0.01),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AMI患者,其QTcd长于无恶性心律失常出现者(P<0.01)。结论:成功的溶栓治疗可使QTcd缩短,亦可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承喜凤;陈凤英;朱海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基层医院,常遇有胸部锐器刺伤病例,如同时合并心脏贯穿伤,则病情凶险、进展快,有报道约62%~84%的病例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我院从1989~1999年,共收治胸外伤合并心脏贯穿伤病例……
作者:朱家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脉洛宁系临床治疗周围血管、脑血管闭塞性疾病的常用药物,我院发现1例脉络宁致喉头水肿患者,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7岁。因反复头晕、左侧肢体乏力活动受限1年,加重1周,于2001年6月6日入院。查体:体温36.8℃,心率:72次/min,血压:17/10kPa。神智清,全……
作者:闫永宁;刘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女,61岁。因进行性左侧鼻塞3个月而入院。述于3个月前无诱因感左侧鼻塞,2个月前出现间断性少量出血,鼻涕带血丝,并伴有阵发性头痛来我院就诊。体检:外鼻无膨隆,左鼻腔内充满暗红色新生物,表面光滑,质柔软,按之无痛,易出血,……
作者:陈冬军;葛海英;史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溶血是由于在标本采集、运送、分离过程中各种原因造成标本中红细胞破坏,红细胞内成份进入血清,从而使血清呈红色。为了探讨溶血标本对酶类的影响,我们对常用的血清8种酶类进行了溶血前后的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谭艳;侯巍;杜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对2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置管24次,对其成功率、支架堵塞时间、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首次置管成功率78.3%,总置管成功率87%,置管成功20例均达到降黄目的,临床症状缓解。带侧孔支架堵塞时间短76d,圣诞树支架堵塞时间短148d,长312d。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是恶性胆道梗阻有效的治疗方法,创伤小、方便、经济、安全,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史学森;王丽娟;祁淑华;贾淑芳;李晓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马血清、激素联合作用于实验家兔,制备典型骨坏死动物模型,进一步探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方法:选新西兰白兔60只,随机分成4组。A组:20只,经静脉2次单纯注射马血清每次10ml/kg,间隔3周;B组:15只,连续3日腹腔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每日45mg/kg;C组:20只,先静脉2次注射马血清每次10ml/kg,间隔2周。第2次注射马血清后2周,连续3日腹腔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每日45mg/kg;D组:5只,对照组。分别于后1次给药后1、2、3、5、7周处死取材。标本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动脉墨汁灌注观察。结果:在马血清和激素协同作用的C组中,股骨头内小动脉损害严重,血栓形成广泛,软骨下灌注血管数量减少明显,共有74%的标本发生骨坏死。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黄健;刘万林;郭文通;李文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诊断妇科常见病的相应方法。方法:采用纤维宫腔镜或硬性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异常超声声像图、不孕症与计划生育合并症、激素替代或应用三苯氧胺所致子宫内膜的生理或特殊改变等患者进行检查诊断。结果:宫腔镜检查与传统的诊断性刮宫、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及超声波检查相比,既可定位取材活检,又能进行简单的操作治疗,在临床应用上更为直观、可靠、漏诊率低。结论:宫腔镜检查技术应用和普及给宫腔内疾病的诊断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段仙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包虫并发症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经手术证实具有并发症的68例79个肝包虫囊肿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肝包虫合并感染62例,声像图特征为:囊壁增厚,囊内呈现点状、条状、片状不规则强回声。合并破裂10例,声像图特征为内外囊分离,囊液中可见迂曲强回声光带,若内外囊均破裂时,示包囊张力降低,部分包囊可见与胆管相通的瘘口。合并胆道梗阻4例,声像图特征为包囊外壁有缺口与胆管有交通形成,胆管内可见坏死包虫内容物呈层状排列,延伸到肝总管形成高位梗阻。结论:超声诊断肝包虫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马永芳;塔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主性指执业者能够相对独立并能控制自己的政策和行为,新护理模式的出台,促使护理工作范围的扩大和护士角色向多元化发展。我们护理工作已由附属于医疗的地位过渡到护士的自主行为,而护士自主行为是决定护理专业性的重要品质特征,同……
作者:刘军英;耿建英;孙艳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