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本娥;刘文丽
患者,女,61岁。因进行性左侧鼻塞3个月而入院。述于3个月前无诱因感左侧鼻塞,2个月前出现间断性少量出血,鼻涕带血丝,并伴有阵发性头痛来我院就诊。体检:外鼻无膨隆,左鼻腔内充满暗红色新生物,表面光滑,质柔软,按之无痛,易出血,……
作者:陈冬军;葛海英;史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原发性非特异性输尿管炎极少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节段性或局限性非特异性输尿管炎症,我院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例1,男,29岁。因血尿2周,伴有左侧腰部胀痛于1998年4月20日入院。无尿痛及尿频症状,体检:体温36.7℃,……
作者:李根东;越恩宇;李国锋;乔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的认识。方法:复习国内外有关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的文献,作一初步总结、综述。结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种通过免疫反应导致的疾病,其治疗应积极寻找病因,溶血性贫血可望纠正,早期足量的皮质激素是首选方法。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对激素、人血丙种球蛋白和切脾无效病例可获完全缓解。结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
作者:包萃华;任晓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重组干扰素300万单位加平阳霉素联合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随机分配2组,第1组重组干扰素300万单位加平阳霉素64mg溶到40ml生理盐水中向胸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1~2周。第2组向胸腔内注射平阳霉素64mg溶到40ml生理盐水中,每周1次,连续1~2周。结果:联合用药组的疗效在52例恶性胸水患者中,完全缓解(CR)的26例,占51.0%;部分缓解(PR)的18例,占34.6%;其总有效率(RR)为84.6%,高于28例用平阳霉素单药化疗组的有效率64.3%。结论:联合治疗起到协同抗肿瘤的作用,同时,患者生存质量也高于单药化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副作用相差不大。
作者:郝必斯高娃;杨永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29岁。因停经38周,阴道流血伴腹痛2d于2000年3月14日入院。该患者孕早、中期顺利,孕30周开始出现双下肢浮肿,近1周时感头晕,未行任何检查。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少许流血,伴有阵发性腹痛。当日13时开……
作者:李艳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外阴营养不良是妇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甚满意。我院自1988~1998年对32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行外阴局部注射胎盘肽,现分析如下。……
作者:杨秀珍;陈秀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讨论颅内动脉瘤的动物模型的制做方法。方法:一类是靠破坏动脉壁结构加血流动力学改变诱发产生。另一类是在动脉壁上移植静脉袋制成。结果:两类动物模型适于不同的研究范围,但都不能完全模拟人类颅内动脉瘤,满足研究的需要。结论:颅内动脉瘤的动物模型制作还应继续探索。
作者:宋贵忠;康伟民;焦德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与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大量有关一氧化氮与高血压研究成果的文献。结果:高血压病人存在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障碍,血管内皮合成或释放一氧化氮明显减少,引起高血压。结论:一氧化氮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纠正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王中华;张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105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的护理。方法:术前CT定位、床旁钻孔引流,正确使用尿激酶.保持引流管通畅和插管部位清洁等。结果:105例脑出血患者均采用钻孔引流都无并发症的出现。结论:脑出血术前CT定位、床旁钻孔引流,插管部位的正确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是减少后遗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春梅;李敏;郭建荣;邢凤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溶血是由于在标本采集、运送、分离过程中各种原因造成标本中红细胞破坏,红细胞内成份进入血清,从而使血清呈红色。为了探讨溶血标本对酶类的影响,我们对常用的血清8种酶类进行了溶血前后的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谭艳;侯巍;杜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主性指执业者能够相对独立并能控制自己的政策和行为,新护理模式的出台,促使护理工作范围的扩大和护士角色向多元化发展。我们护理工作已由附属于医疗的地位过渡到护士的自主行为,而护士自主行为是决定护理专业性的重要品质特征,同……
作者:刘军英;耿建英;孙艳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于1993年9月开始应用深低温微流量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行动脉导管闭合术,治疗11例病人,包括重症单纯动脉导管未闭(PDA)9例,PD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2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认为安全、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洪林;叶广华;王丕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包虫并发症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经手术证实具有并发症的68例79个肝包虫囊肿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肝包虫合并感染62例,声像图特征为:囊壁增厚,囊内呈现点状、条状、片状不规则强回声。合并破裂10例,声像图特征为内外囊分离,囊液中可见迂曲强回声光带,若内外囊均破裂时,示包囊张力降低,部分包囊可见与胆管相通的瘘口。合并胆道梗阻4例,声像图特征为包囊外壁有缺口与胆管有交通形成,胆管内可见坏死包虫内容物呈层状排列,延伸到肝总管形成高位梗阻。结论:超声诊断肝包虫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马永芳;塔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席汉氏综合征者在外科手术时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方法:自1998年来,对6例席汉氏综合征在术前、术中、术后的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例胆囊切除术,1例为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为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例为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结果:对于此类患者应于术前、术中、术后恰当使用皮质醇激素、甲状腺素、性腺激素等内分泌治疗,评估其耐受性,防范危象,避免风险,确保手术成功。结论:席汉氏综合征者在严格控制手术指征并使用正规、严格替代激素治疗的情况下,患者完全能耐受中小手术治疗。
作者:毛宇;刘建国;张国忠;李卉;连红霞;闫景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男,86岁,工人。主因右足外侧缘肿物,渐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62年,而于1999年10月18日来我科就诊。62年前可能因蚊虫叮咬,右足外侧缘起一个米粒大暗红色肿物,触之易出血,未予在意,肿物62年间渐增大至蚕豆大。患者继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及家族性遗传病史。……
作者:王晓彦;王晓玲;路广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H1的mRNA表达与肺癌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CSA方法,检测65例肺癌组织CD44v6和nm23H1的mRNA表达,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随访病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肺癌中CD44v6和nm23H1的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2%和49.2%。CD44v6mRNA高表达和nm23H1mRNA低表达均与肺癌P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患者>5年存活率越低。肺癌CD44v6mRNA表达与nm23H1mR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肺癌中CD44v6mRNA表达与nm23H1mRNA表达具有负调节的协同作用,均可作为预测肺癌转移和评估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作者:刘艳茹;赵子恩;马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阻抗/导纳图前后变化。方法: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2周前后行心阻抗/心导纳图检查,观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前后其心阻抗/心导纳图比较,快速射血速率(Cdz/dtmax)、心缩力指数(HT)、每搏输出量(SV)、Ⅰ环和总环具体数值均有一定的改善,说明近期治疗有效,但经统计学处理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要适当加大剂量并延长治疗时间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崔荣;石运生;钟瑞亨;李聪龙;张利民;寇文丽;游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男性,19岁。主因悬雍垂肿物伴不适半年来院就诊。检查:全身情况好。专科检查县悬雍垂尖端有一黄豆大小类圆形肿物,粉红色,表面光滑,有一蒂与悬雍垂相连。治……
作者:于林林;余立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作因素除感染等外部因素,免疫功能低下是重要内因之一。我们把系统心理教育应用于慢支的临床治疗,观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本娥;刘文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对心电图(ECG)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用体表心电图12导联测65例AMI患者溶栓前,溶栓后3h的QTcd,并对出现与未出现心律失常者的QTcd进行比较。选取30例正常人做对照组,取其QTcd作为参考值。结果:AMI组溶栓前与对照组QTcd差异显著(P<0.01),溶栓后再通组QTcd时限缩短,而未通组无明显变化,两者的QTcd比较差异显著(P<0.01),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AMI患者,其QTcd长于无恶性心律失常出现者(P<0.01)。结论:成功的溶栓治疗可使QTcd缩短,亦可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承喜凤;陈凤英;朱海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