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信朋友圈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谢芳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 消毒供应中心, 内在质量管理, 应用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应用微信朋友圈的价值.方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采用常规的质量管理方法,在此期间完成各类医疗器材消毒6300件,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过程中除了常规的管理方法,同时还应用了微信朋友圈,在此期间完成各类医疗器材消毒6500件,比较分析两个不同时间段消毒中心内在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在因消毒不到位造成的患者感染发生率、消毒物品丢失率、医疗器械的循环时间及质量管理满意度方面,应用微信朋友圈之后与之前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应用微信朋友圈,可促进信息的及时发布,有助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满意度,促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科护理风险防范与管理

    目的:总结绍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与管理对策.方法:选择从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护理风险防范与管理.对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误吸1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坠床1例、压疮5例、跌倒1例、关节挛缩变形1例、误吸1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1.67%,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明确神经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与管理措施,可显著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郭小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神经内科病区应用自行设计的安全防护图标的114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住院的11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安全隐患识别率及基础护理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士、患者、家属对安全隐患的识别率及基础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安全防护图标,可有效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安全隐患识别率,并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有利于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作者:汪佩佩;张晓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目的:完善和规范医院中药饮片质量验收和养护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管理,有效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和《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的要求,分析和思考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质量管理问题,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寻求科学合理的预防和解决措施.结果:中药饮片质量问题主要出现在质量验收和养护管理两个环节,建立和规范切实可行的医院中药饮片质量验收和养护管理制度,从中药饮片的入库验收到临床应用,实行全程跟踪监督管理,为临床提供了质量安全可靠的药物.结论:中药饮片质量从选择优质供应商源头抓起,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对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水平和患者就医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灵;何荣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计算机实时监控程序在中药合理用药中的应用

    通过开发一套计算机实时监控程序,实时监控中药处方,中药处方的不合格率从监控前的30.97%下降到监控后的3.30%.计算机实时监控程序避免了中药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了中药处方的合格率,保证中药的合理用药.

    作者:陆树萍;范晓良;戴建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科病房陪护管理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科病房陪护管理的重要性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80例老年科病房患者,根据陪护管理实施时间,将其分为陪护管理实施前的对照组和陪护管理实施后的观察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和总分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陪护管理用于老年科病房,可以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依从性及满意度.

    作者:孙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临床路径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11月的儿科患者120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应用常规医疗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采用临床路径管理.从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治愈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能提升治疗过程中的规范化水平,促进治愈率的提高,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晓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医药大学教务系统考务模块的应用——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与教学资源增长需求矛盾的凸显,教务管理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一种趋势.文章结合福建中医药大学考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从问题人手,探讨教务系统考务模块的应用.

    作者:林云燕;周媛;吴丽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产房护理人员对助产专业知识培训需求调查与建议

    目的:调查分析产房护理人员对助产专业知识培训的需求,为提高助产分娩质量提出针对性建议及培训计划.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随机抽选产房护理人员20名进行研究.结果:认为需要培训者占95.00%,选择培训的内容为助产法律法规、助产理论、助产技能,所有人均认为新护士需接受助产理论、助产技能培训.结论:为提高分娩质量,产房护理人员应接受系统培训,医院应根据培训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增强培训效果.

    作者:余佩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在细致化、人性化、规范化的管理原则下,可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营造和谐的医院诊治氛围.文章对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医院管理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刘磊;陈礼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影响成年人群体单纯性肥胖症的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成年人群体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管理成年人群体的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研究法,对317例健康体检的成年人进行现况问卷调查;将317例成年人依据体质指数分为正常组117例、超重组126例及肥胖组74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分析影响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17例健康体检人群中超重率为39.75%、肥胖率为23.34%;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腰围、脂肪肝、减重意愿、工作日坐姿时间及体力活动水平等因素为肥胖的危险因素,而HDL-C水平则为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成年人群体的超重率、肥胖率居高不下;导致肥胖的关键原因是长期静坐模式和体力活动水平低下;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采取必要干预措施.

