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耿赟;吴晓莉;凌芸
受自身发展定位和行业特色的影响,地方医学院校教学档案具有分散性、专业和行业性、多样化、系统性等特点,在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重视不够、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资料收集不系统、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作者:王宗泉;王秀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基于JCI标准的检验科质量控制应用措施和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在医院检验科实施基于JCI标准的质量控制,从工作人员的素质、仪器、试剂及检验方法等方面抓起,按照标准严格要求,搞好质量控制工作.实施前后随机选取500份样本,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标本合格率、失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实行质量控制措施后,观察组的检验标本合格率为9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0% (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67±3.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7±2.67)分(P<0.05).结论:基于JCI标准的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检验科的标本合格率,提升检验科检测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建设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郦路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科技的迅速发展促使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各家医院都引进了种类多样、功能各异的新型医疗设备,对这些设备的档案进行有效管理,能使医院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疗质量,医疗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技术手段和设备条件,而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可以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文章结合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及设备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论述了其归档内容、方法、保存方式及档案借阅、设备报废等方面的管理,并介绍了信息化管理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金薇;陈仁更;戴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文章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医患关系现状人手,分析了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产生原因,同时提出了改善心血管内科患者医患关系紧张的对策,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刘呈楠;舒俊洁;赖长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外科病房联合实施护理二线值班的临床效果.方法:有效完成二线值班制度的创建,针对医院外科病房护理人员夜间护理工作动态进行有效掌握,针对危重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有效掌握,针对病房环境五常法进行认真检查,针对急救物品及相关器材管理的情况进行检查,明确是否做好消毒隔离操作,在进行相关操作过程中是否保证无菌,针对危重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的情况及对于夜班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协助指导.结果:对于护理质控值班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在物品管理方面肯定人数多于否定人数明显(P<0.05);在五常法、院感管理、基础护理及文书记录方面,肯定人数同否定人数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对技术支持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在疑难操作、复杂病情、急救及忙时协助几方面,肯定人数多于否定人数明显(P<0.05),实施护理二线值班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护理二线值班前(P<0.05).结论:外科病房联合实施护理二线值班制度之后,人力资源获得了有效整合,有效获得了资源共享,终外科病房整体护理质量得以明显提升.
作者:陈海霞;粱燕飞;孔红武;叶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跌倒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避免医疗纠纷发生.方法:以浙江医院的240例中风康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达法为分组原则,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十针对引起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防范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了减少脑卒中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采取合理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严婷;朱利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文章通过对中药材种植被动发展和主动发展阶段、药性种植到生态种植的发展现状,以及中药材的质量现状分析,提出提高中药材质量的途径是加强道地药材的GAP基地建设,转变种植理念,回归药性种植,是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赵永堂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通过研究分析中药给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中药给药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中药汤剂服用不规范,中药注射剂与西药的配伍禁忌,给药团队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中药汤剂没有统一、规范的标识,中药汤剂的储存也缺少统一规范,没有建立全面、共享的中药信息系统.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加强护士的中医理论学习和中药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护士中药给药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给药团队的交流与沟通,实施给药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中药给药安全.
作者:侯灵月;林海云;周林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应用微信朋友圈的价值.方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采用常规的质量管理方法,在此期间完成各类医疗器材消毒6300件,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过程中除了常规的管理方法,同时还应用了微信朋友圈,在此期间完成各类医疗器材消毒6500件,比较分析两个不同时间段消毒中心内在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在因消毒不到位造成的患者感染发生率、消毒物品丢失率、医疗器械的循环时间及质量管理满意度方面,应用微信朋友圈之后与之前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应用微信朋友圈,可促进信息的及时发布,有助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满意度,促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谢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文章通过探索中医院校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旨在促进语言教学与学科内容的整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学术能力,在丰富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渠道的同时,提高学生用英语阐述、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能力,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
作者:徐永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家庭化分娩管理对产妇产程的影响,以更好地开展分娩管理,保证母婴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医院产科接诊的10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围产期采用的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5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行家庭化分娩管理,观察两组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为(6.21±2.12)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55±2.47) h(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48% (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疼痛率为4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41%(P<0.05);观察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家庭化分娩管理,可缩短产程,有效缓解分娩疼痛,对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伟波;蔡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的综合管理方法和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来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共87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43例,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孕妇44例,采用综合管理方式,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管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之后,对发生糖尿病的因素、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及孕期的饮食搭配等相关知识的程度提升,并且观察组的知识掌握程度要明显对对照组的更有优势(P<0.05);干预后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午餐后血糖及夜间血糖均并干预前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降低的程度比对照组的更大,其血糖水平更低(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进行综合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产妇对妊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将其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作者:林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从2013年1月开始尝试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引入细节管理,为了评价应用效果,予应用细节管理前后分别抽取90名与80名其它科室的医务人员、9名与10名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应用细节管理前,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3.33多,应用后提升至93.75%,比较差异显著(P<0.05).应用细节管理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全问题识别能力、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意识等评分显著低于应用后(P<0.05).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中,可显著提升其它科室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能显著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作者:盛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康复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60例康复科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作者:陈晓领;沃金波;王晓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方法在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比较PDCA循环方法应用前后医院消毒灭菌用品的检查合格情况及感染相关疾病发生情况,来评价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方法的科学性.结果:在医院消毒灭菌用品的抽检检查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方法之后,消毒用品的合格率有了较为显著的增加,与之前相比,医院内发生感染的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PDCA循环方法应用到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工作中,能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对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红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通过每两周一次开展的工休座谈会,组织医生、护士和患者家属进行面对面交流,让患者家属更好地了解相关制度及患者的日常治疗护理,通过不满意事项调查总结患者家属的意见,在之后的护理中不断改进,满足患者家属的需求,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玲玲;董飞云;蔡晓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状况、献血动机、影响因素,并提出适合大学生无偿献血知识宣传的模式及健康教育方法.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总体献血率为26.57%,医学类专业学生献血率为36.60%,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献血率为18.20%,献血率从大一、大二、大三依次递增,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献血率差距显著(P<0.05).结论:大学生献血率总体不高,建议高校积极开展献血知识的宣传,提高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建立一支固定自愿的无偿献血者队伍.
作者:王伟利;周笑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方法、管理措施应用于临床科室的护理质量控制中,品管圈作为著名的管理方法,高频率地被引用到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而产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将品管圈引入到产科分级护理质量控制中之后,改善了护理工作的很多方面,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与意识,同时,也提升了产科护理在患者心中的满意度.
作者:许燕;胡奕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腔镜操作流程图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在台州中心医院手术室工作的低年资护士36名为研究对象,2016年1~6月施行常规腔镜护理培训,2016年7月开始在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培训中施行标准化腔镜操作流程图培训,比较施行前后半年间低年资护士的护理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和手术室医生对低年资护士护理的满意情况;同时选取2016年1~6月间接受相应低年资护士护理的患者46名为对照组,同年8月至次年1月间患者53名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施行标准化腔镜操作流程图培训后的低年资护士较施行前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程度均得到了显著提升(P<0.05),手术室医生对低年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同样高于施行前(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培训中施行标准化腔镜操作流程图,能显著提升低年资护士对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一致认可.
作者:蔡亚娜;张彩霞;陈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通过开发一套计算机实时监控程序,实时监控中药处方,中药处方的不合格率从监控前的30.97%下降到监控后的3.30%.计算机实时监控程序避免了中药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了中药处方的合格率,保证中药的合理用药.
作者:陆树萍;范晓良;戴建锋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