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燕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方法、管理措施应用于临床科室的护理质量控制中,品管圈作为著名的管理方法,高频率地被引用到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而产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将品管圈引入到产科分级护理质量控制中之后,改善了护理工作的很多方面,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与意识,同时,也提升了产科护理在患者心中的满意度.
作者:许燕;胡奕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变化,医学实践有了很大发展.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疾病谱变化和个体间的差异,患者的状况变得更复杂,需要医疗工作者掌握其领域的新发展.同时,医患关系矛盾加剧,患者对医生和医疗质量不信任.如何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质量和效率,继续医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目前的继续教育教学方法过时,内容局限,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医护人员的需求,特别是中药医继续教育.本研究探讨建立中医药继续教育的教学评估系统,通过归纳目前具代表性的继续医学教育评价体系特点,为中医药继续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作者:胡聃;李宇;李晨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规范营养科管理提升饮食宣教质量的策略.方法:为规范营养科管理质量,义乌市中心医院开展营养科医师专业管理培训,并各选取培训前后10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饮食宣教质量调查,具体包括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和饮食禁忌等来评价医师专业管理培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对营养科服务非常满意人数比对照组显著增加,饮食禁忌事件显著降低(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医院营养科,能进一步提升医务工作者饮食宣教质量,更加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改善,有效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贾兰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思维对儿科责任制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儿科收治的住院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思维的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及家属投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投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思维的儿科责任制护理,能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不良事件投诉率,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王艳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肛肠外科实施,对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肛肠外科2016年6~10月收治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为(76.90±2.70)分,观察组为(92.30±2.30)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9.07%,观察组为95.3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的应用,能提高医护人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建立护患之间和谐的关系,终提高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范晓丽;余立军;夏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语言是衡量护理人员自身修养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的语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语言能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缓解压力,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拉近护患间距离,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而不恰当的语言只会让患者产生自卑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因此,护士的语言艺术在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科学运用语言技巧,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盛圆圆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分析产房护理人员对助产专业知识培训的需求,为提高助产分娩质量提出针对性建议及培训计划.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随机抽选产房护理人员20名进行研究.结果:认为需要培训者占95.00%,选择培训的内容为助产法律法规、助产理论、助产技能,所有人均认为新护士需接受助产理论、助产技能培训.结论:为提高分娩质量,产房护理人员应接受系统培训,医院应根据培训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增强培训效果.
作者:余佩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精细化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在细致化、人性化、规范化的管理原则下,可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营造和谐的医院诊治氛围.文章对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医院管理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刘磊;陈礼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医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27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35例与观察组135例,分别给予传统管理、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41%(P<0.05);观察组对手术室管理评分、无菌管理评分、安全管理评分、表格填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93% (P<0.05).结论: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管理,对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项竞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通过开发一套计算机实时监控程序,实时监控中药处方,中药处方的不合格率从监控前的30.97%下降到监控后的3.30%.计算机实时监控程序避免了中药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了中药处方的合格率,保证中药的合理用药.
作者:陆树萍;范晓良;戴建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加拿大住院医师培训框架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较为全面地定义了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所必需的各项能力.为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要求,我国正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文章通过分析加拿大以胜任力培养为导向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为探索中医临床人才教育和规范医疗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刘萍;耿赟;吴晓莉;凌芸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无呕吐病房管理模式对乳腺癌高致吐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符合人选条件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无呕吐病房管理模式.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使用无呕吐病房管理模式的患者,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子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功能子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呕吐病房管理模式能明显提高乳腺癌高致吐方案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红艳;王静微;毛爱钰;潘洁琼;陈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融入效果.方法:以丽水市中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手术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给予风险护理管理)和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纠纷率、差错率及风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融入风险意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纠纷,大限度避免差错,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叶旭霞;黄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出院随访对防范产科医疗风险的价值.方法:对近两年在慈溪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300例妇产科孕产妇进行出院后电话随访、定期家访等,观察孕产妇医疗风险控制情况和孕产妇对随访满意度.结果:20例孕产妇漏访、无法追踪,有效随访率为93.3%;追回病情不稳定孕产妇44例(14.6%),病情恶化9例(3%),经治疗后效果满意;其中医疗纠纷有效调节89例(29.6%);随访期间改正依从性差105例(35%);孕产妇随访满意度为95%.结论:通过出院随访能够及时发现出院妇产科孕产妇存在的疾病风险并进行治疗,有助于节省医疗成本来实现安全管理.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应用微信朋友圈的价值.方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采用常规的质量管理方法,在此期间完成各类医疗器材消毒6300件,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过程中除了常规的管理方法,同时还应用了微信朋友圈,在此期间完成各类医疗器材消毒6500件,比较分析两个不同时间段消毒中心内在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在因消毒不到位造成的患者感染发生率、消毒物品丢失率、医疗器械的循环时间及质量管理满意度方面,应用微信朋友圈之后与之前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应用微信朋友圈,可促进信息的及时发布,有助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满意度,促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谢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总结绍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与管理对策.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护理风险防范与管理.对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误吸1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坠床1例、压疮5例、跌倒1例、关节挛缩变形1例、误吸1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1.67%,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明确神经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与管理措施,可显著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郭小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跌倒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避免医疗纠纷发生.方法:以浙江医院的240例中风康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达法为分组原则,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十针对引起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防范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了减少脑卒中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采取合理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严婷;朱利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以方剂学的教授和学习为出发点,根据目标方剂,收集相关方剂学知识,进行艺术创想,设计出可充分展现出方剂知识点的标本创新形式,并附上二维码来补充展现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方剂标本将医药元素融合,标本实体与二维码虚实结合,兼顾专业性和科普性,为方剂学提供了更多元的教学形式.
作者:周淑玲;周婉;杨纯;江兴菊;贾京华;李俊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检验设备档案是检验科各种仪器使用、日常维护及进行新技术开发不可缺少的材料,是科室能够深层次开展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更是科室极其重要的信息资源,有必要对其展开研究.文章根据检验科设备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一系列整改建议,尤其在加强设备档案的维护、完善管理制度、启用精益化、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树立“以档案促发展”的档案管理观念奠定基础.
作者:卢伟玲;陈佳喜;杜菊萍;陈世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基于JCI标准的检验科质量控制应用措施和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在医院检验科实施基于JCI标准的质量控制,从工作人员的素质、仪器、试剂及检验方法等方面抓起,按照标准严格要求,搞好质量控制工作.实施前后随机选取500份样本,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标本合格率、失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实行质量控制措施后,观察组的检验标本合格率为9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0% (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67±3.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7±2.67)分(P<0.05).结论:基于JCI标准的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检验科的标本合格率,提升检验科检测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建设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郦路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