    作者:姚丽萍;沈超群;汤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外科开展护士分层次多元化培训的措施与效果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次多元化培训在外科的应用措施和效果.方法:于2016年1~6月在诸暨市中心医院外科建立护士分层次多元化培训,制订各层级护士培训内容与方法,对护士进行分层岗位培训,并进行考评,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考核结果.结果:培训后,护士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培训之前(P<0.05).实施之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之前(P<0.05).结论:规范、科学的护士分层次多元化培训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护理水平,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建设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王江丽;谢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药调剂管理与中药房的质量控制

    目的:研究主要从现代中药调剂管理的基本内容,药师所发挥的作用及中药药房的质量控制等方面人手,对中药调剂管理的内涵进行探讨,阐明了在基础理论由单一重要理论指导转向中医药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与多边学科的联合,管理指标转向全方位多项综合指标的新形势下,药房的质量控制要与当下的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相结合,将影响保管及贮藏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临床药学工作进行积极开展,使临床用药更为合理,对现代医药制剂管理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陈元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PBL与C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PBL与C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医院在中医内科轮转的本科生中选40人,分PBL组和CBL组,PBL组采用PBL教学法授课,CBL组则采用CBL教学法授课,选择第1、第6、第10个月进行临床观察节点,采取理论考核及自评互评问卷满意度调查的形式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第1个月PBL组理论考核及自评互评的评分均高于CBL组,第6、第10个月CBL组理论考核及自评互评的评分均高于PBL组(P<0.05).结论: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初入临床的学生采用PBL教学法更适合,进入临床后期采用CBL教学法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黄宁静;施慧芬;邵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品牌打造在中医院专科专病建设中的意义与措施

    在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加剧的形势下,专科专病品牌是中医院持续发展的基石,是中医临床的生命力所在.医院须在不断探索中找准中医药的优势领域,加强专科专病建设,争创特色,提高自身优势,形成“精、强、响”的专科专病品牌,保持医院竞争力,为医院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蔡森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现状与展望

    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项目.第一、二批示范基地先后于2015年和2016年设立,共11家.文章将此11家示范基地分成“两条路”“四个新”“五张牌”三类进行具体分析,介绍11家示范基地目前在相应领域已有的发展现状.同时,归纳分析提出三条未来展望:踏实行走传播道路、积极创新合作模式、用心“摸”出特色好牌.

    作者:卞跃峰;魏浩然;宋欣阳;施建蓉;王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出院随访对防范妇产科医疗风险的价值

    目的:探讨出院随访对防范产科医疗风险的价值.方法:对近两年在慈溪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300例妇产科孕产妇进行出院后电话随访、定期家访等,观察孕产妇医疗风险控制情况和孕产妇对随访满意度.结果:20例孕产妇漏访、无法追踪,有效随访率为93.3%;追回病情不稳定孕产妇44例(14.6%),病情恶化9例(3%),经治疗后效果满意;其中医疗纠纷有效调节89例(29.6%);随访期间改正依从性差105例(35%);孕产妇随访满意度为95%.结论:通过出院随访能够及时发现出院妇产科孕产妇存在的疾病风险并进行治疗,有助于节省医疗成本来实现安全管理.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方剂学》教与学中应用“方剂标本”的思考

    以方剂学的教授和学习为出发点,根据目标方剂,收集相关方剂学知识,进行艺术创想,设计出可充分展现出方剂知识点的标本创新形式,并附上二维码来补充展现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方剂标本将医药元素融合,标本实体与二维码虚实结合,兼顾专业性和科普性,为方剂学提供了更多元的教学形式.

    作者:周淑玲;周婉;杨纯;江兴菊;贾京华;李俊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胸外科术后监护期患者家属焦虑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了解胸外科术后监护期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监护期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更好地服务患者.方法:科室自制调查问卷对术后监护期患者家属的常见焦虑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胸外科术后监护期的患者家属普遍存在焦虑,对此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状况.结论:术后监护期对患者家属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发挥其在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支持作用,促进患者树立乐观积极的态度,以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徐凡凡;黄文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完善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管理措施与成效

    目的:探讨优化抢救流程护理管理措施应用于急症重症监护室的效果.方法:丽水市中心医院急症重症监护室自2016年6月开始,建立优化抢救流程小组,明确护士职责,并加强抢救流程培训与学习,抽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抢救工作准备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并与实施前的8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的抢救准备时间与实施前比较显著减少,抢救成功率为87.50%,与实施前的75.00%比较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患者家属满意度为88.75%,与实施前的77.50%比较显著提高(P<0.05).结论:优化抢救流程护理管理在急症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可显著缩短患者抢救准备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叶亚男;叶健晓;刘小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基于JCI标准的检验科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基于JCI标准的检验科质量控制应用措施和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在医院检验科实施基于JCI标准的质量控制,从工作人员的素质、仪器、试剂及检验方法等方面抓起,按照标准严格要求,搞好质量控制工作.实施前后随机选取500份样本,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标本合格率、失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实行质量控制措施后,观察组的检验标本合格率为9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0% (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67±3.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7±2.67)分(P<0.05).结论:基于JCI标准的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检验科的标本合格率,提升检验科检测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建设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郦路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