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红
目的:探讨成年人群体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管理成年人群体的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研究法,对317例健康体检的成年人进行现况问卷调查;将317例成年人依据体质指数分为正常组117例、超重组126例及肥胖组74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分析影响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17例健康体检人群中超重率为39.75%、肥胖率为23.34%;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腰围、脂肪肝、减重意愿、工作日坐姿时间及体力活动水平等因素为肥胖的危险因素,而HDL-C水平则为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成年人群体的超重率、肥胖率居高不下;导致肥胖的关键原因是长期静坐模式和体力活动水平低下;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采取必要干预措施.
作者:姚丽萍;沈超群;汤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VIP病房是为满足患者高端医疗保健需要而设立的综合病房,以医院高质量的临床资源作为依托,为患者提供评估、诊断、治疗、护理及健康指导等为一体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其住院费用相对其他普通病房贵,对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要求也就越高.因此,VIP病房护士在工作中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研究就当前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VIP病房护士工作中存在的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姚翰韬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在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加剧的形势下,专科专病品牌是中医院持续发展的基石,是中医临床的生命力所在.医院须在不断探索中找准中医药的优势领域,加强专科专病建设,争创特色,提高自身优势,形成“精、强、响”的专科专病品牌,保持医院竞争力,为医院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蔡森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11月的儿科患者120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应用常规医疗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采用临床路径管理.从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治愈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能提升治疗过程中的规范化水平,促进治愈率的提高,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晓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加拿大住院医师培训框架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较为全面地定义了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所必需的各项能力.为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要求,我国正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文章通过分析加拿大以胜任力培养为导向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为探索中医临床人才教育和规范医疗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刘萍;耿赟;吴晓莉;凌芸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检验设备档案是检验科各种仪器使用、日常维护及进行新技术开发不可缺少的材料,是科室能够深层次开展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更是科室极其重要的信息资源,有必要对其展开研究.文章根据检验科设备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一系列整改建议,尤其在加强设备档案的维护、完善管理制度、启用精益化、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树立“以档案促发展”的档案管理观念奠定基础.
作者:卢伟玲;陈佳喜;杜菊萍;陈世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应用微信朋友圈的价值.方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采用常规的质量管理方法,在此期间完成各类医疗器材消毒6300件,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过程中除了常规的管理方法,同时还应用了微信朋友圈,在此期间完成各类医疗器材消毒6500件,比较分析两个不同时间段消毒中心内在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在因消毒不到位造成的患者感染发生率、消毒物品丢失率、医疗器械的循环时间及质量管理满意度方面,应用微信朋友圈之后与之前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应用微信朋友圈,可促进信息的及时发布,有助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满意度,促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谢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神经内科病区应用自行设计的安全防护图标的114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住院的11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安全隐患识别率及基础护理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士、患者、家属对安全隐患的识别率及基础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安全防护图标,可有效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安全隐患识别率,并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有利于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作者:汪佩佩;张晓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无呕吐病房管理模式对乳腺癌高致吐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符合人选条件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无呕吐病房管理模式.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使用无呕吐病房管理模式的患者,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子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功能子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呕吐病房管理模式能明显提高乳腺癌高致吐方案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红艳;王静微;毛爱钰;潘洁琼;陈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受自身发展定位和行业特色的影响,地方医学院校教学档案具有分散性、专业和行业性、多样化、系统性等特点,在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重视不够、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资料收集不系统、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作者:王宗泉;王秀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讨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和工作倦怠的现状与对策.方法:结合中医理论知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与工作倦怠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现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与结论:影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理健康与工作倦怠相互影响.我们应当“审因辨证”“三因制宜”,从本质上解决心理健康与工作倦怠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作者:叶海勇;何洪义;陈翔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口腔科门诊集诊断、治疗、检查于一体,使用的诊疗器械种类繁多、操作复杂,较易发生感染问题,其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部门.文章通过分析发现口腔科门诊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如器械污染、环境污染、水道污染、消毒灭菌不规范等.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作者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对策,如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强化医护人员防范意识、优化口腔科功能布局、加强诊室内部消毒、做好材料及药品管理等,以有效预防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作者:殷洪飞;缪屹;姚淑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对提升体检中心服务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在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员共300例,随机均分,对照组进行常规体检工作,观察组实行持续质量改进进行体检工作,比较两组体检质量情况及受检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体检总评情况、服务态度调查情况、受检者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不良事故和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到体检中心管理模式中,可满足受检者的身心需要,促进体检质量的提高,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从而取得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高秀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神经外科收治的14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建立和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确保患者住院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徐亚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规范营养科管理提升饮食宣教质量的策略.方法:为规范营养科管理质量,义乌市中心医院开展营养科医师专业管理培训,并各选取培训前后10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饮食宣教质量调查,具体包括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和饮食禁忌等来评价医师专业管理培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营养科服务非常满意人数比对照组显著增加,饮食禁忌事件显著降低(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医院营养科,能进一步提升医务工作者饮食宣教质量,更加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改善,有效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贾兰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探索宁波市农村地区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现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方法:医院于2015年4~10月随机抽取宁波市北仑区6个农村地区,对143位居民展开知晓率现况调查,基本情况调查包括人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医保情况、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病史、每月测血压次数、此次调查时血压数据、腹围、体重、BMI指数,健康常识调查,包括对高血压的基本知识、按时服药情况、血压控制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与结论:宁波市北仑区农村地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总体超过标准,但部分知识点仍低于50%,故健康教育重点应放在疾病相关知识宣教上,基本健康知识亦不能放松要求.
作者:王小红;叶冬仙;陈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思维对儿科责任制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儿科收治的住院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思维的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及家属投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投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思维的儿科责任制护理,能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不良事件投诉率,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王艳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科技的迅速发展促使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各家医院都引进了种类多样、功能各异的新型医疗设备,对这些设备的档案进行有效管理,能使医院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疗质量,医疗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技术手段和设备条件,而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可以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文章结合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及设备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论述了其归档内容、方法、保存方式及档案借阅、设备报废等方面的管理,并介绍了信息化管理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金薇;陈仁更;戴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分析产房护理人员对助产专业知识培训的需求,为提高助产分娩质量提出针对性建议及培训计划.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随机抽选产房护理人员20名进行研究.结果:认为需要培训者占95.00%,选择培训的内容为助产法律法规、助产理论、助产技能,所有人均认为新护士需接受助产理论、助产技能培训.结论:为提高分娩质量,产房护理人员应接受系统培训,医院应根据培训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增强培训效果.
作者:余佩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病患者应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社区68例重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管理,观察组34例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CG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对促进病情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钱秀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