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旭霞;黄萍
目的:探讨出院随访对防范产科医疗风险的价值.方法:对近两年在慈溪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300例妇产科孕产妇进行出院后电话随访、定期家访等,观察孕产妇医疗风险控制情况和孕产妇对随访满意度.结果:20例孕产妇漏访、无法追踪,有效随访率为93.3%;追回病情不稳定孕产妇44例(14.6%),病情恶化9例(3%),经治疗后效果满意;其中医疗纠纷有效调节89例(29.6%);随访期间改正依从性差105例(35%);孕产妇随访满意度为95%.结论:通过出院随访能够及时发现出院妇产科孕产妇存在的疾病风险并进行治疗,有助于节省医疗成本来实现安全管理.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融入效果.方法:以丽水市中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手术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给予风险护理管理)和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纠纷率、差错率及风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融入风险意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纠纷,大限度避免差错,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叶旭霞;黄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总结绍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与管理对策.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护理风险防范与管理.对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误吸1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坠床1例、压疮5例、跌倒1例、关节挛缩变形1例、误吸1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1.67%,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明确神经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与管理措施,可显著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郭小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通过每两周一次开展的工休座谈会,组织医生、护士和患者家属进行面对面交流,让患者家属更好地了解相关制度及患者的日常治疗护理,通过不满意事项调查总结患者家属的意见,在之后的护理中不断改进,满足患者家属的需求,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玲玲;董飞云;蔡晓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骨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骨科住院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安全管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医疗纠纷发生率、投诉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且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患者本身存在较多的护理安全隐患,对骨科患者进行安全管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周秀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11月的儿科患者120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应用常规医疗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采用临床路径管理.从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治愈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能提升治疗过程中的规范化水平,促进治愈率的提高,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晓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药师干预管理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2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药师干预管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用药差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第6周、12周、18周用药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师干预管理能够有效的改善高血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金嫦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文章通过探索中医院校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旨在促进语言教学与学科内容的整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学术能力,在丰富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渠道的同时,提高学生用英语阐述、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能力,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
作者:徐永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主要从现代中药调剂管理的基本内容,药师所发挥的作用及中药药房的质量控制等方面人手,对中药调剂管理的内涵进行探讨,阐明了在基础理论由单一重要理论指导转向中医药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与多边学科的联合,管理指标转向全方位多项综合指标的新形势下,药房的质量控制要与当下的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相结合,将影响保管及贮藏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临床药学工作进行积极开展,使临床用药更为合理,对现代医药制剂管理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陈元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应用微信朋友圈的价值.方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采用常规的质量管理方法,在此期间完成各类医疗器材消毒6300件,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过程中除了常规的管理方法,同时还应用了微信朋友圈,在此期间完成各类医疗器材消毒6500件,比较分析两个不同时间段消毒中心内在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在因消毒不到位造成的患者感染发生率、消毒物品丢失率、医疗器械的循环时间及质量管理满意度方面,应用微信朋友圈之后与之前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应用微信朋友圈,可促进信息的及时发布,有助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满意度,促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谢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支持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9月期间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80例ICU危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未给予营养风险筛查,直接营养支持治疗)和观察组(给予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治疗),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营养及代谢状况.结果:对于APACHEII评分≥10分的危重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缩短,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而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于APACHEII评分<10分的危重患者,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营养及代谢状况指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营养风险筛查做出的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PACHEII评分≥10分危重患者的预后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陈苏平;王骏君;俞佳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肛肠外科实施,对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肛肠外科2016年6~10月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为(76.90±2.70)分,观察组为(92.30±2.30)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9.07%,观察组为95.3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的应用,能提高医护人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建立护患之间和谐的关系,终提高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范晓丽;余立军;夏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项目.第一、二批示范基地先后于2015年和2016年设立,共11家.文章将此11家示范基地分成“两条路”“四个新”“五张牌”三类进行具体分析,介绍11家示范基地目前在相应领域已有的发展现状.同时,归纳分析提出三条未来展望:踏实行走传播道路、积极创新合作模式、用心“摸”出特色好牌.
作者:卞跃峰;魏浩然;宋欣阳;施建蓉;王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的综合管理方法和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来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共87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43例,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孕妇44例,采用综合管理方式,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管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之后,对发生糖尿病的因素、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及孕期的饮食搭配等相关知识的程度提升,并且观察组的知识掌握程度要明显对对照组的更有优势(P<0.05);干预后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午餐后血糖及夜间血糖均并干预前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降低的程度比对照组的更大,其血糖水平更低(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进行综合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产妇对妊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将其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作者:林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变化,医学实践有了很大发展.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疾病谱变化和个体间的差异,患者的状况变得更复杂,需要医疗工作者掌握其领域的新发展.同时,医患关系矛盾加剧,患者对医生和医疗质量不信任.如何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质量和效率,继续医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目前的继续教育教学方法过时,内容局限,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医护人员的需求,特别是中药医继续教育.本研究探讨建立中医药继续教育的教学评估系统,通过归纳目前具代表性的继续医学教育评价体系特点,为中医药继续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作者:胡聃;李宇;李晨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状况、献血动机、影响因素,并提出适合大学生无偿献血知识宣传的模式及健康教育方法.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总体献血率为26.57%,医学类专业学生献血率为36.60%,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献血率为18.20%,献血率从大一、大二、大三依次递增,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献血率差距显著(P<0.05).结论:大学生献血率总体不高,建议高校积极开展献血知识的宣传,提高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建立一支固定自愿的无偿献血者队伍.
作者:王伟利;周笑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流程优化在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象为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的神经外科患者,将201 5年9月~2016年9月时间内进行流程优化的患者情况与2014年8月~2015年8月时间内未进行流程优化的患者情况进行对比,对相关情况做详细的记录,为进行系统的管理和防治提供依据.结果:流程优化后,神经外科护理单元的疗效显著,各个护理水平均有明显提高,在相关的医护人员考核中,考核评分分数也较之前的未经流程优化的分数要高.两次考核之间存在着比较差异(P<0.05).结论:流程优化在神经护理外科单元中的运用得到了很好的疗效,对医护人员具有实践意义.
作者:徐凯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以方剂学的教授和学习为出发点,根据目标方剂,收集相关方剂学知识,进行艺术创想,设计出可充分展现出方剂知识点的标本创新形式,并附上二维码来补充展现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方剂标本将医药元素融合,标本实体与二维码虚实结合,兼顾专业性和科普性,为方剂学提供了更多元的教学形式.
作者:周淑玲;周婉;杨纯;江兴菊;贾京华;李俊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规范营养科管理提升饮食宣教质量的策略.方法:为规范营养科管理质量,义乌市中心医院开展营养科医师专业管理培训,并各选取培训前后10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饮食宣教质量调查,具体包括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和饮食禁忌等来评价医师专业管理培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营养科服务非常满意人数比对照组显著增加,饮食禁忌事件显著降低(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医院营养科,能进一步提升医务工作者饮食宣教质量,更加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改善,有效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贾兰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成年人群体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管理成年人群体的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研究法,对317例健康体检的成年人进行现况问卷调查;将317例成年人依据体质指数分为正常组117例、超重组126例及肥胖组74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分析影响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17例健康体检人群中超重率为39.75%、肥胖率为23.34%;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腰围、脂肪肝、减重意愿、工作日坐姿时间及体力活动水平等因素为肥胖的危险因素,而HDL-C水平则为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成年人群体的超重率、肥胖率居高不下;导致肥胖的关键原因是长期静坐模式和体力活动水平低下;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采取必要干预措施.
作者:姚丽萍;沈超群;汤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