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康复科护理质量的作用

陈晓领;沃金波;王晓丹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 康复科,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康复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60例康复科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的综合管理措施

    目的:探讨对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的综合管理方法和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来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共87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43例,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孕妇44例,采用综合管理方式,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管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之后,对发生糖尿病的因素、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及孕期的饮食搭配等相关知识的程度提升,并且观察组的知识掌握程度要明显对对照组的更有优势(P<0.05);干预后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午餐后血糖及夜间血糖均并干预前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降低的程度比对照组的更大,其血糖水平更低(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进行综合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产妇对妊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将其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作者:林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影响成年人群体单纯性肥胖症的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成年人群体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管理成年人群体的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研究法,对317例健康体检的成年人进行现况问卷调查;将317例成年人依据体质指数分为正常组117例、超重组126例及肥胖组74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分析影响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17例健康体检人群中超重率为39.75%、肥胖率为23.34%;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腰围、脂肪肝、减重意愿、工作日坐姿时间及体力活动水平等因素为肥胖的危险因素,而HDL-C水平则为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成年人群体的超重率、肥胖率居高不下;导致肥胖的关键原因是长期静坐模式和体力活动水平低下;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采取必要干预措施.

    作者:姚丽萍;沈超群;汤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预见性思维对儿科责任制护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思维对儿科责任制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儿科收治的住院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思维的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及家属投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投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思维的儿科责任制护理,能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不良事件投诉率,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王艳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出院随访对防范妇产科医疗风险的价值

    目的:探讨出院随访对防范产科医疗风险的价值.方法:对近两年在慈溪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300例妇产科孕产妇进行出院后电话随访、定期家访等,观察孕产妇医疗风险控制情况和孕产妇对随访满意度.结果:20例孕产妇漏访、无法追踪,有效随访率为93.3%;追回病情不稳定孕产妇44例(14.6%),病情恶化9例(3%),经治疗后效果满意;其中医疗纠纷有效调节89例(29.6%);随访期间改正依从性差105例(35%);孕产妇随访满意度为95%.结论:通过出院随访能够及时发现出院妇产科孕产妇存在的疾病风险并进行治疗,有助于节省医疗成本来实现安全管理.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神经内科护理风险防范与管理

    目的:总结绍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与管理对策.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护理风险防范与管理.对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误吸1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坠床1例、压疮5例、跌倒1例、关节挛缩变形1例、误吸1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1.67%,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明确神经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与管理措施,可显著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郭小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效果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神经外科收治的14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建立和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确保患者住院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徐亚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医理论指导下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和工作倦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讨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和工作倦怠的现状与对策.方法:结合中医理论知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与工作倦怠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现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与结论:影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理健康与工作倦怠相互影响.我们应当“审因辨证”“三因制宜”,从本质上解决心理健康与工作倦怠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作者:叶海勇;何洪义;陈翔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康复科护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康复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60例康复科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作者:陈晓领;沃金波;王晓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CT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控制管理措施

    目的:分析CT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对应的控制管理措施.方法:选取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前后进行CT影像检查的患者各6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像质量,并分析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后,观察组的CT影像质量提升显著,明显高于控制措施实施前的对照组(P<0.05).CT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有业务能力不足、责任心不强、密度分辨率、伪影、人体不自主运动所造成的伪影.结论:根据CT影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提高CT影像质量,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率和医疗卫生水平.

    作者:李立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烧伤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防范管理

    目的:分析烧伤科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并总结相应的防范管理举措.方法:基于医院临床实际结合文献查阅,分析总结医院烧伤科的不安全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结果:针对性的防范管理,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减少风险事件,维护患者安全.结论:加强烧伤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防范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利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基于JCI标准的检验科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基于JCI标准的检验科质量控制应用措施和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在医院检验科实施基于JCI标准的质量控制,从工作人员的素质、仪器、试剂及检验方法等方面抓起,按照标准严格要求,搞好质量控制工作.实施前后随机选取500份样本,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标本合格率、失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实行质量控制措施后,观察组的检验标本合格率为9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0% (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67±3.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7±2.67)分(P<0.05).结论:基于JCI标准的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检验科的标本合格率,提升检验科检测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建设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郦路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现状与展望

    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项目.第一、二批示范基地先后于2015年和2016年设立,共11家.文章将此11家示范基地分成“两条路”“四个新”“五张牌”三类进行具体分析,介绍11家示范基地目前在相应领域已有的发展现状.同时,归纳分析提出三条未来展望:踏实行走传播道路、积极创新合作模式、用心“摸”出特色好牌.

    作者:卞跃峰;魏浩然;宋欣阳;施建蓉;王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医院检验科的全面质量控制

    检验科是医院临床检验的重要技术部门,承担着对多种疾病患者的标本化验、分析、处理的重任,是医院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基础.医院检验科的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又是检验工作的关键与核心,是检验科工作的生命线.

    作者:王斌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某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状况与献血动机调查

    目的: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状况、献血动机、影响因素,并提出适合大学生无偿献血知识宣传的模式及健康教育方法.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总体献血率为26.57%,医学类专业学生献血率为36.60%,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献血率为18.20%,献血率从大一、大二、大三依次递增,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献血率差距显著(P<0.05).结论:大学生献血率总体不高,建议高校积极开展献血知识的宣传,提高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建立一支固定自愿的无偿献血者队伍.

    作者:王伟利;周笑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血管内科医患关系状况与改善对策

    文章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医患关系现状人手,分析了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产生原因,同时提出了改善心血管内科患者医患关系紧张的对策,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刘呈楠;舒俊洁;赖长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家庭化分娩管理对产妇产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化分娩管理对产妇产程的影响,以更好地开展分娩管理,保证母婴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医院产科接诊的10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围产期采用的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5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行家庭化分娩管理,观察两组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为(6.21±2.12)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55±2.47) h(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48% (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疼痛率为4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41%(P<0.05);观察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家庭化分娩管理,可缩短产程,有效缓解分娩疼痛,对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伟波;蔡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药调剂管理与中药房的质量控制

    目的:研究主要从现代中药调剂管理的基本内容,药师所发挥的作用及中药药房的质量控制等方面人手,对中药调剂管理的内涵进行探讨,阐明了在基础理论由单一重要理论指导转向中医药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与多边学科的联合,管理指标转向全方位多项综合指标的新形势下,药房的质量控制要与当下的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相结合,将影响保管及贮藏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临床药学工作进行积极开展,使临床用药更为合理,对现代医药制剂管理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陈元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流程优化在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分析和探讨流程优化在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象为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的神经外科患者,将201 5年9月~2016年9月时间内进行流程优化的患者情况与2014年8月~2015年8月时间内未进行流程优化的患者情况进行对比,对相关情况做详细的记录,为进行系统的管理和防治提供依据.结果:流程优化后,神经外科护理单元的疗效显著,各个护理水平均有明显提高,在相关的医护人员考核中,考核评分分数也较之前的未经流程优化的分数要高.两次考核之间存在着比较差异(P<0.05).结论:流程优化在神经护理外科单元中的运用得到了很好的疗效,对医护人员具有实践意义.

    作者:徐凯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中的实施

    目的:探讨PDCA循环方法在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比较PDCA循环方法应用前后医院消毒灭菌用品的检查合格情况及感染相关疾病发生情况,来评价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方法的科学性.结果:在医院消毒灭菌用品的抽检检查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方法之后,消毒用品的合格率有了较为显著的增加,与之前相比,医院内发生感染的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PDCA循环方法应用到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工作中,能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对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红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外科实施三级护理查房的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三级护理查房在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外科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应用过程中涉及的15名护理人员与接受护理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护理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将病例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接受三级护理查房模式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病情知晓率、护理质量评分以此评估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在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78.12%(P<0.05);观察组96.87%患者对自身病情知晓高于对照组的75.00% (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健康宣教、整体护理、总体评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病房实施三级护理查房模式不仅能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同时还能还能提高患者病情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莉;顾静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